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涌:花钱达标法拯救不了中国教育(南都周刊 2010-3-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02:49
主页 > 南都周刊399期 > 正文

薛涌:花钱达标法拯救不了中国教育

2010-3-12 9:40:37 来源: 南都周刊 浏览量: 695 跟帖 0 条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是还套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中不能自拔。这个框架不打破,中国的教育就没有希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教育资源的管理并非没有意识,也强调了严格管理。但是,没有根本的制度改革,这种严格管理最终也会流于空谈。     中国自1993年提出“财政教育经费占GDP 4%”目标后,17年来一直未能“达标”。今年2月28日公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2012年实现这一目标,引得舆论振奋。     中国的教育开支一直过低,特别是和发达国家对比差距明显。比如美国各级政府在教育上的开支占GDP的6%以上,主要西方国家也大多在5%-6%的水平上。中国的教育经费需要追加,是不可置疑的事情。但是,限期花钱达标,并不是解决教育问题的好办法。谁不喜欢花钱呢?比如,政府要求教育经费到位,有学校就可以修建豪华校门,有的会买公车,有的干脆吃吃喝喝,即使是用于教学,说不定也会有学校把钱用在高尔夫球课上。总之,随便浪费一下,肯定超标完成花钱的任务。但是,这样教育能改善吗?     十几年前中国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国家又是拨款,又让大学圈地,按照当时提出的目标,现在中国就应该已经有了“世界一流大学”了。可现实时,“世界一流”的影子也没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则又提出十年间出现几所“世界一流大学”。这种烧钱办教育的苦头刚刚吃过,现在还会旧戏重演吗?我们是否会伤疤没好就忘了疼?     事实证明,不建立良性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再多的教育投入也会被浪费掉。在现在的制度框架下,占GDP4%的教育经费几乎都是政府机构间的行政拨款。这实际上就是创造了4%的GDP规模的国营企业。事实证明,国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一直就缺乏竞争力,多靠垄断和特权过日子。教育部门掌握了这些资源后,在教育竞争中也占据了垄断,首先考虑的往往是自己的部门利益,而未必是学生。这也是过去几年大学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豪华校门、豪华酒店、豪华办公室层出不穷的原因。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一直鼓吹以“教育券”为核心来改革教育资源配置的机制。其原则是:占GDP4%的教育经费,大部分应该直接让受教育者和其家庭直接来掌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利益来选择把手中的这些资源交给哪个学校。具体而言,国家对人均教育经费有一个理性的估计,据此以“教育券”的方式给每个适龄学生适当的教育经费。学生及其家庭拿着这张“教育券”自由择校,入学后把“教育券”当学费缴纳,学校则凭着从学生手中收上来的“教育券”到政府那里按面值兑换成现金。学校的大部分教育经费,都应该从这种渠道得来。这样就创造了学校之间争夺学生的竞争。不以学生利益为中心的学校就会门庭冷清,最后因为收不到足够的“教育券”而破产。“物美价廉”者则生意兴隆,得以扩张。     这套老生常谈,之所以又被提起,是因为这次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没有提教育产业化,让人们怀疑我们是否从过去现实中总结了错误的经验教训。不错,教育确实不能简单地产业化。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应该忽视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最重要的作用,是创造竞争,而且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竞争。你不用担心电视机厂是否对你乱收费,你只需找价钱质量最合适的买就可以了。政府也没有必要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对每个生产销售环节都过问,而只需集中精力维持市场秩序。换句话说,政府目前在教育上的最大职责之一,是创造教育的“内需”。如果每个适龄学生都有足额的“教育券”,教育的“内需”就会变得强劲。至于怎么满足这种“内需”,还要靠市场竞争。     当然,市场永远不是万能的,更何况不完美的市场。比如,自由市场竞争中也会出现三鹿奶粉。这就需要政府出来维持公共秩序。政府如果集中精力于这一基本职责,就比较容易做到称职。如果什么都管,则这一基本职能也可能履行不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教育资源的管理并非没有意识,也强调了严格管理。但是,没有根本的制度改革,这种严格管理最终也会流于空谈。“教育券”的好处,不仅在于是教育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也降低了政府管理的难度。     中国正在急速走向市场经济。教育的最大问题,是还套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中不能自拔。这个框架不打破,中国的教育就没有希望。     薛涌,着名评论家,着有《直话直说的政治》、《中国文化的边界》、《仇富》和《怎样做大国》等。 http://www.nbweekly.com/Print/Article/9889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