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十大关系(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26:32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转贴    点击数: 155    更新时间:2005-10-2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方案中3-6年级、7-9年级和10-12年级(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与其他课程一样,具有独立的课程地位。由于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各门课程都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通过生活来学习。如语文课程标准设计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数学则注重引导学生“学生活的数学”,科学课程更注重通过观察、测量、实验、探究、“做中学”等实践性学习方式来学习,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同样十分突出观察、考察、探究、辩论会、社会宣传等学习方式。可以说,注重整合、强调实践是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因而人们容易产生一些疑惑:既然各门学科取向的课程都强调实践,为什么还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否结合学科取向课程的教学过程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看来,有必要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直接经验取向的课程,学科课程是间接经验取向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经验取向的课程。
所谓经验性课程,是指一方面课程的设计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中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的,强调学生经验在课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课程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的活动经验和活动过程基础之上的,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参与。
经验课程的基本规定之一是强调学生经验的发展价值。一般来说,经验课程反对把书本知识作为现存的结论或定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经验获得、经验的重新组合或经验重塑,使学生获得成长的意义。经验课程基本组织方式是“问题中心”,注重学生通过自主的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实现课程的发展价值。可以说,在教育史上,经验课程从来都是与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课程相冲突的。经验课程重视的不是系统的知识的获得,而是经验重组与改造过程中学生兴趣、爱好、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在经验生成与改造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乃至生活方式的变革。
经验课程的设计面对的不是符号系统,而是鲜活的生活世界,面向学生的生活情景,面向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领域,并以整合的方式组织经验,是经验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形成问题解决的能力和组织生存的能力。因为学生的发展不应该完全是在预设的课堂教学和学科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实现的,如何面向现实的生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批判反思来获得发展,成为经验课程关注的核心问题。
作为一种经验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因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往往来自于学生自身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是这些生活领域中遇到的各种感兴趣的现象和问题。经验课程的寄特征就是超越单一的“书本世界”,回归学生自我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或生活经历中发现问题,并从中提出活动主题,便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质的规定和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直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领域。作为一种经验性课程,它不存在内在的知识逻辑和知识体系,它的内容组织不是以知识的逻辑顺序来组织的,而是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线索组织的,因而,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组织遵循的是问题逻辑。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突出主题,即按活动主题的形式来展开设计活动内容。从课程实施的过程上看,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学生亲身经历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反思自我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经验,重整人生经验的过程,这也许是经验课程的核心价值之所在。如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忽略了学生新经验的获得与形成,其课程价值也就丧失怠尽了。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经验性课程,它的独特性就在于通过经历来获得体验,包括对生活中遭遇的各种情景和问题的体验。获得新经验是经验性课程的目标之一,但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获得上,而是通过经验的获得,产生体验和感悟,在经验的基础上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则体现了经验课程的根本价值。
而学科课程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学生发展,但其逻辑前提是体系化、理论化的间接经验,即知识体系。它为学生认识世界、认识与发展自我提供了系统的认识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但任何学科课程的教学,首先都必须保证使学生获得系统的书本知识,并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与情感态度。因此可以说,是面对学生的“经验世界”还是面对学科的“符号世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直接分野。
2.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取向的课程,学科课程是认知取向的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属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课程观的差异,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实践取向的课程观,而学科课程则偏重认知取向的课程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地体现了实践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不再把课程仅仅视为“学科”、“知识”或“教材”,而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所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建构性的实践活动。实践的课程观念强调,第一,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不仅仅是以文本形式来设计和组织的,而是以一系列活动为基础的,可以说,在实践的课程观指导下的课程,是以活动为中心的。第二,课程实施中的实践情境包括课堂活动情境和开放的社会活动情境。如果把综合实践活动仅仅理解为课堂或教室里的活动,那实际上与学科的活动教学就没有了本质的区别。综合实践活动应包含着并同活动情境下的实践。第三,实践的课程观强调的实践一方面不是指人类一般的、普遍的实践活动,而是指以学习和自我发展为目的的实践,这种实践依然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的学习过程,如“研究性学习”的侧重点依然在“学习”上,而不在“研究”上,它首先是一种实践性学习方式或活动方式;另一方面,实践不是形式上的活动,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践具有明显的“任务取向”,是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活动主题来开展的各种实践性学习活动。第四,实践的课程观注重的实践不纯粹强调实践的实际产品,它注重的是学生通过实践的实际体验,通过体验,进一步获得感悟,获得能力发展和情感升华,形成良好的态度和价值观。
从此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它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主题为活动为组织方式,以任务为取向,注重学生亲历实践的活动形态的课程。这种课程的实施,不能以“成人参照”或“科学参照”来评论其实践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践”具有尝试、经历、亲历、做中学等特性。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它所强调的“实践”,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做而做,各种不同的实践方式都是一种学习方式,实践性的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各种观念的反思和能力的建构。
当然,学科课程也可以包容各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但学科课程中的实践性学习的直接目的是掌握系统的书本知识,离开了系统的间接经验或理论知识的习得,学科课程就不复存在了。学科课程中的实践性学习是围绕系统的学科知识来展开的,因而,它只能被称为学科课程中的“活动教学”。
3.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课程,不同于学科综合性的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综合性课程。
首先,作为一种综合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学科综合,它不是对学科知识的综合,也不是跨学科的学习,而是对学生生活领域和生活经验的综合,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综合性的学科课程。因为学生生活中面对的问题是单一任何一门学科都难以回答或解决的。之所以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课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综合实践活动面对的是学生鲜活的生活经验和丰富多样的生活领域和生活背景,是经验和生活的综合性所决定的。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特别强调整合学生的经验,整合学生的生活领域,并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与现实的生活情境的问题加以整合。从下面呈现的学生活动主题就可以看出,学生提出的任何一个活动主题,都难以划归哪个独立的学科领域或某几个学科领域,它本身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学科活动。
虽然这些活动主题带有活动领域的特征,但任何一个活动主题都应是综合性的。这种综合性不仅仅表现在设计的问题的综合性,而且还包含活动情景的综合性、活动方式的综合性。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解为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
第二,作为一种综合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突出课程整合的理念。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是与课程分化相对的一种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理念和策略。课程整合,又称为“课程一体化”,是指把分门别类的课程或学习科目,以及特定的一系列学习活动紧密联结在一起,构成具有整体效应的课程结构。在课程设计的层面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一个根本的课程价值来追求。在课程实施的层面上,要求在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逐步使中中小学生具备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时代、可持续发展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所要求基本素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关爱自然、尊重人格、承担责任和确立自信等基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而,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研究和思考新课程共同的价值追求在一门课程中如何得以实现。
