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学研究→民间艺术→小热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9:04:57
小热昏
建国前,宁波市区和农村城镇中经常可以看到“小热昏”演唱。艺人大多是从外地来“跑码头”的,本地的为数不多,比较有名的有罗定法、柯福元等人,建国初仍在演唱。追溯“小热昏”的渊源,据有关资料查证,宋元时期,宁波已有“说诨话”,这样应有四五百年历史。
小热昏的演唱没有固定的场所,一般都在闹市街头演唱。而且演唱时间也没有限制,东边唱了一二小时,见群众不散,继续唱下去;如果人群稀少,就换到西边再开始演唱。演出的地点多在船埠、车站、菜场附近,以及农村中庙会、集市之中。演唱前选择一块空地,用白粉洒划一个表演圈,就打起竹板、敲起锣鼓,吸引听众,等人群聚集便开始演唱。
小热昏多是两人搭档,一个打竹板(俗称莲花板),一个拉胡琴或敲小锣(俗称“狗叫锣”)。唱的多是地方戏曲和小调,中间插科打诨讲一段笑话,或替商家做广告。如解放前宁波有片纶华绸缎店,就曾叫小热昏艺人身穿写着“纶华”两个大字的背心,在街头演唱做广告;也有艺人在演唱中间卖糖、卖棉纱团等商品的。小热昏由于言语发噱,唱句通俗,很受群众欢迎。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侵略中华大地,人民遭受灾难。小热昏艺人激于义愤,往往以地方小曲配以宣传抗日内容的词句在街头演唱。如利用《苏武牧羊》曲调配上“……一二八,东洋兵,冲进闸北来。大炮轰轰开,飞机掼炸弹,杀害老百姓,受苦遭灾难……”又如1940年,日机轰炸宁波,从宁波开往镇海的镇升轮刚离码头,日机用机枪扫射,群众恐慌挤向船侧一边,造成船倾沉没,溺死数十人惨案。当时宁波城里一片哭声。小热昏艺人利用“哭七七”调,编写唱词,描述家人痛悼死难者的悲伤心情,在街头演唱控诉日寇暴行,在场听众都泣不成声。
解放后,宁波的一些小热昏艺人有的改行;有的参加了曲艺组织,编入了曲艺队小唱班,积极配合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演唱宣传。“文革”期间,曲艺队解散,这些艺人都转入其他单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