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9:41:15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最基本的教义主要指“四谛”。
第一谛是“苦谛”,这是讲受苦的现象,也就是说我们居住的这个世间是“娑婆世间”,意思是“不堪忍”。人生有二苦和八苦之说。二苦是指内苦和外苦,也就是心苦和身苦。而八苦是指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五取蕴是说色、受、想、行、识,“色”是指物质,“受”是指感觉感情,“想”是指知觉想象,“行”是指心理活动,比如贪慎等行,“识”是指意识。同时人还有“五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它们分别对应着五尘:色声香味触。都是这些感官想到得到享受,才造成痛苦。
第二谛是“集谛”,就是说无明,这是说受苦的原因。不明白人生是幻影,所以产生种种欲望和追求。产生三毒,即贪、嗔、痴。比如贪于成名,就会起严重造业。贪得不到满足就产生嗔,产生忿恨之心,贪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所以是最可怕的。痴是指愚昧无知,迷于世,迷于理,就会造业,造语业、身业、意业等等,最后就会受报。
第三谛是“灭谛”,这是说灭苦的办法,也称灭度、寂灭、圆寂、涅磐等等,指贪的熄灭、嗔的熄灭、痴的熄灭,放弃、消灭爱欲与对此五蕴之身的贪求,就是苦的止息。
简单说就是悟到真理,灭尽烦恼。
第四谛是“道谛”,这是说怎样达到目标。主要是通过持“八正道”,也就是1正见----正确的见解,也就是合乎佛教理法的道理;2正思维----以佛教纯真的智慧去思考问题;3正语----说正当的话语,也就是善言善语,隐恶扬善,随喜赞叹,不妄言,也就是不讲大话,不两舌,不谤语,不恶语;4正业---言行清净不染,起心动念都造业;5正命---正当的生活和谋生手段;6正精进----正确的努力;7正念---时时忆持佛法,不起邪思乱念;8正定----禅定,离散乱心,专注一境。这八正道也可简单规结为“戒、定、慧”:戒包含正语、正业、正命,戒就是指教规,比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等等,这些都是为了防非止恶。定包含正定和正念,慧包含正见、正思维、正精进。
佛教还讲“十二因缘”,就从苦谛和集谛发展而来的,众生是这十二种因缘汇合而成,主要是讲业报轮回,这也是古印度各宗教学派的共同思想,释加为这加了一套理性思辩。
一切痛苦和死亡都是从无明开始的,无明就会愚昧,就会带出你的行为,然后决定你会投胎出生在什么样的人家,即缘识,胎儿的身心状态,即缘名色,还引出缘六处(眼耳鼻舌身意),缘触(对对象的接触),缘受(感受),缘爱(贪求和欲望),缘取(占有的行为),缘有(造业),缘生(再投胎出生)缘死。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所以要解脱于这个链就要从“无明”破起,也就是有大智慧。
另外佛教还有“三法印”,即佛法的印记,验证是不是佛法的标准。第一是“诸法无常,也就是常驻,经常如此,不变的东西,一切处在的东西都是刹那改变的,如梦幻如泡影,如露也如电,这就佛法常讲的六如。第二是”诸法无我,我指自己的性质,没有实体,条件一变,结果就变。第三是“涅槃寂静”
http://www.fjdh.com/wumin/HTML/57450.html
---------------------------
【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到他死后一二百年佛教教团发生分裂,形成以大众部和上座部为代表的众多部派为止,在佛教史上称为原始佛教。根据原始佛教的经典《阿含经》等,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圣谛和八正道、十二因缘、五蕴以及因果报应的理论。
四谛、八正道
"四谛"的字面意思是四个真实不虚的道理,是原始佛教关于人生为何具有苦恼和如何摆脱苦恼的四大真理。
苦谛
是说人生是充满种种痛苦的,也可以说人生是个充满痛苦的过程。佛教把各种苦恼归纳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与自己所怨恨的人不得已而相会或结合;不能自由脱离自己所憎恶的环境或遭遇)、所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分离;离开自己爱恋的环境或年华、际遇等)、五盛阴苦(五阴指色、受、想、行、识,概指一切身心之苦)。
