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_张琴珠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0:44:16

网络课程开发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开发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网络课程

1. 网络课程设计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的设计原则。如适应信息社会需要原则、发挥异步学习优势的原则、以多元载体为教学手段的原则、坚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倡导案例教学原则、丰富课程资源库原则、电子化管理教学原则和面向绩效的评价原则等等。
2. 网络课程开发的主要过程包括确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总体设计与原型实现、教学设计、脚本设计、素材准备、课程开发、调试和试运行等各个阶段。
3. 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中会涉及到很多开发技术和开发工具,合理的选用开发技术和工具对提高网络课程的开发速度和开发质量有很大的关系。

5.2.1 网络课程设计的原则
网络课程设计不能简单套用传统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一定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特点,符合信息化社会的教育改革精神。因此,网络课程设计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的设计原则。
1. 适应信息社会需要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网络课程应该从培养信息化社会需求的人才高度出发做到观念更新、教法革新、内容从新、评价创新。
2. 发挥异步学习的优势
网络既可以支持同步学习,又可以支持异步学习。但就目前而言,在网络上实行同步教学既不经济又不实用。同步学习只利用了它的空间自由度,并且目前的网络线路还受到带宽的限制。而异步学习方式可以利用网络的时间和空间两个自由度,更适合于网上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因此,异步学习更是应该大力倡导。
3. 以多元载体为教学手段
网络课程主要以计算机为载体,但是不应该排斥其它行之有效的信息载体,特别是书本和光盘,书和光盘可以作为离线学习辅助手段。将离线资源与网络课程相结合有很多好处,可以弥补目前网上中文教育资源不足的缺陷,也可以减少网络信息传输的负担,还可以通过减少在线学习时间而降低费用。
4. 坚持学生自主学习的观点倡导案例教学
网络课程应该坚持以学习者为主体,营造一种有助于学习者探究性学习的环境,促进一种自主学习的文化。学习者自主学习活动包括自学知识、观摩演示、观察案例、寻找信息、探索问题解法、交流研讨、构建作品、自我评价等。
案例学习历来是各学科教学法研究的一项内容。在坚持自主学习观念指导下,网络课程中更应该应用案例学习方法,让学习者通过大量的案例观察与分析,从中体验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提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5.丰富课程资源库
网络课程应该是一个以信息资源利用为特点的开放性课程,课程资源库建设可以采取自建与引用相结合的办法。传统课程开发是以学习内容设计为中心的,而网络课程应该是以学习过程设计为中心的,而且网上学习过程具有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利条件。这种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学习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6.电子化管理教学
网络课程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的信息管理功能,通过建立和维护学习者的电子学档来管理学习过程。电子学档可以包括学习者身份信息、学习任务信息、学习活动记录、学习评价信息、电子作品选集等。还应该让学习者尽量利用电子手段完成作业,把他们的电子作品作为学习业绩。 学习者的电子作品可以传送给老师,也可以通过网页形式发布,以便接受多方评议。特别有价值的电子作品是信息化教案,教师通过设计信息化教案的练习就能逐渐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积蓄力量。
7. 面向绩效的评价方式
网络课程的教学评价可以采取面向绩效的评价方式。不但要知道学习者做得怎么样,还要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因此,网络课程的教学评价可以依据学习者的电子作品进行评判。课程设计者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一些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称之为量规。通常从作品的选题、内容、组织、技术、资源利用等方面确定评价的结构分量,并具体规定各分量的评分等级。有了这种量规,就能大大降低评价的主观随意性,不但可以教师评,而且可以由学习者自评和同伴互评。如果事先公布量规,可以对学习者的作业起到导向作用。
返回
5.2.2 网络课程开发的过程
在网络课程设计原则的指导下,网络课程开发的基本过程如图5.1所示。从图5.1可以看到整个开发过程可以分为确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总体设计、制作原型、脚本设计、素材准备和课程开发等七个主体阶段,和几个测试和修正的辅助阶段。

下面对网络课程开发过程的主要阶段作一些阐述。
1. 确定教学大纲
网络课程的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出学科的内容、体系和范围,它规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的实质性内容,是编写网络课程的蓝图,也是检查网络教学质量的根据,对网络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对学生了解整个课程知识体系也有很大帮助。
