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日报-数字报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47:59

 

 

  在红梅公园文笔塔和红梅阁之间的通道中腰,有一处三门两重的城楼式建筑物,砖木结构,斗拱装饰,飞檐翘角,高峻宏美,正面西向的圆拱形中门两侧立有一对石狮。这就是纪念季子的嘉贤坊,又称嘉贤祠即季子祠。季子祠古已有之。据史载,唐代江南巡抚狄仁杰以吴楚多淫祠上奏皇帝,在全国毁祠庙1700多座,独季子祠不废,还赠额“嘉贤”,追加封号。嘉贤坊由此得名,它元末毁于战火,1993年由常州市园林局重建。 

  嘉贤坊东西两面都饰有题额和楹联,均由前常州市副市长、书法家洪文鑫先生撰书。西面坊壁上的楹联为: 

  春秋争弑不顾骨肉  孰如季子始终让国 

  从字面上看,这副楹联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偶句,只是两个有关联意义的复合分句;但从意义上看,上下句又恰成一副“反对”。上句从反面衬托,指出春秋时期为了争权夺位,大臣弑国君、弟弟诛长兄之类的僭礼篡逆的事件是屡见不鲜的,交待了当时政治上自相残杀、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背景。下句从正面破题,表现“嘉贤”主旨,说明只有季子高风亮节,是值得后世立坊纪念、旌表嘉颂的大贤大仁大德之人。 

  季子名札,是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因为他很有贤才,寿梦要立他为嗣传位于他,他坚持不受。寿梦死后,长兄诸樊要让位于他,他也不受,跑到舜过山下(今江阴市申港)种田去了。待到诸樊死,二兄馀祭要让位于他,他仍不受,馀祭便封他于延陵,是故后世称之为“延陵季子”。直到三兄馀眛死后,按兄弟相传之例,应由季札继位,他还是不受,因此馀眛的儿子僚当了吴王。季札效法祖先泰伯三次让国,史称泰伯三让为“前三让”,季札三让为“后三让”;加之季札另外还有“挂剑”、“观乐”、“守仁”、“救陈”、“游说”等高贵之举,因而被史家列为“春秋贤人”。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誉季札为“慕义无穷,见微而知青浊”、闳览博物的“君子”。相传最早的季子墓留有孔子遗墨古篆十个字“乌乎有吴延陵君子之墓”,世称“十字碑”。武进籍的明末大臣、心学家郑鄤为季子墓题的一副对联“星斗寒芒君子墓,风雷灵护圣人书”,由大学士黄道周书于江阴申港季子墓碑亭,并称道季子为“至德第三人”。常州人历来崇敬季札,尊之为“人文始祖”,常州也被称为“季子故里”,2500年文明史从此开始,后代建立祠、坊、亭、塑像等以志纪念。嘉贤坊以及人民公园内在双桂坊季子祠旧址上新建的碑石小亭“季子亭”和倚马挂剑的季子雕像,都是常州人思古仰贤的新名胜景观。

  嘉贤坊东面的正门两边也有一副楹联四言:

  延陵世泽  让国家风

  此联对仗工巧,意蕴深长,堪称精短佳作。上联说季子留给延陵人世世代代的恩惠福泽,下联说常州人千家万姓都应该传承和发扬季子谦己让国、仁义贤达的美好传统。此联将“延陵”与“让国”匹对,从语法上看,“延陵”是专有地名,“让国”是动宾词组,两者不相对仗;但从字面上看,“延”与“让”都是动词,“陵”与“国”都是名词,恰好构成了一对形式上的动宾结构,因而对仗就巧合奇妙了。此联对古延陵新常州源远流长的地域风气和传统也作了概括和总结,揭示了“人文始祖”季子所开创的地域人文精神已经为延陵市民所继承发扬,并且培养出了一代代的名家贤士,推动地域文明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古邑延陵共仰人文始祖,贤坊盛世争崇地域群英”,这副联语正是对“延陵世泽,让国家风”精义的一种现代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