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55:24
--------一篇很值得一看的文章
引言:
(一)“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
一是像父亲一样严而有度的老师。二是像母亲一样慈爱的老师。 三是实习老师。 四是有宽容心的老师。五是热爱学生的帅哥老师。六是温柔的美女老师。七是风趣幽默的老师。 八是充满爱心的老师。 九是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的老师。 十是真才实学的老师。
(二)朱永新《我心中的理想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怎样做才能成为理想的教师、学生喜欢的教师,教师必须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从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大支柱“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态度(专业情意)”入手,激发自身持续发展的内驱力,不断走向专业成功。
一、关于教师专业化
(一)什么是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不讲)
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中国教育报》2002年1月3日第4版
(二)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和特点
1.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知识;2有丰厚的教育理论素养;3.有职业理想和追求;4.热爱教育事业,有较高道德修养,并且能够把进入更高境界作为自己修身的自觉追求;5.经过专门专业训练,而且有终身学习的迫切愿望和实际行动。
作为一位专业化教师,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地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三、新教师如何走上专业成长的道路。
(一)教师的课程智慧。
(二)教师的教学智慧。
(三)教师的管理智慧。
(四)促进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
(一)教师的课程智慧。
1.“吃透”教材
“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有些教师以为新课程不重视教材,可以随意调整、更换教材。这实在是误解。
先吃透教材,再超越教材。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是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不可偏废。
第六届阅读教学上崔峦的讲话:文本的解读,忌浅——浅尝辄止;搬——急于看教参中的“教材分析”,用别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研读;偏——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由于自己把握不住,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偏出时,教师不知所措,不加引导,甚至推波助澜(如,《麻雀》,屠格涅夫的本意是赞美勇敢的力量,爱的力量。而当有的学生发表老麻雀的行动太冒险了的看法时,老师不作引领,还顺着学生的话说: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泛——不把功夫用在吃透课文上,而是漫天里找相关资料,找到之后爱不释手,这就导致了上课撇开文本,大量补充图文资料,造成了“泛语文”的偏向。  泛——不把功夫用在吃透课文上,而是漫天里找相关资料,找到之后爱不释手,这就导致了上课撇开文本,大量补充图文资料,造成了“泛语文”的偏向。
让智慧之光照亮前行的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语文教学的真谛。北京市崇文区教研室的吴琳老师和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的现场对话。关于如何解读文本? 周一贯说:如果教师不能准确理解文本,就无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谈多少“走进文本的方法和层次” 都是没有用的。我是这样理解的。从这次活动展示的课堂来看,既有老生代的特级教师,又有中生代的特级教师,还有新生代的教师。我认为他们的课堂实际都存在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问题。我们新生代教师的课堂,我认为有几个“多”。一个是课堂的时尚元素多。比如说音乐的元素、图画的元素、信息的元素等等。时尚元素多,课就比较活。第二是他们开发的资源多,视野开阔,这也是一个很亮的特点。第三是他们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具有亲和力,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关系,更具有一种与小孩子沟通的能力。但是他们也有欠缺的地方。至于欠缺的地方,我想就是刚才吴老师所说的,钻研文本功夫还稍微差一点。很多青年教师反映“如何钻研文本”这个问题,说他们解决不了,我们所听到的不少青年教师的课,其长处和短处是辩证统一的。我有一个说法,叫做“戏不够,资料凑。戏不够,课件凑。”这个“戏”就是文本,钻研文本的功夫不够,他就用很多很多的课外资料去补充、去凑。
2.补充教材
以“加法”的态度对待教材。它并不改变教材的原有内容,只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的教材。(窦桂梅是代表人物)
《人民教育》2006年第二期《语文课,你在做加法还是减法》一文中说: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会把课文读透,从一个字读出几十个字、几百甚至上千个字。语文是做加法的艺术。遗憾的是,一些语文教师做的是减法,除了教材、教参清楚明白规定的教条,就很少自觉去丰富课文,去创新课文。建议大家看窦桂梅《阅读尊严》——我教《晏子使楚》一文,学习体会窦桂梅是怎样挖掘教材、补充教材的。
