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唱响绿色崛起(“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研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3:57:20
江西唱响绿色崛起(“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研行)
本报赴江西采访组《 人民日报 》( 2010年12月07日   01 版)

鄱阳湖畔的星子大岭风电场。
杨军摄
在外地人眼中,“绿色”是江西最大的优势。这里有全国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一流的生态、一流的人居环境。数据为证:江西全省五条河流监测断面Ⅰ—Ⅲ类水质常年保持在80%以上;11个设区市城市空气质量常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60.5%,居全国第二位;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的数量均居全国前列。行走在江西的山山水水,许多人感叹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在江西人眼中,“赶超”是自身最大的责任。江西至今还有21个县没有摘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帽子,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省贫困人口仍有132.5万。江西省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江西省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3%,但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海关进出口总额等重要指标在全国所占比重都不到3%,有的甚至不到1%。穿行在这块红色土地上,不甘落后、进位赶超的氛围扑面而来。
外地人感叹,“江西了不起,宁可受穷也要保住青山绿水。”
江西人委屈,“受穷并非本意,我们其实也要金山银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经济欠发达地位仍未根本改变,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不足仍是江西的主要矛盾。”在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眼里,发展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加快发展中切实保护好、建设好青山绿水,是江西需要破解的最大难题。”
“江西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不加快发展、尽快扩大经济总量不行。但如果不注重经济结构调整,不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就可能破坏目前良好的生态,对不起江西人民,对不起子孙后代,即便GDP一时上去了,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大而不强,难以为继,失去宝贵的发展机遇。”江西省省长吴新雄说。
发展难题的破解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昂起绿色崛起的龙头
9月29日,江西共青城。投资总额达136.5亿元的19个项目在这天同时开工,项目涵盖太阳能光伏、通讯、旅游教育和文化创意等低碳环保领域。这座面积308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6万的小城,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八方客商。
共青城的吸引力在哪里?原因不在“城”,而在“湖”。共青城地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而这个区域寄托着江西未来发展的新希望。
鄱阳湖是江西的骄傲,骄傲来自她的辽阔,她的清澈。作为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江西人民的“母亲湖”,鄱阳湖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如果把江西的水系比作手掌,那么鄱阳湖就是掌心,江西的五大河流就如同5只手指,手指与掌心相连,其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7%,道道清水注入鄱阳湖,然后经调蓄注入长江,常年数量为1450亿立方米,占长江径流量的15.5%,超过黄河、海河与淮河入海水量的总和。
骄傲还来自20多年坚持不懈的保护。遵循“治湖必治江、治江必治山、治山必治贫”这一生态修复和发展模式,江西省通过20余年的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实施“灭荒”造林、“山上再造”和“跨世纪绿色工程”三大战役,穷山恶水换了新颜,森林覆盖率增长近1倍,水土流失面积下降近2/3,鄱阳湖湖体面积增加逾40%,直接带动500余万贫困人口脱贫。
但是,鄱阳湖也是江西的心结,长江水位的持续走低导致湿地面积缩小、生物及越冬候鸟数量减少,最大的淡水湖也在日益缩水,枯水期水面有时还不到50平方公里。经济发展的诱惑和冲动面前,鄱阳湖如何永保一湖清水正面临考验。
如何保护和开发鄱阳湖?江西一直在思索,而这道难题在去年有了新答案。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列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生态”、“经济”,两个关键词决定了鄱阳湖的发展方向。
“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一是着眼于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二是着眼于从江西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路子,三是着眼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江西省发改委主任姚木根解释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更好地造福全省人民和子孙后代。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探索和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苏荣说。
为了保护好“一湖清水”,江西首先做起了“减法”。在鄱阳湖5181平方公里水体核心保护区内,严格禁止任何开发建设;在“五河”源头保护区内不准开山采石采矿,不准开办任何有污染的企业;在全省范围内严把项目准入关,坚决做到“三个不搞”:坚决不搞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项目,坚决不搞严重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坚决不搞“黄赌毒”项目。
与此同时,江西抓紧做好“加法”。围绕绿色崛起,调整产业结构,江西正着力培育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构筑具有竞争力的高新矿产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着力培育壮大光伏新能源、绿色照明、航空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进一步打响“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品牌。
