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党建 - 组工言论 - 领导言论黄建国:积极推进改革 服务科学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29:53
积极推进改革 服务科学发展
在贯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座谈会上的讲话
黄建国
中央已颁发《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并召开专题会议作了部署。省委常委会研究了贯彻落实意见。改革的目标、原则、任务和要求都已明确,各级组织部门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要坚定不移
干部人事工作取得成果源于改革,巩固成果必须改革,这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认知和逻辑结论。发展当随时代,进步常思变革。改革进入“深水区”,顽症尚未根治,难点亟待突破,不正之风还有土壤,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凸现,都要用改革的办法来破题、来攻坚、来除弊,早改早主动、早出人才、早出财富。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意见集中在选人用人上,期盼通过改革来表达政治诉求、行使民主权利、公正选人用人,须以改革的纵深度来提高选人用人满意度。改革是系统工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要与经济、文化、社会体制改革合节合拍,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改革是在要害部位开刀,改革有风险,不改革党就会有危险。不能出一点小问题就因噎废食,不能有一点小阻力就摇摆不定,不能触及一点小利益就患得患失。组织部门肩负直接组织和推进改革的责任,能否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是对组织部门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履职能力的重大检验。要增强改革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抱定改革到底的信心决心,以继往开来的朝气、敢为人先的勇气、披荆斩棘的锐气,坚持、深化和完善改革。
二、要突破难点
贯彻落实《规划纲要》,要掌握要领突出重点,结合实际形成特点,攻克难点凸显亮点。善于抓住影响改革的重大问题、干部群众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各个击破,形成深化改革的冲击波,带动改革整体推进。着力探索完善“十一制”:培养制。培养是任用的基础,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给干部充电、补课,尤其要探索自主选学机制,满足干部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坚持多渠道、多形式、特别是面向基层培养锻炼干部,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基层领导工作经历和省直机关处级领导干部的基层工作经历,要逐步达到中央提出的比例和年限要求。后备干部重在培养、同样使用,优进绌退、动态管理。提名制。解决好哪些干部由谁提名、怎样提名、怎么界定提名责任的问题。规范“一把手”在用人上的权力和责任边界,试行党委全委会提名推荐重要干部制度,进一步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考评制。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分类出台市州、部门、高校、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考评办法,提高考评科学化水平。差额制。推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试行差额票决。推行重要职位领导干部差额提名由常委会审定、提交全委会无记名差额票决制度,适当扩大选举的差额比例。竞争制。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防止把竞争上岗变成“竞票上岗”。公选要坚持“干什么、考什么”,把考德、考知、考能、考绩有机结合。到2015年,通过竞争性方式选拔的厅局级以下干部占委任提拔总数的1/3以上。交流制。打破层级屏障,加大基层与机关的干部交流力度,建立从县乡选拔党政干部到省、市机关任职的长效机制。打破体制障碍,畅通高校、企业与机关的干部交流渠道。打破部门壁垒,推动机关工作部门之间干部交流。监督制。科学规范、有效监督市、县委书记和部门党组(党委)书记用人行为。以最坚决的态度与拉票贿选、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不正之风进行战斗。坚持和完善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制度。问责制。对领导干部工作失职、决策失误、滥用职权等进行严格问责。探索用人行为有责必究、追责必严的办法。任期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连任限制和最高任职年限的规定,不能把任期制搞成“久任制”。无特殊原因县乡党政正职在任期内不得变动,不能把任期制变成“年任制”。退出制。加大治理“庸懒散油”干部的力度,建立干部队伍优胜劣汰机制。探索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办法,解决好能下能出问题,使干部退出成为常态。激励制。鼓励基层干部安心基层干事创业,探索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办法,对长期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干部、长期担任县乡党政主要领导的干部,实行职级待遇和津贴倾斜政策。继续探索调动不同年龄段干部积极性的有效办法,破解干部成长的“天花板”困局。完善关心干部身心健康的具体制度。
三、要鼓励创新
“必然王国无尽头,探索正未有穷期。”改革的进程就是创新的历程,创新的程度决定改革的深度。创新要“敢”字当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鼓励冒、允许试、支持破。创新不可能一开始就尽善尽美,应给创新者“试错权”,宽容失误,不要随便泼冷水,不应求全责备,更不能一棍子打死。创新是有成本的,为失败埋单,就是为成功垫资。创新要“扬弃”。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创新不是与传统决裂,是一种“扬弃”。 对已有的改革举措创造性地抓好落实也是创新,对过去一些好的做法和制度,要在兴利除弊中传承出新,在新的实践中找到新的着力点。创新要遵循规律。干部人事制度创新是科学的、艰辛的探索,不是快乐的游戏,要有科学态度、理性思维,克服看不到发展大势的“短视症”、看不到事物本质的“弱视症”、看不到正面效应的“斜视症”。出台任何改革创新措施,都要作可行性论证,充分考虑干部群众的期望度、推进的风险度和社会的可接受度,把风险降到最低。支持基层创新。基层是创新的摇篮。这些年出台的改革创新举措,都是基层先试出来的。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对基层的创新要多支持、少干涉,多指导、少指责,及时帮助修正失误、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形成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做到这些,必须增强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
四、要有序可控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直接涉及权力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与干部的关联度很强,各方面的关注度很高,潜在的风险也相对较大。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安排要缜密,推进要稳妥,宣传要适度,局势要可控。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干部人事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前提的,要统筹考虑,通盘设计,有序推进。既注重抓好党政干部制度改革,又统筹抓好企业、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既注重抓好干部选拔任用的改革,又统筹抓好考核评价、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等方面的整体改革;既注重抓好11个重点项目的突破,又抓好各项改革举措的衔接配套。使好“一指禅”、善于“弹钢琴”,激活系统囊括的要素,升级要素联动的系统,提高改革的整体水平。二是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把握好改革的时机、节奏、力度,改革举措要务实管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体制内的自我完善,是渐进的过程,不能疾风骤雨式地推进。改革如行车,拐弯须减速,遇到沟坎要慎行,不能急于求成。对比较成熟的改革举措和有效的制度,果断推行;对比较重要、一时还看不准的,先行试点;对有些前瞻性比较强的,反复调查研究。要特别防止高频率的标新立异、一轮又一轮的包装造势、日胜一日的邀功讨巧,避免给改革带来负面影响。推进改革要一步步攻坚、一项项突破,干一件成一件,聚改革之果、蓄改革之势、固改革之基。“一步登天为拙招,得寸进尺方有效。”三是轰动效应与持久效应的关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政治性、原则性、政策性很强,必须保持严肃性、稳定性、持续性,不能追求轰动效应。不能搞成一阵风,不切实际地一哄而起,追求表面的热闹;不能搞成一种秀,把改革变为吸引上级关注和媒体眼球的“政治秀”;不能搞一锤子买卖,把改革当作权宜之计,操作上缺乏可持续性,机制上没有长效性。四是改与说的关系。涉及干部人事方面的改革,历来十分敏感。当说则说,不运用媒体助推改革不行,没有正面的声音,负面的东西就会泛滥。宣传过度,正面声音过频过大也不行。坚持多改少说,先改后说,改好再说,有的只改不说。改革永远有不满足者、不满意者,本来就很热,不宜把热点炒成舆论的焦点,要把准改革基调,营造舆论氛围,优化改革生态,提升改革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