课程整合的根本依据是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生活世界”的整体性。进行课程整合的原因之一就是社会的整体性和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社会的整体性和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决定了学生时刻处在一个复杂的关系世界之中。面对这种“关系中的人”的发展,教育一刻也不能脱离其生存的关系世界。学生的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客观地要求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把学生从单一的“书本世界”和封闭的知识体系中解放出来,把他们对知识的习得过程与处理世界的各种关系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他们通过知识的习得,从容地面对生活世界中的各种复杂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以及人与文化等关系。因而,课程的整合是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般来说,课程整合的方式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使不同的课程门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使每门课程内部的内容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1] 根据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整合课程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整合的一个基本理念和策略。在课程设计方面,强调课程与学生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超越单一的“学科中心”,强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发展他们对待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能力,以及综合的实践能力。加强课程的整合,是学生生活的整体性和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课程内容层面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克服以往那种按单一的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弊端,突出“领域意识”和“问题中心”,强调课程内容与社会和科技发展,以及学生生活的适切性,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以及人与文化的关系作为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基本尺度和主题,通过课程整合,引导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深层次的反思,克服片面的重视知识结果的学科中心课程和机械训练的片面教学状况。
要体现课程整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全面的课程资源观,注重从学生的生活背景、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等方面对教材加以拓展、延伸和补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发展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或者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获得书本知识。此外,各门课程的教学实施,都应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增长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体验。
另外,作为一种综合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特别强调与其它类型课程的整合,以及多样的学习方式的整合。在处理与其它类型课程的关系上,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有效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有效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张多元的学习活动,要求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应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动手实践。通过探究性教学、体验性教学、交往性教学和综合活动性教学,改变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学生在各种课程中,适当开展探究、调查、访问、资料收集、操作、演示、实验、表演、交流与讨论、反思、创作、体会等学习活动。通过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使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体现整体性,发展学生各种基本能力。学习方式的整合必然带来学生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生活空间的拓展和延伸。因此,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学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之间的关系,密切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处理好书本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同时注重开发和利用课堂以外、学校以外、教材以外的各种课程资源。
当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各种课程具有内在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其他各种课程为基础。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综合运用在学科课程学习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各类学科取向的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和理性准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为学科知识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平台,而且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获得的知识以及问题解决的基本能力又促进学科课程的学习,有助于知识的整合。
(二)防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化”倾向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实践课程、经验课程,它不同于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学生从做中学而进行的经验重组的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应防止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化的倾向。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能以书本为中心
实践性课程客观地要求学生具有开放的实践情景和适当的开放的活动空间。尽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并在教室里进行讨论、交流,但从总体上说,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局限于文本的学习和活动,不能局限于教室空间进行活动。不能以书本和教室空间为中心。否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是难以真正体现的。
目前,有的学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候,找到一些所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材”,按照这些“教材”的顺序,一课一课地在教室里面,由教师向学生“教”综合实践活动,这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是相背离的。以书本和教室空间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被学生封闭在教室空间内,往往会使学生远离实际的自然情景、社区背景和学生自身日常生活,不利于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感性认识和实际体验。同时也容易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各门认知性的学科课程的延伸,从而窄化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得综合实践活动演变成了课堂活动。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以获得系统知识为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一种学科本位的课程,它不要求学生获得系统的书本知识,不以具有逻辑体系的学科知识为内容,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以获得系统知识的为目的,而是为了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社会责任感等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为基本目的。如果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依然定位在获得系统的书本知识上,那这种课程就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知识专题来设计,而应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基本的组织方式是主题性的活动,包括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等要素的主题性活动。在当前中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的学校把学生局限在教室里,由教师给学生讲专题知识,如“计算机的过去和现在”、“中华民族知多少”、“法律知识问答”等等专题都是以获得系统知识为目的的。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能以教师讲解为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它强调学生的实际经历和动手实践,“自主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因而,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由教师“教”的方式来实施,这是不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规定的。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的活动,自主的实践,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起着指导、组织、协助、引导、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讲解是必要的,如简要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活动的基本方法、注意事项、背景资料等等,但绝对不能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方式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只有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我发现问题、自主实践、自主反思,才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能以书面作业为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作业和实践作业为主,并能以书面作业为主。如果仅仅强调书面作业,学生往往在朝夕之间就可以通过上网、查找文字资料,编撰出一份所谓的研究报告。但是,学生完全备有经历实践的过程,没有经历探究、技术实践等等多种实践环节,就难以产生实际的有益的体验和收获,他们的实践能力也难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得到发展。如果过于强调书本作业,学生就会把相当多的时间和经历放在文字的整理上,过于关注结果,从而忽略了实践体验的具体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以往的“科技小发明”,它不是刻意去追求学生获得新得成果或发明创造。在过程与结果之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关注过程,关注学生的实施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结构中具有独特规定的一门课程,我们只有把握了它的本质规定,才能较好地去实施、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