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市加快乡镇职能转变 着力打造“四型”政府显成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02:27
自2002年以来,江西新余市在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过程中,紧密围绕农村税费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际,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基础上,大力精简乡镇机构编制。目前,新余市乡镇已由32个撤并为28个;乡镇行政事业机构精简为“四办五中心”(党政、经济发展、社会事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四个办公室,农业、经济、社会事业、文化、机关五个服务中心);机关行政编制由1058名精减为856名,事业编制由1413名精减为1120名。不仅实现了全市乡镇人员编制总量有空编,而且保证了每个乡镇都不超编,为确保“十一五”期间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只减不增的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新余市以乡镇职能转变为重点,将乡镇职能科学定位为“执行政策、发展经济、社会服务、维护稳定”四个方面,并积极探索乡镇职能转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特别是2006年以来,又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紧紧围绕乡镇政府“干什么、怎么干”这个现实课题,从而确立了“围绕农民干、带领农民干”的改革思路,并在实践中通过着力打造法制型、示范型、惠民型、责任型“四型”政府,加快推进乡镇职能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主要做法:

  一、严格执行政策,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着力打造“法制型”政府

  严格执行政策,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为此,新余市在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中,以着力打造“法制型”政府为载体,加快乡镇职能转变。

  一是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基本政策,努力提升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本领。在积极向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宣传有关政策的同时,重点抓了土地山林承包、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惠民直补等政策全面落实。如该市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由于政策宣传广泛,工作扎实到位,充分调动了广大林农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市已林改204.67万亩,基本实现了“山定主、树定根、人定心”,确保了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使一些长期争执的林地纠纷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二是不断加强农村普法工作力度,切实增加知法懂法和守法用法意识。通过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加大普法投入,加强法律的宣传教育。既提高了乡镇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又增强了农民的政策法制观念。如该市渝水区罗坊镇仅在“平安建设”法制宣传月活动中就上法制课15场次,播放光盘17场,悬挂横幅36条,张贴标语68余张,散发传单5600余份,出动宣传车42车次等。同时还通过建立法律咨询服务网络、信访接待制度等,积极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主动排查调处农村各种矛盾纠纷,为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法律服务和诉求支持。如该市分宜县率先在全省实行乡镇纪检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通过分片设立乡镇纪工委的做法,整合了办案力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通过建立健全县、乡、村、组的四级信访网络,实行进村入户制度,大大地缩短了纪检监察部门与农民群众的距离,使一些长期积压的疑难案件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件得到有效解决,扭转过去“动辄把小事闹大”、“动辄到省市上访”的被动局面,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平安稳定。对此,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三是努力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不断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以干部集中教育活动为契机,大力建立亲民服务体系,提升党和政府的形象。特别是通过推行政务公开、一线工作法、民情日记、 “一站式”、“一卡式”服务等制度,主动为农民送政策、送法律、送信息、送就业、送技术、送资金、送补贴等,彻底改变了过去乡镇干部那种简单、粗暴和不作为的工作方式和门难进、脸难看和事难办的官僚现象。同时,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乡镇机关事业干部混编混岗现象进行了清理,实行了实名制管理,并将其工作人员编制使用情况在当地和网上进行了公布,有效地提升了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二、大力发展经济,充分发挥引导帮带功能,着力打造“示范型”政府

  大力发展经济,充分发挥引导帮带功能,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为此,新余市在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中,以着力打造“示范型”政府为载体,加快乡镇职能转变。

  一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小康示范村。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工作思路,从农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统一规划、产业支撑、分步实施”的基础上,仅2007年新余市就安排新农村建设资金达1.78亿元,使360个试点村(占全市自然村30%以上)发生了巨变。

  二是以发展产业经营为重点,大规模、大投入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重点抓了七里山、蒙山等果业为主体的10万亩新余密桔和早熟梨基地建设、以普及优质高产苎麻品种、增加苎麻效益为主要目标的10万亩优质苎麻基础建设和以加快渝水区罗坊镇、水北镇和水西镇为重点的10万亩油茶基础建设等。同时还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战略,通过立项奖励的办法,每年按20%的行政村推进,5年内将全市每个行政村都打造成有各自特色的“一村一品”产业雏型。

  三是以发展特色村庄为引导,多方位、多渠道开发农村资源。通过积极组织有特色资源潜力的试点村的干部群众到外地参观学习,并结合本村实际,逐步建设出了一批特色村庄。如该市渝水区欧里镇的昌坊“旅游村”、姚圩镇的红山“民族文化村”、界水乡的庄边“生态村”、罗坊镇的斜上“养猪专业村”等。同时,为全面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引导农民按产业组建各种专业合作社,2008年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不少乡镇还通过采取“公司加农户”、“协会加农户”和“基地加农户”等模式,充分发挥各类“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引导和帮助农民合作经营,及时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仅大大增加了农民的实际收入,而且还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如该市罗坊镇通过“江西珊娜果业有限公司”租赁开发的3200亩新余密桔园分片承包给60户村民管理开发,并将公司果园产量的8%作为村民的收入,这样既有效地转移了当地剩余劳动力,还使每户村民增加年收入1436.8元,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三、注重社会服务,不断加强公共设施建设,着力打造“惠民型”政府