网络课程的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本文、实施要求和编写原则等几部分构成。说明部分应该扼要介绍本学科的目的和任务,选材的主要依据,以及有教学与学习的原则性建议。本文部分是列出按层次结构自治的知识点条目(一般是编章节目),知识点的简要说明,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教学时数、教学活动及其所用时间的说明。实施要求要求部分只需列出编写教材的参考书目,教学环境要求,教学仪器设备,辅助教学手段、说明等。教学大纲的编写要注意的原则是科学性、思想性、主观联系实际、基础性、系统性等等。
如果开发的课程已有教学大纲,应尽可能选用现有大纲,如果没有,要编写一个,编写的大纲要经过学科专家审查。
返回
2.确定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选择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配套的书面材料,如教材、练习册、实验手册等。如果已有优秀教材,尽可能选用。网络课程的教材内容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符合网络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表达形式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范标准。
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选择切合实际社会需求、反应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的内容,对于那些已经过时的内容要坚决地删除。教学内容的不能简单堆砌,而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教学内容应能够把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要求提炼出来,形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知识系统,使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练习册是选定教学内容后,诊断与巩固教学内容的测验试题的集合,它是网络课程的一个组成部份。网络课程的配套练习册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电子化的。
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区分一些含有技能培养目标的内容。对于技能类的内容还需考虑必要的实验。实验是课程中理论知识的实践认证,技能知识的具体体现。设计网络课程的虚拟实验时,要注意实践性和可行性。实践性是指实验在理论指导下,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达到预期结果;可行性是指设计的实验条件不能太高,要能在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实施。实验手册是对实验的说明,一般有实验目标、实验环境、预备知识、实验步骤、实验报告、思考与练习等几大部分。
返回
3.总体设计与原型实现
总体设计是网络课程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环节。网络课程的总体设计不同于一般的计算机软件设计,它是形成网络课件的总体思路,既要考虑学科教学的特点,又要考虑网络技术的合理应用。因此,网络课程的总体设计是确定后续开发过程的各阶段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按照总体设计的方案可以实施原型的设计和制作。
在原型的设计和制作时,可以先选择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设计出网络课程的一个教学单元的原型。通过该原型设计,确定网络课程的总体风格、界面、导航风格、素材的规格以及脚本编写的内容。原型实现后,应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尤其是征求最终用户(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征求的意见进行修订,以达到最优化的目的,减少后续开发过程中修订的工作量。
在进行网络课程的总体设计时,特别要注意课程内容的组织、表现和导航问题。
(1)网络课程的内容组织
网络课程的内容要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基本上可以根据知识点或教学单元划分模块,使模块具有很好的独立性。课程内容的组织是以有良好导航结构的WEB页面为主,链接有特色的网络或单机运行的教学课件,课件也以知识点教学单元为单位。课程内容可根据具体的知识点要求采用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文字说明、背景资料支持、配音阐述、重点过程动画表现以及小画面教师讲授录像播放相结合等。自测部分可根据具体的知识单元设置。
每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都有如下几个部份:学习目标、教学内容、练习题、测试题(每一章)、参考的教学资源。课时安排、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说明等。在难点和重点的知识点上提供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学习内容。根据不同的学习层次设置不同的知识单元体系结构。
模块组织结构应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充性,课程结构应为动态层次结构,而且要建立起相关知识点间的关联,确保用户在学习或教学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跳转。
(2)网络课程的内容表现
在总体设计阶段考虑网络课程的内容表现不同于具体开发时的内容表现,此时的内容表现着重指出某些特殊的知识点必须使用哪些多媒体来表现或者不能使用多媒体表现,只用文字显示等,不作具体的内容呈现设计。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某个教学目标,提请教学设计阶段特别注意该内容的媒体选择限制。
对于一般的课程内容,没有特别要求,在总体设计阶段无须作任何内容表现说明。
(3)网络课程的内容导航
网络课程的信息量大,内部信息之间的关系可能异常复杂。因此总体设计阶段还应该对可能产生迷航的地方,或必须返回的地方要有导航说明。以便后面各阶段能延续实施。
返回
4.教学设计
