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露薇,冷藏不了的玫瑰--南都周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10:16

闾丘露薇,冷藏不了的玫瑰

2010-4-12 14:05:10 来源: 南都周刊 浏览量: 5422 跟帖 10 条她在赛场上跑得意气风发,她的微博被称为“最有新闻性的微博”,吸引了30多万粉丝,现在她却成为替换下场的球员。闾丘露薇认为既然做了这一行,告诉大家事情的另一面,是她的责任,也是她的底线。  以前绷的很紧,现在的工作就剩下每天早晚两个例会,这让闾丘露薇感觉闲得要生病。 在同事眼里,闾丘露薇总是把命运牢牢地捏在自己手里,哪怕捏得手里出汗。     南都周刊记者 罗小敷 实习生 石萌萌 摄影 戴会锚     “天下被网罗不做了,电台评论不做了,华文大直播也没做,我现在处于被冷藏期。”还未坐定,闾丘露薇调侃自己最近真的很闲。     她留着新烫的短卷发,素面朝天,笑意盈盈,穿着黑色毛线娃娃装背心和平跟休闲鞋,平静、温和,与冲在炮火纷飞中那个勇敢、彪悍的“战地玫瑰”相去甚远,更难以与朋友眼中“很有野心的、男生都害怕的、很厉害的那种人”对上号。     但是,经由她轻声细语说出来的,却处处透出坚定与执着。2007年,结束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回到凤凰卫视资讯台至今,从《总编辑时间》到《天下被网罗》,这两档她希冀由记者向评论员转型的节目,她都被迫中途退场,虽然领导时常提醒她“少一点使命感”,她却坚持既然做了这一行,告诉大家事情的另一面,是她的责任,也是她的底线。     这一次,她又一次像一个突然被替换下来的球员,尽管她在赛场上跑得意气风发。“2007年离开总编辑时间栏目时,还有点点忿忿不平,这次却没有感觉,因为在一个没有标准和原则的环境,就算自律也无法提防”,对又一次“突然下课”,她把自己比作“老运动员”--已经习惯了。     两天后,她出现在泰国湄公河峰会上。4月9日,她还将赶赴博鳌论坛。跑跑记者会,访访高官政要,她说,这样的工作安排是台领导对她的眷顾,就好比让她有机会“回归主流”,从走向“意见人士”的路上折返回来。     第二次下课     大约一年前,凤凰卫视总部迁往山清水秀的香港市郊大埔墟。闾丘露薇也将新家安在了公司新址附近,车程15分钟,她说那是一座朝海的房子,墙壁涂着香蕉的橙黄色,她很喜欢。     “其实,把家安在公司附近,往往不是个明智的选择。”她讲起一个朋友将房子买在公司附近,但有一天被辞退了,新的上班地点却在一个小时车程外。她不是完全没有这种担忧,虽然会有人跟她说,“你都做到这个位置了,还怕什么?”     一位同事这样评价闾丘露薇:“她总是把命运牢牢地捏在自己手里,哪怕捏得手心里出汗。”     她刚刚离开的《天下被网罗》栏目正是这样一个写照。从2009年10月开始,闾丘露薇做了近5个月。每周播5期,每天花四至八个小时的时间上网搜罗话题。早上8点上班,11点前确定选题,到了直播前,手头上的资料往往超过了100页。     每一句话和每一个条目都是她自己挑的,每次三四个话题,选择好角度,点到为止,质疑和公正是她做节目一直坚守的原则,她坚持在节目中用电话连线访问的形式去解开疑惑。“你相不相信甲流数字有瞒报?”“应不应该关闭BT网站?”“警察喝酒猝死是否应算因公殉职”……这些话题都引起很高关注。     “网络事件还是需要媒体去澄清的”,闾丘很庆幸自己没有嘻嘻哈哈地讲新闻,做网络题材的节目让她改变了很多以前做新闻的习惯。她会喜欢挖掘一些“边缘型新闻”,例如“两会”上讲真话的委员。当下很多以读网络为内容的电视节目,在她看来深度不够,“我还是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节目的表达方式。”     