主题教学是补充教材的最好体现。如:教学《亲人》:引子:从身边的亲人谈起,引出“英雄亲人”的话题。——深入:重点学习魏巍的散文〈再见了,亲人〉(忆亲人——讲亲人——诵亲人——别亲人),领悟亲人的广义内涵。——延伸:由魏巍的另一篇〈我的老师〉,感受寓于平淡中的亲人之爱,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似乎不是置身在课堂,而是随着一个高明的导游移步换景,逐渐步入神圣的母语和精神的殿堂。
3.“更新”教材
如果教师发现现有的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比较过时、落后或者不适合学生学习,那么,教师就可以考虑用另外的教材替换现有的教材。在传统的教材制度背景中,更新、更换教材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当市场上出现多种版本的教材和相关的课程资源之后,这种更新、更换教材已经不是新闻。先做“减法”,再做“加法”总有一些教师,他们凭借他们自己的宽阔的阅读和丰富的经历,大量地提供补充材料。只要这些教材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意义的,那么,这些教材是可以进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
《人民教育》2002 .1窦桂梅的一篇文章《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学改革的“三个超越”。他说: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超越教材自1994年以来,我在教好原有数材的基础上,延伸扩展,由一篇带多篇,精讲了课本教材的180篇文章;泛读了84篇文章;适当整合邻分课文后,新增加了72篇文章。喂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低年级推荐—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中高年:及推荐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斗幻漫画等书籍。从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到“感动共和国的50,1C书”的部分书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读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6年来,我带领学生在学好教材中的诗词基础上,阅读并积累了 300多首古今诗词。孩子们积累着诗的语言,感受着诗的情怀,抢救了记忆的黄金时代,摒弃了“课内背教条,课外背广告”的不良现象。张一帆同学在一次期末语文考试中没考好。可第二天,我意外地收到了他送我的三首词《西江月》、《生查子》和他自己独创的词牌子——《独笑傲》。他在这首词中写道:泪眼已过,朦胧,成绩难留心中。风光还是旧时同,恰似一场梦。往事不堪回首,回首必见伤痛。荣辱成败瞬念空,仍笑,明朝春风。6年的语文学习中,学生还积累了1000多条成语、100多个寓言故事、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这些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但是,超越教材不能单单停留在量的积累上。就教材来说,引导学生不是告诉、分析、支解,而是唤醒、体验、批判、感悟;引导学生去真正领悟其精华,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人民教育》曾发表了我的《敢向教材“发难”的孩子们》一文。文中讲了对《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等课文进行延伸课文内容、续编故事情节的创造;讲了对《荷花》、《小站》等课文如何修改教材内容的情景。六年级有一篇李大钊女儿写的《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如果只学这一篇课文,学生对李大钊不会有深刻的认识,我们可以用这篇教材作为一个点,引发开去。于是我给学生出了一个题目——《感悟李大钊》。让学生通过上网、请教别人、读有关李大钊的书籍,进行收集、加工、定稿,培养他们获取信息、收集资料、处理文字的能力。几天后,学生们写出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论李大钊的博学多才》、《浅谈李大钊的性格特点》等文章,组成了一个鲜活的多维立体的李大钊形象。
超越教材就是基于教材、但不囿于教材,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书籍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
(二)教师的教学智慧。
如果说“课程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备课”的智慧,那么,教师的“教学智慧”则主要显示为“上课”的智慧。
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 “一堂好课”这个话题虽然复杂,但还是可以从“复杂”中找出一些“简单”的要素。我们借用韩愈的框架,认定一堂好课至少有三个基本要素:传道、授业和引起主动学习。韩愈的原话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传道”在这里主要指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育学生的人格;“授业”在这里主要指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惑”在这里主要指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之后教师再给予解答。
1.“传道”
