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 特色疗法 - 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 广西壮医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51:49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来源:佚名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广西壮族地区出产的壮药泡制成的药线,点燃后直接灼灸人体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该疗法挖掘于民间,经研究整理提高,至今仍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一、治疗机理:
壮医认为:“疾病并非无中生,乃系气血不均衡。”通过药线点灸的刺激,疏通龙路火路气机,起到通痹、止痛、止痒、祛风、消炎、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等作用。
二、主要功效:
①消炎退热。如感冒发热的病人,可以用药线点灸退热,痔疮发炎肿胀,可通过点灸消炎消肿。
②祛风止痒。本法对皮肤瘙痒及荨麻疹有较好疗效,临床资料证明,点灸后确能起到祛风止痒的作用。
③通路止痛。本法对各种痛症如头痛、月经痛、肌肉扭伤痛等,有明显的疗效。
④消肿散结。本法可治疗各种肿块性疾病,如乳腺小叶增生、脂肪瘤、局部扭伤肿痛等。
⑤健脾消食。本法对小儿厌食有较好的疗效,对成人食欲不振者,亦能增强食欲。
⑥健脾止泻。对脾胃虚寒的泄泻有较好的疗效。
⑦温经通脾。对风寒湿毒引起的关节痹痛,有较好的疗效。
⑧活血止血。可用于各种出血症,既能止血,又能活血,关键在于选好穴位。
三、适用范围: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适用范围很广,据调查和验证,可用于临床各科100多种疾病,对属畏寒、发热、肿块、疼痛、痿痹、麻木、瘙痒者,效果较好。
四、常用穴位
①中医针灸穴位。按中医取穴方法取穴,
②壮医经验穴位:主要的有:
梅花穴:按局部肿块的形状和大小,沿其周边病损部位选取一组穴位,此组穴位组成梅花穴。适用于外科病症、肿块等。
莲花穴:按局部皮肤病损的形状和大小,沿其周边病损部位选取一组穴位,此组穴位组成莲花穴,适用于治疗一般癣症和皮疹类疾病。
葵花穴:按局部皮损形状和大小,沿其周边和病损部位取穴,此穴组成葵花形,适用于治疗比较顽固的癣类和皮疹类疾病。
结顶穴:淋巴结附近或周围发生炎症,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者,取肿大之淋巴结顶部为穴。
痔顶穴:取外痔顶部为穴。
长子穴:对皮疹类疾病,取首先出现的疹子或最大的疹子为穴。
脐周穴:以脐为中心,旁开4.5寸,上下左右各取一穴,配合使用,主治谷道肠胃疾病。
下关元穴:于脐下关元穴下约1.5厘米处取穴,主治腹痛、阴痒、遗精、妇人带下等疾病。
关常穴:以各关节周围作为常用穴位,主治痹症如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等。
下迎香穴:位于迎香与巨髎连线中点,用于治疗鼻炎、感冒等。
启闭穴:于鼻孔外缘直下与唇线的连线,鼻孔外缘与口角的连线,及唇边组成的三角形中心处取穴,适用于治疗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鼻通穴:于鼻梁两侧突出的高骨处取穴,适用于治疗感冒鼻塞、过敏性鼻炎等病。
牙痛穴:位于手第三、四掌指关节之中点处。主治牙痛、颞颌关节痛等病。
素髎穴:位于鼻尖正中,用于昏迷、低血压、过敏性鼻炎等。
耳尖穴:位于耳尖上,适用于目赤肿痛、偏正头痛、鼻炎等病。
③龙路火路浅表反应点,即阿是穴。
取穴规律:一般按“寒手热背肿在梅,痿肌痛沿麻络央,惟有痒疾抓长子,各疾施灸不离乡”的规律取穴。即:畏寒发冷取手部穴,发热取背部穴,肿块或皮损类疾病取梅花穴,肌肉萎缩者,在萎缩的肌肉上取穴,疼痛或麻木不仁者,选该部位边沿或中央点为主要穴位。皮疹类疾病,选最先出现或最大的疹子为主要穴位。
五、操作:
①持线:以右手拇指、食指夹持药线的一端,露出线头1~2厘米。
②点火:将露出的线头点燃,只需线头有火星即可。
③施灸:将线端火星对准穴位施灸。
六、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特点:
所需设备简单,一盏灯、一根线即可,点灸时仅有蚁咬样感觉,无痛苦,灸后无疤痕,无后遗症,无副作用,安全可靠,药线点灸无烟雾,无环境污染,疗效确切,费用低廉,易于学习与推广
(王柏灿编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