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与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29:12
Web2.0与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化发展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Web2.0是这几年互联网上一些应用现象的大汇聚,同时它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其实从教育信息化的角度来讲,现在已经不光是一个所谓的信息化问题,而是让大家学会怎么样在已有的信息技术设施之上创造出更大的效率。教师的职业发展包括专业素质的培养,并不是要求他们立刻和某种技术关联起来,因为他们需要思考:我是不是能够用一些工具、方法,对我眼下的事情产生一种推动力,所以我觉得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或者是职业发展需要教师用一种定位的方法去学习,也就是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关键字:web2.0  教育信息化  教师专业化  互联网  blog
Web2.0,它是什么样的一些东西呢?可能我们从过去几年的新事物或者是浮现的技术中看到了一些共性的东西,这些共性的东西被人们总结下来,展现出来,它就变得比较容易被别人理解。Web2.0和传统的网络应用不太一样,传统的网络应用过于集中化,而且宣传门户的观点比较严重。Web2.0这个新事物可能更偏重于分散化,而且可能更集中于让这些服务分布在网络上的各个角落,让大家之间能够串成链,给用户提供一种服务的组合,而这种组合是轻量型的,不需要花很大的资金或人力去实现,它更多的是借助于创造这些服务的人对服务的理解和对技术的理解,以及他们能够通过比较有效率的方法来实现这些服务,并且不断地向前滚动。这是我对Web2.0的一种理解,所以说Web2.0确实是一个趋势,我想我们拿趋势去形容Web2.0可能更恰当一点。

   现在,在中小学里已经有很多Web2.0的应用例子,如podcasting、wiki、网络书签等,其实从Blog开始才算是Web2.0最重要的一个起点,因为从Blog开始,人们开始把他们的声音、创造的事物以一种新的出版方式去和大家分享,其间,分享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后来又出现了像wiki等社会性软件,包括你提到的网络文摘、书签,都是通过一种分享的方式把自己已有的东西和外面这个世界、这些社会性的东西进行一种耦合,那你才会发现:哦?!原来别人还有和我一样的想法。所以这种社会性软件是Web2.0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启示,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通过确认、分享,才能够看到Web2.0的价值。

 如果从教育的角度或教师的角度来讲,可能对很多人是一个挑战,你要学会去分享自己的东西。当然很多老师会说:“我每天都在课堂上分享,我也想写文章去分享。”但是,今天我们所讲的Web2.0上的分享精神,可能更把一些功利的思想放到后面,必须要先学会去分享,才能够有机会去获得。

整体来说,Web2.0的哲学就是分享,但是我们一定要通过技术创造一种平台来实现这种分享,而不是告诉大家:“你要分享。”比如说,如果教师还是用传统的方法去分享的话,那他就只能局限到一个小课堂里,局限在他的小圈子里,而不能真正地实现我们讲的六度空间这么一种分享,或者是更大程度更大范围的分享。Web2.0为我们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技术,很容易被普通人去应用。像我们今天采访用的skype软件,它本身就是免费的,可能在传统意义上完成这样的沟通,需要要花很多钱去支付通信费,可是现在我发现了很多很多事,越沟通得多,对我来说越合算,因为软件本身是免费的,而我的宽带费用又是固定的价格,如果我跟别人沟通得越多,单位成本就越低,这就变成了一种非常廉价的经济模型。

人人都知道,社会成本在降低的同时,它的效率也在增加,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种无边界的技术,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创造我们教育学的一种经济学价值。大家都知道,今天教育学中的经济、成本和回报是比较不合理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新的技术,以及Web2.0这样一种模式,让教育中间的学习、互动、分享更充分,并有一个更好的经济学理论去支持。

 Web2.0有七个特征很重要。

第一个特征是用户的贡献。如易趣、e-bay、淘宝网,本身平台里面没有内容,他们只是对用户提供了服务,里面的内容价值完全来自于用户的贡献。所以易趣、淘宝也是Web2.0的体现,具有Web2.0的特征。

第二个特征叫做网络效应,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发挥每个用户之间的关联,那么这个工具只是一个单向的工具。如有些Blog,只有发布功能,没有留言功能、checkback的功能、tag的功能,它就很难实现和外部的耦合,那就不可能实现网络效应、大家之间对话的效应。过去的门户网站大多采用编辑的方式,侧重于内容的发布,而不强调让用户之间关联起来,所以它就欠缺一种网络效应。现在有很多公司或多或少地借鉴了一些2.0的特征,但是它不完全,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现状。

