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14:45
王建新教授在《南方日报》上发表评论《中国人的公私观》,人民网理论版全文转载,兹录全文如下:
中国人的“公”往往是以“私”为基础而存在,血浓于水,亲戚胜过外人,朋友大于同事,操作凌驾制度。
近日,互联网上公布了由媒体及相关学者评出的2009年烂书榜。榜上名列前茅的几本书,碰巧笔者曾撰文评述过,于是乘兴浏览了一下。乍一看,此榜是站在“公”的立场声张正义,笔伐一些思想偏激、文体不规范且从“私”人角度乱发议论的作者。仔细看过评议内容后,感到该榜有以“公”压“私”之嫌。它一面抨击“文革作风”,另一面又矫枉过正,高举大棒打人。其实,就笔者阅读所见,榜上有名的一些作品虽有标新立异、国粹主义乃至固守传统等思维倾向,但文字还是健康、流畅且鼓舞人心的。至少,有些书可以说是大众思想读物,所反映的爱国主义及民族主义情结是难得的,挑战权威、独立思索的精神也是值得赞扬的。笔者认为,这个烂书榜的问题在于,自认为代表正统权威之“公”,而刻意贬斥民间作者之“私”。可见,公私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一种无形的权力资源,大有文章可作。
《求是》近日也有一篇时事评述,举证历史,直言执政党的政权寿命与官员腐败现象的连带关系。这篇文章获得大量跟帖。贪污腐败是政府官员被严禁的恶行,需要从道德教育、刑事处罚和制度建设等不同角度综合治理。近期许多现象说明,国家和政府在加大力度,认真整治腐败。那么,诸多监管、司法部门,不停顿的大力惩治,怎么就没有效果呢?这种政治上的大是大非背后,除了法律及制度建设等问题以外,也与传统观念形态的影响有关。有一点可以肯定,腐败官员并不都是自私贪财的小人,不少人有抱负,也有才干,犯罪后还被群众称为好贪官。显然,这些现象与中国人容易混淆公私的思想观念有关。从犯罪者角度讲,腐败的漏洞往往出在够哥们、讲义气、重亲情等人情账上;而从一般群众角度看,违法与己无关,只要有人情、给过关照就是好官!公私不分,包庇纵容成为自然。
有学者说,中国人既没有公德,也没有私德。这话听起来比较刺耳,但细想来,却有几分道理。中国人懂得公德,也富于私德,但在传统文化制约下的认知、行为及人际关系的社会实践中,公私两大领域往往交叉重叠,有时甚至界限全无。费孝通先生曾把传统中国社会人际关系建构的基本规律表述为差序格局,实在是真知灼见。事实上,中国人的“公”往往是以“私”为基础而存在,血浓于水,亲戚胜过外人,朋友大于同事,操作凌驾制度。对外是马克思主义大道理,德行只在亲朋好友圈里适用。在全球化发展的当代中国,这种公私混淆的观念及行为仍然无处不在。它能使我们处事圆滑,同时也腐蚀我们的意志和灵魂。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能看到各种使人哭笑不得的本土现象:不注意公共卫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办事人多时,不肖礼让,我行我素;私家车上路,随手向窗外抛撒垃圾;遇上坏人坏事,退让躲避,主张正义反被认为多事,等等。《菊与刀》作者曾认为,西方文化是知罪的文化,道德基于个人与上帝的契约;日本文化是知耻的文化,道德出自个人对其所在群体的忠诚。而笔者想,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人情的文化,道德取决于个人与他者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一旦置身于关系圈外,即无道德底线可言。
以上种种现象,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每个中国人都难脱干系的思想观念问题: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到底是什么?修身齐家以后,一定要治国平天下吗?忠孝美德就只能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吗?耳顺是听之任之、得过且过吗?有大才、做大事的人就一定要霸气,且不拘小节吗?笔者的回答很简单,绝对不是。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需要政府廉政改革,但也不能缺少国人个体的主观努力。也就是说,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提升是民主进步的重要环节。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为推进公私道德领域的合理化建构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