一些《天下被网罗》的观众用“眼前一亮”来形容这档节目,这得益于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论坛到博客,再到微博,都成为她取之不尽的新闻源,而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为受众提供来源更多,角度更广泛,观点更多元的信息,闾丘认为,正是媒体人在这个时代可以做的事情。做新闻首先是对新闻的判断,怎么找新闻源是特长。做久了,就会有感觉,打不同的关键词找到需要的信息,“网络也是很有趣的,越挖越开心”。     3月22日,闾丘在Twitter(推特)上记录:“哈,原来今天真的是最后一次,还好没有遗憾,做了应该关注的话题”。这是她以博主身份接受邀请参观Facebook、Twitter、Google等几家企业后,回到香港的第二天。     当天的《天下被网罗》挑选的话题包括央视大火案、西南旱情、山西疫苗等,“我们将沙尘暴、旱灾跟过度开发联系起来,找到了相关人士,做得比较深入”,在某些时候她会突然间神色凝重,但旋即又转为笑意。     “冲得太快了”     身为凤凰卫视资讯台采访总监,闾丘现在的工作只剩下每天早晚两个例会,审核并确定当天的新闻头条,“不过是四十分钟的活儿”。她开始在网络上贴出自家门前养的花的照片,谈电影、说音乐。这种闲散的生活却让她感觉不舒服,以前绷得很紧,闲下来就得生病。     与此同时,她又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里的“闾丘露薇追新闻”停播的消息。这档节目已经做了3个多月,每天早晨8点准时连线,挑3个话题在5分钟内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开始我不知道怎么把握比例,是叙述多点还是点评多些,但后来就比较清晰了”,她很珍惜每一个这样发表观点的机会。     2003年从伊拉克回来后,“战地玫瑰”的美誉让闾丘声名鹊起,“那时候很多人见到我就说你好勇敢啊,但我希望的是,有什么事情发生时,大家想听听闾丘怎么看”,她给自己定下新目标。     哈佛的经历让闾丘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2006年,她获得了哈佛为全球媒体资深人士提供的深造机会。哈佛开设的课程让媒体人思考是继续从事自己的行业,还是考虑转行。没有具体专业限制的学习,闾丘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美国宪法。     “我们那一届就有三四个人转行了。每一年都有几个人会考虑转行。”可对闾丘来说,她始终关心着中国的情况,也没有准备融入到离自己很远的美国生活。“在那里的一年,让我想清楚了为什么喜欢这份工作。以前觉得工作是尽职就好,现在感觉有使命感。否则可以选择别的轻松点,没有风险的职业。”     她在电视屏幕上的转型是从《总编辑时间》开始的,这是一档由凤凰资深评论员或总编辑编选、剖析重点要闻的评论节目。从哈佛回来,一些同事觉得她应该朝评论员转型,2007年6月11日晚10点,她在凤凰卫视资讯台《总编辑时间》节目出任主持人。     “24分钟,我表达的都是我想说的。”曾有观众反映她在节目中语速过快且含混不清。闾丘也认识到自己语言繁琐,有口头禅的问题,去年底在接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评论节目时,她就会刻意改正。     闾丘认为,如果可以说话,却不是自己想说的,那语言也就失去了意义。在2007年离开这档节目时,闾丘在博客上写道,“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从美国回来不太收敛,太冲了,所以只做了4个月。”     微博红人的“反思”     在闾丘的新浪微博个人主页上,她的个人说明是,“上海出生成长,香港实现理想,成为一个媒体人,相信吵闹不可怕,沉默更可怕。热爱新闻,热爱网络。”     