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4:50:44
浅谈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心理学》指出:儿童注意力不够稳定,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他们只有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才能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及思维的发展。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低年级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不浓,所以在课堂上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易于分散,这就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善于创设"情境",则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由此可见,数学学习从一开始就离不开情境。下面本人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 情境创设应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这种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智能的发展。在情境的创设中,教师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如:在学统计这部分知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同学们,新年班里开联欢会,需要买水果,你认为买哪种水果好?这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调查全班同学每人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参与积极,气氛活跃。最后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做出了合理地决策。
二、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相适应。
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矛盾转化过程,而矛盾的转化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计划地指导与帮助正是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外部条件,但只有在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深入了解下,才可能较好地创设情境并把握课堂。所以在创设情境时,老师在把要探索的内容进行问题设计时,应尽可能使这一设计符合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因为这样的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才能内化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中。这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符合教学规律的逻辑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当然情境的创设,不能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同样的情境,因学生的不同,效果可能完全两样,所以情境的创设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要尽可能利用突发的、即席的、真实的情境,这样的情境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三、 情境创设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情境创设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1、设置儿歌情境,激发学生乐学情绪
低年级儿童对平淡的文字描述不感兴趣。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儿歌情境,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换成儿歌的形式,则会大大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如一年级学生刚接触数字时,要认识并书写是不易的。这时,则可以编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如"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这样,在激发起学生乐学情绪之时,学生就能将所学的知识迅速掌握。
2、 设置游戏情景,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会数学
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选择素材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境图甚至完全可以通过实际活动来表现。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非得走"看图明意"这一条路,完全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境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境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环境中,增加实际体验,切身地感受数学。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3页"用数学"的情境图,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请你摆出6根小棒,我比你少3根,你猜我有几根?同学们我有7根小棒,你比我多3根,你有几根?请摆出。然后同桌练习。学生在动手做做,动口说说中就掌握起了新知识。再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我们就举行了跳绳比赛。同桌是一组,任意找两组比赛,跳30秒钟的时间。一组跳了多少?(加法)哪组跳得多?比另一组多多少?(减法)。
3、 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通过调查、访问等活动,扩大情境创设的空间
如果说用游戏、活动的方式创设情境能使学生感到趣味无穷、兴趣昂然,那么安排有关内容让学生调查、访问并自己解决,不仅可以使学习更具挑战性,而且可以把情境的创设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扩大情境创设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调查父母亲、邻居叔叔、阿姨的上下班时间。观察生活中的角。 这样的设计,学生不仅对调查、访问感兴趣,而且对上新课时的汇报、交流兴致会更高。因为喜欢表现、希望得到表扬是儿童的天性,所以课内无须再刻意去创设,自然就会出现群情激昂的学习情境。同时,这样的设计也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时间与空间,更能全面的锻炼学生。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景
新教材的情境图尽管幅幅都色泽明丽,充满童趣,但毕竟都是静态的平面图形,有些故事情节、人物活动不好体现,而动画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把情境图制作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渲染气氛,创设学习情境,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如:在教学"同样多"一课时,我就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图像情境来向学生渗透这一数学概念。我先用微机出示3个杯子和3个杯盖,然后"当"的一声,杯盖全盖住了杯子,这时我就借学生注意力集中时说明:一个杯盖盖一个杯子,既没有多出来的杯子,也没有多出来的杯盖,就说杯子和杯盖同样多。这样,学生就很轻松地理解了"同样多"。
在课堂上创设多种情境,可以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进行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情境创设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许多老师一说起情境,往往只是想到一节课的引入。的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则教学效果明显。但情境的创设不应只在课的开始阶段,其实在整个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揭示、形成和应用过程中,也就是说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创设合理的情境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此外,作为教师还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情境创设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并非是教学的目的,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并最终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不同的情境。
总之,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的今天,那种通过反复灌输,强化作业,以外在的压力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使学生只知道呆读死记,只对结果目标感兴趣,而对探求真理的过程缺乏热忱向往的教学方法已经没有了生存的市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合理恰当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到对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探究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课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