“抓好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抓住了江西发展的关键,昂起了江西全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龙头’。”吴新雄说。
按照规划,2015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GDP总量将突破1万亿元大关,十大新型工业产业产值将突破1万亿元,恢复湿地植被60万亩,治理五河入湖口湿地30万亩,建设20个国家级湿地公园,60个省级湿地公园,鄱阳湖天然湿地面积保持3100平方公里,新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和县级自然保护区38个……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的下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蓝图日渐清晰。
城市名片的变迁
调结构,上水平,从一枝独秀到百花争艳
2009年11月,位于赣中的江西新余市有了一个新的城市名片:“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这是目前我国批准建设的第一个以新能源产业为核心的科技示范城。
提到新余,不能不提新钢。新余因钢设市,钢铁是新余的名片。钢铁兴,则新余兴;钢铁衰,则新余衰。钢铁长期一枝独秀,让新余尝到过甜头,也吃到了苦头。作为一个重化工业城市,支柱产业单一长期制约了新余的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新余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新余市委书记李安泽说,“靠消耗资源、靠损害环境来发展经济这条路肯定走不下去,凭借单一的产品支撑也不可能持久,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寻找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从2005年起,新余不断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全球最大的硅料生产企业——赛维LDK落户新余,我国唯一一家从事兆瓦级永磁风力发电机设计、生产的专业厂家——力德风电选择了新余,拥有世界上回收利用各类低品质热能发电首创技术——“螺杆膨胀发电”专利技术的江西华电电力科技公司把产业基地建在了新余,锂材料、镍材料、石英陶瓷坩埚等新材料企业纷纷落户新余……新余正在由一枝独秀向百花争艳转变。除了“钢铁之城”,“新能源之城”、“新材料之城”正成为这座城市的闪亮名片。
位于赣南的赣州,“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等名片已蜚声海外。但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曾是赣州的“一景”,无序开采不仅极大地浪费了资源,而且潜伏着巨大的地质、生态危机。与此同时,由于长期依赖出口原矿发展,矿产资源丰富的赣州并没有真正富起来。“资源优势要想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进行经济转型,以资源整顿为切入点,将单纯的矿业经济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加工工业推进。”赣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说,赣州需要擦亮老名片,也需要创建新名片。经过5年多的集中治理整顿,赣州市取缔、关停非法采矿点410多个,实施资源整合,建立起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如今,稀土、钨、氟化工、脐橙产业已经成为赣州的四大名片。
全球第一块自动消眩功能的液晶汽车后视镜在这里产生、全国第一张可录类蓝光光盘在这里下线……这不是沿海发达地区,而是革命老区吉安。走进吉安市吉泰工业走廊,看到的不光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更是技术创新的种子在革命老区结出的累累硕果。随着一个个新兴产业的扎根,老区旧貌换了新颜。
“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是江西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没有一批成长性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就不可能有江西的崛起。”江西省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魏民说。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江西确立了光伏、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半导体照明、稀土和钨、文化及创意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今,这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40%。目前,这十大产业的300个重大项目正在实施,其中200个将在2012年前投产,到2015年,这十大产业的比重将提高到45%—60%,成为江西发展的新名片。
绿色江西的升华
从青山绿水到“绿色GDP”、“绿色政绩观”
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最大的潜力。但是,在江西人自己看来,“绿色江西”并非完美。
“江西的生态优势主要体现在山区,平原地区则缺林少绿。”江西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巡视员肖河说,“比如南昌县的森林覆盖率一度只有13%,上万亩农田范围内没有一棵树,连鸟都没法停!”
为了补齐平原绿化这条“短腿”,从2008年开始,一场声势浩大的植树造林运动在江西全面展开,城市、乡镇、农村、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等4个方面的绿化成为主攻目标。两年来,全省共完成造林面积960万亩,超计划160万亩。其中山上造林481.6万亩,山下造林478.4万亩,综合成活率达85%以上。“植树造林氛围之浓、面积之大、投入之巨、效果之好,前所未有。”肖河说。
对生态,江西人有着特殊的感情。“七通一平”是基本建设的基础工作,这在国内已成惯例。但在共青城,实行的却是“七通一不平”,在保证工业区有足够的水、电、通讯等供应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持自然地貌,不再搞推山填土。“我们这样做,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九江市委常委、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党委书记李晓刚解释说。
“我们过去是招商引资,现在是选商选资。”九江市发改委副主任陈世勇说,对生态环境是否有影响是选商选资的重要标准。今年3月,一个投资超过10亿元的化工项目想落户九江的一个工业园区,然而,由于环评不过关,被断然拒绝。为了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九江市提出,环境保护要与项目建设同步,不管什么项目,洽谈之时,环保同时跟进,严把项目准入关。凡是环保不合格、措施不到位的,环保部门将启动“一票否决”。仅此一项,九江市每年要在项目引进上失去20多亿元的投资。在环保先行的理念下,九江一批老企业相继“退城进园”,一批环保不合格的老企业被关停,一大批工业烟囱和工业废水排放管道被拆除,城区空气质量得到根本好转,一度遭到污染的河沟湖泊重新变得清澈,一批批绿色企业在九江风生水起。“你越是有限制,人家觉得你那里规范、科学,有搞头;越是粗制滥造,捡到篮里都是菜,别人就越担心可持续性,越是不敢来。”九江市委书记钟利贵对此深有感触。