凤凰卫视资讯台国际部一名员工告诉南都周刊记者,最初对闾丘露薇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巴格达战火中,她清瘦而淡定的现场报道。后来见到真人,发现要比屏幕上丰腴一些。她在台里经常笑盈盈的,和一班香港同事说着上海腔调的粤语,时不时组织一帮人到家里玩,比较爱热闹。     离开《天下被网罗》前,常常可以见到她在微博上征求网友对选题的意见,或者“吼一嗓子”寻找采访对象。     闾丘的突然离开让这位国际部的后辈同事很惋惜,“很佩服她的专业素质,记者会现场往往刚结束,出镜报道就同步传送。这些年来,各种国际新闻她几乎跑遍了,既要跑记者又要当主播。”而丝毫不知疲倦的她,还在经营一个名叫“一五一十部落”的网站,实践“公民记者”的理念,写博客,开专栏,又在香港浸会大学任教,总是充满热情。     在同事眼里“很沉浸在这份工作里”的闾丘,有时候很难控制自己,比如说下课后,告诫自己要少说话,尤其是在个人主页上,但她依旧忍不住隐约其辞地念叨着什么,“做好最坏打算,最多在荧屏上消失”、“世道艰难,经营好自己可以经营的,保持好心情”……     “我是个有网瘾的人,需要接受下治疗。”她大声笑着描述自己在决定是否转发一个敏感帖子时的犹豫不决,“我觉得要少说,但有时候看着看着就忍不住转发了。”     网络对于闾丘露薇来说,是个发声的平台。早在从伊拉克战场回来后,因为不满足于做人们眼中的“战地玫瑰”,她已经有意识地在寻找这样一个可以发出自己声音的平台。     博客正是她在找到的第一个方式。2005年,她开始在新浪写博客,相比写专栏而言,她写博客会更认真,专栏可以泛泛而谈,但对于博客文章,她会像做新闻一样考虑找选题,因为好的选题可以得到更多回应。而能够看到读者的评论,尤其是批评的声音,让她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看问题的视角。她把这当成对自己最好的锻炼--挑不挑得准话题,写博客可以给出测试。     “写了一年博客后收获蛮大,朝自己的目标靠近了,我进步的方向是想让别人看到我的观点。”闾丘的博客点击量已达到2700多万,一位长期关注她博客的网友说,但凡最近有什么热点事情,从热门电影评论到美国的社保问题,很可能就会在她的博客中看到相关内容,感觉她这一两年无论是思维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进步都很大。在一些场合,闾丘也被冠以“最具公共知识分子气息的女性”称号。     2007年4月,闾丘在美国创办了网站“一五一十部落”,这是她在哈佛毕业时的课业选题,一个新颖的思想行动计划,鼓励更多的人来爆料,透过web2.0让博客和传统媒体之间产生良性互动。“我的网站还没做到这点,但这两年中国媒体的很多新闻来源也来自于网络,整体来说,框架和概念已经形成。”     当时一起学习的美国同行,面对迅速发展的网络产生强烈的危机意识,担心大众通过博客报道,抢了自己的饭碗。闾丘始终认为,网络、博客只是提供了更多信息来源,要呈现有深度、公正的报道,还需要专业技能的记者跟进。     一脉相承的是,《天下被网罗》栏目的灵感也有部分源自闾丘追求的“公民记者”理念,她注重对网络原创内容的挖掘,“以往做新闻除了记者的一手采访,还有就是改些或者翻译几大通讯社的稿件,现在如果只靠这些,就会非常的片面”。     现在,闾丘的微博被称为“最有新闻性的微博”,吸引了30多万粉丝。而对于微博和推特,却有两个不同的闾丘露薇,一个较为温和地谈论家国大事、花草茶事,另一个则更为姿态坦率,关注的东西很严肃,让人她想起板起脸孔时的模样。     “很多人认识我是因为我是凤凰卫视的人,所以我说话要注意,不能对公司造成影响。原来以为推特比较私人化,但现在比较注意了,不太说私人的东西。”闾丘说,这是最近反思的心得之一。   

  对话闾丘露薇:“想告诉大家事情的另一面”

