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0(三)——美洲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55:40

展望2010(三)——美洲篇

 稿源:南方都市报 摘要:2008年把一名黑人送入白宫是美国人史上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之一。然而,未来的一年对奥巴马来说将是悲惨的一年。

    拉美将举行一系列庆祝独立活动。

    朱利安·卡思特罗

    保罗·瑞安

    米歇尔·拉伊

    奥巴马将面对难熬的一年。

    加拿大的未来在北方。

    奥巴马痛苦的一年

    2008年把一名黑人送入白宫是美国人史上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之一。然而,未来的一年对奥巴马来说将是悲惨的一年。

    奥巴马带来的新鲜感在第一年就没能维持多久。2009年初他的支持率为70%,夏末就已跌到50%左右。2010年选民更加不会感激他,相反,他们会把不景气怪罪到他头上。工作机会依然短缺,税率即将上调,赤字则继续狂飙———2010年,奥巴马无法再借口说这些都不是他的责任。他本该在第一个任期致力于经济恢复,可他却试图在更大范围内建功立业。不可否认有很多选民支持奥巴马进行全面医改、应对全球变暖,但2010年大部分选民只会感受到医疗和能源改革付出的短期代价,体会不到任何长期的好处。

    奥巴马的“背叛”———完全没有碰同性恋婚姻等议题,继续拘禁恐怖嫌犯不加审判———让“改变”阵营中部分成员感到失望,11月国会中期选举时,这些人不会再出来为奥巴马站台。很多中间派美国人为华尔街得到救助而很多普通百姓失业的景象感到愤怒。这会让民主党付出代价,尽管参议院不会落到共和党手中,但众议院可能不保。

    在世界舞台上,奥巴马也找不到任何安慰。不管他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事务上作出什么长期决定,2010年美军仍将在这两个国家忍受伤亡。这一年美国本土人士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美国将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随着亚洲新势力崛起,这是不可避免的,但选民仍会情不自禁地怪罪白宫里那个家伙。

    经济:逆平方根式复苏

    2010年美国的经济将在两股反向力量之间挣扎。一是深刻的衰退通常会导致强劲复苏;其二是金融危机后一般复苏比较微弱。两股力量互相作用,不会产生V、U、或W式复苏,而是类似逆平方根式的复苏,一开始急剧向上,然后让位于长期缓慢的复苏。

    2010年美国增长率可以达到大家一致同意的2.5%。不过,如果没有私人支出和收入的增长,救市计划无法把增长支撑到2010年后,而高失业率和通缩等风险都会进一步削弱美国人的购买力。

    2009年美国实行了值得赞许的财政金融政策,但是2010年如果撤除任何一项都将威胁到增长。2011年奥巴马刺激方案终止预计会使G D P减少2%。但是,由于选民担心政府过大和巨额赤字,共和党人亦会从中渔利,借机争取2010年中期选举,奥巴马不会愿意继续大力推行刺激。

    一系列障碍让人沮丧,但美国不会回到衰退中,也不会像日本那样陷入“失去的10年”中。它不像一些国家,是由于过度投资遭遇危机,而且其人口还在增长(日本人口在萎缩)。它处理银行问题只用了两年时间,日本用了七年。繁荣还会回来,只是没有那么快。

    美联储:下一场战斗

    20世纪30年代经济陷入萧条时,美联储袖手旁观,结果很多管理权被罗斯福收归华府。如今美联储在本·伯南克的领导下积极对抗另一场萧条,但是它再一次面临政治风险。2010年,国会中的批评者会竭力限制美联储的独立性。

    虽然面对危机美联储表现得很英勇。但人们指责它有错在先:一是2003-2004年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房产泡沫的膨胀;二是作为一个监管者,美联储充其量是“偶尔管管”,甚至是“不作为”。

    目前还没人知道如何利用货币政策防止泡沫。但是根据上述第二项指控,很多国会议员很乐意剥夺美联储监管银行的权力。财政部长盖特纳不会让那些人好梦成真,但他也无法将美联储的监管范围扩大,除非联储和其他机构分享此权利。

