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品牌:黄光裕的臭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2:03:57

黄光裕虽已身陷囹圄,但此人还是有值得人欣赏之处。他的名言:“乱拳打死老师傅。”激情,叛逆,有创意,有喜感,

8月18日凌晨,黄光裕方面委托媒体发布了“致全体国美员工”的公开信,信中不仅公开指责现任国美董事局主席陈晓“辜负了黄光裕的信任、翻脸不认人、专权独断”,更指出“民族品牌国美,面临被外国资本控制的生死关头,后果不堪设想”…[详细]

 

——在国美电器控制权的争夺战中,乱拳打死老师傅的黄光裕也这样出拳了,但不能不说,这是一记臭拳…[详细]

一场可以写进教科书的商战

陈晓:“来者不善”的接班人

一切故事的根源,都是从国美创始人黄光裕被拘开始的。

21个月之前,黄光裕案发,而时任国美总裁的陈晓,在“危急存亡”之际,被任命为董事局代主席,并于一个月之后转正。

面对着四面楚歌的“烂摊子”,大家都以为陈晓只是一个救火队员,因为除了这位空降兵之外,大多数董事会成员还都是黄的心腹。

但一场由陈晓主导的“去黄光裕化”运动,即将到来。

陈氏国美的第一步举措就是关闭了大量门店。目前,国美电器的门店数量已从陈晓主政伊始的1300家缩减至1151家,减少了近12%。这与黄光裕在任时提出的狼性扩张几乎是背道而驰。

上位后迅速“抢班夺权”

身处危机中,仅有10亿元现金支持的国美,融资已经成为必然的选项。这也是造成黄与陈对决的起点。

在一系列无比怪异的曲折选择后,陈晓选中了“贝恩资本”。这为国美带来了32亿港元,也一举改变了国美的旧有格局。从此,整个国美架构只能向前,无法转身,因为转身的成本实在太重——

1.国美必须确保贝恩的人进入国美董事会,如果违约,须赔付24亿元;

2.如果陈晓等三个执行董事中的两个被免掉,也违约;

3.只要国美在银行有1亿元不良贷款,也违约。

在这里需要解读一下:

1.贝恩与陈晓,不仅早有渊源,而且也是利益同盟,陈晓一方亦借此成为了国美事实上的第二大股东。

2.陈晓以个人名义为国美电器做了数亿元的贷款担保,如果他离职将会解除担保,必然触发违约条款。

由此可以看出,陈晓此举等于一方面扩大了自己的地盘,另外一方面还往身上加了好几个保险。一次引入资本,却同时攻守兼备,不可谓不是高手。…[详细]

黄光裕反击 决战指日可待

虽然在狱中,黄光裕却依然有着比较通畅的消息渠道。当得知贝恩的三人要进入国美董事会时,立刻使用了大股东否决权。接下来,黄光裕要求举行临时股东大会,撤销陈晓职务。

根据公司章程,这个股东大会,是无论如何都会开的。而黄光裕的提议究竟能不能通过,完全取决于双方的“选票”——只有获得半数以上支持的人,才能打倒对方。

接下来的故事,很像总统竞选,双方都在拼命的游说支持者,为自己拉股权选票。而黄光裕的这封“公开信”,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发出来的。…[详细]

为何说黄光裕出的是臭拳

既然是要来拉拢人心 总要先明白人心失在何处

在信中,黄光裕指责陈晓:“慷股东之慨”,盲目给部分管理人员期权,变相收买人心。

无论是不是收买人心,陈晓已经领先一步了:此前的股权激励方案中,公司部分董事及雇员可认购3.83亿股新股。而之前的黄光裕时代,除陈晓一人,国美电器高管层未有一人在公司持股。

2009年时,国美也曾经搞过期权激励,但黄光裕一度却要求董事会撤销这个期权。

所以,不难理解为何黄光裕当年的心腹和手下,在看清楚“画饼”和“吃饼”的区别后,集体倒戈投向陈晓阵营。

历史上战无不胜的项羽,每到封赏发奖时却变得唯唯诺诺。这和天下最终的走势,难道没有关系吗?…[详细]

用“民族品牌”感染人并不高明

“指望扯起民族品牌这破旗,从不明真相的群众那里骗到几滴同情的眼泪,还是有些效果的,不过效果明显是在走下坡路;如果指望这破旗救企业和企业家于水火,那是痴人说梦,这破旗下避难的人已经太多了,以致它的避难功能极度递减。”——i美股方三文 …[详细]

“只要合法,任何个人、任何企业可以用任何方式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在法律的框架内,他们拥有完全的、不受任何伦理道德约束的行动自由。而不必理会“民族品牌流失”的议论”——许小年 …[详细]

更何况,在香港上市的国美电器在百慕大注册,是100%外资企业。黄光裕写信时的落款公司 Shinning Crown,也是一家在百慕大注册的公司,而且这家公司是国美的大股东,百慕大是英国的,难道说国美是英国公司?