这里的“传道”是指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受到激励、唤醒和鼓舞。对学生来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永远是重要的。但是,无论知识和技能多么重要,它从来就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教师的使命,除了传递知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让学生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
知识也许是可教的,但“情感”、“价值观”几乎是不可教的。教师的“传道”只能显示为感染、熏陶和引导,只能显示为激励、唤醒和鼓舞。好的教师总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感染、感化他的学生。还是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朱永新的《我心中的理想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只有设置这样一个目标,才能把自己的所作所为锁定在这个目标上,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否则会走弯路,会荒废时间及精力。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目标模糊;10%的人没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的且长期的目标。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3%的那部分人不曾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其他人平庸一生。的确,今天的生活状态不由今天决定,它是我们过去生活目标的结果;明天的生活状态不由未来决定,它将是我们今天生活目标的结果。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对一个成长中的教师来说,平静的思考是需要的,但更要富有激情。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教师要诗意的栖息。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一书中,窦桂梅在谈到教师成长时,她感慨地说道:“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的是教师要有自我专业追求。在我看来,正确的信念就是稳定的动力,教师的自我专业追求如果内化为信念,就不会被消解,从而形成坚毅持恒的信念,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拥有它,生命的种子就会迸发无限潜能,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建议大家读一读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一书。
2.“授业”
“授业”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里的“授业”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业上达到掌握水平。(略)
3. 引起主动学习
“学习就是学走路” 有关主动学习最好的教育隐喻是“学走路”。“学走路”意味着:没有人能够代替你走路,你只能自己经过爬行,然后跌跌撞撞,然后就学会了直立走路。走路只能自己走,不能由别人“抱着走”或“背着走”。尝试、摸索、跌倒、摔交之类的错误是成长的正常代价。如果不付出尝试、摸索、跌倒、摔交的代价,人就不会掌握走路的技巧。
“学走路”可以作为一条经典的教育隐喻。这意味着学习是自己的事,别人只能提供帮助,但无法代替。成人在某个时候可以“牵”着孩子的手往前走,但这种“牵手”也是需要克制的,在必要的时候需要“放手”。叶圣陶: “学习就是学走路”可以视为一条经典的教育隐喻,那么,“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可以视为一条经典的教育口号。
案例:“父亲的脚后跟”( 这部分内容不讲,向教师们推荐,回去后自己阅读。)
小时候我曾住在丰原东边的山里,父亲常带着我入城。这条路很长,走起来总要两三个钟头。每次父亲走在前边,我跟在后头,他的步伐大而且快,我必须两脚不停地划,眼睛不停地盯住他的那双破旧的布鞋,一路不停地赶。
有一次,天色向晚,路过一道铁桥,一根根枕木的间隔比我的步子还宽。平常父亲总会歇下来等着我爬过去,或索性抱着我过去,但那天他心里不知牵挂些什么,等到我爬过桥,抬头一看,他已经“失踪”了。
突然,我涌起一阵恐惧:“这条路来回已跟着父亲走过二三十趟了,怎么一下子变得如此陌生?”
我哭着等在桥端的田埂上,几个钟头在黑夜里又饿又怕。我甚至分不清家的方向。我苦苦思忆,但呈现的总是父亲那双不停晃动的布鞋。午夜时分,总算由远而近,传来了母亲苛责父亲的声音。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回到家竟还不知我早在半途就已丢失。
今天,很多教师在上课,没告诉学生“我们去哪里?”,从不指出大体的方向。一开始就下定义,一味要学生一步步陷在“推理”的泥坑,以为这便于工作是思考训练,这便是“数学”,其实这只是数学的“形式”。
演示解题时也是一样,一步步非常严密,非常工整,每写一行问学生一句:“对不对?”学生的回答也是非常合作:“对。”这样热烈的上课情绪,该说是天衣无缝了。若效果不好,只好怪学生素质不佳或教材不当了?
事实是:学生看到的不是“路该怎么走”,他们只看到了“布鞋不停地晃动”,简单的“左—右—左—右……”的换脚规则是知道的,但一旦没有“布鞋”在前面带路,便于工作觉一片陌生。家在何方?路怎么走?
我深深相信,当时父亲如果像赶牛一样让我走在前头,出城的时候便用手指明家的方向,然后问我:“吴厝的大榕树,旧厝的土地庙,阿公溪上的铁桥,南坑阿婆家后的小径……。你认不认得?”而在我点头之后,叫我逐一带路走过。我必定在走过一趟,回到家之后便于工作要十分熟悉整条路径。
如果父亲是最最上乘的教育家,也许他在指明家的方向后,便要我带路,他在后头宁可随我多走一点冤枉路,一边加以修正。其后并画图比较近路与远路,如此我不只会熟悉家城之间的路径,城东郊的地理我必也在走过一遭后便了如指掌,再也不愁迷路,甚至可以常常代我父亲跑腿办事。
可是我不敢苛求,我仍该感谢父亲,毕竟他不会抱着或背着我走,使得我尚有一丝镇定,能在漫长的四五个钟头里守在同一个地方等着他与母亲回来找到我。
在今天的教室里,我看到学生不敢或不知问出一句:
“老师,我们去哪里?”