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在总体设计的纲领性原则指导下进行的。教学设计是细化网络课程的内容组织、内容表现和内容导航。这里的细化工作还是建立在模块化的意义上,还不完全属于可操作性的细化。教学设计不是软件制作层面上的设计,因此,这项工作主要是依靠了解网络技术的学科专家完成,以便能充分体现学习理论,合理应用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环境设计。关于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环境设计将分别在下面展开介绍。
教学内容设计要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合理设计教学的信息结构,用清晰、明确、简单,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说明文字表达设计要求,不能使后续阶段的工作者对教学内容设计的说明语产生其它的理解。以保证开发后的网络课程达到预定的设计目标。下面以内容导航为例,说明教学设计中说明语的明确性。
网络课程设计中可以选用的导航方法:
① 列出课程结构说明。此方法是建立目录索引表,以表格的方式列出如下内容:教学单元、教学活动、学习时数、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并指明学生所处的知识层次和位置;让学习者了解网络课程的信息结构,直接到达所需要的学习页面。
② 给出网络课程网站的文件结构。网站的文件结构要根据章节、通用网页、组件和媒体类型等适当地建立相应的子目录,单个子目录中文件数目不宜太多,以方便维护。
③ 页面组织。网站的网页组织要反映课程的目录层次结构和网状结构。网页间的联系要便于学习者对知识结构的掌握。在网页中应有到课程起始页(Home)、前一页、后一页、上一层、相关内容的超链接,应提供由关键词(基本概念)和目录树查找相关网页的快速跳转功能。对于描绘教学内容的重要媒体也要提供查询和直接显示功能。
④ 直接导航。对一些重要的导航点,如当前学习单元、当前学习目标、学习单元的结束、前进、后退等,在主界面的导航中心提供直接的导航,只需用鼠标单击导航上的超链接,便可直接进入对应的界面之中。
⑤ 浏览历史记录。这是记录学生在超媒体知识空间所经历的历史路径,学生可随时快速跳转到以前浏览过的页面。使用线索记录学习者浏览路径,可让学习者沿路返回,也可预先设计浏览的路径,减少学习者的探路时间。
⑥ 检索表单。用来提供对整个课程全文检索功能,让用户检索Web的信息,帮助学习者迅速寻找所需要的学习内容。
⑦ 帮助。这是对一些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用帮助页面的方式给出指导,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习者不至于迷航。
⑧ 导航条。可以提供到顶级页面、上一级、下一级、同一级页面的导航。
⑨ 演示控制。用于对动画、影像、声音的控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控制影像/声音的播放进度。
⑩ 书签。可以记录学习者标记的学习重点,便于对重点学习内容的快速定位。它是Web浏览器必备的功能。
⑾ 框架结构。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结构比较复杂的课程设计。主框架可以是学习区,副框架则可用作动态导游图,以显示当前的学习进度,并可以点击导游图直接到达某个进度。
要求教学设计人员对以上的导航方法和网络课程开发人员有一致的认识,双方对每一个导航方法都能说出相同的作用和功能,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设计人员写的教学设计说明语准确无误。导航策略用于网络课程,实际上是教学策略的体现。这是一种避免学习者偏离教学目标,引导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它是决定网络课程质量的因素之一,因此需要精心设计。
选择导航方法仅仅是教学内容设计的一个方面,教学设计需要有很好的网络教学的理念,运用合理的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因此对教学设计人员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返回
5.脚本设计
网络课程的脚本编写要充分考虑原型设计阶段所确定的内容表现、导航、教学设计等课程的总体风格。脚本描述了学生将要在计算机上看到的细节。它相当于网络课程的详细设计,在课程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脚本设计是设计阶段的总结,又是开发和实施阶段的依据。从其内容来看,脚本设计是网络课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而不是课本或教案的简单复制。
(1)网络课程的脚本设计要求
设计网络课程的脚本,最重要的是人员组成。因为脚本不仅包含了将要在计算机上显示的大量的教学信息,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计算机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与这样的环境的互动中,促进学习过程的良性发展。这就要求脚本提供的教学信息以及这些教学信息的展示和交互过程应能较好地体现一定的学习理论,应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因此,参加脚本设计的人员应该是懂教育教学的软件设计专家。脚本设计是根据教学设计的文档进行的。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明确教学设计中给定的总体教学目的和各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使用的教学内容准确无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CAI模式)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充分体现教学设计中决定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巧用计算机的输出和显示功能;脚本编写格式应该规范。
网络课程的脚本可以使用不同的格式(可参见第3章的有关内容),但必须规范,而且要便于对脚本各项内容的表达,这些内容包括:
① 显示信息。指屏幕上将要显示的教学信息,反馈信息和操作信息。
② 注释信息。说明显示信息呈现的时间、位置和条件以及连接要求。
