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开发中的信息传递及其强化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34:10
/赵呈领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网络课程中影响信息传递的一些消极和干扰因素,阐述了它们在远程网络教学中的负面影响,重点对在网络课程开发中信息传递的强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网络课程;开发;信息传递;强化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普及,基于网络环境的现代远程教学已经广泛地开展起来,它的开放性、适应性、交互性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开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网络远程教学的过程来看,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教育信息的传递来实现的。研究网络课程中的信息传递,排除信息传递中的消极因素对教学过程的负面影响,提高信息传递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是开发网络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既有教师传向学生的信息,也有学生传向教师的信息,由教和学交互式地构成一个教学系统。
在远程网络教学中,所有的信息传递都是由计算机在网络技术环境支持下进行的,网络教学过程的控制,主要是各种信息传递的控制。这些信息传递同样有教师传向学生的教学信息,学生传向教师的应答信息,教师传向学生的反馈信息等,还有大量的学生传向学生的交流协作信息,因此在开发网络课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教学要求,即在网络课程中能够方便地、全面地完成这些信息传递。在远程网络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通常是非直接接触的,时间通常是异步的,空间通常也是分离的,上述信息传递直接影响学生接受教学信息,影响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互。也就是说,学生最终的学习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
一、技术环境对网络课程中信息传递的影响
用通信的观点来看,一个信息传递系统也就是一个通信系统,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用研究通信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网络课程开发中的信息传递。按照通信技术和信息论的理论,任何一个通信系统,通常都会有一定的干扰信号存在。研究一个通信系统可能存在的干扰信号,找出存在的原因和消除的方法,是设计和应用通信系统的重要内容。
一个由网络课程实现的教学系统作为一个信息传输系统,同样存在大量的干扰因素,它既有教育信息源产生的控制干扰,又有学习者自身产生的主观干扰,还可能有外部因素产生的自然干扰。根据教育信息传递系统的特色和应用对象,网络课程开发中影响信息传递的消极干扰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教育信息源的非人格化,即网络环境传递的教学信息不能像教师一样具有人格的影响力,不能示范性地给予学生充足的影响,学生在接受这些信息时兴趣如果不高的话,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二、信息传递的一致性,即对于网络课程的信息,不管是否重点和难点,都采用同样的表达方式、速度、字体、颜色等,这就好像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以同样的语调、音量、速度讲完一节课,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过于紧张或过于松弛的感觉;
三、信息表达的单一化,即在网络课程的信息表达中,只用一种或者较少的媒体来传递教学信息(现在有些网络课程基本上就用文本设计),这就类似于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要么只用语言表达,要么只用板书而不作任何讲解,不能发挥课程教学信息对学生多重感官的刺激作用;四、信息组织的交叉性,即在网络课程的信息组织中,为了节约传递和储存代价,把若干联系并不紧密的教学信息单元,安排在一个页面中,这就好像一个教师在授课中,一个知识点还没讲完,同时又插入另一个并无多少联系的知识点,造成学生学习困难,按照信息论的理论,信息源不独立,学生接受的互信息(信息量)相对就低。 二、网络课程开发中信息传递的强化    由网络课程实现的远程网络教学完全依赖于信息组织、表达与传输,而上述若干消极干扰因素则会降低信息传递的效率,影响信息表达与传递的效果,从而影响网络教学生命力。在通信系统中,为了使系统具有较强的抵抗干扰的能力,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对信号加以改造。在网络课程中,抵抗和降低信息传递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加以研究,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在教学信息传递中强化信息传递的方法。
1. 任务驱动法。为了弥补网络课程教学信息传递与教师教学的差异,特别应该强调在网络课程实现的教学过程中,用任务来引导学生的注意力。通常在一个教学单元的开始,就应该给学生指定一个明确的任务,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白要解决这一任务。同时,对于给定的任务,还必须有分步骤的要求,以使学生在没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状态顺利完成课程学习。
2. 重点强调法。一个合格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会适时地给学生指出哪些是重点,并且在讲授到重点内容时,会采用各种方法予以强调。在网络课程开发过程中,为了降低学生的主观干扰,改善教学效果,同样应该对重点内容予以强调,比如对某些重点内容重复表达和传送;采用不同的字体、不同的字号,甚至不同的颜色来强调某些重点内容,有时候还可以用一些线段和符号加以衬托;还可以采用特定的语音信号对重点内容进行提示;采用不同的速度传授某些重点的内容,等等。按照控制论的说法就是给某些重点信息带上“情调”,让学生在了解一些重点的概念、理论、规则、定律、法则时予以注意和重视,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重点内容达到重点掌握。
3. 多媒体传递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为网络课程开发中的教学信息传递带来了巨大的活力。根据心理学的实验,学生在接受信息时,多重感官刺激对学生心理反应的建立远大于单一媒体信息对学生刺激的效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时,时而有精彩的讲授,时而有工整的板书,时而有形象的动作,时而有丰富的表情,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肯定比只有一种教学环节的情况要好。在网络课程开发中,能够采用的媒体信息有文字、各种图形、视频图象、动画、声音等,应该尽可能地采用上述多种或若干种媒体信息来表达和传递教学信息,而且学生从不同的媒体信息获得的是同一主题的内容,他们会通过对比和核对辨识真伪。当然这些多种媒体信息有同步和异步之分,但不管怎样,多种媒体信息必须表达同样的知识结构,使它们形成一个整体,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刺激与强化。
4. 模块组织法。网络课程的目的就是实现大量的信息传递过程。按照信息论的观点,衡量一个信息传输系统的关键,是对它所能传输的信息量进行测度,也就是测量它的信息熵(互信息)。要使熵值达到最大化,就要求信源传输的符号相互独立且各个符号概率均匀化。体现在网络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就是要把一些相关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合并在一个组块,而把一些相关性不强的内容,分别组织在不同的组块中,哪怕某些组块内容较少,也不要将一些不太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使组块与组块之间尽可能地相互独立。这样既可以保证在一个组块内学习时,学生获得全面的、有联系的完整学习,又可以减少组块与组块之间的干扰,使学生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获得满意的学习效果。这种方法与国外早期针对文字教材设计而提出的结构化文本设计非常相似。这种组织方法的另一个好处是学生可以在小步幅的环境中快速前进,与程度教学的理论也是吻合的。
远程网络教学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网络课程开发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但是,从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来看,对其中的信息传递进行深入的研究,是网络课程开发中最重要的问题。本文关于信息传递中的若干强化方法,仅仅是从教学信息传递的角度做了一些探讨,而大量的学与教中的应答反馈信息、评价信息的传递,以及在这些信息传递中消极干扰国素的影响与强化信息传递的方法仍需要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薛理银.教育信息处理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 傅祖芸.信息论——基础理论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