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教学型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00:54
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  黄立新    321004
[摘要]随着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不断推进,视频教学型网络课程所占比重逐渐升高,问题与优势并存,将视频板块设计成图解型视频并调适主讲教师心态,充分利用HTML板块实现资源整合等解决视频教学型网络课程现存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网络课程;类型;问题;设计与开发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网络教学成为变革教学方式、弥补传统教学不足的主要形式之一,网络课程的建设也呈快速发展之势。2000年5月25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关于实施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通知”(教高司[2000]29号),正式启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在分期分批的建设中,有不乏的精品陆续开发出来。但是建设过程中也有不少网络课程流于形式,其媒体的运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教育教学方法依然比较陈旧。为了促进网络课程建设的良性发展,多出精品,我们必须从课程开发的方方面面加以关注和研究,为课程的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     网络课程及其类型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一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①]。从目前国内现有的网络课程来看,网络课程综合运用多种媒体信息呈现教学内容,包括了“文字说明,背景资料支持,配音阐述,重点过程动画表现以及小画面教师讲述录像播放(在本文论述中称为小画面视频教学或视频教学)”[②]等。因此从网络课程运用的媒体因素可以把网络课程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         普通型网络课程。这类网络课程主要通过文字、静态或动态图像(包括动画)来组织呈现教学内容,也可称之为图文型网络课程。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中运用超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在文字页面的学习中获得大量的多媒体教学信息,通过对多媒体教学信息的解读来突破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这其中可能有视音频信息,不过视音频信息不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系统讲授,而是文字内容本身的视音频表达,是对教学内容的动态图解。
(二)         配音讲授型网络课程。这类网络课程在普通型网络课程的基础上,学习者还可以有选择的聆听主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系统讲授,增加听觉通道传送教学信息,学生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符号获取更丰富的教学信息,教师对教与学的控制也逐渐强化,学生的学习中有了教师的概念。
(三)         视频教学型网络课程。这类网络课程在普通型网络课程的基础上,学习者可以小画面视听教师的系统讲授,网络主讲教师走向了前台。普通型网络课程中教师好像无处不在而又处处不在,教师被泛化成一个开发群体而不是一个主讲教师,教师非常地不确定,对学习和学习过程的控制基本上通过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来间接实现。而视频型网络课程中,学生学习中有了非常明确的教师,教师的施教活动也进一步清晰化,而且网络环境下教师对教与学的影响和控制在视频教学型网络课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放大。浏览窗口通常分四个板块,分别呈现教师讲授的教学录像,一般是流媒体格式的视频(如图1中的①),目录选单(如图1中的②),同步PPT(如图1中的③)以及HTML窗口(如图1中的④)。四个板块实际是信息呈现的四个大舞台,如何设计与开发这四个板块综合呈现教学内容,关系到网络课程质量的高低和教学的成败。这类网络课程试图构建一个虚拟课堂,既有类似面授时的教师,也有类似面授时的板书或PPT同步演示,更适合学生已有的学习习惯,使学习者更容易适应网络环境下学习。




图 1
二、     视频教学型网络课程的优点
通过对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一二期的部分课程及部分网院自行制作使用的一些网络课程的调查,结果显示“33%的课程使用了流媒体视频,主要是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讲解”[③]。在中国教育卫星多媒体宽带传输平台中,通过VBI数据广播和IP数据广播传送的网络课程中,此类课程所占比例更高,而且随着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小画面视频网络课程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成为开发和设计的首选。视频教学网络课程主要有以下优点:
(一)         异步点播
视频教学型网络课程利用网络时空两个自由维度,使教师的系统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在不同时空进行,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点播课程内容来学习。既克服了面授方式下学习者必须在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进行指定内容学习的局限,又没有电视课程必须按时收看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
(二)         步调自控
与面授及电视教学相比,学习者有更强的控制权,对点播学习的章节内容学习者可在目录选单板块实现自主控制,包括学习的起点、学习的进程(跳、退、停等)、内容的反复再现等,直到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为止。
(三)         多感官刺激
视频教学型网络课程视频教学板块展现了教师授课的动态画面,把教师从幕后搬到了前台,揭开了网络教师的神秘面纱,成为学习者可视可听甚至可交互的教师,使学习者有课堂教学的感受,从普通型网络课程的向页面学习变为向教师学习。同时PPT板块呈现了以文本等为主的同步演示文稿,对内容要点进一步强化。
(四)         学习过程简单
和普通型网络课程相比,学习者操作负担较轻,只需对目录选单进行选择,然后可以专心视听,从而能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内容的学习上。
此外,相比其他文字形式的内容,“视频内容能较好地保护讲授者的‘知识产权’”[④]。
三、     视频教学型网络课程问题分析
视频教学型网络课程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除了“声、光、流效果还不够好”[⑤]、制作成本高、共享程度低等缺点外,更突出的问题表现为:
(一)         头像搬家
