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理分科”将如何取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9:54:16

喷发中的罗托鲁阿温泉


今年“两会”期间,“文理分科”成了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这个话题源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2月6日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该工作小组将“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等20个问题面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激烈论辩。实际上,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已经争论了多年。赞同者与反对者各抒己见、力陈利弊,但最终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最近一项有26万人参加的网络调查显示,赞同和反对者的比例分别为54%和46%,双方都没有取得压倒性的绝对优势。公众何以对这个问题有如此大的意见分歧?取消高中文理分科需要创造哪些基本条件?弄清这些问题,必将有助于推动高中教育健康发展。

一、文理分科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

1.高中教育文理分科是由高考制度引致的

文理分科现象尽管可以追溯到建国初的“院系大调整”,甚至可以在前苏联教育模式那里找到根源。但作为一种制度,它是在30年前恢复高考制度后,在高考科目设置和各科分值大小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其间经过了三个阶段的调整:第一阶段(1977~1987)是形成期。1977年,高考科目是由各省分别设置的,次年分文史、理工两类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文史类考试科目包括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等六科,理工类包括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生物等七科。这种科目设置维持了约10年时间,高中分科现象就是在此期间形成的。第二阶段(1988~2002)是调整期。1988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上海市试行自主命题的考试科目“3+1”改革方案,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为选考科目,学生选考其中一科应考;1993年,原国家教委推行“3+2”方案,选考科目增加为两门;1999年起,教育部利用3年时间推行“3+X”方案,实践中形成了包括“3+1”、“3+2”、“3+文/理综合”、“3+大综合”、“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等多种科目设置方案。这种调整除巩固了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地位外,并没有改变文理分科的现实。第三阶段始于2003年,以教育部启动我国第八次高中课程改革为标志,高考科目设置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当年,海南、广东、山东、宁夏首批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区,2007年这四省(区)经教育部批准实行了统一考试、单独命题的高考制度。其中,海南省设置了文史类、理工类、体育类和艺术类4个报考类别,科目设置为“3+3+基础会考”;广东省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方案,其中“3”为语文、数学和外语,“X”为专业选考科目,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中任选一科;山东实行“3+X+1”方案,“X”为文综或者理综,“1”为综合能力试卷;宁夏采用的是“3+1(小综合)”模式,“小综合”指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这些方案淡化了部分考试科目的界限,有利于引导高中教育走向综合化。但观察这几年新课改的推行情况,文理分科的基本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2.文理分科为培养专业人才起了积极作用

高中文理分科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从历史看,文理分科是由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决定的,这可以追溯到前苏联时期。二战中,前苏联损失了大批知识分子,战后前苏联采取并强化了“分科教育”的办法,其目的在于迅速培养大批专业人才投入国家重建。新中国成立后,同样面临专业人才短缺的困境,照搬前苏联培养专业人才的模式成为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后,国家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专业教育制度被沿用下来,并通过高考录取环节的传递,延伸到高中阶段就形成了当前的文理分科教育。文理分科符合我国“术业专攻”、“因材施教”的古训,因而有着深厚的传统思想基础;在当今社会知识爆炸、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各行各业更加需要的是某领域的专才和普通劳动者。非要通过中等学校培养出学贯中西的“全才”是不切实际的要求,而从目前的就业状况来看,获得一技之长是学生及其家长的优先选择,这也是高中教育长期实行分科教育的社会基础。

3.文理分科的直接功用是提高教育效率

用更加功利性的观点看,文理分科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效率。高中前承义务教育,后启高等教育,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教育阶段。与此相比,义务教育带有明显的强迫性,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没有也不必进行分科教育;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要求学生选择学科和专业。高中阶段既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要为专门人才成长做准备,成了人才分流的分水岭,因实行文理分科是合乎逻辑的。更深的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十分紧缺,而高考制度又为国家承担着选拔人才的职能,从而令高考成为一座竞争惨烈的“独木桥”。对此,有些专家把文理分科形象地比作通往大学的“过桥术”。如果不拆除高考制度这座“独木桥”,就无法奢谈废除文理分科这一“过桥术”;即使勉强取消文理分科,也会产生其他名目的“过桥术”。实际上,我国从1999年开始就对高考制度进行了数轮改革,其轨迹是从文理合一的“3+X”到折中的“3+大综合(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再到淡化甚至取消“X”,最终又回到了文理分科的原点。2002年,江苏省高考实行“3+大综合”,其“大综合”是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6门课程作为一个科目来考核,意在打破文理分科的弊端,引导学校及学生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但这套改革方案仅仅实施了一年,就因为学生普遍反映课业负担过重而告失败。因此,高中文理分科现象延续至今,有着强大的发展惯性和深厚的社会基础,试图在一夜之间取消文理分科是极其不现实的。

