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班级日常学习规范》的可操作性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33:06

字数:3958    字号:大中小
一、《中学生班级日常学习规范》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就是:怎样具体规范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才能把学习搞得很出色?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很容易找到,互联网上就有许多学习规范样本。这些规范不但导向性好而且全面。但是,它们往往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因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任课教师经常要求学生抓好学习生活中的每个环节,班主任在班会课上也一再强调要学会学习。这些指导,有些是具体可行的,但不少只是泛泛而谈。学生往往感到空洞、无所适从。因而,对学生帮助也很有限。
许多学生不是不想学习,而是不知道怎样学习,在一次次努力之后,仍然看不到自己学习的成果,他们会逐步丧失信心。我曾经与一位即将高中毕业的学生谈到,通常课堂上学生要完成七大任务:认真听讲、注意模仿、勤做笔记、即时记忆、积极思考、踊跃答问、主动质疑;对所学知识的复习是否成功有五大标准:全面、准确、牢固、熟练、活用。他感到很新鲜,并且告诉我说,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问题,假如能再上一回高中他一定从高一学年开始就这样严格、科学地要求自己。
显然,如果我们能在《中学生班级日常学习规范》的可操作性上下功夫,使其行之有效,将会使许多学生受益,那将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二、让《中学生班级日常学习规范》具有可操作性
怎样使《规范》具有可操作性呢?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从网上下载或班主任自己制订一个《规范》直接印发给学生,在班上解读、提要求,挺省事的。但学生对这样的《规范》没有“感情”、没有“印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于没有充分思考过的规则进行死背,只能获得表面的知识,而表面的知识是很难在记忆中保持的。”“学生在思考事实的过程中揭示了抽象真理的实质,在他思考事实的时候在内心使用这条抽象真理去解释这些事实,但并没有提出要记住这条真理本身的目的时,这条抽象真理才能被很好地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班主任要进行引导,一步步发动学生去热烈讨论(甚至争论),把握好学习生活各个环节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怎样保证早读、晚读的效果?”“怎样听好一节课?”等等这样一些自己关心、熟悉的问题,并且得出结论,然后班主任带领学生归纳、整理,制订出符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的《规范》,方为上策。
所谓“一步步”是指《规范》的形成需要花一定的时间,例如一个月到两个月。这本身就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这样制订的《规范》切合实际,学生印象深刻,容易认同和接受。
2.将《规范》中每一项内容具体、细化到可实施的程度
例如:怎样听好一节课?
①课前围绕上课内容做好充分准备:拿出课本、笔记本、讲义资料、文具等,回忆已学过的有关内容,链接新课内容,静心等待。
②紧跟老师思路,全神贯注听讲,随时记录;积极进行思考,参与探究,体验过程。
③踊跃回答老师的提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请教老师(可在下课后进行)。
④及时记忆老师讲授内容,尽量不依赖课后;在即将下课时,老师很难做到刚好讲完,由于时间关系,有时老师会讲得又快又多,而且内容往往也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耐心,力争不分心,始终保持很好的状态。
象其他的学习环节,在制定规范时,都应该具体到可操作的程度,让学生在学习规则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学习“技术”。
三、《中学生班级日常学习规范》的具体内容
江苏省姜堰中学2008级高一(3)班《班级日常学习规范》:
(一)
阳光自信 进取乐学
排扰拒诱 戒浮戒躁
