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使用百科全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1:21:02

    编者按: 凝聚了我国三万多位专家学者心血与智慧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出版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为了使《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更好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智力支持,光明日报社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共同举办主题为“用好百科全书,提高民 族素质”的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就如何让更多的人通过使用百科全书培养创新能力,丰富文化生活,提高民族素质发表了意见。

吴文俊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对传承和发展我国科学文化事业,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法国的狄德罗与他的《百科全书》,乃是百科全书的开创者。《不列颠百科全书》,是一部庞大的无与伦比的辉煌巨著,我自己就受益于它的某些章节的阅读。可事实上,百科一类书籍的滥觞可谓渊源于中国,即春秋战国时代的《吕氏春秋》,它收罗了当时百家之言,而真正的百科全书,是明朝永乐大帝的《永乐大典》,在清代则又刊行了《古今图书集成》,这是又一部百科全书了。现在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与国际接轨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百科全书,我有幸参加了两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数学学科的编撰工作。《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中国人自己编的百科全书,在坚持全面反映人类知识的同时,要突出中国特色、充分显示世界科学文化的新成就和新发展。我因为工作上的需要,曾经很多次阅读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有很大的不同。在信息时代,计算机越来越与数学不可分离,我想这一点《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是有所体现的。

郑度 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有幸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80年代编纂的工作,后来参加第二版的编纂。今天谈两个问题,一是从地理学的角度谈大百科全书的功能和意义。因为根据我的了解,《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里有关中国地理大部分条目是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地理学》卷(《中国地理》卷)原有条目基础上修定完善的。随着科技的发展,近20年来,地理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所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地理学新增条目有127个,占地理学条目总数的1/4,像数字地球、地球系统科学、土地退化及可持续发展等等,都体现了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重要方向。同时增加了对青藏高原、北极、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和探险,让人们了解到一些考察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第二点,我想谈一下怎么用好大百科全书,提高公民素质。目前我们国家不少年轻人缺乏对基础科学知识、人文理念著作的一些阅读爱好,或者没有时间来认真阅读。《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一个知识面非常广博、知识体系综合性很强的大型著作。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百科全书资源,在全社会提倡认真读书、勤奋学习的风气,达到提升人民素质、振兴中华的目标。

戴逸 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在社会进步中具有伟大的作用。知识的积累越多,应对客观世界挑战的能力也就越强,而百科全书就是涵盖、包容了全人类所取得的知识。我们阅读百科全书,使用百科全书,可以继承知识、弘扬文明、提高我们的精神力量、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持续前进。百科全书不同于其他一般的书,它是集中了全人类基本知识的重要工具书,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它的丰富性,浩瀚、广袤,无所不包,是汇聚了人类知识的汪洋大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第二是它的创新性,知识是不断更新的、与时俱进的,人类进入到21世纪,知识的增长非常快、非常多,呈爆炸式的增长,所以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每隔若干年就要重新修订、再版它的百科全书。第三是它的专业性。它是几万名专家对世界各个门类知识长期研究的成果,是科学与权威的知识,经得起检验,可以在科学研究中作为依据加以引用的。第四是它的普及性。百科全书不仅面对专家,而且面对广大的群众,百科全书里没有长篇大论,简明扼要,文字通顺、流畅、适合于大众阅读。第五是它的清晰性,就是它的内容有条理、叙述很清楚,能够按照知识的科学分类条分缕析,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查找容易,使用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