二、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势在必行

1.取消文理分科是全面发展教育的要求

取消文理分科固然不易,但维持现状危害更大。高中生处于心智发展时期,高中阶段依然是基础教育,过早的文理分科割裂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著名学者梁思成先生将这种现象比作“半人教育”,并在1948年清华大学所作的《半个人的时代》中说,科技与人文分离导致了两种畸形人的出现: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技奢谈人文的边缘人。同理,高中教育的文理分科导致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失衡,使其成为一种培养“半人”的教育。理科班学生不学史、地等知识,导致文化底蕴不足和人文素养的缺乏;而文科生不懂理、化,导致思维缺乏条理性和科学精神的缺乏。对此,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旗帜鲜明地指出:“我虽然不赞同当下中国要培养出多少大师,但人为地搞文理分科,对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可以说有百害无一利!”全国政协常委、教育学者朱永新在今年“两会”期间更进一步强调:过早的文理分科以后,理科的学习不再学历史、学地理,不再和伟大的思想家对话,那么科学家的人文情怀就有问题,对中国问题、对人类问题、对民族文化的关系、环境污染问题等等就会很少关注。更有专家指出,文理分科是对教育完整性的体制性撕裂。学校通过把文科和理科剥离开来,然后把学生当作一架囫囵吞枣的知识接收装置,最终服务于学校的升学率和校长的政绩,中学生的学业趣味和前途命运完全断送于体制之手。这些论述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对文理分科现象的深刻哲思,必将引发社会对教育改革的全面反思。

2.文理合一是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方式

我国的高中文理分科是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今天,我国通过高校十年大扩招,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大国。人才短缺有所缓解,甚至出现了结构性过剩,文理分科现象似已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世界上,凡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国家,多数不实行高中教育分科制。即使分科,也不是简单地分成文理两科,比如法国高中后两年分哲学与文学、经济与社会科学、数学与物理、数学与自然科学、数学与技术等5个方向,由学生自主选择。而在美国,高中课程分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种。必修课包括语文(文学、语言、历史、哲学等)、数学(包括统计和计算机)、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球学)、社会科学(美国史、世界史、经济、时事、地理、心理学、社会学等)、艺术、卫生安全和体育等,这些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同时,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百余种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比如表演艺术、汽车驾驶、烹饪等等,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志向,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目的在于促进他们个性与特长的发展。与选课制相适应,美国中等教育实行“学分制”,要求学生在高中期间必须完成规定的学分,修满学分则准予毕业。由于学分制只规定学生的最低毕业学分,对课程种类、难度没有统一要求,学生在学业上享有最大程度上的自主权、主动权,可按自身的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与爱好。加之发达国家高校大多实行申请制,入学标准实现了多元化,因而没有必要在普通高中实行分科制。尽管我国不可能按照美国模式去设置高中课程,但他们的一些做法还是值得借鉴的。

3.部分地区踏出了取消文理分科的第一步

在对中学要不要取消文理分科的热议中,部分地区和学校已经开始了改革实践。2002年江苏省推行的高考“3+大综合”方案尽管失败了,但却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反思,为深化改革积累了经验。从2006年4月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推行自主招生录取制度。引人瞩目的“复旦水平测试”就涵盖了高中阶段10门课程,对高中文理分科教育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全国数十家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也祭出不同的招录方式,对高中文理分科教育喊出了一个响亮的“不”字。随着自主招生范围的不断扩大,必将对高中课改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2008年,山东省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从2011年起,全省将实行走班制和学分制管理,各高中必须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做到该开的课全部开出来让学生选修。为实现这一目标,山东省确定了“三步走”方案:第一步,从2008年秋季新生入学开始,要求高中学生的文理分科不能早于第二学年末;第二步,利用3年时间,进一步推行国家课程标准;3年之后,即从2011年开始,将在真正意义上取消文理分科。山东省所设计的走班制和学分制是否能够得以顺利推行,其结果会怎样,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但是,他们勇于尝试的勇气值得嘉许,其改革的思路也应当给人以良多启示。

