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军:人民币汇率是中国经济的试金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22:27

   本报记者 陈昆才

   中国经济何时能够走出低谷?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与人民币汇率波动又存在怎样的联系?每一个关心中国经济的人都希望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江苏银监局局长于学军是较早以货币视角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学者,早在2005年3月,时任深圳银监局局长的于学军就明确提出,正是由于人民币汇率定价不准确,才引发了我国在经济过热增长中出现的种种矛盾现象,所谓“一切归结为汇率”。

   他认为,自汇改至今,在去年下半年美元对主要货币出现升值的基础上,人民币升值已基本到位,中国所生产的产品和人民币资产现在已显得有点贵,过往的经济增长模式将面临困难,而人民币一旦面临贬值压力,中国经济短期内又将难以好转。

   人民币汇率升降两难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必须改革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拉动经济增长最终还需依靠启动内需。而此时更需要找到与市场波动相适应的人民币汇率均衡点,然后跟住这一均衡点,不能让其偏离太大。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1世纪》:1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据海关统计,去年进出口总额达2561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贸易顺差295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5%,净增加328.3亿美元。2008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7.34%。你是如何看待这些数据的?

   于学军:自2008年11月份以来,进出口出现罕见的下降。其中,11、12月份出口分别下降2.2%和2.8%;进口分别下降17.9%和21.3%。不仅如此,11月份,实际利用外资也出现滑坡,当月实际利用外资同比下降36.5%,连续4个月下降(编者注:12月实际利用外资回升到同比增加5.7%)。

   而外汇储备余额也没有原来在三季度后预计的那样会很快突破2万亿美元。实际上,从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0、11月份,外汇储备较9月末还出现了一定的下降。这均说明外汇储备增长到了一个比较微妙的处境。

   《21世纪》:你为何非常关注上述几项数据中的下滑势头?

   于学军:首先需要回答一个问题,自2003年至今,中国经济为何连续6年维持高位增长?其中2007年后更调整为增长13%。在基数越来越大的前提下,2007年的GDP增速还能够达到13%,这确实令人瞠目结舌。

   简单来说有两个因素,一是在这段时间内正是美元的滥发和贬值;二是人民币汇率估值不准确,过于便宜,导致中国进出口大幅增加。2008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56万亿美元,听起来是一件原来不可想象的事情,因为2005年刚刚突破1万亿美元时大家兴高采烈,而短短几年之内,就再次翻番。进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太大了。

   为何中国的进出口规模如此之大?正是因为美国、欧洲等终极消费市场大量购买中国产品,中国的产品成为全球最便宜的商品。而因为美元的大量投放,释放出大量流动性,形成特别旺盛的消费市场。再加上,美元因大量投放而面临着贬值,中国的汇率政策又跟美元挂钩,因此导致人民币跟着美元在这段时期内大幅贬值。

   在1999年欧元成立时,兑美元的汇率大致是1:1,美元贬值幅度最高时,达到1.6美元兑1欧元,相当于贬值60%。中国在2005年汇改之前,跟着美元贬值,人民币汇率跟实际价值相比,出现大幅偏离。于是,中国的产品成为最便宜的产品,人民币资产成为全世界最便宜的资产,遂使大量流动性进入中国。国际游资追逐人民币资产,前几年开始就造成大家习以为常的所谓流动性过剩,也造成国内近几年出现了一个极度繁荣的市场,房市、股市大涨,出现泡沫,也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21世纪》:那么,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出现困难与人民币汇率又存在何种关系呢?

   于学军: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元贬值达到极限,欧元兑美元(1.4338,-0.0015,-0.10%)达到1.6,英镑兑美元(1.6273,0.0023,0.14%)达到2。能源、黄金、粮食价格也上演最后的疯狂,石油147美元/桶,黄金突破1000美元/盎司,均出现在此时。

   此后,市场炒作达到极限,泡沫破裂后,热钱、游资又回归到美元上避险,遂造成美元的突然大幅升值。

   在2008年4、5月份,美元兑欧元始终难以突破1.6的关口,显示美元贬值到头了,并且人民币升值也会结束。理由在于,人民币一直和美元挂钩,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大约升值20%。而目前美元对大部分主要货币(如欧元、英镑等)升值25-40%左右。所以,从美元汇率由最低点跳高来看,人民币对主要货币大约升值45-65%左右。如此一来,中国的产品、人民币资产也开始贵起来,在世界上已算不上最便宜的了。

