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之原始教义笔记(劳思光)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29:29
印度佛教自始即否定外界任何独立之“实有”,只将一种主体性视作最后根源。其基源问题为:“如何离开生命之苦?”
一、三法印
1、诸行无常:“行”指一般意欲活动,人之生命永在需求及痛苦中,而人之意欲活动则在一需求满足时,立即转向另一需求。即意欲变异不定,时时落在新需求上,使自身陷于某一苦“苦”中,此种变异为“无常”
2、诸行皆苦:生命中之“苦”既由“需求”而来,而“需求”又是生命本身所有,故生命中之“苦”为不可避免者,“乐”乃依于“先在之苦”之停止而呈现,故本身无实在性。
3、诸法无我:乃“因缘”说之纲要。“因”指有决定性之条件,“缘”则指辅助性之条件。一切法皆因缘生,即一切存在皆受条件决定。“诸法无我”意原在说一切存在皆不能自主,故人之生命中每一现象亦是不能自主者,由此以说明“苦”之另一理据。然其所以不能自主,正由于一切皆是受条件决定者,亦皆是无“独立实在性”者,而对“独立实在性”之否定,则是大小乘各家所之法门,亦是贯穿佛教思想之基本观点之一。

二、四谛
1、苦:生命有“意欲”,而一切现象及活动,意欲永远导向一“苦”
2、集:一切存在皆由条件“集合”而成,即“因缘”之说也。其一是“同时互依”关系;其二是“异时依生”之关系。
此二谛涉及生命及世界之真象,以下二谤则涉及自我之超升。
3、灭:现象中之“自我”脱离束缚而得超升,亦即是“束缚”与“苦难”之灭。此谛乃针对“苦”及“集”而言。
“主体”作为“经验自我”或“现象自我”皆是在“条件 系列”中,故可说是一“假我”,乃无“最高自由”者。“灭”即是要通过一自觉努力以使“主体”自身突破此一层面,而成为有“最高自由”之“真我”。
“灭”谛之要指在于肯定此一“实在真我”或“完成最高自由”之方向,即经论中常见之“解脱”或“涅槃”,“解脱”乃对“束缚”言,“涅槃”则对“生死”说。
4、道:即“超升之过程”与“修持”问题也。
佛教论及“生命”时,所用之基本词语为“有情”,所谓“有情”即“有感受贪欲”之意。故佛教描述经验意义之“主体”,不作为一“知者”,而作为一“感受者”,同时,相应于此种主体观念,佛教又将“客体”视为“感受对象”,而不作为一“知识对象”。于是,整个“世界”或存在领域,在此观点下,完全吸入或化入一“感受圈”中。此一“感受”乃就情欲意义说,亦与认知意义之“感性”完全不同,因此此一“感受圈”实是一“情意圈”。主体是情意性之主体,客体亦是情意性之客体。
此“生命”及“世界”,皆与“自我”不同。“自我”既非“世界”之一部分,亦与“生命”不是一事。具体之“有生命之存在”,乃“自我”显现于生命中,并非等于“自我”。
此即涉及“轮回”观念。“轮回”本意“流转”,即指“自我”在不同生命体中之“流转”过程。每一具体生命有生有死,故此种具体生命历程与身体之成坏历程实不可分,但“自我”则通过不同躯体而流转,因此有一历轮回之“自我”。
“业”,指活动之结果,其根本功能即表现于对“个别自我”之“特殊性”之说明。
首先,就一具体生命而言,其所以成为如此,悉由于“业”。一具体生命终止,“业”并未全部终止,反而将使“自我”进入另一具体生命历程。
生命活动基本上乃“自我”在昏迷中之活动,故以“无明”表之,而“自我”在昏迷中,即呈现为一“盲目意志”,此即所谓“行”。就其活动为不断追求言,即称为“欲”。“自我”在“无明”之掩覆下,即成为一由意欲推动之盲目意志,由此而再生出“五蕴”(指构成生命之“色、受、想、行、识”),遂成为具体生命。依此,所谓“业”即“自我”在昏迷中活动之结果。此种结果“生出”具体生命,且造成继续之“流转”,即“轮回”。
由此,“自我”必从此领域中脱出,然后方能恢复自身之自由,即即所谓“解脱”及“涅槃”之根本涵义。亦即“道”谛之主旨所在也。
如何达成“道”谛,佛教以“觉”说之,“觉”即“不迷”之义,“自我”能“觉”,即得解脱。就教义论,则有“戒”(行为之约束)、“定”(禅定工夫,即意志之锻炼)、“慧”(对生命世界真象之解悟),三者合成,乃达成“正觉”。
三、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之说,其目的在于说明“个别自我”之形成过程,可视为对“生命现象”之总说。
第一、无明。指“自我之昏昧”,非客体意义之存有,而指主体活动之状态;
第二、行。盲目意志之活动;
第三、识。基本认知能力之出现;
第四、名色。“对象性”,伴随认知能力之出现,“认知主体”亦同时呈现之“对象性”;
第五、六入:在如此主客对立之境域中,认知能力分化为种种感觉,对象方面亦呈现出种种感觉性质,此即是“六入”
第六、触。主体接触经验对象;
第七、受。由接触而得之感受;
第八、爱。有感觉后,对某种感受之不舍;
第九、取。“执著”,主体对某种感受之依恋追逐(由“爱”生“取”);
第十、有。主体之个别性或特殊性之形成
第十一、生。
第十二、老死。
以上之理论,最重要之枢纽在于“说与名色”及“有”两点。前者说明经验界整体之起源,后者说明“个别自我”之形成。
 若就“超升”言,则应是“自我”从“生”及“老死”这循环或轮回中脱出。故在工夫过程上,即有一所谓“还灭”之系列。至灭“无明”为止,来“无明”即得大解脱,或得“无上正觉”矣。
 度佛教之原始教义笔记(劳思光)作者:luohongqi 提交日期:2007-3-13 13:07:00  | 分类: | 访问量:550
【天涯博客】本文地址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41512&PostID=884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