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理教材有效研究与有效使用几点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48:14
[作者: 赵才欣   来源: 理事会   时间: 2007-11-16 17:21:25   点击: 638]
理事会注:该论文获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评比“特等奖”,作者为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特级教师赵才欣老师。
内容提要:本文的命题立足于如何提高对地理现成教材研究与使用的有效性。有效研究教材的关键是需要解读教材内容所包含的教育价值,梳理教材结构所指引的学习过程,以及明示教材的核心概念或知识。有效使用教材主要包括对教材的处理和优化两个环节,处理的策略主要有三个:材料上的选择、结构上的调整和适当的补充;优化的思想基础是更新对教材的观念,而当前主要的策略是运用信息技术以活化教材的再创造。
关键词:地理教材,有效研究,有效使用
我们知道,教材不等于课程。但是,在注重知识体系的学科课程长期影响下,教材代表课程的观念已经非常深刻地为众多教学人士所接受。自从学校课程出现以来,教材被重视的程度,就是因为教材几乎可以与课程划等号,而被学校教师摆到了显要的地位。所以。我们今天讨论课程及其实施问题,不仅无法离开教材,而且是首要的关注点。
对于教材的功能,不少学者都有见仁见智的认识。近听华东师大终身教授钟启泉先生介绍:有学者归纳了现代教材的三大功能。第一,教材的信息源功能,也就是为儿童选择和传递有价值的真实信息和知识的功能;第二,教材的结构化功能。现代教材的信息组织不可能是“散落式”或“百科全书式”的,而是体现一定基本思路的结构化体系,以帮助儿童建构和梳理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三,教材的指导性功能。即教材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和引领功能[1]。好教材本身一定隐含了对儿童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我对此意见是认同的。问题是这些功能如何在教师手里和教室里发挥好?我觉得,对教材的有效研究是基础,而有效使用是关键。地理教材的研究与使用也如是。
一、有效研究教材的基本视角
对教材的有效研究应该关注什么?我以为必须要从教材的编制思想研究开始。编写者将其所采纳的课程思想融于教材,隐含着相应的教育功能,使用者就需要将这些思想要素予以挖掘,融会贯通,方能将其教育效益发挥出来。一般而言,教材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价值
学生对于这部分教材内容学习后与不学习有什么差别?这就是其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教育价值应该是多方面的,体现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在此我们更关注的是教材对学生成为社会一员的以品行道德为核心的人格素质培养方面的功能,或者通俗地称育人功能。
育人功能其实是客观地与课程教材整合在一起的。众所周知,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所呈现的各种知识,而知识其实是一种社会科学文化的外显形态,所以知识背后是文化。说到文化层面的知识,必须涉及知识的来源、知识的结构和知识的应用等这样的整体观。所以,对知识来源的的探索、知识结构的解析,以及知识应用的实践,无一不在叫人学知识的同时学做人,而我们平常在分析教材时往往却会不自觉地忽视这样的分析工作,这就是研究教材的“不到位”。教师如没有这样的分析,做教学设计就会“只见地、不见天”,教材的核心功能就会缺失。
对于一个单元教材的教育价值研究与分析而言,主要是通过认识本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比较与其他单元的关系来进行的。一般说来,教材的单元设置与布局总是为特定的课程目标服务的,同时每门学科的教学时间都十分有限,所以绝没有无缘无辜设定一个单元的做法,教材编写者在设计与编制教材时的这种思想应该是清晰的,其教育价值也是可以想见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教材编写者的思想(教育价值)分析出来,并体现到教学设计时的目标制订之中。下面是一个高中地理新教材单元的地位分析案例:
《城市化过程》专题内容的地位分析:
本专题内容“二期课改”高中地理下新教材中“城市化”模块的后一个专题(前一个专题为“城市地域结构”),也是人文地理篇内容中与本市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最为贴近的知识,其在本篇中的地位如下图示意:
人文环境
人口与环境    城市化   产业区位与分布   地域文化与地缘政治
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化过程——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我们现在观察教师的教学设计,在教材分析时对这个环节作业往往显得不够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2.学习过程