集谛
用以揭示人生苦恼产生的根本原因。佛教认为人的贪求欲望或"爱"是带来一切苦痛的根本原因,有时把"贪、嗔、痴"看作是万恶之源。说由于有贪爱的欲望,并且对人生的道理无知(无明,或"痴"),便产生追求金钱利益和名誉的思想和行动,达不到目的便产生嗔怒感情,与别人发生冲突和争斗,从而烦恼丛生,不仅生前痛苦不已,并且招致死后在"五道"或"六道"中轮回。佛教在有的场合为了强调无知是造成各种苦恼的最根本的原因,便把"无明"置于首位。
佛教虽主张一切事物的生灭、聚散是由因缘(各种内外条件)决定的,但也继承了古老的灵魂不灭的思想。认为众生生前由于"无明"、"贪爱"等趋使,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各种各样的善恶行为("造业"),将导致死后灵魂在天界、人间、畜生、饿鬼、地狱的"五道"(加上阿修罗--恶神,为"六道")之间轮回投生,不能从生死苦恼中得到解脱。
灭谛
是说灭除贪爱欲望,便断除了产生苦恼的原因,使自己永远不再轮回于生死苦海。这是原始佛教所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从《阿含经》上经常看到释迦牟尼向弟子描述自己达到的至高解脱境界是:
我生已尽,烦恼已灭,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意为我的现世生命已经结束,一切烦恼彻底断灭,修行已达圆满,从此将永远地摆脱生死轮回。这就是"灭谛"的实现,也就是所谓涅槃。
道谛--八正道
讲达到灭除痛苦,进入涅槃境界的方法和途径。此即八正道,包括: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确的行为)、正命(遵循正确人生原则的职业和生活),正精进(正确的修行)、正念(正确地忆念四谛的道理)、正定(正确地修行禅定)。其中最重要的是正见,相当于现代用语中的正确的立场和世界观、价值观,不过它是特指以四谛之理为指导的佛教的立场和世界观、价值观。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也称十二缘生,是以人生为对象的缘生说,是佛教教义的重要理论基础。
何为因缘或缘生?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都有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便是因缘。因是内因,是根本原因;缘是外因,是辅助因素。有时因、缘通用,因为缘也是一种原因。由于具备一定因缘便有相关事物生起或消灭,此为缘起。佛经中常见的解释是:
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
佛教以十二因缘来解释造成人生苦恼的过程和原因,是按照佛教的理解把人生现象分成十二个连续的环节:
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认为它们前后之间是互成因果,互为生灭的条件,是用来说明四谛中的苦、集二谛的。
对此十二因缘分开加以解释,"无明"即"痴",是对佛教的教义(四谛等)不了解,被认为是造成众生流转生死的根本原因。"行"是指由行为所造成的一种影响作用、形成力(业力)。"识"是指感觉和意识活动,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原始佛教有时把"识"看作是独立的精神实体,称之为"识神",即灵魂。"名色"是指人的肉体和精神。"名"指受、想、行、识四蕴(也称四阴);"色"指五蕴中的"色",相当于物质,由两者构成生命体的形神关系。"六处"是指人的感觉器官和意识机能,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触"是接触外界时产生的触觉和知觉。"受"指感觉。"爱"即贪爱,对物质的或精神的东西的追求、爱恋意向。"取"是执著地求取、占取各种东西及固执错误见解等。"有"指众生和生存的环境。"生"是生命出生。"老死"是生命的衰老与终结。
在原始佛教的后期,在讲十二因缘时已经把其中的"识"解释为"识神",把"名色"解释为胎儿,从而把十二因缘解释为人生秉承前世业因投胎、出生和生长的过程。到了部派佛教时期,以"说一切有部"为代表的学僧对十二因缘作了"三世两重因果"的解释。可用下图表示:
无明
过去世之二因