第三个特征叫做长尾效应。长尾效应也非常容易理解,比如说,有些Blog的服务很善于利用市场的力量,有很多名人,但名人再多,能有一千万、两千万名人么?不可能。最终的Blog的力量来自默默无闻的一些作者,他们去写、去创作、去分享给周围的人,他们同时又是Blog的阅读者。这些人所带来的效应会产生积分的结果,这些积分的结果比那些所谓的名人产生的结果、信息空间产生的效果还要大。所以,我们把这个叫做长尾(long tail)效应。

第四个特征叫做共同创作。即很多成果不是来自一个人的智慧,它可能是某一个人起头,然后整个事情就会向前去创造一个叠加形态,再来个人,又可能去创造一个新的形态,他们共同以矢量的方向向前发展。最后内容是什么样的,可能跟第一个人所创作的已经不大相同了,但是这个结果是相当好的。举个例子,我们面对一个石头,第一个人想把它雕塑成一个思想者,第二个人想把它雕塑成维纳斯,可是等越来越多的人一起来雕的时候,可能它既不是思想者,也不是维纳斯,它可能变成一个新的高超的艺术品,这是完全有可能的。Wikipedia(网络百科全书)产生的就是这样一个效应——共同创作。

第五个特征叫做去中心化,我们不再依赖少有的几个门户、几个大的品牌的站点,而是有很多种类多样的网络服务,它把人们不同的选择、特征爱好分布在网络的各个角落里。去中心化才会形成一种网络上的多样性以及知识的社会性评价效应。因为大家都说一件事情好的话,那件事情倒不一定是真的好,它可能是被某些人炒作的,所以它失去了一种自我的多样的公平评价的可能性。

第六个特征叫做混合创造。混合创造是说我可以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它会产生第三种事物。我们举个例子,有个Web2.0的公司叫E都市(http://www.edushi.com),提供三维城市地图的功能,并具有Web2.0的很多特征,让用户在地图上去创作修改,提供图片,提供实时的讨论。最后地图变成了一种围绕地理信息的新的应用方式,甚至有人在这个地图上创作出了新的不同地图,比如说:城市的公共厕所地图,城市的小偷分布地图。它允许用户产生一种新的创造力,我们叫做混合的一种创造性。

第七种叫做隐显系统,就是emergence system,这种隐显系统可能中文不太容易理解。它的客观表达就是:当你去创造分享之后,如果你很开放的去接受互动的话,它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这种可能性会把很多有价值的东西粘合在一起,像显微镜下面看到了很多事物,就是隐显系统。

这就是这个系统的七大特征。我的理解,这七项里面哪怕只有突出的几项,都可以变成一个非常好的Web2.0的一种服务,或者是你变成有这样思维的一种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

那我们为什么说Web2.0对教育信息化很有意义呢?因为我们可以将它认为是一种平民之间的相互接触、平等的互帮互助的一种方法,一种非常微观的动力来激发人们。今天我用这样的技术去写自己的想法、心情、感受、经验,然后与别人分享,并不需要去学会一个软件;或者用50个学时去学会一种技术,然后再来思考它是用来干什么的,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思路,所以我们今天很提倡用这样微观的、动态的变化,微观的进步,或者是微观的动作去鼓励教师们,甚至是鼓励所有的学习者、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去利用信息工具,哪怕是每天做一个Blog,都能让他们从中获得信息技术或者是利用信息技术获得这种分享的乐趣。这样才会刺激他们进一步去学习更高级一点的技术、方法,而不是填鸭式地给他们灌输很多工具、软件、什么网络的配置等等这些东西,让他们感到有挫折感。

我想Web2.0可能会催生出education2.0,促使我们的教育有一个观念的转换,比如说充分发挥每一个学习者,学习者本身又是一个分享者,这样一个微观的动力,让教育可以跨越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说2.0本身已经变成了一个思想,它并不是说只有Web2.0,可能有很多很多的2.0,还有各种情形之下的2.0思想都可以用到不同的领域中去。关键是看大家是不是接受了这种2.0的一种观念。

我想慢慢地会从小的群体,也就是金字塔的高端群体,我说这个高端,并不是说他们一定有多少天才,是说他们有一些早的感知,他们愿意把这些东西分享给别人,他们比较愿意将这种创造的东西分享出去,而不是锁到自己的保险箱里。这种精神会帮我们用Web2.0的思想去改造我们的教育,才会产生一种新的催生力。

 教师的职业发展包括专业素质的培养,并不是要求他们立刻和某种技术关联起来,因为他们需要思考:我是不是能够用一些工具、方法,对我眼下的事情产生一种推动力,所以我觉得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或者是职业发展需要教师用一种定位的方法去学习,也就是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比如协作性的学习环境,教师们可以选择像wiki、Blog,或者是网络上的一种现成的软件,哪怕是传统的讨论组都可以去实现。所以对他们来讲,并不是说什么技术更重要,而是在他们实际的工作中,需要一种设计,这种设计必须抱着一种脱胎换骨的思想,他们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创造力,这些创造力可能来自老师的本身的积累,也来源于新的技术和工具。