    南都周刊:在赛场上冲锋陷阵突然被换下场,你怎么面对这样一种情境?     闾丘露薇:没有太大的感觉。做媒体有这样的经历也很正常,有的时候高调一些,有的时候要低调一些。当时被告知不能再做《总编辑时间》的时候还有些想不通,那时候年轻嘛,现在很坦然了,脸皮厚了,已经是“老运动员”了。     凤凰卫视不是我的,节目是公司的,我能否做和怎么做还是由老板决定,你想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让公司承受风险,这是不应该的。我不说了,还是有人去说的,只要有人说就好。     南都周刊:从哈佛回来你就参与了《总编辑时间》,是想从一线转型吗?     闾丘露薇:我还是喜欢一线的,像“两会”我自己去跑,这和我上网看是不一样的。     当时,公司一部分人觉得我应该朝评论转型,我个人也挺希望的。每次的选题我都参与,我认为我能控制这个节目,很有成就感。其实,做了这么多年,现在已经很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了,但有时候还是控制不了。     南都周刊:转型中,你面对的挑战是什么?     闾丘露薇:无论是做《总编辑时间》还是《天下被网罗》,最难的还是选题,因为有观众和网友互动,即刻能看到反应,这需要新闻的敏感度。就像写博客,也是在训练自己去判断读者想看什么。资源不是我们的特长,角度很重要。     南都周刊:这一两年你对公共事务的关注比较多,是有意识地这样做吗?     闾丘露薇:2005年底开始写博客的时候比较多的去关注,我觉得个人的问题没必要分享。     我能回馈给社会的是我的时间、文字和想法,这是我唯一能做的。我捐不了多少钱,也不能像志愿者用一年的时间去贫困山区支教。早前我采访韩寒时,特别理解他的感觉,当时问他为什么写博客,他也认同这样一个比较快捷的回馈方式,但我相信这也是他觉得那是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南都周刊:你觉得自己完成了从记者到评论员的身份转换吗?     闾丘露薇:还没做到评论员,很多时候还是以记者身份观察新闻。在国外,很多人六七十岁了还在做记者,他们享受在第一线的感觉,但这不妨碍他们写东西,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中国,可能到了35岁就会有人觉得你应该做编辑了、做领导了。中国可能慢慢开始在改变观念吧,国内很多深度报道也是许多积累了名声的记者在做,他们可能也不年轻了。     南都周刊:你提到从哈佛回来时太冲了,作为采访总监,你们是如何进行尺度把握的?     闾丘露薇:管我们的部门更多,常会听到比较模糊的说法,这样度的拿捏就很难。这么多年也是走走停停,退退前前,习惯了。     南都周刊:你谈到电视人改掉书生气,放弃使命感的问题。那你的底线是什么?     闾丘露薇:每个人对自己有标准,我既然在这一行做,如果要放弃了底线还在这一行就没意思了。我觉得发生一件事情后,我有责任告诉大家,或者说当我知道事情的另外一面,或者有不太一样的想法时,我想告诉大家我想的,而不是告诉大家一样的东西。     如果大家拿到的资讯是全面的,你还是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但更多的情况,是你根本不知道这个事情还有另外一面,基于一个错误的资讯做出来的判断,这对他们也不公平。     南都周刊:你提到有些人做电视是在作秀的问题,不担心这样会影射到你的同行?     闾丘露薇:我只是希望现在大家来支持下邱震海(凤凰卫视主持人),跟我一样,最近他也从《有报天天读》下课,他属于有使命感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相反,有些人觉得电视要高收视率,需要你有冲突性或者抓住某一类观众,但我觉得做新闻跟作秀是两回事,或许这是一个作秀的时代,大部分人更喜欢看秀,即使他心里很明白,只是需要有秀来迎合自己,但也需要有个空间让不作秀的部分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