③ 逻辑编号。显示信息常常是以屏幕为单位来表述的,为了说明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每一个显示单位应有一个逻辑编号,以便说明连接时使用。
④ 媒体、交互信息和“热字”的表示。为了清楚地表示教学信息中使用的不同媒体(文字、声音、图形或图像等)、教学信息中的“热字”以及交互过程中呈现的各种信息,脚本中常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它们。
对于编写好的脚本,应组织编写人员和更多的教师对其进行审查,修改其错误,补充其不足。
脚本设计阶段得到的网络课程脚本是作为编程制作蓝本,是提高网络课程开发的速度和质量的基本保证。
(2)脚本类型
脚本包括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文字脚本是按照教学过程的先后顺序,描述每一个环节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一种形式,其主要目的是规划教学软件中知识内容的组织结构,帮助教学软件开发者将所要传授的知识清晰化,并对软件的总体框架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文字脚本与文本教材有较大的区别,它除了要表达清楚知识内容之外,还需要对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学活动、采用的教学策略、所采用的表现方式、教学软件的总体结构等进行说明。一般情况下,文字脚本包括以下内容:
① 使用对象与使用方式的说明。用于阐明教学软件的教学对象,软件的教学功能与特点以及软件的适用范围与使用方式。
②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描述。主要阐明教学软件的知识结构,以及组成知识结构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并详细介绍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③ 网络课件的总体结构。根据教学大纲和总体教学目标,确定网络课件的总体体系结构,划分软件的基本组成模块,并确定各模块间的联结与导航关系。
④ 知识单元的教学结构。表述一个知识单元的教学结构,它是文字脚本设计的主体,一般都由多个文字卡片组成,每个卡片一般都有序号、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类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的组织结构等。
文字脚本可以说是对教学软件的总体构思的设计,它是学科教师按照教学过程的先后顺序,将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描述出来的一种形式,但它还是一种概要设计,还不能作为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的直接依据,因为教学软的开发,还应考虑所呈现各种信息内容的位置、大小、显示特点(如颜色、闪烁、下划线、黑白翻转、箭头指示、背景色、前景色等)、交互方式,还要考虑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各种编程方法和技巧,还需要编写制作脚本。
制作脚本包含着学习者将要在计算机的屏幕看到的细节,例如,用各种媒体展示的教学信息;计算机提出的问题;计算机对学习者各种回答(正确的或错误的)的反馈;在不同的情况下,学生应进行的正确操作,等等。制作脚本一般采用卡片式格式,在卡体部分将这些信息的内容及显示的位置描述出来,同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这些信息的类型。在卡体的注释部分,详细地说明卡体中各种信息显示的逻辑关系,即先显示什么内容,后显示什么内容;后来的内容显示时,先前的内容是否还保留;操作信息的作用,等等。
在脚本的设计中还应该特别考虑课程的超文本组织方式。当将课程的内容细分成学习单元,形成节点,其内容可以是一段文字,一幅图,一张图表,一段程序,一个概念或一份测验。通过这些单元,力图把课程的所有内容都包括在里面。超文本组织方式可以采用设置“上下文”和“概念” 连接相关的节点或点,形成主流链和非主流链。“上下文”是一个特殊关键字,是和本单元直接相关的下一个单元的入口,通过“上下文”将各单元连接成主流(main stream)链,主流链中的各单元是基本教学内容。“概念”链形成非主流,非主流的单元内容一般作为参考内容,如辅导材料、概念解释等。
返回
6. 素材准备
在素材准备阶段主要根据脚本设计要求,准备所需要的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案例等,通过网络课程原型的设计和脚本的编写,可明确素材的规格、数量、种类和具体内容,便于进行批量制作,可大大降低开发的时间与成本。
素材准备工作包括素材的采集和素材整理。
素材采集是通过扫描仪扫描图形,利用声卡和视频采集卡把准备好的音频和视频素材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文件。
素材整理是将制作好的素材,根据《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素材进行属性标注,纳入到网络课程的素材库中,供学生学习和教师在学习和教学中参考使用。
返回
7. 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阶段是根据脚本提供的要求和建议,参考开发的课程原型,利用课件开发工具(FrontPage、Dreamwaver、Flash、Shokewave、Mediatools、Visual J++等)集成课程内容,形成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的开发工作是由软件制作人员完成。软件制作人员可以完全按照脚本设计制作,也可以对脚本设计中的未展开部分加以设计并制作。特别是一些涉及软件制作的实施内容需要开发人员再次设计,例如,界面设计和制作。需要对屏幕上将要显示信息的布局进行设计,包括主菜单、不同级别的操作按钮、教学信息的显示背景、翻页和清屏方式等。
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还要注意准确使用描述性文字。中文字体尽量用宋体和黑体,字号不宜太小和变化太多,背景颜色应与字体前景颜色协调,以便减少在屏幕上阅读的疲劳。在画质上,应要求构图合理、美观,画面清晰、稳定,色彩分明、色调悦目,动画、影像播放流畅、具有真实感。图形图像应有足够的清晰度。色彩的选择应清晰、明快、简洁,颜色搭配合理,主题与背景在色彩上要有鲜明的对比。网页色调要与内容相适应,背景颜色应与前景颜色协调,各页间也不宜变化太大。
