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叫停“银信合作”? - FT中文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23:32
2010年07月09日 06:03 AM

为何叫停“银信合作”?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陈宁远   

上周五,中国银监会通过各地银监局电话通知全中国70余家信托公司,叫停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对接信托产品的业务。但具体叫停的文件还没有下来,还不知道银监会要叫停那些类型的银行和信托合作的业务。

若是按媒体的公开报道,全部叫停了这项以理财为主要面孔、被称为“银信合作”的业务,那么中国金融机构的两大主体:强大的银行和渺小的信托,就几乎没有合作的可能了。而消灭了这种可能,无论银监会的风险防范意识有多么强烈,于情于理于法,都不是那么靠谱的。可以说银监会此举虽以加强监管之名高打,却是非常不尊重资本市场正常运行的行为。

首先现在市场上流行的所有银信合作,其实连擦边球的嫌疑都少。比如银行愿意向某个客户贷款,可苦于某些信贷细节的规定无法交易,银行便将客户介绍给信托公司,通过信托产品进行这项本来是贷款业务的市场交易,但这并没有错,而且好得很。

因为间接融资(贷款就是)在中国本来就是风险最大、资产绝对量也是最大的融资业务,在这个过程中变成信托理财产品进入市场,从间接融资变成直接融资(和IPO、企业债券定性一致),岂非改善了中国融资市场的结构?

信贷资产通过财务处理,变成信托公司的业务,一般会被设计为固定收益预期类信托产品,且预期收益率通常高于银行同期利息。这种产品回到银行的运行中,就变成了中间业务。银行收取一定比例的信托资产托管费后,以自己渠道的优势,推荐自己的存款客户购买(银行的储蓄客户成了信托产品的投资持有人)。

只要银行在此过程之中,只做了两件事情:一销售、二托管,不设法动用自己的资金直接购买(这种行为导致的监管风险较大,一般为银行所不屑),实际的风险是信托产品发起人和信托产品投资持有人之间的关系。连信托公司履行完信托产品的审核程序,都不应该承担风险的,哪里和银行沾边了?此处关心信贷资产转信托产品的风险,真是毫无道理。从大道理上说,这些杞人忧天的人看不清市场对金融混业是有真实需要的。

另外更重要的是,中国的银行不缺储蓄客户,不缺存款,缺的是除了贷款之外的经营模式(银行做资金买卖,既收购资金搞存款,也要销售资金获取利益,而贷款是不过是最初级的资金销售业务)。现在由银行找到了信托产品来变革信贷资产的结构,增加了中国的银行追求已久的中间业务,对中国的银行单一的贷款业务而言,不啻是个福音。喊停打杀,那是根本不想改革中国银行业的现状。

更何况按照现行规定,在这个过程之中也看不出银行和信托有何违法违规的地方。《商业银行法》没有规定银行不能推荐基金、信托等理财产品;而《信托法》也没有明确限制信托公司不能和银行就某些理财产品的销售达成合作。

虽然银监会没有说它为什么叫停这项方兴未艾的业务,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银监会的心事,那是它担心管不好急剧膨胀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据说这会冲击银行资产质量(怎么会?这和银行已经不沾边了,是投资人和信托产品之间的问题)、规避监管(这也不可能,所有的信托产品发行都需要银监会审批或备案)。

但它为什么叫停呢?也许我们只能设想监管意识极强的银监会,面对这个极具生命力和爆炸力的银信合作的市场恐慌了。它真不知道中国的资本市场,会有这样旺盛的创造力。面对这样的创造力,只会说贷款这不准、那不行的银监会(细致的典型,是上海人到北京买房,就不能享受银行服务的按揭贷款),还不知道怎么细化管理信托产品,只好学习传统电影的日本鬼子,笨笨地说:“你们的,统统的都不许做”。

而目前中国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规模已突破2万亿人民币。去年9月末规模还不足6000亿元,今年4月末已升至1.88万亿元。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是市场自然的需要。尤其珍贵的是,这种需要是在目前法律允许范围内生长起来的。如今中国银监会的匆匆叫停之举,是否显得手段不足呢?

