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政府部门患了“心因性疾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02:09
如果不是纷纷扬扬的吉林化纤职工“中毒”事件,恐怕我们对“心因性疾病”的概念理解得不是这么深刻。什么是“心因性疾病”?其实说白了,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心病”或“癔病”,不是生理或器质上有了什么毛病,而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

吉林化纤上千职工是到底是“中毒”还是“心病”?目前依旧是疑点多多,迷雾重重。因为事件发生后的10多天里,政府部门得出的结论,不但与职工感受大相径庭,不同部门之间也并不一致。环保部门认为环保方面没有问题,安监部门认为安全生产没有漏洞,卫生部门认为是职工的“心病”,但化纤厂职工一开始闻到的气味是什么,为什么事后要求停产整顿,烟囱被要求加高几十米?所有这些,都得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目前所有在医病诊治的病人都被动员回家了。不知这些职工经过一段休息后,是否能真如专家所说的那样按时康复。“心病”要不要治疗?是不是休息休息就好,还会不会再次爆发?如此众多的职工同时发“心病”,原因到底是什么,从这样一个典型的病例中能得出什么样的启示?这一切也都没有下文。

吉林化纤上千职工“心病”事件,是公共安全事件,还是公共卫生事件?还是什么都不是?从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平看,应该不难搞清楚,问题也并不复杂。可为什么事发这么久、动静这么大、影响这么广之后,还都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说法?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即便是职工们这次得的真的是“心病”,以后不会出什么事了,但也给社会公众留了一个“心病”,那就是这次事实真相何时能查清,何时能公布于众。

从“周老虎”案、“躲猫猫”事件,到杭州“欺实码”飚车案,还有这次吉林化纤的“心病”事件,虽然类型不一,但都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甚至是思想舆论上的混乱。这一系列的社会事件,有的是突发的,有的是人为的,现在看来处理起来也并不复杂,有的只需多问几个为什么,如翻来覆去的“周老虎”,有的只需深入基层搞调查,如众人嘲弄的“躲猫猫”;有的甚至只需要不乱说话,如流行甚广的“欺实码”;有的仅需要多一些责任心,如吉林化纤这么大规模的“心病”。

并不复杂的事件,处理来处理去为什么变得那样复杂,有时反而酿成了更大的事端?想来想去,还是时代发展了,条件变化了,而我们管理部门的传统思维和习惯做法还没有跟着变,远远地落后于形势。一件事情发生了,第一想的还是先“捂”住,在内部“消化”,把本应该及时公布的消息“捂”得紧紧的,甚至视为机密。再一个是想避重就轻,最好这件事与我无关,让问责问不到自己。有时即使确有重大关系,也得想法减少关联性,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人”。还有的是依旧高高在上,不把群众当回事,虽然口头上声声“以民为本”,但在其心里人民群众只被管理的对象。再有就是,不少部门和官员还有一种政绩观的冲动,好大喜功,粉饰太平,有问题不承认,知错误也不改正。凡此种种,也可以归结为政府部门的“心因性疾病”。

职工们得了“心病”,依照专家们开出的药方,也许休息几天真的可以缓解。但如果政府部门得了这种“心病”呢?又该开出怎样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