   正是这样的原因,2008年11月份以后进出口出现负增长,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其实已在缓慢丧失。而人民币也开始出现贬值的状态,从去年7月份最高的6.81兑1美元,到现在则停留6.83、6.84兑1美元,还略有贬值。国际市场上的NDF也预期人民币贬值。这是中国经济增长出现困难的根本原因,人民币汇率是“试金石”。现在人民币汇率处在不升不降的状态,要让出口情况好转起来是很难的,近期多次出台调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其作用也有限。

   当然,经济增长出现困难还有汇率之外的分析。首先,宏观调控有很多经验、教训,尤其是2008年上半年,实体经济本已进入紧张状态,宏观调控还在不断加大,有的人形象的比喻说,经济相当于患了低血压,宏观调控还当高血压来医治,结果是低血压患者吃降压药,病情自然更重了。其次,受新劳动合同法、各种税费提高、通胀等因素影响,这些年企业成本已大幅提高。第三,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大,去年9月份以后,雷曼破产后,西方消费市场突然萎缩,导致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量迅速下降。

   人民币汇率升降两难的背后

   《21世纪》:你的一个结论是现在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主要看人民币汇率状况?

   于学军:对于2009年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测,关键点在人民币,如果人民币有升值压力,中国经济就会好起来。如果因为美元的崩溃,使得人民币继续升值,中国的出口、经济增长都会逐步好转。反之,如果人民币遇到贬值压力,政府采取的多项拉动经济的措施,作用也要打折扣。

   《21世纪》:你如何预测人民币汇率走势?

   于学军:首先要看美元,因为人民币主要与美元挂钩。现在学界非常关注美国政府会否赖债的问题,因为美国政府负债规模已太庞大,国债余额11万亿美元,美国能否撑得住,会否赖债?

   如果出现赖债,一是可能天下大乱,世界经济秩序被打破,人民币升值,美元再度贬值,如贬值25-45%,恢复到最弱的时候,中国经济增长将重拾升势。二是美国没有出现那种极端情况,开始好转,那么美元继续走强,人民币贬值压力挥之不去,中国经济增长始终会很困难。

   《21世纪》:在你看来,人民币汇率一方面是已升值到位,另一方面贬值压力又不利于经济好转,处于一个升降两难的境地。

   于学军:是的。如果让人民币贬值,增加出口,实际上是在延续过去的增长模式。但首先要考虑的是能不能有效降低成本,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行政运行成本,实际上已经大幅度提高。目前,与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中国的成本优势已失去很多。

   其次,传统增长模式下,中国的贸易顺差很大,美国的贸易逆差很大,中国输出商品,美国输出美元,中国再把美元借给美国消费,这种格局能否维持下去呢?国外的观察家认为,美国、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四个发达国家占全球贸易逆差的70%,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过度负债的消费模式将不可持续。所以,传统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也无法持续,唯一的办法是中国抓紧扩大内需,没有第二条出路。

   综合两种情况,找到一个与市场波动相适应的人民币汇率均衡点,恐怕是最好的选择。去年8月份至今,人民币汇率有升有降,外汇储备增长乏力。我觉得,这可能跟美元、人民币汇率升值不期而遇有关,找到了一个均衡点。所以,下一步,采取的政策目标,应该是找准这个均衡点,并紧紧跟住均衡点,不能让人民币汇率偏差太大。如果偏差太大,无论高还是低,对中国经济都不好。

   《21世纪》:人民币汇率所处的困境,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

   于学军:实际上中国的经济增长,困难还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就人民币汇率而言,在美元升值的前提下,人民币升值基本到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模式就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

   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形成外向型的增长模式,整个亚洲国家都是走外向型道路。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过程中,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56万亿美元的进出口占GDP中的比重,大约超过70%,出口占到40%。40%是中国经济增长结果的反映,也是增长的过程,出口拉动,依靠广阔的国际消费市场。

   而在人民币升值到位的时候,这种增长模式和结构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因为对外依存度可能很难再提高,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弱化了。不是简单的说,西方国家消费市场萎缩,而是这种状况走到了一个历史转折点,中国经济需要进行一场真正的转型。

    相关博客:

    “加速内部经济改革比调汇率更重要” (巴曙松)

    经济平稳市场动荡 - 2010年全球展望 (陶冬)

    浙江经济奇迹缘由与困局——浙江省委党校讲演 (浙江大学赵)

    巴曙松:2010宏观经济主线是政策正常化 (巴曙松)

    为大家解读宏观经济 (anmin0001)

    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普通百姓——仲道 (但斌)

    明年经济会有二次探底 (anmin0001)

    世界经济大势与民企选择——江苏江阴讲演(之 (浙江大学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