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与中国经济转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51:02
后危机时代与中国经济转型2010-03-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南方现金增利基金经理 韩亚庆

  南方现金增利基金经理 韩亚庆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事隔近两年之后,今年的两会尤为令人关注。大家对两会的关注,多数集中在房价、收入增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题。可以看到,当前经济政策和资本品价格对国内居民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的起伏与百姓生活密切度在逐年提高。因此,相关的经济政策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从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消费者信心指数、PMI数据、物价水平等指标看,相对于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的低位,经济增长已有明显反弹,中国和美国GDP季度增速在2009年一季度分别达到最低点6.2%和-6.4%,到09年四季度分别回升到10.7%和5.9%,从数据上看,我们似乎已跨过危机。但是,我们在清醒地认识到此次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暂时性渡过危机的原因是什么。总体上我认为在充分吸取了1929年大萧条、90年代日本“失去的十年”的教训基础上,各国政府在本轮危机中的政策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首先维持了金融体系的稳定。各国均大幅降低了资金利率水平、加大了信贷和货币的投放力度,对金融机构进行快速的救助、减缓了金融机构大面积倒闭(这一点相对之前的教训有明显改进),信贷市场、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得到显著改善,金融体系重新开始运转,这是经济开始复苏的先决条件;二是政策力度空前。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外,各国同时加大了财政政策和相关产业扶持的支持力度,政策实施不遗余力;三是为应对危机,各国的政策具有一定协同性,虽然出现了局部的贸易摩擦,但总体体现的是合作,未出现“大萧条”时期严重的贸易保护情况。

  各国实施的政策缩短了本轮危机爆发后持续的时间,但仍留给我们许多问题,一是货币的过量投放推高了资本品价格,在全球经济未明确回归正常增长轨道之前,原油价格已回升到每桶80美元、铜价已回升到每吨7600美元,国内房价则在2009年平均上涨了30%-50%、部分城市则接近翻倍。另一个问题是,各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在2010面临着陆续退出,在全球经济结构失衡难以短期改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长期的动力究竟在哪里?毕竟从国内来看,2009年我国GDP同比增长8.7%,而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贡献率分别是92.3%、52.5%和负44.8%。

  今年,国内政策的逐步退出也是明确的。我们将紧密关注政策退出的时间、工具的使用和程度、对经济正常运行的效果。在中国经济增长的长久性方面,我们关注和建议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鉴于当前政策对经济周期的调控力度明显,政策制订和规划的目标需要更加清晰。借鉴“泰勒规则”,经济增长的通胀目标、产出缺口(经济增长)目标以及由此决定的货币和信贷目标应予初步规划和明确,在年中可根据经济增长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调整;二、从经济增长的结构上看,当前的人口红利状况决定了国内消费增长仍有一定空间,但高房价对消费的抑制作用、养老疾病保障方面的不足仍是中长期决定消费意愿的重要因素。中央提及的“城镇化”将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对未来中国投资的拉动作用仍将持续,关键是做好投资的规划和实施工作。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和落实。中央将逐步规划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国内产业创新和升级至关重要,也将决定今后中国企业竞争和经济增长的能力。四、区域经济发展。历史上看,沿海经济特区、浦东新区的政策提升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并在政策支持下增强了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力。近期滨海、海西、新疆、成渝、安徽等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陆续推出,政策的支持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关键在发挥区域优势、产业转移、发展定位方面要有明确的规划并长期落实。五、民生政策的落实。一国经济增长、竞争实力的提高最终还是要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这也是以上所关注问题的最终落脚点。

  两会正召开,让我们充满期待,并祝福祖国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