豁达大度 消灭内耗
坚韧耐挫 挑战自我
策略方法:
踏实认真 夯实基础
勤学苦练 力训思维
学法改进 创新增效
提升能力 活学活用
目标计划:
远近目标 高度适当
始终瞄准 全力实现
各项计划 切实可行
及时调整 坚决落实
预习:
确定内容 粗通大意
寻找重点 发现难点
思考质疑 尝试解决
激发兴趣 做好笔记
作业:
明确要求 准备知识
独立限时 认真准确
细看批阅 查漏补缺
订正反思 整理待温
复习:
针对范围 计划可行
重温课本 详过笔记
构建网络 全面消化
准确牢固 熟练活用
考试:
复习对路 准备充分
心态平和 诚实专心
先易后难 最佳发挥
总结反思 弥补提高
(三)
早、晚读:
情绪饱满 内容有备
手脑齐动 高声朗读
形成语感 即时背诵
强化不熟 循环巩固
听力训练:
迅速看题 标出要素
静听简记 时数人地
难题暂过 专心作答
析因纠错 适当朗读
听课:
充分准备 专心致志
耳听手记 思考探究
踊跃答问 善于质疑
即时记忆 耐心结束
实验:
搞清目的 弄懂原理
爱惜器材 保持安静
规范操作 如实记录
分析思考 准下结论
课余:
休息交流 切忌打闹
零碎时间 宜抓双语
晚家自习 讲究效率
周末假日 学玩兼顾
晚自习:
任务明确 自我加压
搞好复习 完成作业
不忘预习 扩展钻研
加强自控 保证效率
课外阅读:
严格选材 类型多样
阅读鉴赏 思考感悟
摘抄背诵 积累交流
产生思想 精彩创作
加深拓展:
围绕所需 精选学辅
深入理解 适度扩展
多做新题 激活思维
不怕繁难 持久钻研
体锻休息:
上好两课 增强体质
做好两操 护眼防病
午睡确保 晚休按时
劳逸结合 精力充沛
(四)
研究性学习:
关注社会 学会选题
开拓创新 交流合作
掌握方法 体验过程
解决问题 培养能力
学科竞赛:
重视辅导 及时消化
顽强自学 刻苦解题
模拟考试 增强适应
爆发潜能 竞争实力
四、《中学生班级日常学习规范》的实施过程
《规范》好订,执行难。不能执行的《规范》不能成其为《规范》,只是一纸空文。《规范》的实施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循序渐进
不要急于将《规范》内容一次性要求学生全部执行,最好是分阶段一步步动员、解读、实施,边实施、边总结、边校正。在此期间,要善于观察学生表现,结合出现的好势头及时点评,以表扬、强化为主。这样,一方面不断巩固《规范》内容,另一方面营造气氛,增强信心。
2.量化《规范》
开学一段时间后,如到了期中考试后,组织学生逐一对照《规范》内容进行自评、互评。
让学生将量化结果(见下图)与学习成绩相比较,得出统计规律:一般《规范》测评得分较高的同学学习成绩也较突出;反之,得分较低的同学成绩往往不理想。由于《规范》难以做到彻底量化,学生在自我评价时把握标准的松紧程度可能因人而异,因此自我测评得分不可简单用于个体之间比较。班主任一方面要让那些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同学看到自己已具备的符合《规范》的优良习惯及其取得的成绩,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做得更好,另一方面要教育那些对自己要求较低的同学,提醒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主动、科学地用《规范》指导自己的学习过程。
当然,多数测评得分较低的学生,学习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重点帮助。
如上所述,班主任应当适时、科学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出直观的评价,促使学生做到对当前的日常学习行为心中有数,并不断调整自己今后新的学习过程,取得更大进步。这种做法,说服力很强,学生会更乐意执行《规范》。
3.活动体悟
开展多种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感悟、体会《规范》内容及其重要性。例如:召开相关的主题班会;举行《规范》知识小竞赛;进行学习《规范》的演讲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规范》知识抢答;展示班上同学认真执行《规范》后在学习上取得的成果;请班内执行《规范》的模范上台介绍经验(只要有一方面做得较好即可)等等。这样淡化了教育痕迹,、《规范》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增强, 《规范》内容在不知不觉中熟悉,《规范》落实在不知不觉中到位。
伴随着《规范》的落实,浓郁的班级学风逐步形成,而班级优势积累的结果会使“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这将大大促进学生的智育发展,使学生终身受益。
栏目编辑:张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