还要进行合理构图。构图的基本要求是设计好屏幕的空间关系,使画面新颖简洁、主体突出,具有艺术感染力,使教学内容形象地展示在学习者面前。动画的造型要合乎教学内容的要求,比喻和夸张要合理,动作应尽量逼真,动画要尽可能接近事实。
开发过程中注意影像的使用也很重要。影像的目的是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增加可信度。由于动态影像的信息量大,受网络带宽的限制,播放可能会出现停顿现象,这时应适当减小影像的播放窗口,要尽可能采用流媒体技术。
在声音质量上,应要求解说准确无误,通俗生动,流畅清晰;音响时机恰当,效果逼真,配乐紧扣主题,有利于激发感情,增强记忆。在声音的处理上要慎重考虑,要考虑网络带宽的制约,应与影像结合起来综合平衡。
在内容结构上,同一网页中不宜同时出现过多动态区域。网页长度不宜太长,一般不要超过三屏,在800*600屏幕分辨率下不应横向滚屏。每门课程的网页应保持统一的风格和操作界面。控制功能、操作方法符合常规习惯。课程内容的设计应尽量加入交互方式,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在疑难的知识点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展现其内涵,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习者对课程中的有关图片、资料、动画可选择浏览或不浏览,也可选择背景音乐开或关,以及配音阐述的开或关。网络课程每个知识点都应提供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料链接,以拓广学生知识面。
当网络课程开发成功以后,开发小组的成员还要编写该课程使用的说明文档。使用说明可以包括课程使用的对象、使用的支撑环境、使用的机型、使用方法、以及其它配套使用的文字材料等。
返回
8.调试和试运行
网络课程开发完成以后,马上应该将课程投入试运行,组织有关教师和学生参与使用并作出评价。对于发现的问题应汇总以后加以修改,不能采取发现一个修改一个的方式。因为有些问题单个出现,不足以发现整体结构或关键部分的问题,只有当错误汇集起来以后可以分析出错误发生的关键所在,才能解决错误产生的源头。
通过调试修正,达到预期设计目标的网络课程才能够正式上网运行。在网络课程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很有价值的教学信息,这些教学信息通过相应的管理系统的管理,可以纳入到网络课程中并成为网络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入使用的网络课程也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在网络课程的运行过程中,不断收集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意见、收集动态产生的教学数据,通过对这些意见和数据的分析处理决定是否要对网络课程做进一步修订。
返回
9. 教学环境设计
教学环境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个方面。这里的教学环境设计主要指基本的软教学环境,包括与网络课程学习直接有关的课程大纲、练习题、答疑系统、课程学习讨论系统和作业提交与管理系统。与此有关的所有内容可以直接在统一的网络教学平台界面中录入,或通过标准的TXT或RTF文件提供,属性项说明可见《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格式为:属性名=属性值。
(1)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可以按章、节、知识点三层结构来组织。
例如:
章=1
章名=基础篇
节=1
节名=基础篇
知识点=什么是FLASH?
教学要求=理解
主要内容=FLASH是Macromedia公司出品的,用在互联网上动态的、可互动的shockwave。它的优点是体积小,可边下载边播放,这样就避免了用户长时间的等待。
......
章=3
章名=特效篇
节=3
节名=特效篇
知识点=立体层旋转效果
教学要求=掌握
主要内容=学会用Flash制作立体层旋转效果。
......
(2)练习题
题型一般有是非题、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形式。也可以建立课程的练习题库,题库应包括试题所属的模块、题型、试题正文、标准答案等字段,系统应能让用户浏览从练习题库动态生成的网页,应在相应的模块中,建立到练习题的超链接。试题标注属性可见表5.1。
表5.1试题的属性标注
例如:
试题编号=00001
题类=非客观题
试题类型=简答
知识点=教育的文化功能
难度=较难
区分度=中
认知分类=理解
考试要求=简要回答如下问题
试题正文=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参考答案=教育有社会发展功能,也就是说,教育培养的人才,在促使整个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促使社会发展。怎么促使社会发展?那就要人才,这时我们的人才就应该具有时代感、时代性、时代特色,同时要具有社会特色。这就是要进行社会教育、进行社会实践教育。因此,教育的社会功能,就要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抓生产劳动的教育、抓艰苦奋斗的教育、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应该培养学生有勤俭治家、勤俭治国的精神。不仅仅要抓课内教学,还要抓课外教育;不仅仅要抓校内教育,还要抓校外教育。所有这些,都是教育的社会功能所促使素质教育的内容。
评分标准=大致意思相同就给全分。
建议的考试时间=360
建议的考试得分=5
出题人=余胜泉
出题日期=2000/08/31
审订人=马力
审订日期=2000/09/01
(3)问题资源
问题资源主要是提供本课程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每门网络课程应配备丰富、完整的答疑资料库内容。
例如:
问题标题=什么叫做创造性人才?
问题正文=什么叫做创造性人才?
问题附图=无
解答标题=创造性人才=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的人格
解答正文=对于创造性人才可以列一个简单的公式,即创造性人才=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的人格。换句话说,所谓创造性人才,既包括一个人的智力因素,创造性的智力,同时,又包括创造性的非智力因素,这就是创造性的思维或创造性人格。
解答附图=\answer\creative.gif
(4)讨论主题
讨论主题是指提供在本课程中可引发学生争论的主题及引导性文章。
例如:
讨论主题=什么叫做创造性思维?