如前所述,教材具有“结构化”和“指导性”的功能,所以,一本通过审查可以进入课堂教学的教材不会只是许多“信息源”或“知识元”的简单堆积体、内部的结构形态杂乱无章,而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呈现规律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范本。目前新课程试验后,各学科正在进入教材成套修改工作,同样十分重视总结、反思基础上对各单元教材“学习过程”的输理指导,在规范“正文”阐述及其科学编排的同时,设计许多不同形式的“栏目”,指导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开展。科学、合理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养成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需要对教材的这种特点予以充分认识,发挥好其原本就具有的功能。
我们在对一些学校的教学调研中了解到,现在还有不少教师其实对教材研究时不注重单元结构的分析,只注意了每个知识的含义分析,而忽视对不同知识元之间的关系分析,这就难以发挥单元教材的整个效益。还有的只是注意了教材中的“正文”,而忽视了其中设计好的“活动栏目”以及其他参考资料,同样使得教学结构呈现一定的“松散”、“零碎”感。我们考察教师的教学设计、教案以及课堂教学时,这种现象还是不少,我们觉得有必要提出来引起教师们的重视。
一个做法是在分析单元教材时做一份“内容结构图”或者“教学路线图”,来展现自己教学时对内容、活动展开以及指导学生学习过程的经历设计。做这个工作的好处就是把教、学和教材的结构、指导功能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效的教学流程、教学体系,有了这个基础,教学的有效性也有了“底气”。如上述专题的结构分析:
专题内容的结构:
包含四个大的知识概念,分为三个层次:“世界城市化过程”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第一个层次,主要显示城市化特征并分析一个案例;“城市问题”是第二个层次,主要分析城市化过程的一种较普遍结果;“郊区化与逆城市化”是第三个层次,主要是反映在城市问题出现后的又一种趋势。结构图如下:
世界城市化过程——四个特点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经济地位
城市问题——环境、交通、居住、社会四大问题
3.核心知识
这里说的核心知识是指在一个单元中必须掌握的核心概念、重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等。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核心知识就是一般被认为属于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即教学中必须要落实的重要知识与概念。
确定“核心知识”的依据,是在对同一单元中所有“知识元”的分析比较后得出的。这里有几个着眼点可以考虑:一是“基础性”,凡是核心知识,必然是属于该学科知识体系中最基础的知识,即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二是“关键性”,凡是核心知识,必然是在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中能起关键作用的,即由其而可拓展其他相关知识组成有联系的知识整体;三是“关联性”,凡是核心知识,必然是属于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关联点”,即掌握了这些核心知识,就能基本了解甚至掌握一个学科最本质的要义和最主要的价值。
为此,研究核心知识需要以整个单元内容的研究为基础,在整体中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认识“核心”之所在。我们现在教材分析环节中,有时就因为没有这样的视野和过程,没有从本质属性上分析,没有依据一定的标准来确定,教材研究的有效性就打了折扣。
二、有效处理教材的基本要求
对教材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对照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的实际,联系其他相关的教学要素,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地处理。按照我们的认识,对教材的处理主要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或三个层面的意见:
1.抓住教材的一条主线
教材一般都有其主要的线索,包括整个学科、每一册、到每一单元,以突出学科的性质与功能。我们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程标准“内容与要求”为依据,按照“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安排有序”的指导思路,有效处理教材的具体内容。教材主线的精神所体现的其实是一门学科的基本理念,如地理学科的主线是“人地关系——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教材就包含了这个精神,所有地理知识都是围绕这一主线而展开。学科理念在新课程标准中都作了一定的阐述,同时隐含在教材的内容之中,我们应该以此来作为处理教材的指导思想。
抓住主线处理教材的目标要求,是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与方法,智力与能力得到应有的发展。所以,遵循教材主线的精神,对教材进行合理加工与提炼,要能够“线索清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以帮助学生在其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学得和习得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内容,也达到一定的要求,使教材处理实现有效性。