总觉得老师走在前头,一味要学生“尾随”。甚至有的老师是将学生“背着走”的。要改良教学,或许我们今天该提出要学生“带路走”的赶牛教法,这个教法应强调三件事:
明指归向
分析方法
隐藏推理
那么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六个转变:
(1)从掌握知识向提高综合素质转变。(多元智能理论)
(2)从传授式向启发式转变。(平庸的教师叙述,好的教师讲解,优秀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
(3)从浇水向引导学生找水转变。(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
(4)从培养单一型人才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转变。(清华和北大的不同)
(5)从智力因素培养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转变。(浙江人勤劳拼搏,那有钱就到哪里去挣。)
(6)从圈养向圈养为主散养为辅转变。(小学3点、中学4点以后散养。上选修课)
(三)教师的管理智慧。
一个教师如果有课程智慧和教学智慧,他(她)基本上就可以“上好一堂课”。但是,教师仅仅只能上好一堂课是不够的。有的教师上课不错,但是这个教师很受学生讨厌。学生为什么讨厌这个老师?很可能是因为:他虽然有课程智慧和教学智慧,但缺乏基本的管理智慧。这种管理智慧的核心是教师的民主精神。除了民主精神之外,教师尚需要相关的管理技巧和管理威信。
1.“民主”管理
所谓“民主”管理,就是让学生自己做主。什么是“民主”?对教师来说,民主就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商量
人的成长需要付出必要的代价。儿童自己做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错误甚至会遇到一些危险,但是,这是成长必须付出的学费。如果父母一直怀疑孩子自己做主、自我管理的能力,那么,孩子的精神成长就会无限期地延迟;如果教师一直怀疑学生自己做主、自我管理的能力,那么,学生就会成为精神的侏儒。他们可能善于服从、听话、俯首称臣,但他们可能缺乏自信、热情、勇气,他们的生命缺乏基本的活力与光泽。(代表人物魏书生)建议大家看一看《班主任工作漫谈》尽管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说魏书生的:民主与科学的核心就是两条:一是思想控制,二是相互监督)
一个好的班级管理者(比如“班主任”),应该让这个班里面每一个孩子是自由的、有活力的,他能够自由地奔腾。尽管学生学习的时候需要安静,但安静本身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活力,有激情,能够奔跑。如果学生已经被教师管得一动不动了,下课也不跑出去玩耍了,这种管理就比较失败。
2.管理的“技巧”
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管理总是需要必要的“技术”与“技巧”。
王文湛在提高艺术性,提高教育质量中讲了这样两个例子:北大副校长的一篇文章《面对抄袭作文的时候》,这个教师是这样处理的:这篇文章好不好,好在那里?对推荐这篇文章的同学怎么样?(表示感谢)老师要求每个同学推荐一篇美文,但是要写清作者和出处。
一个女同学总是举手,但什么也不会,老师问他为什么举手,他说同学骂我大笨蛋,不得不举手。老师说以后你真会举左手,我就叫你。
万玮老师《班主任兵法》中也讲述了不少细致的管理故事。
“怎样处理班级失窃事件”
1.小光的“好译通”被人偷走了。这个“好译通”是他妈妈花2000多元买的。晚自习快结束时,老师宣布:我们班的小光同学丢失了一个很贵重的好译通,这个好译通可能现在还在我们教室里。我们今天晚上要好好地找一下,争取把它找出来。今晚要是不把这个好译通找出来,我们大家都甭想回去睡觉。第一,每个同学先把自己的抽屉和书包找一遍。然后,所有的人到教室外面去排队,由老师和几名班干部在教室里再找一遍。这一步保证好译通会在某个同学的口袋了。第二步,老师再宣布,五分钟后,准备搜身。现在想要上厕所的同学先上厕所。这时候有学生说要去上厕所。老师同意。另一个学生也要去,老师说,等一等,一个个地去,等前面的人回来了,下一个再去。很多学生上厕所之后,突然,有一个从厕所回来的学生大声喊:老师,好译通找到了。在厕所的窗台上。 [2](编者按:但愿那个学生不把好译通扔进茅抗里。)
2.灵灵的80元钱被人偷走了。很多同学说班上的旦旦同学翻过,很多证据表明是旦旦偷了钱。目标已经锁定了,但做老师的不能强迫旦旦承认。于是万玮找旦旦谈话,不问他是否偷了同学的钱,而只问他为什么喜欢翻同学的书包。然后引导他承认他翻过灵灵同学的书包。现在老师不愿意调查是谁拿的钱,也没人说是你拿了灵灵的钱,但是你总该为你做的错事付出一点代价。现在你拿出80元先垫给灵灵,这事就算解决了。你也算是花80元买个教训,以后别再翻别人的书包了。
