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论坛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02:22:53

校长论坛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一直以为,作为校长,应该心中有梦,无梦的人生是无趣的,无梦的校长更是乏味的,因为我们的日常委实已相当“索然”。而校长的梦,应该就是理想的学校吧。

曾经因着04年示范校的复查,屏心静气地将望二小过去、现在、未来好好地挖掘、整理、展望了一番,提出了“和谐”的校训,描绘了理想中的“望二学堂,和谐校园”,即在望二的土地上“时时可学习,处处皆学堂,人人是学者;人与人和谐交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每个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复查当时获得了薛根生、黄泽两位老师争论过后的一致肯定和赞赏,因为,它既吸收了学校礼仪、环保两大特色的精髓,又涵盖了新一轮课改的终极追求;令人惊讶的是,复查过后的05年初中央居然又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从四大版块的虚实两个层面;从推进校本教研到深化特色教育,从“打开心扉,吸纳智慧,共同成长”到“关注细节,积累点滴,做最好的自己”,逐梦的路上我们一直笃定地前行……

同样因着07年示范校的再一轮复查,蓦然回首,那梦虽依稀可见却不在灯火澜珊处!过往的几年,我们着实想了很多,做了很多,应该说也成长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可静思过后,总感觉现实与梦想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陷入了新一轮的困惑与思考……

直到此次校长论坛的主题一出,仿佛“激活”了一般,返朴归真地,我将我所有的思维都聚焦到了我的学生。今天,我发言的题目就是:“提供全生态的服务,培育全素养的学生”。

     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质量应该指的就是学校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而决不仅仅是考试所呈现的质量。既然如此,我们首先便需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思考学校的培养目标:即,育什么样的人?实现明确的目标定位。根据我的理解,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阶段。结合我区健康生活课题的目标解读,在04年明确的“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文明的、绿色的使者”的基础上,我们希望提出学校新的育人目标:即,培育具有全面素养基础的学生。所以我想08年工作第一件事该是召集全体教职工和家长,共同研讨、商议望二小新的培养目标定位。

什么育人?怎么育人?我以为,必须围绕目标的达成,全方位、全过程地提供全生态的教育服务,以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我的理解,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服务,只是这种服务应围绕学生而不是家长,学校应该拉着家长一起来思考:我们能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孩子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四大系统的构建,来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生态的服务。

第一,加强课程建设,建立一个适合并服务于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系统,树立课程的服务意识。

我们的想法是,课内外结合,学科教学与主题活动整合,将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纳入课程管理的范畴,与培养目标一一对应,进行系统构建。例如,“阅读素养”的培养就必然关乎到课内外阅读,语文(英语)课堂教学与主题读书活动乃至文学社活动的开展等等,而且各个年级都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与要求的设置。所以,我想08年工作第二件事,应该是拿出一份以课程为中心的分年段的培养计划书。当然,也必须经过教师、家长的共同研讨与商议,最好经过专家论证。

     第二,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一个乐于并善于帮助学生发展的人力资源系统,提升教育者的服务水平。

课程必然需要教师来实施,课程重组后,根据系统构建的培养计划,学科壁垒必然打破,教师角色必然需要多重扮演,这是其一。其二,我们认为,家长也是“第二教师”,所以,我们的队伍建设应至少包括:班主任队伍建设、学科教师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含教师、家长和校外辅导员等)建设等。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纵向的,首先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和家长这支“第二教师”队伍的建设。因为家长对班主任的高度关注已使得班主任群体产生了一定的职业倦怠,从而也影响了学校教育服务的质量。横向的从阅读入手,用“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将队伍“捆绑”起来,用同题阅读、读写结合的方式来增强服务者的底蕴,底蕴足了,服务水平自然也就会有所提高。

外出学习回来后汇报上移植课时,我们的老师就已经感觉到为何照着上怎么就不是那么回事呢?反思之后还是一个底蕴问题,而不单纯是技巧问题。而且,我还有一个“谬论”:如果一个老师理念不对、底蕴不行的话,那么他越是使劲(传统意义上的敬业)那也就越会“南辕北辙”。再有,如果将家长纳入这一系统思考,也许会很自然地避免或化解家校间的某些不必要的误解,同时还能形成很好的同心同向的教育合力。