按照这一要求体现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建议将教材线索、教学过程联系制成一个课堂的“流程图”或“流程表”,包括主题流、教学流、学习流和各相关的目标要求,横向沟通,纵向衔接,形成系统。如:
识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说明
情景引入
提问:“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启发讨论:我们现在就生活在城市或城镇中,但“城市”同“美好生活”之间是否一定正相关?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观点,引出本专题。
解答上海世博会主题;(可交流对其含义的理解)
讨论:对“城市”与“美好生活”关系的认识;
——可自由解答,也可有点争议。
用上海将举办世博会的事例激发学生为家乡骄傲之情;并由此引发对城市的关注。
世界城市化过程
用课本p27“1800-2000”城市发展图,引导学生分析城市化进程特点:
进程加快;城市数量增多;
用课本p29“世界城市群分布图”,引导学生归纳城市化又一个特点:
出现六大城市群
用一些例子比较两类国家城市化情况:
城市化主流已经转移。
分析城市发展图:比较城市数量折线和人口数柱状图归纳特点;(看速度变化)
阅读六大城市群分布图:归纳其分布的特点;(可讨论)
讨论这些特点的可能原因:(联系纬度、海陆位置)
根据教师提供的例子,说明城市化主流转移的特点。
培养学生分析基本统计图和地物分布图的能力;可引导学生对课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叙述的质疑。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用p28图引导学生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分布:包括范围、数量与位置;
提醒学生注意地图上的图例、辨别已建成和未建成的重要工程;
用p28统计表指导学生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最大优势所在?(包括总量和人均量);
可用上述图、表相对照,引导学生归纳该地具有优势的地理因素。
观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图:分析这些城市之间联系的主要方式;说明这一城市群的范围,各城市的位置;
读懂p28统计表(有可能者则收集新资料进行分析);
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这里城市成群的经济基础和地理因素。
培养学生先对图、表的信息量进行分析;对p28表中的有些指标表达不够正确,可
引导学生提出改正的意见。
城市问题
组织学生分组(各组认一个问题)讨论:
各种城市问题的具体表现,作板书:
城市问题
环境问题 交通问题 居住问题 社会问题
(将学生的讨论意见列在问题下)
联系上海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组织讨论:怎样符合上海世博会主题?
交流事先了解的城市问题表现:(按照分组进行)
讨论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因:(联系实际或读课文分析)
可提出倡议:“迎世博、美城市:从我做起”活动。
引导学生联系上海城市发展的远景,开展改善环境、人人人有责的自我教育活动。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
用p32—33的“专栏”资料,讲解“郊区化”现象;
用练习册p14的第4题,指导学生分析“逆城市化”现象;
运用上海城市规划(部分)资料,指导学生了解并分析上海解决“城市问题”的基本思路。
读、看p32—33资料,在教师指导下,说明“郊区化”;
在教师的指引下,分析“逆城市化”的得失利弊;
了解上海的城市发展规划对解决城市问题的意义。
指导学生分析一种地理现象要注意正、反与得、失兼顾;
引导学生联系本主题学习,树立科学发展观;
小结
借用板书梳理知识:
世界城市化特点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四个特点         区位的优越性
四种城市问题
解决思路——
城市规划:
郊区化  逆城市化
(可能的其他问题)
可自己根据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进行梳理,建立知识的系统关系;
自己总结本主题的学习方法:读图、读表、看用资料相结合,建立对地理要素相关性的思维方式。
指导学生了解城市问题既有不可避免的一面,也有可以克服与减轻问题的一面;需要通过教育与合理规划来实现。
巩固与拓展
选择练习册上的一些题目(要重视图、表应用),让学生试完成;
根据课文后的“研究与探讨”题:(视情况补充),让学生试完成。
在各类题目中有选择地完成部分作业
指导学生利用解题过程开展思维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结合实际的选择与调整
我们的另一个意见是,世界上没有一份教材是绝对“普适性”的、任何学校和教师拿到就可以照本宣讲了。所以教材不是“圣经”,不是不可改变的“剧本”,而应该联系实际对教材作合适的选择与调整,以适应不同学校的实际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才算是有效处理了教材。
学校与学生的差异是对教材作选择、调整的首要依据。我们注意到有学校在拿到新教材后,先让学生分析、评价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分别是属于“不学也已经知道了”、“教师稍加点拨就能够知道”、“希望教师作讲解”、“感到很费解”等几项中的何种,作判断解答。该校生源良好,选择前两项的比例已很高,教师对教材就必须作相应的选择和调整。当然,更多的学校没有这样的生源,但并不意味着可以简单地照用教材的所有内容及其安排,而同样应该在了解学生基础上作适当的选择和调整。