  注重社会服务,不断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为此,我市在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中,以着力打造“惠民型”政府为载体,加快乡镇职能转变。

  一是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在全省率先实现水泥路“村村通”、“组组通”的基础上,2007年就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10公里。同时,加强农田水利排灌体系建设,新开工和续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6座,实施中低产田改造3万亩,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二是大力实施便民惠农措施。坚决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不断扩大对农民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范围、标准和力度。仅2007年全市就已发放粮食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资金1563.67万元、农机具补贴252.9万元、母猪补贴208.815万元。同时,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政府对“一事一议”建设公益性设施实行财政奖补制度。

  三是积极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近年来,各乡镇都投入大量资金,着力推进“六改四普及”和修建文化广场、农民健身活动中心等工作,基本实现了让农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住整洁房、上卫生厕所、用洁净能源、有活动场所”的阶段性目标,并大力倡导文明、科学、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极大地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如渝水区各乡镇均组建环卫所,购置环卫专用车辆,在各村庄建立生活垃圾收集点共3200个,压缩式中转站7个,总投资达700多万元,水北镇率先在全省建立了“户集、村收、乡运、区统一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体系。

  四是重点抓好各类民生工程。重点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率先在全省实现了100%覆盖全市县(区)。截止2007年底,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已达65.39万人,参合率达91.99%,补偿金额达2869.7万元。重点抓好社会保障救助工作,率先在全省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安置工程等。如该市渝水区共有6397户12815位农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差达55.9元。同时,认真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2008年将全市36所敬老院建成省二等院标准,实行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比率提高到80%。重点抓好优质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全面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对所有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制度和资助贫困学生制度等。

  四、坚持维护稳定,努力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着力打造“责任型”政府

  坚持维护稳定,努力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实要求。为此,新余市在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中,以着力打造“责任型”政府为载体,加快乡镇职能转变。

  一是破陋习、树新风,实现社会和谐。近几年来,各级都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经济工作作为统一目标,同步部署,积极协调共青团、妇联和其他社会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特别是针对当前赌博、迷信等不良文化和陈规陋习在农村仍然有一定市场,影响着农村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各乡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农民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把农民群众培养成为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如该市渝水区积极开展“法律服务进乡村、法律服务进社区、法律服务进家庭、法律服务进校园”等活动,自去年以来仅魁星路社区就调解家庭纠纷15件,帮助28名失学少年儿童重返校园,使25名失足青少年“浪子回头”。

  二是抓培训、学本领,提高农民素质。按照“统一组织领导、分块实施管理、政府以奖代补”和“政府买单培训、农民免费学技、企业按需使用”的原则,通过大力实施“20万农民培训和20万农民转移工程”, 对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仅2007年,全市已培训农村劳动力4万人,其中转移培训3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

  三是抓班子、带队伍,强化村民自治。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和“三培两带”活动,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注意把那些“有本事,靠得住”的能人选到班子中(江西省第二届“十大井岗之子”之一的分宜县湖泽水川村支书袁国剑就是一个典型)。同时,不断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一事一议”制度,充分发挥了农民在村级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如该市分宜县湖泽镇就把抓村班子建设和强化村民自治建设作为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来抓,全面推行乡村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让农民平等参与乡村决策。如在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三年以来,该镇没有发生一次强迫命令,没有动用一次强制手段,一些村重点对象也都带头落实了节育措施,一举改变了全镇计划生育工作多年的被动局面。

江西新余市加快乡镇职能转变 着力打造“四型”政府显成效 政府改革的核心是转变职能 发挥纪检监察职能 推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江西会昌:着力打造“低碳”组织工作--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岱山县着力打造“四型班子”深入推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岱山县着力打造“四型班子”深入推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舟山廉政网- 岱山县着力打造“四型班子”深入推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舟山廉政网- 就加快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一文与迟福林先生磋商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做到“五个突出、五个着力” - 饶平经济 - 饶平网 -饶平县最大的... 坚持“四抓”显成效——上饶督查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工作综述--江西廉政网 强化“四种意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江西行政审批大“瘦身” 打造中部地区高效政府 江西行政审批大“瘦身” 打造中部地区高效政府 江西唱响绿色崛起(“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研行) 对新时期乡镇工作职能的思考 广州日报 - 2010年6月20日 - A1:头版版 - 加快发展港口现代物流着力打造亚洲... 北京集中任免近百名干部 着力打造专家型官员 唐山:五措并举着力打造?“四师”队伍??--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 中共着力打造领导干部加油站 宣威着力打造一流干部队伍 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化改革,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四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