     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一个能促进学生发展的环境资源系统,挖掘课程“场”的服务功能。

用上海建平中学新任校长程红兵的观点来说:学校环境是学校课程的“场”,既是物理的“场”,也是人际的“场”。我的理解,这实际讲的就是校园文化的显性的物质文化和隐性精神文化建设两个层面。教育是水,文化是乳。我想,任何一所学校只要存在,那么就必然存在它独特的校园文化,无声地以浸润、弥漫、熏陶、感染的方式影响人、教育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总感觉清华的厨师走出来都不一样之所在。

04年我们曾经乘着环保论坛的契机,出台了一份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分为两大板块进行了整理和更新,听局领导说08年又将为我们改造操场,我们又想乘着这次的东风,在新的目标定位下,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新一轮的完善和丰富,加强它的审美性和互动性、目的性和教育性,着力打造好这个课程的“场”。

新的方案早已列入学校2007年下的工作计划当中,并即将出台草案提请专家审议。老师们也已开始“动”了起来,上周就有老师对我说:“校长,我们的办公室、教室也养一些绿色植物吧,我……”“要是每天一早来到学校就能听到一首配乐朗诵的诗歌或者散文,恐怕也是很能怡养性情的吧!我们……”

     第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一个保障学生发展的监督与操作系统,实现全程服务的跟踪指导。

江苏无锡蠡园中学的邱华国校长治校我认为有一句经典名言:“文化第一、制度第二、校长第三”,一项精彩的措施,即将学校制度分为红灯、黄灯和绿灯三级:红灯级为规范类制度,规定着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黄灯级为评价类制度,评价做得怎么样;绿灯级为指导类制度,教师根据自己的选择可“照着做”,也可超越制度做得更好。

自我评估,虽05年12月我们在代表区接受市校本研修工作评估时曾被长沙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封处长赞为已达文化的境界,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绝未全面生成”,不敢奢谈“文化第一”,不过通过前几年的努力,我们的制度建设应该说还有一定的积累,所以08年开始我们希望能在绿灯级的指导类制度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因为目前呈现的状况是:师与师之间差距较大,班与班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仅以语文学科为例,同一个年级,有的老师不但能够做到课本内容课堂完成(含背诵等),还能展开每天半小时阅读,每日一句积累,每节课前三分钟口语交际训练,且一调查下来,学生、家长还反映负担比另外的班级更轻。所以,我们萌生了要具体地帮助我们的老师明了什么样的备课是优质的怎么备,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怎么上,什么样的作业、什么样的活动是有价值的怎么布置、怎么开展等等,最好细化到可供操作,并将这一绿灯级的指导类制度定义为“培养指导手册”,这也是一种服务吧!

由此,再联系上次全省组织的全国名教师观摩活动中学语文赵谦翔老师提出的“绿色作文”的概念,我们设想将有效的课堂定义为绿色的课堂、将有价值的作业定义为绿色的作业等等,绿色食品相对于垃圾食品不就是吃了对身体有益无害吗?

那么这样一来,从“培养目标”到“培养计划”再到“培养指导手册”;从“绿色育人目标”到“绿色课程”再到“绿色指导手册(包括绿色课堂指导、绿色作业指导、绿色活动指导等等”),我们希望能够务实地解决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服务水平的问题,也能创新地解决我们一直以来想要将望二小打上深深的绿色烙印的问题。

当然,所有的这一切都必须、也只能放在“望二学堂”背景下的校本研修当中去推进!也可以肯定,所有的这一切的推进绝非“一朝一夕”、“一月一年”之功。

也许,提供全生态的服务,培育全面素养的学生真的能够帮助我们逐步实现从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的转变。

也许2008,我在“怀想天空”的同时,会更加脚踏大地地遵循着从“理想中的学生”出发的这一思路,抱定“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宗旨,带领我们的学校从课程、队伍、环境、制度这四大版块展开纵深推进,开始新一轮追梦的征程……

但愿我能心无旁鹜,也但愿我能心想事有所成!更但愿我们望二人都能得到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一如既往的不吝赐教与厚爱关怀!

思考还很不到位,想法还很不成熟,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