    加州制宪泥潭

    加州居民将于2010年11月通过投票要求召开制宪会议。按目前的民调结果,通过几成定局。

    现在这部宪法繁杂冗长堪称世界之最,受到鄙弃实属活该。而且它古怪之处甚多,如州议会两院必须要三分之二多数支持才能通过财政预算,加税也一样。现在加州党争严重,直接民主因素则使情况进一步恶化,导致加州在一次次的财政危机中步履蹒跚。去年夏天,它不得不把应付给债权人的支票换成了白条。重新制宪势在必行。

    可谁来做加州的“开州先贤”?加州人也许足够聪明,却肯定没有“共和之父”麦迪逊般超乎党派的公信力。利益瓜分将贯穿制宪过程的始终,成为加州混乱不堪的一个缩影。

    人口普查改变选区

    2010美国将按例进行人口普查。在一些国家,人口普查会导致政变和部族冲突。美国情况没有这么极端,却也充满争议,因为普查结果是确定众议员和选举人团人数的基础,用于法定州界和学区的划定,所有州都想使本州人口最大化,或极力压缩别州人口。

    最难统计的是穷人、无家可归者、游历人士等,这些人多半会支持民主党,故民主党人更愿意多计,共和党人则更想少计。1990年的人口普查明显少计了500万人,多为少数民族,同时有几百万白人被统计了两次。前人口普查局官员罗伯特·格罗夫曾建议把统计抽样方法和传统清点方式结合起来纠正偏差,结果被指干预政治。

    法律上的含混会导致奇怪的结果。海外驻军可以被计入最近居住的州,情况类似的传教士却没有类似待遇。这使拥有18000名海外驻军和外交人员的北卡罗来纳在2000年人口普查后增加了一个众议院席位,同时令犹他州气愤异常,尽管该州有数千摩门教士在海外传教,结果却显示该州居民数减少了856人。

    大部分不公正现象是在普查后人口有变、各州内部重新划界时产生的。2000年普查后,伊利诺伊州取巧划出了第17选区,看起来就像是遭细菌蚕食的七巧板拼图。

    三个年轻人

    年轻是天赐良机。奥巴马就是楷模,年仅47岁当上总统,他的内阁中也颇有几个与他同样年轻甚至年龄更小的精英。而在白宫的高墙之外,至少有三位不到40岁的栋梁值得关注。

    第一位是39岁的米歇尔·拉伊,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校区负责人。早在担任此职之前10年(27岁时),她就创办了个非盈利性组织“新教师工程”,致力于帮助一些最贫困的校区招收和培训教师。该项目目前覆盖28个州,已经吸收了3万多名教师。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有些学校教学质量极差,工作上长期养尊处优使得一些差劲的老师不求上进,为结束这种状况,拉伊女士长期与一些教师工会进行斗争,招来了批评和辱骂,但事实证明了拉伊女士的年轻有为,使她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教育家之一

    同样39岁的保罗·瑞安是威斯康星州一区议员,他年仅28岁时就当选此职,被视为未来的总统候选人,2010年他的主要任务是在中期选举中帮助共和党赢回对众议院的控制权。在众议院强大的预算委员会里,瑞安先生是共和党高端人物。共和党的运气在奥巴马大选胜利之时跌入谷底,现在却芝麻开花节节高,瑞安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

    年龄最小的是朱利安·卡思特罗,2009年5月年仅34岁的他当选为圣安东尼奥市长。圣·安东尼奥市是美国第七大城市,也是西班牙人聚居最多的城市,因此竞选过后,卡思特罗立即成为美国最引人注目的西班牙人。面对未来他踌躇满志,毫无疑问,总有一天他会挤进美国参议院或者竞争得克萨斯州州长。他会成为西班牙式的奥巴马吗?毕竟,魅力、智慧、勇气——— 那个角色所需要的一切他都具备。

    媒体“超地方主义”

