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学研究→民间艺术→雀冬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8 11:18:58
雀冬冬
雀冬冬是余姚地区的一个地方曲种。余姚市文化馆曾在编撰《曲艺音乐集成》过程中,对它的起源和发展、衰落作过一番调查。
雀冬冬源起何地?据调查,它起源于姚北一带(今慈溪市境内),开始时有一些住凉亭、蹲破庙,一些靠唱小曲乞讨的卖唱艺人,把一些道听途说的新闻即兴编成故事演唱。以后经过朝唱夕改,不断补充加工,逐步形成一批雀冬冬的传统节目。如《华姐》(源出于姚北匡堰);《只撩衣衫勿撩人》(即《三篙恨》剧的本事,源出于姚北马家路)等。有了一些具有吸引力的书目后,一部分卖唱艺人也由挨门演唱转为进入农家演唱。活动范围也逐渐延伸扩大,向西到周行,精忠;向南到姚家桥、万元、乐山;向东到三七市、二六市、祝家渡,以及姚南的斗门、肖东、长丰等地,大约有35公里的方圆区域,曾一度成为雀冬冬十分活跃的范围。
雀冬冬源于何时?据方桥乡万石桥村民间艺人邵汝荣回忆:他已近80多岁了,11岁时跟母亲学唱雀冬冬。而其母又是由毗后邻村桂大妈所教。根据上述三代艺人推算,雀冬冬流入方桥乡已有100多年之久。再据书目〈只撩衣衫勿撩人〉的故事来看,此事发生在雀冬冬发源地带。余姚县志载:“雍正二年七月,海溢漂没庐舍,溺死二千余人”。从雀冬冬惯于即兴演唱新闻故事的特点和书目故事印证,雀冬冬的历史已有200百年左右。
雀冬冬的书目全凭师徒口传心授,代代相传,从元文字记载。解放以后,余姚、慈溪两县文化馆都举办过采风活动,搜集整理过部分雀冬冬的书目。主要书目除《华姐》、《三篙恨》外,还有《阿二姑娘》、《雷姐》、《高友哥与五姑娘》、《徐阿长谋媳妇》、《邬玉林》、《三县并审祝元英》、《四姑娘》等。文化馆还在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时请老艺人演唱,现在姚剧的部分唱腔也曾吸收过雀冬冬的某些曲调。
雀冬冬演唱曲调和表演形式的共同特点是:不衬丝弦,伴以击乐,似念似唱,近如白口、顺口溜;而且艺人的演唱特点区别甚大,可谓唱元定曲、伴无定器,类似宁波地区新闻的演唱形式。艺人们根据自己熟悉的民歌小调、戏曲唱腔自由地融于雀冬冬的演唱,形成了自成一格的演唱曲调。唱词基本上一字一音,还常带有“啦”、“个”、“呀”、“哦”、“哟”等衬词,所以有调少腔,近乎口语,感情纯朴、平和。
雀冬冬的演唱(伴奏)形式,有的是一副尺板(也有用两片毛竹做的),有的胸前横挂一只毛竹筒(如同打更用的梆子);左手提小锣,右手执竹竿,既打竹筒击拍,又间击小锣。民间艺人邵汝荣演唱曾用一只在一头绷有蛇皮或石蛙皮的毛竹筒,一只手击板,另一只手击竹筒的蛇皮,发出“尺蓬蓬”之声。
解放以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雀冬冬艺人从乞讨卖唱生活中解放出来,分得了土地,过上了安定的农耕生活。因此,大部分艺人不再从艺,雀冬冬这一民间曲艺形式也随之衰落。
雀冬冬音乐
雀冬冬这个曲种,是以其打击乐所奏的声音命名的,但究其演出性质、演出形式、书目、唱词及曲调唱腔,应属“唱新闻”的一支,抑或与绍兴盲词有关。
雀冬冬,以唱为主,表说辅之。语言和语音都系余姚方言。唱词通俗,文体为七字(包括增、减)奇言对偶句。
曲调和唱腔,据资料(宁波曲艺音乐集成卷)表明:早期是由一个单唱句(包括局部变化)反复演唱,每句均落“3”音,段落的末句落“2”音(与宁波新闻相似)。
本世纪40-50年代起则与前不同,所唱曲调唱腔与早期“的笃班”(越剧)相似。
伴奏:无丝竹乐伴奏,有用一付尺板或两块竹片互相敲打以击节者;有胸前挂一毛竹筒,左手提小锣,右手执竹竿,既打竹筒击拍,又兼击小锣者(与宁波新闻相似);还有一手击板,另一手击打绷有蛇皮或石蛙皮的毛竹筒者,发出“尺蓬蓬”之声,故将曲种称之曰“雀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