发言1=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独特、且有意义的思维。什么叫新颖?就是前所未有。什么叫独特?别的同学没有、别的人没有、别的个体没有,他有,这叫独特。但光新颖、独特,是不是就是创造性呢?这样的思维是不是就是创造性思维呢?不见得。
发言2=创造性思维的第二个特点,是思维加想象。什么是想象?最典型的是吴承恩写的《西游记》,其中塑造了像孙悟空这样的人物。孙悟空哪里来,是凭着吴承恩的想象力,是想象的产物。我们头脑中有许许多多形象,许许多多表象,经过头脑加工以后,组合为新的形象。新的形象就是想象。
发言3=是灵感。当然,中小学生是没有灵感或者说只是灵感的萌芽,中小学生的灵感哪里来呢?中小学生的灵感仅仅是处于萌芽阶段所萌发出的一点点火花。希望老师应该培养孩子们的有意注意。心理学往往规定有意注意,多大的孩子有多大的有意注意。但是,一个人的兴趣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有意注意。如果有兴趣的话,有意注意就会长时间地持续下去。因此,我们应当从兴趣、求知欲、从有意注意入手,来培养学生的灵感。如果中小学阶段能够培养孩子们的一些灵感,那么将来他们就会有非常丰富的灵感。
(5)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与本课程教学相关的数字化参考资源。资源属性标注见《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一个图形资源的标注格式如下:
素材编号=00003
类型=仪器图片
学科(专业)=化学
适用对象=通用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内容简介=玻璃烧杯
关键词=玻璃烧杯
素材编写时间=2000/02/12
素材编著者=李人
数据量=43786
存储格式=gif
分辨率=300*200
扫描分辨率=75DPI
颜色数=256
(6)网络课程的属性描述
当网络课程提交到统一的中心网站时,需要纳入到整个远程教育体系中,为此需要对课程的基本情况进行如下的属性标注(参见表5.2):
表5.2网络课程的属性标注
返回
10.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又一个方面。自主学习活动设计是网络课程开发的核心内容,它是对即将实施的网络教学具体活动的规划和设计。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便可清晰的知道如何利用已设计好的网络课件与网络教学环境。自主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网络学习中来,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提高网络学习的参与度。自主学习活动对学生个性的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协作意识与协作能力、知识学习与实践均有重要的训练作用。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知识两个角度出发,网上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习者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知识学习与知识实践的统一。
社会化是“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社会性的过程”,例如团结、服从。通过网上课外活动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如用户注册、网络规则和礼仪是培养社会性的有效手段。以虚拟社区形式出现的网站能体现出更高的社会性。个性作为心理学上的概念,即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爱好、品性等)的总和。网上课外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它为学生个人提供获取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新途径,使学生的学习富于独立性和创造性。
网上教学活动的知识化功能体现在创建一个有充分交互的多媒体资源和愉快的活动环境,提供各种支持网络工具使学生能容易地将信息转换为有用的知识。通过Web能获得课外“即时信息”,对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信息量,跟上时代潮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是课外活动的重要特性。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要的一条在于必须独立观察、分析,在实践活动中锻炼。网络能充分提供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实践功能。通过网络可建设虚拟的实验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或者个人方式进行充分安全的实践活动。
在规划各种形式的网络活动时,应综合设计并协调处理好社会与个人、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否则网上教学活动很可能出现偏差。例如过分个性化则可能发生沉溺于网络,以自我为中心的负面效应。所以对参于基于Web的课外活动的成员资格应具有多重目标要求。
在一门完整的网络课程中,至少需要设计如下教学活动:实时讲座、实时答疑、分组讨论、布置作业、作业讲评协、协作学习、探索式解决问题等。教学活动的安排,根据课程内容确定。
自主学习活动的核心是让学生真正的深度参与到学习中来,它对复杂的课程内容的学习以及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非常有帮助。比如,学生在学习“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时,我们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学习活动来促进学生加深对“建构主义”的理解。实施过程如下:
① 首先收集国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术文章。通过搜集文献学生可以知道国内研究“建构主义”的学者和他们的学术观点,区分学术观点间的差别和共同点。
②将所有文献放在网上,限定一个时间段,要求学生阅读这些文章。