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是对教材调整的依据之一。一般教材中知识点的编排序列有学科本身的规律,由远而近,由古而今。但学生是生活在现今社会中,感受最亲切的是其生活中经验过或经验中的知识,所以同样可以考虑作一定的调整。如信息技术运用于地理学习的教材内容,是按照技术发明的时间序排:航空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但中学生接触多、与学科联系密的首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教材处理就需要作调整,由(GIS)切入,教学比较容易成功,这样的教材处理就体现了有效性。
3.联系学生补充鲜活的内容
除了调整以外,我们主张还要针对学生的生活经验,选取一些学生能了解的社会知识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的思想方法;并主张要正确处理知识的“预设性”和“生成性”关系,教学内容注意体现鲜活和生动。这里有两个因素需要考虑:对资料的更新,学生预习环节的利用。
教材编写时有关资料因偏早,不免有陈旧处,所以教材中的不少数据是需要更新,甚至延长的。还有的是,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同样课题下的新成果、新资源出现,就有必要在教学向学生介绍,替代教材中旧的素材,补充更为鲜活生动的学习内容。
学生预习所获也是值得在教学中补充的资源。学校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等鼓励学生丰富学习经历,学生由此的收获,教学中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可作为让学生交流讨论的内容,是预设的教材中所缺乏的。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会注意利用好这个材料,来活化现成的教材,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
教师需要利用自己的经验,通过网络资源、专业年报年鉴和其他渠道来补充教材的这些不足,尤其是利用GIS渠道引入各种新鲜内容,给课堂教学内容注入一股活水。
三、优化教材的思想策略
在有效研究和有效处理的基础上,对教材的优化是一种责任。但是,能优化教材不是任何教师能够做到的,是一个有责任和能力的教师的行为。在这里,我觉得现在主要是要在观念和技术这两个层面上做文章。
1.更新“教材观”
目前,对教材的理解应该是在逐步完整,正确的教材观正在被更多的教师所理解和接受。大家都知道有几个“不等于”——教材不等于“圣经”,教材不等于教科书,教材不等于课本一类的印刷物,教材的内容不等于教学的内容,等等。但是,教材的整体观是什么?我们有必要作探讨。
根据著名课程专家钟启泉教授的研究,日本学者伊藤信隆曾分别从课程论和教学论角度对教材作过两个界定[2]。我将之用下图来表示这个观点:
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种认识:所谓教材,包括“课程教材”和“授业教材”,有两个维度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认为是既有“静态”的教材,也有“动态”的教材;既有“显性”的教材,也有“隐性”的教材;这样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材观。
所以,优化教材是基于这样的教材观,行动也就有了方向。现在,我们必须要在“授业教材”、“动态教材”、“隐性教材”上多做文章,使教材成为完整体系,使教材形成“立体感”,具有生活丰满度,不仅可以弥补原来教科书的某些不足,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新空间、新机遇。
2.信息技术运用
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材,是知识转型时代的一个必然。数字化环境下课程教材的建设,已经为优化教材体系创造了空前有利的条件,也正在成为编写者和使用者共同的需要与任务。与许多其他的优化策略相比,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材带来了质性变化的结果,具有更明显的优越性,如:
动态形象——与一般增加辅助常规教具提高教材的形象性不同,信息技术下的形象性具有动态特征,许多教师创造或运用以信息技术为媒体的教学课件后,不但使一些抽象、难点内容活化了,同时学生容易理解,节约了许多教学时间。
时空开放——尤其是运用网络资源的信息技术后,教材的许多局限性都可以得到克服,我们可以将最新发生的事件、形成的教学资源随时引进教学,也可以把许多远不可及的地方拉近到眼前,对拓展学习时空和优化教材新颖性都是无可比拟的。
即时互动——教材要体现教学之间的互动,最优越的形态是非运用信息技术莫属!这是众所周知的。这种互动不仅是即时的问答和合作,而且可以进行问题探究和细节再现,使互动的深度和效度大大提升。
总之,教材的有效使用以有效研究为基础,要讲究为课程目标服务的意识,必须体现效益性;要讲究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果,必须体现效率性;要讲究为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奠基,必须体现效能性。
参考材料与文献:
[1]  见上海“第二届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记录”(未发表)
[2]  钟启泉编著,学科教学论基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