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设“问题情境”的思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2:51:44
关于创设“问题情境”的思索 作者:大庆市龙…    文章来源:    点击数: 4331    更新时间:2002-7-25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发生、发展过程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呢?下面结合实际教学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把“问题情境”故事化,使学生乐于学习
  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因此,把教材中通过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如:教学第一册“解决问题”,我在引导学生探求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有步骤地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境:先通过多媒体出示一片大森林,渐渐地跳出7只小白兔和5只小灰兔。学生觉得非常新奇,注意力特别集中。这时教师问:“你们能说说小兔子们要干什么去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利用情境1提问:你们还能把你们看到的情境给大家讲讲吗?怎样解答?学生争先恐后地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创设情境不仅使学生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同时注意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接着出示问题情境2,学生通过对情境的理解马上列出减法算式。随后出示情境3:天色渐渐暗下来,7只小白兔先回家了,5只小灰兔也回家了。……你们还能解答吗?这样,用动画的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不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减法的意义,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自主发现问题,进而乐于学习,而且还突破了教学难点,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把“问题情境”生活化,使学生乐于学习
  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学生之间的智力、生活经验与环境都有差异,即使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有差异的,教师的讲解与细问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被扼杀,学习的潜能也从中受到了抑制,更谈不上乐于学习。因此,应让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悟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认识钟表”一节课,我在教学中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用的钟表,讨论如何确定整点、半点、整点刚过和快到整点,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
  也有的问题情境不能真实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但把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观察、思考,这对学生理解抽象的、形式化的数学,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法问题时,不完全按照课本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新开张的星星超市摆设了好多好多的学习用品,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同桌商量你们要买哪两样商品,并算一算你们需要多少钱。教师赋枯燥的数字以“生命”,学生做题时也兴趣盎然,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自觉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激发求知欲、增强自信心的重要途径。为此,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把问题情境模拟出来,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的重要途径。
  三、把“问题情境”具体化,使学生乐于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需要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同时还应贯彻教材本身的化繁为简的数学原则。如:在教学100页的思考题时,先出示这样一题:同学排成一行做操,小红的左边有5人,小红的右边有6人,做操的一共有多少人?设计这样一张表格:

 

丽丽 明明 刚刚 兰兰 方方 小红 强强 天天 乐乐 壮壮 林林 攸攸
1   2   3  4   5     1  2   3  4   5  6

  指名读题后,学生列式:5+6=11(人)。
  教师让学生再仔细观察表格,学生会发现列式存在问题,这时教师只需问:错在哪里?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能从直接感知应把小红也要加进去,列式应是:5+6+1=12(人)。此时教师马上出示教材中的思考题:有12人排成一队做操,小红左边有5人,小红右边有几人?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能做到真正理解。把创设问题情境具体化,更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增强要求获取知识的欲望,使其自主学习的潜意识在生活得到培养。
  四、使“问题情境”多变化,使学生乐于学习
  学生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作为教师是否能把学生的潜在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这要靠平时的培养。教师要细致钻研教材,发挥实验教材的优势。例如:在教学第一册“解决问题”这节课时,教师需要用多媒体创设出这样的情境,有7只小白兔和5只小灰兔去采蘑菇,让学生求出一共有几只小兔子,学生列式7+5=12(只)。这样做,似乎已经把问题解决了。实际上“7+5=12(只)”是根据小兔子的颜色来列式的。还可以根据小兔子穿裙子的颜色来列式。其中8只穿粉色裙子,4只穿蓝色裙子,一共有8+4=12(只)。还可以从小兔子提篮子的情境来列式:其中有6只小兔子提篮子,一共有6+6=12(只)。这样简单的求和问题,就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算式的含义,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还给学生创造了思维的环境,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再如,在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中,也是给学生创设了思维多变的情境:在美丽的海底世界,有座神奇的水晶宫,那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鱼。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条鱼吗?比一比谁的方法多,学生可以根据鱼的种类、鱼的颜色、鱼的大小列式,无论按照哪一种思维方式,结果都是11条。这样设计新课和练习,确定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新教材的特点。
  学生潜在能力再大,如果不能给他们提供想像的空间,想像的环境,就不能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新教材就给我们创设了这样的条件。
  五、使“问题情境”具备可延性,使学生乐于学习
  当一节课结束时,大部分学生一般都能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也会高高兴兴地走出教室。无可否认,课堂教学确实解决了问题,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这是理想的教学吗?对于当今教育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每节课或每段知识结束时,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可以为以后的课堂教学蒙上一层“神秘面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些可需素材。使学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不管是课前、课后,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十几减9的教学时,学生独立地、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然后小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最后全班汇报。学生通过长时间思考与交流,会有几种解题策略。最独特方法为:十几减9→几加1,部分学生的灵感也就在这里被诱发了,使得学生将这种自主学习一直延伸到课外去。课下学生围着我说,老师我知道了十几减8就等于几加2......注意了问题情境的可延性,也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创设最佳问题情境,最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让我们共同从课堂的40分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