③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对某一个学者的学术观点更加欣赏)选择扮演的学者。
④要求学生到网上学术演讲厅中以扮演的学者身份演讲辩论,在演讲过程中必须阐述他所扮演学者的观点。
⑤教师做主持人维持演讲规则与秩序,并适当给予学生帮助与提示。
从上面的一个小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若用普通的方法学习“建构主义”,学生看完几篇文章,做几个练习就完了,大多数学生的认知心理加工都在表面层次,而在上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看了文章内容后,还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心理加工,消化文章所表达出的观点与思想,并用自己的语言去阐述学者的观点,看完文章后再通过语言来表达与仅仅看看文章的心理加工显然不是在一个层次。加大、加深学生的自主思维,这就是设计自主学习活动的精髓。
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时应该注意的到,自主学习活动实施起来比较长,知识传递的效率没有课堂授课高,它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基本素质的培养,它应在课程内容中占一定比例,但不能过多,否则,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另外,自主学习活动往往要求学生做深入的思考,做广泛的调研,它针对复杂的教学内容比较有效,而对于简单的教学内容采用传统式的方式可能更加有效。因此网络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色。
返回
5.2.3 网络课程设计中采用的技术和开发工具
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中会涉及到很多开发技术和开发工具,合理的选用开发技术和工具对提高网络课程的开发速度和开发质量有很大的关系。下面对一些已经成熟的技术和工具作简单的介绍。
1. 网络课程设计中采用的技术
基于网络的课程涉及的技术有很多,如基于网络的课程学习导航、讨论区(实时和非实时两种)、电子邮件、通过网络音频数据流或传统电话传输的声音、图像、视频片断等。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技术都包括在课程设计中,只有选择适当的技术才能达到优化网络课程设计的目的。
(1)HTML语言、JAVA及脚本语言
利用Frontpage、Dreamweaver等可以制作内容丰富、富有动感的页面。这两个软件支持多种图像、声音、动画格式,使用Javascript、Vbscript脚本语言创建动态的网络课程。JAVA的一个重要特性是与平台无关,支持多线程的程序设计。利用JAVA编写出来的程序可以从一种平台移植到另一种平台而不需要修改。由于CGI编程过于繁琐,促使JAVA编程迅速发展。
(2)ASP技术
ASP是一种服务器端的脚本编写环境。在服务器端运行ASP脚本语言,并连接到后台数据库,把动态查询生成的网页传送到客户端浏览器。ASP中通过设置变量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存储、检索和操作。通过调用函数、定义过程执行特定的任务。
(3)数据库服务
数据库服务是网络教学的后台基础,用以实现高性能的数据库管理。ACCESS、SQL、Oracle都可以建立数据库,通过与ODBC建立连接,实现对数据库的读写操作。
网上答疑、讨论系统通过数据库记录学生的问题、教师的解答;网上自测系统通过ASP与数据库连接实现发试卷、提交试卷、智能评卷、统计等;学生档案系统数据库中存储学生的个人信息、管理人员能对其进行各种操作,学生使用自己的密码可以更改个人信息或进入系统的其他服务。
(4)数据库连接技术
数据库连接技术是服务器与网页之间的接口程序,通过数据库连接技术实现了HTML文件同数据库的关联。它是学习者访问数据库的桥梁,学习者根据数据库所提供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实现对数据库文件的读取。目前数据库连接技术主要有:CGI编程和微软开发的ODBC、DAO、RDO、ADO等技术解决方案。
(5)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崭新的信息技术,它通过各种虚拟技术,让人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虚拟显示技术一词是由英语Virtual Reality一词翻译过来的。目前开发出来虚拟现实技术的设备在视觉方面有头盔式立体显示器等;在听觉方面有三维音响输出折本等;在力觉、触觉、运动感方面有数据手套、数据衣以及一些与语音识别、眼球运动检测等装置。可以预料未来还会开发出味觉、嗅觉系统等。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虚拟出真实的校园情境,使学生如同进入真正的学校,进行提问、答疑、考试、实时教学和交流。学生也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做一些危险的实验,比如爆炸、燃烧等。
返回
2. 网络课程建设平台的选择
(1)系统平台的选型
所谓网络课程,都要求是基于B/S的,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用户端,只要有一台安装有操作系统:WINDOWS 9x(2000)、XP或XWINDOW的Linux等,可以上网,用任何浏览器(如:IE或Netscape的navigator)来浏览Internet资源就可以了,原则上不需要另外安装任何软件。
对于服务器端,现在较为流行的操作系统主要有: WINDOWS NT(2000)、UNIX(SUN Solaris)和Linux,选择哪种系统要考虑系统本身的要求、性能和运行于系统之上的服务器软件的性能、要求。对这三种操作系统的对比如下:
①WINDOW NT(2000)
WINDOW NT(2000)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系统,尤其是人皆熟知WINDOWS界面,使得它的操作和管理非常便利。但是其缺点也是突出的:一是系统庞大,WINDOWS下的软件动辄几十兆甚至上百兆,运行效率低,速度慢;二是病毒问题,是运行WINDOWS的计算机系统最大的弱点,红色代码病毒、蠕虫病毒和Nimda病毒,都是以运行WINDOWS的服务器和计算机为攻击对象的,尤其是IIS,似乎每一次都逃脱不了被攻击的命运。
②UNIX