    2010年,唯一比报纸更滞销的东西恐怕就是报社。多年的乐观主义已不见踪影,众多报纸发行商终于相信,再怎么压缩成本,裁减员工,都赶不上收益下降的速度。现在报业大亨们重又开动脑筋,打算对新闻网站实行付费制,从忠实读者的钱包里榨出一点钱来。

    为什么因特网会成为报纸的梦魇?主要原因是它摧毁了报纸在其小镇享有的垄断权。2010年报业主流是“超地方主义”,从《纽约时报》获得有关阿富汗的最新消息当然不错,但如果它能告诉你街角五金店的油漆价格,那就更棒了。网络的特点之一就是不受地域的限制,但报纸(当然是电子的)的救赎之道终究还是为更小地域提供新闻。

    巴西:卢拉之后

    拉美最大经济体正在享受长久以来的最佳时刻。此轮危机中,巴西是最后一批进入经济衰退的国家之一,也是第一批脱离经济衰退的国家之一。有史以来第一次,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和完全民主同时出现在巴西———而且好运看起来还会继续。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总统卢拉。这位前汽车工人魅力超凡,在第二个任期即将结束的时候,仍然受到广泛的爱戴。他留下的空白,任何一位候选人都无法完全填补。

    目前在民调中排位最前的两位候选人分别是圣保罗州州长约瑟·塞拉以及总统幕僚长迪尔玛·罗塞芙。塞拉领先于罗塞芙,在人口最多的圣保罗州支持度也很高。他曾任卫生部长,2002年曾与卢拉竞逐总统宝座。而罗塞芙胜出机会有多大,取决于卢拉能否将自己的超高人气转移到这位指定接班人身上,以及其他左派候选人会否影响到罗塞芙吸引力。

    明年10月大选中的胜出者比卢拉当年要幸运,他(她)将继承一个更具国际知名度、经济上更加成功的国家,但巴西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不过,两位主要候选人均才堪大任。塞拉任职卫生部长期间最令人怀念的政绩就是决定打破efavirenz(默克公司生产的抗艾药)的专利权,让艾滋在巴西得到控制。但是有人担忧身为康乃尔大学经济学博士的塞拉可能会干预经济决策。

    罗塞芙也是一名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虽然可能不是那么突出。她以“危机公关”而闻名:2005年巴西爆出红包丑闻,有人披露卢拉政府通过向议员行贿来获得支持,罗塞芙成功处理事件,使得卢拉化险为夷。

    从巴西的角度看,最妙之处在于,两位总统候选人都是专家式管理者。不管是谁获胜,巴西来之不易的政治和经济稳定都能持续下去。

    拉美回顾200年孤独

    2010年拉美民众将频频回首过去,因为这一年很多政府会举行庆典,纪念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200周年。委内瑞拉的左翼总统查韦斯将宣布“第二次独立”(这次摆脱的是“美国统治”),其他领导人可能会“展望未来”,权衡到底该怎样做才能取得发达国家地位。

    目前这个问题变得更为紧迫,因为整个地区都发现,危机过后,要想恢复2003年到2008年中年均5.5%的增长,已经十分困难。2009年拉美地区经济收缩大约3%,目前复苏乏力,这意味着2010年整个地区的增长不会超过3%。要想表现更好,拉美人必须提高生产力,此前他们主要是靠极高的大宗商品价格获利,而非凭借合理的政策。这一变化意味着席卷整个地区的左翼浪潮开始消退,务实的中间主义将会抬头。

    庆祝独立的活动很早就会开始,并将贯穿全年。不过,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将出现在委内瑞拉,查韦斯先生将利用一切机会,把他的政权与伟大的委内瑞拉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相提并论。5月25日的阿根廷、7月20日的哥伦比亚和9月18日的智利也会上演类似一幕。墨西哥将从9月16日开始纪念独立,几周后再开始纪念1910-17年爆发的革命一百周年。

    庆祝可能会受到严峻经济形势的影响。墨西哥将把焦虑的目光投向隔壁,希望能从美国复苏中借力;在智利,塞巴斯蒂安·皮涅拉将试着领导右派在半世纪内首次赢得总统大选;对查韦斯来说,2010是关键一年。如果油价再次飙升,查韦斯可能会赢得新的盟友,否则他的左翼“玻利瓦尔联盟”将会在国内外失势,在12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失去至高无上的地位。

