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建筑需要人类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39:53
[一种声音]为什么建筑需要人类学? xilei 发表于 2009-3-7 9:46:00


这是一个我被多次问及的问题。多数的场合下,提问者会自己先回答:哦,有了人类学,我们可以调查一下使用者的心理,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让建筑或者城市空间更符合大众的需要,更好用。这样看来,人类学还真就可以派上些用场。

这样的认识没有错误。甚至在某些人类学家那里看来,也都会觉得,不过如此吧?我们还能帮助建筑师什么忙呢?让他们认识一下我们对“现代性”的讨论?对“文化”多意的解析?对“民族与国家”的再认识?是呀,这么些巨大的问题,怎么能贯穿到建筑实践或者建筑设计之中呢?

让我们先把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悬置起来,去看看一个实际的例子,就是之前云南的那个故事。

当初,这个地方为了建一片新区,请了某些单位来做设计。设计师们很快就拿出一稿,跨到了城市大河的北部,规划了一片坐北朝南的方格子。他们的理由,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格局都是这样的,为了发扬《考工记》的优良传统,我们也要做这样一条轴线,一片新区。

这样的设计,在中国小城市里发生的概率太高了。北京、上海,它们的历史大部分学设计的人都知道——尽管知道得不是那么详细。但是小城市的历史,就未必是外地来的设计师能了解或者愿意了解的了。而设计总得找些理由吧。除了风向、外接的路网、水源、市场、地貌,总得有点更加高深的理由吧。设计师这时也会想到“文化”,找来《考工记》的“匠人营国”也就不算稀奇了。

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吗?为什么在明清这么晚的时期里,这个云南小城里的江南移民的后代会不知道“坐北朝南”,结果把他们的城市规划和建造的如此不合规矩?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他们还要把老城中的那个孔庙,扭转了角度,建成一座真正正南正北的建筑呢?

答案在上一篇的博文中已经出现了。这个坝子的起源来自明代的军屯。其汉化之后最初的定居格局是军营的棋盘。然而,即使这样。决定着后来聚落发展的一个关键逻辑是农业中的水利灌溉。而水渠的走向跟地貌上的地势有着直接的关联。这样,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400多个村落,全部没有正向。在云南,正不正向并不影响采光。一颗印的住宅决定着家家都有内天井。如果正房采不到光,那就在厢房那里采吧。老百姓也没有顽固到为了礼制,居然要克服自然地貌的地步。

但是这个老城的几个街坊里,还有着另外一个秘密。就是老城本身原来是坝子中央的一处高岗。天然地形成了从彝人时代开始的一处关卡。到了清代,还筑有城墙。在几经调查后,我们发现,它根本就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主要聚落应该毗邻主要的河流。没有。这个老城并不直接临着这个坝子里的那条大河。这让我们很困惑。因为这时我们已经发现了“水渠”主导聚落的逻辑,我们却在老城中找不到那条关键的河流。后来,在专家的指点下,我们才发现,那条滋养着这个小城几百年的母亲河,被今人盖了盖子,成了一条排泄整个城区生活污水的阴沟。

   

【图1,汉人未到之前,坝子里的聚落分布; 图2,线图上的圆是山头,它们对着老城的城门。老城的北部,是大河,南侧是那条被当成阴沟的小河。】

还有秘密吗?还有。后来我们发现,这座小城的4个旧城门,对着坝子周围的4个山头。每一个城门都和山峦发生着延伸的对话关系。

在找到了这样一些“非物质结构”之后,我们才找到了设计和规划的方向。那个什么坐北朝南的格局,根本就是胡说。我们要做的工作,是该怎样在历史之演化的格局中进行一种续写和改写。而不是推倒重来。

我想,在我上述的叙述中,读者已经看出,历史一词并不止于谈资,也不是一种口号,更不是仅仅为了开发房地产盈利的工具。历史,成了我们介入土地,了解土地变化和土地上的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有学生常问什么叫“阐释学”?其实,从一堆看似无关、看似不可思议的城市空间和当下构筑物中,找到一个城市发展的线索、节奏和逻辑关系的过程,就是一门颇为生动的阐释学。

这并不仅是人类学或人类学家的任务。如前所述,这个坝子里有很多的“龙王庙”——你真分不清哪些是汉人的崇拜、哪些是彝人的崇拜。龙王庙供奉的是活水潭。有潭,就有泉眼。有泉眼的地方都是地质构造上的断层。古时,在农耕时代之前,泉眼是少数民族聚落的一个核心地带。然而,坝子被汉人占领之后,彝人上了山。无论龙王庙是怎么建起来的,那里,就成了一种暧昧的双面界碑:对坝子内的汉人来说,那里是一处边疆,汉人借着神灵的名义把占领的行为推到此处;而对山上的人来说,那里又是什么呢?是不是他们祖先的家园呢?仅仅从对龙王庙的解读中,我们又会看到,这里有地质学,有政治学,有历史学,也有人类学。尽管这些龙王庙无一例外地全部成了今天的旅游景点,可对设计师和规划师们而言,从人文的角度,如果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解读龙王庙的身份,就不致于做出“正南正北”的规划来。

建筑到底要不要人类学的帮助呢?现在看来,已经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展开的问题。我知道,建筑系的师生永远都会抱怨设计的时间不够;我也听过或看过一些尝试着社会学或者人类学的设计,实在美感全无。怎么办呢?我个人的希望,同样是给本科生减负。把那些重复了N遍的政治课减一减,在一年纪的时候,就让建筑系的学生听到有质量的思想史、哲学史和人类学入门;再把那些重复了N遍的设计课也改一改。能不能不只是类型或规模的区别?而在大四的时候,侧重一次学生对于基地的解读?

现在的建筑教育是以一种表现成果论英雄的教育。学生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电脑上做三维动画。能不能有一门设计课,不要什么三维动画,不要正图,而是要求大量的草图分析,去解读上述的土地的各种结构和逻辑呢?

我常听学生看了现场之后回来失望地说,那里啥也没有。或者,那里都是新房子。在此,学生们可能存在着一个误解:他们以为基地上如果没有破庙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历史。可基地上总有土壤,有道路,有人走过的痕迹,起码还有一条地平线。在地平线的理解上,都包涵着深刻的文化差异。那些新房子呢?那些将之前土地痕迹抹得“精光”的新房子们该怎么理解和研究?那里,问题变成了一次错叠。既要尽可能找到土地上本来的痕迹,还要研究降落下去的开发商的逻辑。只有这样,才可能找到弥补的机会或者不再做错的机会。这仍然是一门人类学化的对于基地的阐释学。

【图3,我们当年制作的一个研究性规划模型。不同色彩代表着建筑的加建和保留和新建。我们根本不主张推导重来,也不强调什么正交的轴线。而是讲究设计跟土地痕迹的关系。这个规划在加拿大获了大奖。】

来源:http://dyl703.spaces.live.com/Blog/cns!59DC3C9A3340FB92!1890.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