在高校中运行UNIX系统的服务器主要是SUN公司各系列的工作站和服务器,它运行SUN Solaris系统,性能稳定、效率高,应用普及率高,但设备价格昂贵。而且在安装服务系统软件时比较麻烦,比如Apache,Real server等,虽然从网上可以下载得到免费的软件,但常常需要编译后才能使用,编译时涉及到的软件比较多,运行需要的配置也相对复杂,对于非专业的服务器维护人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③Linux
最近几年新出现的类似于UNIX的操作系统,它的许多优点使它迅速崛起,大有取代UNIX和WINDOWS成为互联网上使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的趋势。Linux最大的优点是它本身是免费的和源代码公开,在其上的应用软件也是免费的,许多应用系统包括Linux本身代码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并下载下来使用,一般软件都采用GPL或GNU版权,没有共享软件的时间限制。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为Linux做增值服务和开发的公司在发行Linux时捆绑了许多应用,如:WWW Server(Apache),Send mail、Mysql数据库、Perl和PHP等,这些服务在安装完Linux后无须任何配置,马上就能使用,再加上Linux运行对计算机硬件要求较宽,从普通的PC机到企业级服务器都可以运行,可以说,使用Linux建立一个网络服务器是非常简单和快捷的。还有Linux的操作和管理与UNIX几乎是相同的,凡是熟悉UNIX的管理员可以轻易地操作和管理Linux服务器。
(2)服务器软件系统的选择
在选定服务器软件系统时需要考虑这几个方面的因素:可移植性、实现简便易行和运行安全稳定。
根据网络课程内容的要求,要用到WWW、数据库和流媒体(Stream Media)这三种服务:
①WWW服务器
WWW服务器软件有很多种,最为通用的是Apache,在Linux的发行版本中就集成了Apache。
pache本身是免费的,许多网站上都可以下载Apache的最新版本,在Apache的官方网站上还可以下载Apache的源代码和技术文档等资料。Apache的配置很简单,通常只需对httpd.conf文件进行简单的修改即可,而httpd.conf文件的可阅读性较好,修改起来是很方便的。
Web页面的制作有许多工具,如FrontPage和Dreamweaver。由于要涉及到数据库操作等较复杂的编程,单纯使用上述开发工具将很难达到预期要求;于是,在使用Html的同时,加入PHP脚本。PHP是一种新型的CGI程序编写语言,易学易用,可以方便快捷地编写出功能强大,运行速度快,并可同时运行于Windows、Unix、Linux 平台的Web后台程序,它内置了许多功能,为很多数据库提供连接,包括Oracle,Sybase,MySQL,Informix,Access 等,完全支持ODBC接口。用户更换平台时,无需重写PHP代码。PHP也是免费的。PHP与Apache的挂接也相当方便,而且,在网上还可以找到Apache与PHP的集成系统,将它安装在服务器上,就可以直接使用PHP脚本了。
②数据库
在网络课程中,要涉及到素材库及其检索,需要数据库的支持。在网络上使用的数据库一般有Oracle,Sybase,Informix和MySQL等,其中Oracle,Sybase,Informix等传统的大型数据库系统,运行稳定,效率高,速度快,但它们的内部结构复杂,配置起来较困难,如果有能力使用这些大型数据库系统,其效果会很好。如果是一、两门网络课程的访问量和数据吞吐量,使用MySQL是一种较好的选择。MySQL 是一个多线程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数据库服务器。它的运行速度非常快,使用也非常简单,MySQL 在设计之初就是以速度为第一考虑。由于 MySQL 的执行速度相当快,许多大型的站点都采用了 MySQL。而且MySQL并不是一种人们想象的小型数据库,它已经被实际应用在内容数百万笔资料,且大小超过100 GB 的数据库上,是一个很可靠的系统。
③流媒体
在网络课程的素材类型里,除了图像和文字外,还有一种重要的媒体形式:视频和动画。在网络上播放视频就要使用流媒体(Stream Media)。
为了让用户端接收到流媒体,必须处理好服务器端、客户端和制作工具三方面的问题。
在服务器端安装服务软件,用来处理大量访问者的传输请求,并且控制不同的传输速率、压缩速率与影像品质。在客户端要有播放软件,可以是独立的软件或是浏览器的外挂程序,并且加上控制键功能,提供客户观赏和解压缩功能。制作工具是用于将一般的数字视频文件,如AVI或MPEG格式的文件,压缩并转换为服务器专用的格式。
目前能够提供这样整套的流媒体服务的主要有三类产品:
Microsoft的Windows Media Server,Windows Media Player和Windows Media Tools,全部是免费的,WINDOWS 2000 SERVER中甚至就集成了Windows Media Server,
Real Networks的Real Server,Real Player和Real Producer,Real的产品分免费和付费两种,当每一种产品推出高版本的以后,则低版本产品就变成免费的。所有免费的部分,已经可以让你构建一个完美的视频环境了。
Apple的QuickTime Streaming Server,QuickTime Movie Player和QuickTime Pro,它们是基于MAC系统的。
Apache、PHP、MySQL和Real Server都有Solaris、WINDOWS和Linux不同平台的版本。为今后在不同平台间移植提供了可能。
通过上述讨论可以得出结论:在设计网络课程的实施环境时,要综合考虑软、硬件和应用系统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得各个方面相互配合而达到最好的效果。要考虑课程的可移植性、安全稳定性和可行性。要结合开发队伍的水平,选定合适的开发系统。例如在数据库的选型上,如果一味地考虑数据库的吞吐量大,而不考察网络课程具体的使用人数,采用Oracle,造成系统开发困难,开发周期过长,反而无法达到网络课程的使用的目的。
由于WINDOWS毕竟是一种通用的环境,无论是服务器端还是客户端,开发者都是比较熟悉WINDOWS的。因此建议,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以运行WINDOWS 2000的服务器作为平台,安装相应的软件构建成开发环境,以降低服务器维护难度,保证软件开发进度。在应用时,使用运行Linux的服务器,借助所选择的各个服务器软件本身的特性,在向Linux迁移时,只需要安装好操作系统,配置好相应的服务软件即可,对于程序代码、数据库结构和媒体格式等无须做任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