黄光裕急需争取机构投资者的支持,打“民族牌”可能适得其反

从国美的股权结构来看,黄光裕掌握34%左右的股权,陈晓及贝恩资本掌握着11%左右的股权(前提条件是贝恩资本完成转股),近180个投资机构者持股合计44.84%,其中前50大机构持有超过40%的股权,尤其是摩根大通(小摩)、摩根士丹利(大摩)、富达基金合计持有超过21%的股权。

无论是黄光裕还是陈晓,要想打赢这场控制权之战,都必须想方设法赢得机构投资者的支持,特别是大摩、小摩、富达的支持,从而让自己的票数过半。此时黄光裕打出“民族牌”,有可能让这些机构心生反感。

陈晓拖国美后腿了?不能简单下定论

在信中,黄光裕这样说:陈不惜牺牲国美市场份额……粉饰财务报表,苏宁超越国美就是明证!在此之前,他也讲过“由于陈晓领导的董事局管理不当,致使近一年来国美业绩下滑。”

 

(上图:国美和苏宁近五个季度的简略经营指标示意图)

可以看出,两家的数据变化很同步。而苏宁季度销售同比增长了31.5%,国美是20.4%,增幅明显落后苏宁。这样看上去黄说的似乎也有道理。

可如果再往前翻数据,在黄光裕没出问题时,08年第二季度国美的销售收入就是127亿,正和苏宁09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收入相同(而且本图中未收录国美未上市店面的收入)。到了08年第四季度,由于黄光裕案影响,国美的收入变成了95亿,近期最低。而陈晓就是这种状态下接手的。

黄光裕对国美的负面影响究竟有多大,难于衡量,但仅将增长不力的责任推给陈晓,实在说不过去。…[详细]

施展道德批判 更为可笑

在信中,黄光裕这样说:陈晓是怎样信誓旦旦地表示和黄光裕先生的感情深厚的!……陈践踏中国传统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这就可笑了,难道黄光裕起用陈晓是在做慈善,陈晓必须报恩?在商言商,黄光裕曾经和陈晓是并购关系,后来是合作伙伴关系,现代企业管理中强调在公司只有合作伙伴、没有朋友,国美作为大企业,公司上层不会不了解这一点吧?而且陈晓又不是黄光裕的门客,既然身处管理位置,就该为公司所有股东负责,如果只为一个股东负责,那才是践踏道德底线。

当然,任何事情都很难纯粹,二人在合约关系之外,或许还有什么恩情瓜葛,但究竟是谁“欠”了谁的,这都是极为私人的事情,外人很难清楚的了解和评判,施展道德攻击,除了带来心理快感之外,实际作用并不大。

商战带来的思考

这样的战争 算是件好事

对于愈演愈烈的国美股权争夺战,叶檀说:“从大局来说,我觉得这样的争夺是个好事情。第一,说明双方的股东权利得到了维护;第二,这是中国公司治理上的一个胜利,现在黄光裕还能行驶他的大股东权利,我觉得这是中国公司史上的一个胜利。”

除此之外,黄光裕方面的表现足以证明:中国民营企业去家族化绝不会一帆风顺。

甚至,还可以为那些嚷嚷公司上市的中国老板们打个预防针:上市同时意味着公开的信息、严格的监管、股份的加速流动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真正分离。而在目前环境下,又有几人能从“免费午餐”“迅速圈钱”的印象中摆脱出来?…[详细]

事情本身的对错 远不如“双方为何能正常博弈”重要

国美内斗中黄光裕、陈晓谁对谁错?这件事本身没有绝对对错,每个人都是在香港资本市场的透明规则下行事,这是最值得我们关注也令企业家和投资人都值得庆幸的事。

香港的资本市场给国美创始人黄光裕、以陈晓为代表的管理层、以贝恩为代表的重要战略性股东,以及其他机构投资者、中小投资者,都提供了一个选择的可能性。他们的选择在经过民主投票程序后将决定这家公司的命运,也决定每个当事人或机构自己的命运。特别是黄光裕,尽管他身陷囹圄,这个市场仍然保障他作为大股东的权利。

用《新世纪》周刊主编王烁的话说,“这就是为什么香港市盈率低民企还去上市,也是为什么法治不倡则金融中心无望的原因”。…[详细]

结语:

虽然是出了记臭拳,黄光裕还应该先说句“感谢香港”。否则,以他目前身陷囹圄、官司缠身、冻结资产的情形下,怎么可能自如地行使股东的权利?想想昔日枭雄唐万新,被捕后“德隆帝国”顷刻灰飞烟灭,他怎能不感到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