3.教师威信
“教师威信”则可以视为“民主”管理的前提条件。“敬畏而喜欢”学生凭什么敬畏教师?敬畏的原因可能教师的思想魅力,也可能因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凭什么喜欢教师?喜欢的原因可能很简单:这个教师有爱心,他对他的学生好,他的学生就喜欢他,就是这么简单。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爱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我们有很多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教,但是他从没有在教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心中也从没有涌起一种爱的热潮,这样的教师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远也不可能把握教育的真谛。
朱永新给学生的留言最多的一句是:挖掘你生活中、你职业中的内在魅力。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东西是他的职业。你是厌倦它还是喜欢它,对整个心理的发展,对你的幸福感、成就感的获得,都是至关重要的。你不爱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不会爱你。你不爱教师这个职业,你就不能从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乐趣。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当孩子们非常正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教师不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而是将他的问题“放大化”。( 距举例 : 王文湛 报告老师叫一个差生回答问题,半天也回答不上,老师说:“看把你累的,坐下吧!可惜 学生并没听出老师的意思 ,竟客气地说:“老师,我不累”
4.怎样做班主任?
班主任管理领域至少推出了三个“民间英雄”:一个是魏书生,他的代表作是《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个是李镇西,他的代表作是《爱心与教育》;一个是万玮,他的代表作是《班主任兵法》。
魏书生的管理经验的关键词是“自我管理”与“制度管理”,魏书生本人称之为“民主”和“科学”。李镇西的关键词是“爱心”。万玮的关键词是“计谋”,这个词听起来来有点像“搞阴谋诡计”,但万玮本人称之为“与学生斗智斗勇”。
王文湛在讲班主任队伍建设时讲到:班主任要有“五镜”意识: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平面镜、三棱镜。
(四)促进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
教师可以通过行动研究的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行动研究具体包括教师学习、教师研究与教师发表。在教师学习—教师研究—教师发表三个要素中,教师学习是教师研究的基本前提,教师发表是教师研究的动力(但不是目的)。
1.教师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拜师、阅读和研修等方式获得专业支持。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你不读《论语》、不读陶行知、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难成为教育家。
一年不读书自己知道,两年不读书同行知道,三年不读书学生知道。
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中国教育报》搜集的一组数据:我们中国人每人每年读多少本书呢?大约是5本书,还包括教科书。世界上读书最多的民族是哪儿?是犹太民族,每人每年读55本!欧美国家、日本呢?他们也是当今爱读书的民族,每人每年读40本!这个数据多么说明问题!说明什么?说明了我们当今的浮躁尘世淹没了书香!直白地说,就是中国人非常不爱读书啊!
是不是这种情况呢?我们在学生中进行问卷,知道‘小燕子’是谁的占100%,可知道刘少奇、保尔柯察金是何人的仅占14%。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家,不去读文明史,何以将龙的血脉传承?不去读世界,何以立足世界之林?
