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教育模式设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5:51:22
钱学森教育模式设想 

      钱学森成就大师的教育模式已难复制    刘效仁

著名科学 家钱学森 先生10月31日 走完了他98年的人生轨迹。 钱 先生一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堪称当代的民族英雄;他走过的人生道路,无论是学术的成就还是幸福的婚姻,同样称得上典范。像他这样举世公认的创新人才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人们在回忆钱老受教育的背景时却发现,当时的教育环境与模式如今渐行渐远,已很给复制。很多人都说我们现在已经培养不出钱学森这样的大师了,“大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尽管有些悲观,可是不争的事实。( 2009-11-03 中青报)

钱老生前回忆说,“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6年师大附中的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有人论证钱学森一向反对中学教育唯分数论。事实上,那个时代本身就“没有那么重视分数。”附中“当年校训是‘诚、爱、勤、勇’”,就“没有一条直接与分数、升学相关”。附中的考风亦是:“学生临考试是不做准备的。从不因为明天要考什么而加班背诵课本。大家都重在理解不在记忆。考试结果,一般学生都是70多分,优秀学生80多分。”如果通过死记硬背、急功近利获得高分,同学们反倒瞧不起。与今迥异。当下却是唯分数论,分数是学生的命根。高考时差一分就上不了重点,或上不了本科,甚至连职业学校的门也进不去,除非奉送数万现金。分数也是教育的指挥棒。北大、清华录取率不高,没考出个状元,社会就会觉得“这个学校不行了”,连地方政府也另眼看待。学生的分数排名榜与其说是校方的杀手锏,勿宁说是家长催化的结晶。我记得两个女儿每一个考试,最关心的也是名次的升降。

正因为没有考试追高分的压力和过多限制,钱老他们把大量的时间用来“玩”,读课外书、动手实验和外出实践。到野外采集标本、制作标本,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 钱先生在那段时间做了很多化学实验。钱老博览群书,对探索新知充满了向往。喜欢画画,而且画技不俗,还擅长吹圆号、吹口琴,堪称全面发展的典范。在他看来“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现在的孩子是天下最勤奋最辛苦的群体,披星戴月,等到夜半熄灯。别说不知道玩,不喜欢玩,连玩的念头都没有时间去想。整天忙于背公式定义,做试题演算,涂抹标准答案,既单调又乏味。答案是既定的,答雪化成了水才能得满分,化成了白云就得不了分。如此折腾之下,哪里还有一点儿想象的空间,早把一个个安徒生、爱迪生扼杀在摇篮里了。

教育家办学深深影响了钱学森。他时常回忆起中学时代的情形:“在那样一种艰难困苦的年代,办学真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北京师大附中当时的校长(那时称主任)林砺儒却把师大附中办成了一流的学校,真是了不起。”事实上钱老亦算得上是教育家。当教授时亲自为本科生上课。50年过去了,学生依然记得每个礼拜一的上午,他声音洪亮、逻辑清晰、深入浅出、肢体语言丰富,而且理论功底深厚的情景。“直到现在,我国的航天工作也没有超过他当年课上所描述的框架。”现在又都是些什么人办教育呢?据我所知,中学校长几乎全是从政府部门提拔的,教育局长则是由乡镇书记调任的。教而优而仕,谁是教学尖子就被封官脱离教学一线。做官不仅权力大而且实惠,所以一线的不少教学能手则把从政当成了奋斗目标,就有了几十个教授争聘一个处长的怪诞。而政客办学,当然追究短期效应,把分数线、把录取率当成了政绩桂冠的最好点缀。

温家宝总理2006年在一次工作会议上说:“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如今,大师走了,他的遗憾成了留给我们后人的一道待解的难题。中国教育再不洗心革面,要造就大师实在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