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类学流派——心理学派,人类学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44:51

美国人类学流派——心理学派

2008-07-13
美国人类学流派——心理学派,心理人类学的发展

美国人类学﹑民族学流派。20世纪30年代﹐美国历史学派中的著名人物﹐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等人﹐在奥地利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关於人类发展和心理动态学学说的影响下﹐开始注重於生理学﹑心理学的人类行为心理研究﹐吸引了许多美国人类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後的若干年﹐这一派在美国民族学中占据了十分显要的地位。主要代表人物除本尼迪克特以外﹐还有m.米德和a.卡迪涅尔等。他们以人性﹑人格与文化变迁为研究主题﹐寻找个人人格和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所形成的文化模式。

尽管他们之间在理论的具体提法上有所不同﹐如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米德的“国民性格”﹑卡迪涅尔的“基本人格”等等﹐但他们都从人们的心理特征上来解释文化差异﹐把文化看作是心理活动的结果﹐认为心理决定文化﹐决定人们的社会状况﹐决定民族的“先进”和“落后”。并宣称落後“文化模式”的民族只有在先进“文化模式”的民族帮助下﹐才能改变其落後“文化模式”。例如﹐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剑》(1946)一书﹐把日本的国民性格描写成“精神失常的人”﹐断言日本人的内心世界完全不是由意识调节的。这就为当时美军长期占领日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尽管心理学派表面上也批判种族主义﹐但实质上则是披上心理学外衣的种族主义。因此﹐这一派也被称为“种族心理学派”。1952年﹐在纽约民族学家会议上﹐“种族心理学派”的理论受到了亚洲各国以及欧美许多民族学家的严厉批评。其後﹐心理学派的势力日趋下降。

心理学派的主要著作有﹕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1934)﹑《菊与剑》﹐米德的《三个原始社会的性生活和性情》(1935)﹑《男性和女性》(1949)﹐卡迪涅尔与r.林顿合作的《社会的心理边境》(1945)等。

最近20年来﹐美国又兴起了小规模的心理人类学的复兴运动。复兴者在弗洛伊德关於人类发展和心理动态学学说的影响下﹐形成了新心理学派﹐其表现一是所谓“认识人类学”的出现﹐一是在人类学中进一步应用以心理动态为著眼点的研究方法。目前﹐这个学派在美国有较大势力﹐有两个定期刊物和成百的人类学者和心理学者在从事这项研究。

  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和心理人类学的发展,心理人类学(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

  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虽然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一个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一个是研究人的文化现象,而人的心理现象与文化现象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所以,心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谋求与文化人类学的结合,而文化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则不断地从心理学中寻求帮助。

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之间的互动使两个学科都得到长足的进步,分别在两个不同的领域形成两个新的学科,一个是民族心理学,一个是心理人类学。民族心理学采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研究心理学,心理人类学则用心理学的观点研究文化人类学,1961年,美籍华裔人类学家许烺光(Francis L.K.Hsu)出版了《心理人类学——研究文化和个性的方法》一书,提出心理人类学概念。两个学科沿着各自道路已经走了不少的路程,目前已经出现逐渐融合的趋势,最终完全有可能合并成一个新的学科。

鉴于我国的民族心理学和心理人类学的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两个学科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即从事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学者往往只关心心理学界内部的动态,而从事心理人类学研究的学者则只注意文化人类学界内部的动态,影响了两个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