 网评: 最大的问题是中国老百姓购买信托产品并不清楚其中的"信托责任"。出事了后,他们只有找银行。BoCom上市之前的1单案例可以说明,最终银行保底买单。 直接融资可以跳开银行而不占用信贷配额,是投资者与融资者之间直接的交易模式,这位仁兄想的也有些简单。 保护投资者利益嘛。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哪里知道信托背后的门门道道,从银行买了个信托理财产品还以为是低风险保本保收益的呢,其实仔细看合同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所有的风险都是投资者承担的。银行收个渠道费,信托公司收个平台费。也就是没出事而已。那天宏观经济真的不行了,这些天量发行的信托产品早晚得出事,到时候吃亏的还是老百姓。 很好,周边人也很关注,作为储户,利息太低了,其实是禁止不了的,在浙江,地下的类似信托一直在走,贷款企业找第三方,第三方支付熟识的大储户额外的利息,要求定期存入银行,银行根据第三方拉来的存款放袋。我们希望真正的建立风险体制,理财信托产品的更阳光。 “去年9月末规模还不足6000亿元,今年4月末已升至1.88万亿元”。单是这一条信息就足以说明为什么银监会可能“市场恐慌”了。任何快速增长的背后都隐藏着风险问题。就算是以监管成熟的美国也会出现次资问题,更不要指望中国的监管就一点毛病没有。监管不完善,信息不对等。在这种情况下容忍“银信合作”以“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你怎么能防止类似高盛卖衍生品的案例发生?明明知道有风险,在监管不健全或是不完善的情况下就只好以行政指令方式来弥补了。
“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是市场自然的需要”。出现“去年9月末规模还不足6000亿元,今年4月末已升至1.88万亿元”的现象真的是“市场的自然需要”吗?那是去年超发4万亿的结果吧。再加上政府打压地产,股市也不活跃,金价一直高位,期货因需求萎缩也处下行。游资都炒大蒜、辣椒和绿豆了,超发的钱自然同水银一样,哪里有缝就往哪里钻。
倘若说政府处理超发的钱如何不影响经济有点“手段不足”的话,这倒可以理解。因为这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 “中国的银行不缺储蓄客户,不缺存款”?
完全错了。中国目前规定存贷比控制在75%的比例上,一大半银行达不到存款标准。
"比如银行愿意向某个客户贷款,可苦于某些信贷细节的规定无法交易,银行便将客户介绍给信托公司,通过信托产品进行这项本来是贷款业务的市场交易,但这并没有错,而且好得很。",这样就把原本作为表内的贷款业务,变成了表外的中间业务,而实质却依然没变,你说银监会能不叫停吗?作者难道就没看到这层意义? 一直很喜欢FT,可是今天让我失望了!
作者非常不了解目前银信合作的真实情况,纸上谈兵,令人失望。

第一,据我所知,目前的银信合作大部分不是基于产品创新,而是规避国家政策限制,钻政策的漏洞,不可以发放贷款的项目,就去银信合作,这不能说是一项创新。

第二,“连信托公司履行完信托产品的审核程序,都不应该承担风险的,哪里和银行沾边了?”,理论上是这样的,不过,事实是广大的买银信合作产品的客户基本上会以为银信合作产品是银行的,要是产品出了问题,处于稳定的考虑,银行最终都会兜底,比如继续发产品,和坏账的展期一样。类似“据说这会冲击银行资产质量(怎么会?这和银行已经不沾边了,是投资人和信托产品之间的问题)”,真实让人大笑不止。

窃以为,目前市场的银信合作弊大于利,已经成为银行钻政策漏洞的手段,且基于客户的认识,要是银信合作产品出问题了,银行肯定是要兜底的,银行还要承担很大风险,必须审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