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学研究→民间艺术→宁波滩簧(串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8:31:34
宁波滩簧(串客)
宁波滩簧原来俗称“串客”。滩簧之名是在1880年左右串客班进入上海茶馆演唱时改的。
串客相传在清乾隆年间由回头山歌,唱新闻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开始流行于鄞县、奉化一带,以后逐渐扩大到镇海、慈溪和舟山渔区乡镇。
最早出现的串客系坐唱形式,有的没有乐器伴奏,有的只有一把胡琴、一副鼓板和一面小锣,也没有表演动作。所唱的内容大多是当地新闻艺人所唱的节目和民间流传的故事。唱腔一般每段开始第一句用“上云”,中间用“清板”,末句用鼓锣伴打唱“下云”,和唱新闻十分相似。以后在曲调方面吸收了社会上流行的各种时新小曲,并在甬昆、苏滩、乱弹、徽班等戏曲的影响下,开始利用乐器伴奏和动作表演。当时演唱者大多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业余时间演唱,不收报酬。平时各自参加劳动,逢到夏夜乘凉,冬日消闲时节,在祠堂、晒场演唱几只。有的唱出了一点名气,东村邀,西村请,串游四方,“串客”之名大概也由此而来。
约在道光年间,已有一些串客搭档在喜庆堂会,庙会中演唱;逢到春节就参加“马灯班”演唱,白天由马灯班敲锣打鼓到农家跑马灯时,趁机请农家点唱串客节目,晚上由串客演唱。这样串客就开始收取演唱报酬,出现了半职业性的演出班子。以后,一部分串客进入集镇和城里茶馆演唱,成为专业的演唱组织,这就是人们所称的“串客班”。但当时演出的大都是“一生一旦”或“一丑一旦”的“对子戏”。而且没有女演员,旦角也由男子充任,用的是阴阳嗓子,即“里口”。小生称“请客”,丑角称“草花”,小旦未出嫁的称“下旦”,已出嫁的称“上旦”。演出时,台上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服装、道具、化装也十分简单。演生的多是头戴西瓜皮帽,身穿长衫,手中拿把褶扇,演旦的多着旗袍或上身穿大襟布衫,下身着裙子,脚登一双绣花鞋,鬓边插朵花,手拿一块手帕。演出的节目有:《摸蛳螺》、《扒灰佬》、《阿增算命》、《拔兰花》、《卖草囤》、《陆瑞林掏风藤》、《还披风》、《秋香送茶》、《庵堂相会》、《双落发》等。曲调因从田头山歌、流行小曲中发展起来,流畅明快,为听众熟悉和喜爱。内容又多是反映男女青年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方面,与当时小市民的社会心理相吻合,因此很受群众的欢迎。
但是,在当时封建统治者的眼里,男女青年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是“大逆不道”的。因此,串客班的节目被作为“花鼓淫戏”,诲人不贞,演出屡遭查禁。如道光十九年,署抚部院裕谦出示“严禁九条足正人心以原风俗”,其中有“……四、男茶馆的弹唱词曲者,不论有目无目,只准男人不准妇女,只准唱忠臣孝子义夫节妇劝人为善之曲,不准唱才子佳人私奔苟合以至豪强争斗诱人为恶之曲;五、戏园不准妇女杂坐;六、戏园不准演唱各种淫戏;七、花鼓淫戏不准演唱……”宁慈镇奉象定六县曾发布通令,捉拿“串客”,处以拘禁或罚款。同治七年查禁串客书目,被禁演的有:《卖草囤》、《拔兰花》、《捉垃圾》、《庵堂相会》、《双落发》、《扒灰佬》等。从此以后,串客班在城里站不住脚,使转入山乡农村活动。直到民国初期,仍不能公开在城里演唱。
约在1880年(光绪年间),奉化串客艺人邬拾(读尺)来邀集一批艺人组成串客班,首次到上海茶馆演出,改称为“宁波滩簧”。以后,又有几批串客班到上海茶馆、小剧场演出。为了适应观众要求,求得自身发展,就在剧目、音乐、表演,直到化装、布景、道具等各方面作了很大改进;并扩大演出组织,向大戏班方向发展。民国初年,开始有女演员参加登台演出。这样,串客班已由原来的曲艺形态步入戏剧之中。1938年,宁波滩簧演出时装文明大戏时,始改称甬剧。
纵观串客一一串客班一一宁波滩簧一一甬剧的历史,当时串客则是曲艺形式,串客班已孕育着向戏曲发展的种子,是串客向甬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界碑。从道光一一同(治)、光(绪)一一民国期间,几度兴衰,历尽坎坷,道路曲折。建国后,串客之名演唱已成为历史名词。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1979年,宁波市民间艺人演唱登记时,曾了解到老串客艺人傅彩霞在庄桥镇一带演出;还有倪月娥,邀集其姊妹倪凤娥、倪素娥以及串客老艺人崔定甫、包炳荣、王宝荣等人在月岛演出。但所演的多是《三县并审》等甬剧,只偶尔演几只《拔兰花》、《还披风》等串客时代的节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