从信息熵的角度来分析,目前网上视频教学型网络课程小画面视频板块绝大部分是教师的头像,这种头像搬家在早期电视教材编制中曾受到不少的批判。在这十分之一(320×240:1024×768)到六分之一(320×240:800×600)的屏幕区域中所传递的信息量是非常小的。在学习之初,学习者可能希望知道教师的长相等基本信息,即对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当教师形象在视频板块中出现过之后,这一不确定性也随之减少或消失,在后面的教与学中,这一板块如果始终是教师的头像的话,对学习者来说已无太多信息可言,成为小小屏幕上一块制作成本高、传输带宽大而又收益很低、浪费不起的板块。虽说教师授课过程中的表情、手势、眼神等非语言符号也传递部分信息,但这部分信息真正的教育意义已经非常小,教师在没有面对学生时,只能假想学生在他讲授之后的情景,并做出相应的表情、手势、眼神以示反馈,这类表情、手势、眼神等实际上是一种纯粹的单向活动,这种反馈对学生而言,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无所适从,教师表情、手势、眼神等非语言符号不但不能形成师生的互动反而将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干扰信息、无用信息。
从学习者心理角度来看,凭借主讲教师的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及电子文稿很难创设出一种理想的学习情景,而且在远程异地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约束力削弱甚至消失时更难让学生入情入景,当长时间面对教师少有变化的姿势、讲课方式,很容易失去视听学习的兴趣,不仅难以体会到教师教学的魅力,还容易失去对主讲教师的信心,导致中途终止学习。
(二)         板书搬家
在视频教学型网络课程的PPT板块,现有的开发平台如Microsoft Producer for PowerPoint 2003、CPT2.1对这一板块的内容事先要进行格式的转换(PPT转换成HTML),原文档中的许多功能包括动画、切换方式、超级链接等效果经过转换后在PPT板块中无法实现,从而使得这一板块的表现力受到严重的限制,只能较好的呈现文字和静态图片等媒体信息。加之课程设计与开发人员忘记了这一板块呈现多媒体信息的特点,只是重复教师讲授中的部分要点及其相关概念等文字信息,即所谓的板书搬家。
(三)         被动学习
视频教学型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更多地是通过视频教学和PPT演示营造一个类似传统课堂的虚拟空间,既有教师的讲授(即教室中的教师活动录像),也有教师教学内容要点的呈现(板书),这一设计思路无疑产生了学习者被动学习的客观条件,通过目录选单的点选之后,学习者的学习主要还是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模式,不利于开展探索式、个性化、协作式学习。
(四)         主讲教师经验不足
传统教学中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一定能胜任网络主讲,在摄像机、灯光等设备前很难发挥其正常的水平,缺乏上镜人员的专业化训练。一方面教师过多关注自己的视频形象,忘记了学生,自己的言语和以往的经验成为下一阶段教学的唯一反馈源;一方面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很难有现场教学的激情,结果出现主讲教师举止拘谨紧张、表情木纳、照本宣科的情况,重蹈部分教育电视节目的覆辙。
四、     视频教学型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针对视频教学型网络课程现存的突出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与开发,提高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效益以及网络学习的质量、效果。
(一)         充分发挥视频教学板块的功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借助教师与同学的帮助,通过协作和会话的方式,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情景的创设在学生的学习中显得非常重要,传统教学中录像、电影等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提供共同经验基础创设情境的手段,我们可以把图解型电视教材制作的思想和方法运用到这一板块的设计与开发中,即让这一板块的主讲教师形象退居画外,由原来的讲授型画面变成图解型画面,尽量少用教师授课的镜头,利用小画面视频板块来播放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及视频资料,在必要时使用窗口切换全屏呈现视频内容,伴音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当视频资料本身有伴音时,有选择的进行叠加和取舍,使小画面窗口传递的信息量实现最大化。
当然这一板块的制作难度有所增加,在拍摄记录教师授课的视频资料后,还要搜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动画资料如Flash动画事先得生成视频格式的动画)等多媒体素材,然后利用视频编辑软件将多媒体素材编辑合成完整的流媒体文件,加载到小画面板块。借助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来创设学习情景,呈现动态变化过程,辅助学生学习。
(二)         主讲教师网络授课的适应性调节
1、          心理调适。担任网络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坦然面对网络授课这一新的方式,消除紧张心理,打消名利顾虑,从主讲教师内部进行心理调适。同时图解型的视频教学板块中,教师幕后讲授本身可极大的消除这一系列心理障碍,主讲教师的注意重心从外在形象、言语错漏等转移到教学内容的讲授和教学策略的运用上。
2、          激情激发
教师的临场教学激情是教学技艺能否充分展现、魅力塑造的关键。因此可以摄录教师的真实教学或微型课堂,让主讲教师面对真实的学习者,实时收集学习者的反馈信息,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教学技艺,通过真实的课堂环境激发教师的授课激情。教师教学实况被系统摄录,编辑合成时基于授课的声音主线插入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演示、视频资料等。
(三)         HTML板块实现资源整合
HTML板块可以加载HTML和HTM等格式的文件,只是板块在窗口中所占面积比较小而已。HTML页面中所能呈现的信息(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动画、视频等),特别是师生、生生等交互功能都可以在这一板块中实现,实际上是一个资源整合的小型平台,基于这一小型平台学习者可以进行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因此在设计和开发中不能忽视HTML板块的功能。这一板块除了提供网址资源、文献资源外,还要设计好交互通道,使学习者能在学习中方便的实现同步或异步方式的交流,通过交互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一种求助、竞争和协作的良性关系,变被动的视听学习为主动学习。
综上,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理论与技术渐趋成熟,在视频教学型网络课程开发和设计中必须综合利用多种媒体创设学习情景,增加师生、生生交互,激发主讲教师的教学激情,使视频教学型网络课程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黄立新,男,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讲师,教育技术学硕士。邮编:321004。电话:13566997709。E-mail:hlx@mail.zjnu.net.cn。
参考文献:
[①]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试行).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2002年5月
[②]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试行).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2002年5月
[③] 梁林梅,焦建利.我国网络课程现状的调查和反思.开放教育研究.2002,6.13.
[④]李晓明.燕园课程在线:大规模网络课程视频服务的理念与实践.开放教育研究.2003,4.4.
[⑤]李晓明.燕园课程在线:大规模网络课程视频服务的理念与实践.开放教育研究.20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