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读了 “一对一”精英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26:15
前不久举行的首届“创新中国论坛”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认为,培养创造科学和发明技术的人才,需要当年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冯·卡门对钱学森那样的“一对一”的精英教育。“一对一”当然不是绝对的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而一般是一个老师教两三个学生。比如在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平均两三个学生就有一位老师。李政道自己也是这种精英教育的受益者。
  据报道,李政道关于“一对一”精英教育的阐述,让国内一些开展“一对一”教育的家教机构很受鼓舞,有的机构已打算将李先生的话作为招生宣传。其实,李政道所称的“一对一”精英教育,和这些家教机构的“一对一”教育,几乎完全不是一回事。
  李政道所称的“一对一”,说白了就是导师制。这发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培养制度,现在已广泛被世界各国的研究生教育所采纳。导师制的作用在于,通过学生与导师共同的学习、生活,习得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术规范,以及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林语堂先生曾说:“牛津剑桥的学生所以好,是导师坐在那里喷烟,喷得你天才冒火……是得益于导师制度。”
  我国大学现在也普遍采取导师制,但主要针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本科生并无导师。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加上教师的科研任务很重,就是有导师的硕士和博士,也很难有“一对一”接受老师“喷烟”的机会。调查显示,有的导师同时带的硕士和博士超过100人,更不用说本科生下课之后,就见不到老师的身影了。建立真正的导师制,包括在本科生教育中,也探索配备导师,这应该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一条必由之路。
  在首届“创新中国论坛”上,没有一所中国大学对李政道的建议接招——这招接下来很麻烦,等于要重构现在的招生、培养、管理、评价体系。而一些开展基础教育学科培训的教育机构对此很兴奋,称这是最好的个性教育方式,得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认可。从教育角度看,大规模的作坊式教育,确实无法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有利于探究式、交互式教学的教育方式,最好是小班化教育,一个课堂在10人到20人之间;在此基础上,再有导师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就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一对一”的教育培训模式,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客观上说,以提高学生中考、高考科目成绩为目的的“一对一”教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个性教育,而不过是为了把学生培养为一个模式的“人才”,即考场上的高分者。
  目前一些“一对一”教育的“个性”,大致体现为:教育机构的老师,先分析学生现在的学习状况,查找语文、数学、外语等各科的薄弱环节,然后制订“个性”辅导方案,其意图是提高这些科目的考试成绩。对于这样的“个性”教育,家长们当然是欢迎的——花钱送孩子去接受培训,不就是买分数嘛,家长甚至恨不得这些机构承诺一定提高多少分;而教育机构也认为,能够给学生度身定制一套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案,并有专门的老师实施,就是切实的“因材施教”。
  这符合当下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现实。然而,依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帮助其规划适合的人生发展道路,同时引导他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能力,完善素质,去实现人生的梦想,这样的个性教育、精英教育却如凤毛麟角。李政道所谈的“一对一”精英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探究能力——如李政道所言,“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而在教育培训机构的“一对一”教育中,则是“只学答,不学问”——把一个学生回答标准试卷的分数从50分提到80分,就是硬本事,家长定然趋之若鹜,而教育机构也因此获得良好的口碑。要他们开展真正的个性教育,激励学生善于探究、创新,这无疑难为了这些机构,即使他们想这样做,家长也不欢迎,没有家长送孩子来,这些机构就得关门。
  要发展真正的个性教育,必须改革升学考试单一的评价体系,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发挥有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们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充分的选择权,包括选择教育、选择学校、选择教师,当每个个体受到尊重,才有个性教育的可能。没有这样的教育环境,连“导师制”也会异化为“伪导师制”,形式上的“一对一”教育,也就会被误解为“个性教育”。倘若这样的“个性教育”成就为主流,中国孩子的学业负担将更为沉重,个性将被学科成绩扼杀,更别指望创新人才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