王文湛说:学校是书籍的王国,校长读书教师才读书;教师读书学生才读书;学生读书学校才读书;学校读书社会才读书。男士买书的钱要多于买烟的钱;女士买书的钱要多于买化妆品的钱。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有六个行动,我们称之为六大行动计划。第一大行动计划叫营造书香校园。他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决定了民族的精神境界。”
窦桂梅在谈自己读书体会时说道:“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们在无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因而,读书,是我心灵的振翅;读书,让我的精神呼吸。然读书更需要凝神静气,沉思默想,返观回味。”
我们做教师的读了多少书?在抱怨在校无暇读书的同时,想没想过茶余饭后我们在做些什么?近日在网上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美国人的读书态度》,文中谈到中国人对读书的观念过于隆重,读书要有专门时间,读书要有书房,读书要有安静的环境,还借用中国画家的一幅人物画《红袖添香夜读书》来批评了中国人的读书态度。而美国人对于读书视为一件平常已极的事情,厨房就是美国人的书房,闹市的一块小草地坐着的就是读书人,等车时看书、玩累了读书,美国人把读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对比完美中的读书态度,我想劝那些总是这样抱怨:“白天我要上班,晚上回到家中,老婆晚晚都设麻将局,叫我怎有时间看书?”的人不要再找借口了,读书应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需求。现在国人也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营造书香社会、书香校园,很多学校还举办读书节,用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众多的获取信息的途径,我们越来越发现,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正在超越教师,试想,一个学生读一本书的话,那么有着50个学生的老师又应读多少本书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呢。所以,一切凝聚着人类文化精神的读物都应进入我们的视野,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传播者。
“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是最好的备课。”
“读书是女人最好的美容妙方。”
“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教师因读书铸就备课灵魂,便成为了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社会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
2.教师研究
教师要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教师学习虽然有某种独立的价值,但教师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如果教师“学习”之后,能够用新的观念来看待和发现学校的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时,教师就进入“研究”状态。
从研究的具体内容来看,行动研究主要包括“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学研究”和“校本管理研究”。
什么是行动研究与什么不是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关键特征可以概括为四点:“参与”、“改进”、“系统”和“公开”。
(1)参与。“参与”即教师参与行动研究,也可以理解为“教师成为研究者”
(2)改进。也就是所做的研究必须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有帮助,这种研究必须能够改善教师本人的教学实践,而不是为了验证某种理论假设。如果教师的研究不能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这种研究就不能称为行动研究。
(3)系统。什么才算教育研究?斯腾豪斯的回答是:“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持续的、有计划的和自我批判的探究,这种探究应该进入公众的批判领域。”。如果教师的研究显示为“随意性问题解决”,那么,它就不能称为行动研究。
(4)公开。公开至少意味着两种品质,一是“发表”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使自己的研究成为“公开的”探究而不是私下琢磨。二是与其他教师或研究者合作,而不是私下的个人化操作。
3.教师发表
教师“发表”是重要的,网络社会为教师发表提供了比较开阔的平台。教师可以建立个人博客并在“教师博客”上叙述自己的“阅读日志”、“观察日志”和“行动研究日志”(可简称“行动日志”)。这种叙述的形式可以称为“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
教师可以讲述的故事包括“我今天读了什么”,这是“阅读日志”;如果教师没有任何阅读,教师可以讲述“我今天看到什么”,这是“观察日志”;如果教师既没有阅读,也没有观察,那么,教师可以讲述“我今天做了什么”,这是“行动日志”。
如果教师既不阅读,也不观察,也没有改进自己的行动,这就意味着这个教师今天的生活是一种“混世”状态。“混世”是一种生活方式,但这种生活方式没有什么意义,需要改善和改良。
朱永新六大行动的 第二个计划就是师生共写日记。他说我们的老师如果每天坚持写一篇日记,一篇小的千字文。当然小点也没有关系。我说写十年就是写了三千六百五十篇,就有三百多万字了。怎么可能不成功。这次,张向阳老师就介绍了他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师,上网4个月,到现在已经写了20万字,已经发表了40篇,以前一篇也没有发表过,都是上网以后。而且都是档次很高,人民教育等国家级报刊杂志的。
李镇西,他高明就高明在他坚持写教育日记。他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他写了那么多的书,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他那二十多年写下的日记。
朱永新和网友签约:设立基金;可见教师发表的重要性。
教师要勤于笔耕。经验加反思等于成功。
老师们,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探索;教育是道德,道德的境界在于至善;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年轻的教师们,年轻就是资本,愿你们在至善的道德的支撑下,不断的探索教育的科学,创新教育的艺术,相信你们定会走上专业成长的幸福之路。
最后把窦桂梅成功的10条经验分享给大家:
“激情不老”、“读书一生”、“宁静致远”、“以写促思”、“慎独养身”、“伸展个性”、“爱在细节”、“海纳百川”、“合作同进”、“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