保护生态需要抓源头。长期以来,由于缺少污水处理设施,城市污水侵蚀着河流湖泊,威胁着江西的青山绿水。2008年5月,江西启动了县(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大手笔需要大投入,85个需要建设的治污管网总投资高达72亿元,但中央财政每年安排的污水处理专项资金只有6亿元,按照这个进度需要12年才能在全省所有县建起污水处理厂。钱从哪里来?江西在全国首创“统一融资、集中建设、建成出让、统一还贷”模式,融资60亿元,用两年时间建成了县市污水处理设施,一跃成为县级污水处理厂全覆盖的省份。随后,江西又将目光锁定在乡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上,在5万个自然村、500个集镇农村建立农村垃圾无害化设置,计划3年内实现全省农村垃圾处理无害化。
“白天种地,晚上演戏。”井冈山脚下,由600多名井冈山儿女激情演绎的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每天都吸引着八方来客。以绿色山水留住人,以红色文化感染人,井冈山“靠山吃山”,将旅游做成井冈山经济的半壁江山。井冈山市委书记梅黎明说:“发展旅游我们绝不是竭泽而渔,山上发展旅游,只做减法不做加法。从另一个角度说,把生态保护好,做减法也是加法。”为了保护生态,井冈山在5年前就把行政中心迁到了山下,通过增加公益林的补助、发展农家乐等,增加农民收入,使每年林木资源砍伐从过去的10万立方米下降到今年的2万立方米。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江西是全国为数不多常年粮食外调的省份之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江西省把农业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品种特色化,生产标准化,基地规模化,市场国际化,江西省加快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步伐,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近年来,江西主要农产品生产实现六连增,粮食产量今年有望再次超过400亿斤;农民增收向家庭经营收入、政策性收入、劳务收入等多元化增收推进,全省农民收入突破5000元。
今天,在赣鄱大地,“绿色江西”的内涵在不断丰富,“绿色GDP”正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自觉追求,“绿色政绩观”正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绿色生产观”正成为广大企业的自觉追求,“绿色消费观”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
民生投入的加码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发展的水平决定一个地区的地位,决定一个地区百姓的生活状况。”苏荣说,赶超、崛起的最终目的,还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民众的幸福指数,落脚点还是民生。
国有企业改革是“世界性难题”。2008年4月,江西省打响了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仅仅两年时间,全省列入改革范围的507家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一大批改制企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前,我们最担心因改革而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上访,结果是不但没有出现大规模群体性上访,而且这方面的信访呈大幅下降趋势。”江西省国资委主任李天鸥道出了其中的原因,“我们始终把切实维护干部职工合法权益放在工作的首位,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可多给可少给的,一定要多给;可给可不给的一定要给。始终做到厚待职工、善待职工而不算计职工。”经济补偿金一次发放到位,为符合条件的职工接续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解决了拖欠多年的职工工资、社保费、医药费、抚恤费……一系列举措,让广大国企职工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江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明确“民生投入只加大不减弱,民生工程的覆盖面只扩大不缩小”。江西省财政厅副厅长毛祖逊介绍,2007年,江西安排50亿元实施40项公共财政政策,2008年新增50亿元总额100亿元实施60项公共财政政策。2009年新增安排50多亿元总量超过180亿元实施60项公共财政政策的基础上,2010年再增加安排72亿元总量达245亿元实施56项财政政策。
10月21日,南昌县武阳镇郭上村村民李梨子在两个儿子的搀扶下,走出了南昌县人民医院的大门。3天前,在政府的帮助下,他顺利做完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我76岁了,患白内障已经18年,本来以为这辈子都不能再看东西了。”一路上,老人家不停地重复着一句话:“政府这么惦记我们这些老人家,真是恩德呀。”
自2009年起,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光明·微笑”工程。一年多来,先后有20万名白内障患者通过免费手术重见光明,1.2万多例唇腭裂患者通过免费手术重现微笑。如今,“光明·微笑”工程已经建立了长效机制,新增患者将继续得到免费治疗。
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今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再实施一项温暖人心的重大民生工程——在全省开展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救治试点工作,安排救治费用9000万元,今年约有450例白血病患儿和15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得到免费救治,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再稳步推进。
在经济总量偏小、财政收入偏低的江西,多项民生投入却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江西不仅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实现义务教育学杂费和书本费全免,还根据社会反映强烈的大学“入学难”问题,向每位考取大学的贫困新生资助5000元,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全程无缝对接的助学资助体系。
廉租住房、“新市民公寓”、“大学生公寓”、新进公务员公寓……走进赣州,各种保障性住房如雨后春笋般在这座城市出现。“房价居高不下,目前让每一个人都买得起房并不现实,但保证人人有房子住,让每一位市民活得有尊严,是政府应尽的责任。”赣州市市长王平说。目前,赣州已经在全省率先实现对中心城区人均住房13平方米以下、县城人均住房10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廉租房应保尽保,今年将扩大到中心城区和县城人均住房15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家庭。
行走在赣鄱大地,记者感受的是江西谋发展、求发展的激情与活力。今天,“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已经成为江西发展的主旋律。江西的未来什么样?“生态优美、经济发达、城乡协调、人民富裕”,这是江西人勾画的未来发展蓝图,也是江西上下团结一心的行动。
绿色崛起看江西,江西充满希望!
(本报记者刘建林、万秀斌、廖文根、任江华、田丰、卞民德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