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困境"下如何权衡"利"与"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54:39
朱 健
近日,新医改方案甫一面世,即引起各方热议。无论如何,可以预计,新医改方案不可能有百利而无一弊。医疗体制改革涉及许多复杂问题,有些问题是捺下葫芦浮起瓢,在现实条件下,试图全部解决是不可能的。总体改革也好,局部政策调整也好,都会遇到一些“两难困境”。面对“两难困境”,如何权衡“ 利”与“弊”?
回顾30多年来的改革历程,不难发现,其实,我们经常面对如此“两难困境”。实践表明,任一经济、政治运作模式都有利弊两面,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找不到完美无缺的经济、政治等运作模式。因此,在推进与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还会不时面对这样的“两难困境”。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树立正确的利弊观,对任何经济、政治等运作模式,既要看到它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它有弊的一面,不能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在对不同的改革方案作出选择和取舍时,既要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不能不知轻重,更不能不分轻重,又要把眼前的利弊与长远的利弊综合起来考量,不能只图眼前之利,无视长远之弊。当然,这个利弊是对国家和人民而言的,不是对某个部门、某些阶层和个别集团来说的。
树立正确的利弊观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我们选择市场经济,并非认为它完美无缺,可以解决一切经济问题。相反,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它也有缺陷,如自发性、滞后性等。而我们抛弃计划经济,并非认为它一无是处,它也有好处,比如,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避免经济发展的剧烈波动;再如,它有利于实现大众收入的均等化等。我们之所以几经摸索,最终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经过利弊反复权衡,认定市场经济充满活力,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总想甘蔗两头甜,那么,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就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就不可能坚定不移地坚持既定的改革目标,就不可能毫不犹豫、掷地有声地向世人宣告,我们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相反,很有可能因一时一事的困难而试图退缩,这样,改革就会像烙烧饼一样颠来倒去,反反复复。
推进和深化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应树立正确的利弊观。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实践证明,集权体制与分权体制也是各有利弊,因一时一事,只见其利,或只见其弊,都是不客观的,也不可取。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利弊观,才能在抉择改革目标、制定改革措施、实施改革方案、评价改革成果的过程中,不被所谓的“两难困境”所干扰和困惑,从而确保改革决策的科学性。(作者单位:山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