首先,我非常鼓励大家有一个Blog,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广大教师很容易接受Blog,但还有很多老师没有进入这个领域。我希望今天中国的教师能够进入这个领域,并且可以利用Blog中的一些新的技术,像标签(tag)的技术,他们有了tag之后,就可以到Blog的搜索引擎中找到更多和自己有共同兴趣或难题的同行,他们可以找到问题的一些好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利用一些新的社会软件,像使用豆瓣(http://www.douban.com)这样的软件,帮助学生建立读书列表,使每个学生彼此分享自己读书经验。

今天我们有了Blog之后,还要学会很多新东西,比如说聚合,需要用聚合器去聚合更多的与某个主题相关的Blog,或者是用tag的方法用Blog搜索引擎,这些都帮助我们在Blog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挖掘我们潜在的一种动力,因为我们写自己的Blog之后肯定会想:“还有哪些人跟我有一样的想法,我喜欢读哪些人的Blog上的内容,它能给我带来一些帮助。”这都需要一些新技术。

另外,有一些社会性软件像文摘、书签、读书列表等,这些协作性的项目管理工具,都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协作性的学习环境。所以,在Web2.0阶段,更多的是教师自己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而不是像传统的指派式的方式,在Web2.0里并不是大家创立一个新的品牌,而是将自己已经有的工具结合起来,变成自己的一个产品包。每个产品包都有自己的个性,也许你喜欢用这个工具,也许你喜欢用那个工具,我们可以在各自不同的环境下用不同的工具组合,对你来讲,只要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特性就好。

 

所以说,如果老师很善于用这些工具的话,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在小环境之内建立一个非常科学的学习环境。现在在加拿大有一些非常领先的教育工作研究者,像Steven Downes(www.downes.ca),就开始用我刚才讲的这种观念,他们把学习叫做Learning2.0。他们推荐了很多社会性软件,当然有些软件用到本地可能需要做一些本地化的工作,像flicker,它是一个处理图片的工具,可以让人们把照片、感兴趣的图片分享给周围的人。这样你周围就有一个小的群体分享你所创造的这种知识,他们获得这些知识之后,一方面和你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他也乐意将他的东西分享出来。在我们中文的环境之中,有很多创业者开始做类似的工具,像又拍网(www.yupoo.com),通过工具把自己的照片分享出来,这两个软件很像。另外像seehaha(www.seehaha.com)、土豆(www.tudou.com)这样的网站也可以帮助老师把他们的声音、视频、图像记录下来,分享到他的信任网络中间去,比如他的学生,他的同行。

对老师来讲,我们今天该提倡的东西到底应该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希望把人们的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知识的一种呈现方式。今天我们人人都变成一个创造者,一个作者,这就是我们真正讲的learning2.0理念。它不但有分享的能力,还有创造的能力,还有可能共同协作去创造的能力。像wiki这种工具,是全球非常好的百科全书,从数量上来讲,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百科全书,参考书,它现在又推出了wikidictionary,就是wiki上的词典,可以让大家共同去编造词典;还有wikinews,让公众去创造一些新闻。所以,如果老师能充分利用wiki这种工具的话,就可以鼓励学生去创造出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成果,因为这种意想不到的成果完全都是混合的成果。

 以我自己的经验为例吧,首先我觉得我自己一直是一个终身学习者,所以我希望我们的老师不要去担心说哪一些技术我不懂,或者是我根本不会。从Web2.0的特征来讲,它们具有最低的进入门槛,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每周或者是每一个月去尝试一些新的工具,并且我们去选择这些工具,把它变成我的日常工具。如果我们坚持去用的话,就会发现很多潜在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精神财富或者是一个知识性的财富。
[1]范海涛.统计报告显示全球博客文章每秒增加17篇[N].北京青年报,2007一08一06(15).[2]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我国博客作者达2080万[N/OL〕.〔2007一12一12(1)]第一财经日报.http://www.ve26.com/viewnews.php/1一3一10939.html.
[3杨丽波.“中国教师博客中心”网站问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4,(6).
[4]李敏,李冬.基于博客的研究性学习[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20.
[5]杨晓峰.教育视域中的博客资源[J〕.教育科学研究,2006,(7):20.
[6]顺风,吴枯听.互联网帝国〔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7]蒋鸣和.关于中小学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的看法[DB/OL].http://www.szerc.com/science/contentview.asp?contentid=96
[8]郑小军.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与实践[C].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
会(GCCCE2003)论文集,2003,12.
[9]胡三华,汪晓东.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远程教育杂志,2004(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