名色 集谛
六处 现在世之五果



取 现在世之三因 苦谛


未来世之二果
老死
这样,十二因缘便被改造成由"无明"引起的生死轮回的过程了。
五蕴论
五蕴论是原始佛教的哲学理论基础。
"五蕴"也译作"五阴",即色(地、水、火、风四种原素及其所造的一切东西,相当于现代所说的物质概念)、受、想、行(意志、意向)、识。佛教把它们看作是构成世界万物和众生的五种基本因素。认为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聚合,又在一定的条件下离散,因此众生的生(聚)灭(散)是无常的。既然众生一一切事物无非是由因缘和合而产生的,那么,它们就没有常住不变的实体或规定性。人的生命既然生灭无常,而伴随无常则有种种痛苦产生,因此人就不应当贪恋短暂易逝的人生,而应当追求摆脱一切苦恼的涅槃境界。
五蕴论本来是佛教用来反对婆罗门教的梵天(婆罗门教所奉的创造之神)造物说的重要理论,是原始佛教的哲学基础。从它与人生的关系,可以证明苦、集、灭、道四谛。由五蕴的聚散离合,可以推论出佛教的"三法印":一是"诸行无常",谓一切事物、现象生灭不定;二是"诸法无我",指一切事物、现象没有主宰者和常住不变的本性、本质;三是"涅槃寂静",谓永远超离生死苦恼的涅槃境界是清净永恒的。如果再加上"一切皆苦"则成"四法印"。这是对原始佛教的哲学概括,被认为可以用来判断是否真正佛教的三种或四种基本标志,所以称之为"法印"。
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
"戒"是佛教"三学"(戒、定、慧)之一,音译"尸罗",意译为"惯行",转为"行为"、"习惯"、"道德"等,是用来规范佛教信徒行为,"防非止恶"的戒规。有小乘戒和大乘戒。小乘戒有在家男女居士遵守的五戒、八戒,出家人受持的十戒、具足戒。
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发生不正当的两性关系),不妄语(不说谎话),不饮酒。
在集中修行的"斋日"期间要持八戒(也称八关斋戒),除将五戒中的"不邪淫"改为彻底的"不淫"之外,加上:不在豪华宽大的床上睡、坐;不盛装打扮并观看歌舞;过了中午不再进食。
十戒是沙弥戒和沙弥尼戒,在五戒外,加上:不用香料花环打扮装饰;不观看歌舞;不在宽广大床上坐;不非时食(过午不食);不蓄金银财宝。
具足戒,也称近圆戒,出家者只有受过此戒才能成为比丘、比丘尼。按照中国唐以后最盛行的《四分律》,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有348条。二者主要的戒条相同。最重的戒有四条,称"波罗夷罪",犯者被开除僧团("不共住"),有淫、盗、杀、妄(大妄语,妄称自己得道成圣);其次为"僧残罪",犯者经过严格的在僧众面前忏悔的程序,才能被保留在僧团,有十三条,有手淫、触摩女人身体、诬陷好人、破坏僧团等。此外还有很多情节较轻的戒条,以及有关日常修行和生活的规则、仪规等。中国在唐以后依用道宣对《四分律》的论释,他将此小乘律纳入大乘佛教的体系。(详后)
什么是大乘戒
大乘戒,也称菩萨戒,中国最流行的是传为后秦鸠摩罗什译的《梵网经》。有十种重戒,包括:杀、盗、淫、妄语、酤酒(卖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悭吝加毁、嗔怒又不听人悔过、诽谤三宝(佛法僧);四十八轻戒,有不敬师友、饮酒、食肉、食葱蒜等"五辛"、报仇等等。此戒,出家人要受,在家居士也可以受,实际是对上述小乘戒的补充。此外,还有《菩萨地持经·戒品》、《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品》所讲的大乘戒,但不很流行。
大乘中观学派
中观学派是大乘佛教中的重要派别之一,代表人物有龙树(约150-250)及其弟子提婆。他们在解释《般若经》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大乘中观学派。龙树著有《中论》、《十二门论》和《大智度论》,提婆著有《百论》,以一切皆空的思想为基础,论证世界万物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的中道观点,并对外道(佛教以外的学说或教派)、小乘的观点进行批评。他们主张的真(真谛、出世间、佛与菩萨、彼岸、涅槃境界等)、俗(俗谛、世俗社会、现实人生、生死烦恼等)相即与不二的观点,所谓"不离于生死而别有涅槃"等等说法,旨在缩小佛教教义中的"世间"与"出世间"的距离,对后世佛教借助这种思想深入社会民间及世俗化有很大的影响。
>删除

2008-01-24 15:31:21远泊
>删除

2008-01-24 16:14:10卢舍那
西方学者曾将大乘佛教划为佛教激进派,又将大乘空宗划为大乘佛教激进派,而中观学又是大乘空宗的激进派。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53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