    哥伦比亚5月份举行大选。宪法法院会否开绿灯,允许全民公决修宪,让总统寻求第三个任期?乌里韦会否成为查韦斯式的威权人物?在哥斯达黎加,持不同政见的社会民主党人奥通·索里斯可能会从幕后走向前台,在二月份的总统选举中击败社会民主党候选人劳拉·钦其拉,赢得大选。

    加拿大瞄准“北大荒”

    加拿大是个北方国家。但对大部分加拿大人来说,远北地区是一片从未到访过的不毛之地。而这一切将从2010年开始改变。

    位于巴芬岛东海岸、人口1300的Pangnirtung2010年将获得投资4050万美元,建设一个港口;在威廉国王岛上唯一的居民点G joa H aven,北极熊研究专家们使用的小木屋将得到加固。在埃斯米岛上的尤里卡将建起一座大气研究实验室。在N unavut地区首府Iqaluit,将投入数千万美元建设住宅、研究院和研究船。

    除此之外,还有波弗特海上的油气开发、投入1000万加元建设住房、投入同样一笔钱用于地质研究,另外投9000万加元用于经济发展项目,8500万加元用于改善北极研究站条件。从阿拉斯加到巴芬湾西部的远北地区从未如此活跃过。陆续有来的还有三艘北极巡逻船和一艘极地破冰船,以及已经公布的要在巴芬岛北海岸建设深水港的计划。

    这股极地开发热潮主要是为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岸线扩大做好准备。更高的温度意味着海冰减少,矿产和油气开发范围加大,意味着更多外国船只可以穿越北极、加拿大在海床、航线、领海和领土方面将与其他北极国家产生潜在冲突。

    北极地区充满了未解决的边界问题。其他国家都不同意“西北航线属于加拿大”的论点。对加拿大来说,最微妙的问题是在极地之争中把美国视为敌人还是朋友,很快它就要就此作出决定。

    格陵兰:幸运新矿带

    格陵兰人正在迈向自治。从2010年起,格政府将会接管岛内事务。但是何时能完全独立,还是个未知数,这要取决于格陵兰人何时能从丹麦的慷慨补给中断奶。

    位于首都努克的岛政府现在手里塞满了促使经济运行的各类方案。水利发电是其中一个。格陵兰有着巨大的冰盖,一些地方厚达3公里。冰盖的消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世界其它的地方,但对当地人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融水形成的急流可以带动涡轮机旋转。岛政府希望水电能够为岛内提供80%或者更多的电力。这样,清洁便宜的能源,加上凉爽的气候,可以吸引投资者前来。美国铝业公司A lcoa正考虑是否在格陵兰南岛建立一个炼铝厂。依赖高能耗、高散热服务器的G oogle等网络公司也可能会爱上北大西洋里这块凉爽的大礁石。

    随着格陵兰冰盖逐渐消退,其他经济活动将红火起来。眼下就有采矿者在勘探刚刚裸露出的岩石,寻找黄金、红宝石、钻石以及别的宝藏。如果能在近海发现期待已久的石油和天然气,那将是更大的战利品。海上浮冰逐渐消失,让勘探任务变得更加轻松。人们对此期望值很高,2007年美国地质调查所得出的结论是:在格陵兰东部和西部海岸,可能埋藏着至少几十亿桶石油和数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

    格政府鼓励勘测:至今它已向大公司颁发了13张许可证,认为至少会有一家公司取得成功,2010年会颁发第二批勘探许可证。

    如果找到了大油田,开心的不仅是格陵兰人,欧洲也将从中得益,减少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

    至于格陵兰和丹麦的联系,这里姑且做一个长远点的预测:2021年,格陵兰将宣布完全独立,那一年是丹麦殖民统治300周年纪念。当然,丰富的石油资源会润滑这一历史进程。          编译:Da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