三、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三项基本条件

1. 深化高考制度改革是关键

有人断言,“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是一个伪命题。毋宁说,它是一个条件命题,因为取消文理分科有赖于一些基本条件的成熟。在所有条件中,推进文理均衡是前提,落实新课标是基础,而深化高考制度改革则是关键因素。目前社会各方面普遍认为,高考是学生的主要出路,考上大学是今后就业的主要渠道,因而导致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基础教育围着升学考试转。高考科目增加什么内容,高中教育就重视什么科目,比如把体育列为会考科目就是典型例子;高考取消什么内容,高中教育就弱化什么科目,比如江苏省出台的高考方案就引起一些院士对物理、化学地位的下降的严重忧虑。所以,高考制度不改变,就不可能奢谈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即使勉强取消了,学生依然只会学高考、会考的那部分内容,而不会去学所有的科目。所以,高考改革的方向是实行教考分离,亦即解除考试科目与学科教学的直接对应关系,把重点转向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与基础素质上来。只有打破高中阶段“考什么、学什么”的怪圈,淡化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作用,让高等学校去自主招生,让高中教师去自主教学,让高中学生去自主学习,才能最终实现文理交融的理想状态。

2. 促进文理均衡发展是前提

从更深的层面看,文理分科实际上是社会上“重理轻文”现象的曲折反映。人们熟知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这句话,多年来都是激励学生的格言。“重理轻文”现象的存在,无疑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基础。首先,社会上普遍对科学价值的评判存在误区。在许多人眼中,只有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做出发明创造,才算是取得了科学成就;而一些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往往得不到社会足够的认同和充分的肯定。其次,实用主义观念在教育领域被普遍认同。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岗位供不应求,文科生就业难更成为突出问题。在市场杠杆操纵下,多数高中生选修理科就是为了报考大学的理工科专业,以便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再次,社会对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着制度性歧视。比如,我国“两院”院士的评选只在理工农医界进行,而人文社会科学则缺乏权威的评价平台,直接导致两大领域在地位及名望上的悬殊差距,无疑对憧憬中的青少年有着强烈的暗示。当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赶超战略客观上要求优先发展科学技术,近代以来就形成了“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等根深蒂固的传统理念。经验证明,随着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加深,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也会得到逐步提升。据研究,按照我国的文理科划分标准,欧美发达国家高校的文科生比例明显高于理科生。在大学入学考试上,美国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对本国语言的掌握、对文化的体认和思想的成熟度,因而语文、阅读、写作试题难度极高,成为区分度最大的科目;而数学试题难度很低,仅相当于我国一般初中生的水平。这与我国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并有力说明:如果不能统筹文理学科并促进其均衡发展,只简单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必然是本末倒置之举。

3. 落实新课程标准是基础

取消文理分科不是原有课程的简单合并,而应是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为此,必须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其要点有三:其一,突出“模块”对教学科目的整合作用。高中新课程与传统科目设置的最大不同,在于区分了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并划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部分。其中“模块”对扩大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模块组织学习内容,其意义在于把学生经验、社会发展、科技发展整合在一起,将通常需要两三年才能学完的内容分为若干相对完整的单元来学习。这对学校而言,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可以开设不同模块,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某个时间段内选择自己所学科目,因而更加便于学校合理而灵活地安排课程,也能够相对减少学生的并学科目,从而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以模块组织教学内容的方式,打破了传统“两分法”的简单思维模式,为学校开发自己的模块课程、培养多样性人才创造了条件。其二,强化学分制对于课程的筛选机制。新课程不是将选修课的学分硬性配置到各具体学科上,而只规定选修学分的数量,学生只要修满116学分就可以获得毕业资格。这样,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将学分配置到同一领域甚至同一学科,也可以自由配置到多个领域和多个学科,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选课的灵活性与自由度。在普通高中实行学分制管理,打破了传统课程体系的僵化格局,不仅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增强了学校办学的自主性,有利于实现课程设置的综合化和多样性。其三,完善高中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在新课程方案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基础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两个部分。其中基础指标是所有学生都应达到的目标,包括思想道德、学业成就、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发展指标是个性化发展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生理、心理、知识、能力特点自主选择发展内容。这要求学校必须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成长记录、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的形式呈现,是学生高中三年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的总结,主要用于为学生和家长选择适宜于自身发展的高等院校作参考,更为高等学校选择适合的生源提供依据。只有实现了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才能最终铲除文理分科的土壤,实现文理学科的综合与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