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 金色阳光 - songmoran - 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32:27
涉及标准:模块“信息技术基础”;条目(一)信息获取(1)(2)(3)(4),(二)信息加工与表达(1)(2)(3)(4),(三)信息资源管理(1)(2)(3),信息技术与社会(1)(2)(3)(4)(5)。
建议学时:6
学习目标:
(1)说明当前信息技术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学习、工作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2)能够选择恰当的工具和软件来支持学习和研究。
(3)与他人合作,利用远程通信手段和协作工具来研究与课题相关的问题。
(4)选择和利用适当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完成各种任务并解决问题。
(5)研究和评价在实际问题中,信息资源的可靠性、相关性、综合性。
过程设计:
(1)将全班学生分组,3~5人一组,各组确定一名组长,并填写下表1。
表1  小组分工表
组长:
组员
性别
年龄
分工
主要工作
1.收集资料2.整理资料3.问题解决4.演示制作5.汇报讲演
(2)每组从后面的主题选择建议中,通过抽签方式任选一个主题进行研究。
(3)为了更好地探讨研究主题,每个小组要列出所选主题所应研究或解决的若干问题,并填写在下表2中。
表2    研究问题及计划
项目主题:
编号
需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需要使用的工具、软件、手段
所需时间
可能出现的困难
1
2
3
(4)确定获取资料的来源(因特网、报刊书籍、广播电视、访问科学家或研究人员或家庭成员),通过各种手段获取资料,并按一定规则或原则对资料分类。形成小组资料文件夹(表3给出了一种参考的分类方式)
表3              资料的分类
编号
资料主题
资料类别
已有资料
需要搜集的资料
负责人
1
文本
图像
音频
动画
视频
其他
2
文本
图像
音频
动画
视频
其他
(5)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共同整理各组获取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有效管理,供各小组共享。分类方法可参考表3。
(6)小组讨论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并开始实施。
(7)每组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电子文档、多媒体、动画、表格、网页、程序设计等)呈现所研究的结果。
(8)完成主题研究后,各组在全班对其研究结果进行汇报演示。
(9)师生共同制定评价内容、标准,各小组间对汇报进行自评、互评。可参考表4。
表4   评价参考表
评价内容
分值
标准
小组自评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
(10)师生对所做主题研究进行总结。
主题选择建议:
(1)利用因特网获取有关人类在南极定居的历史、文化以及环境变化的信息,采用适当方式展示出来。
(2)利用书籍、文章、因特网研究一名南极探险者,并用文字处理软件来创办一份期刊,假设内容是一位探险者写的。
(3)利用因特网获取和记录南极的天气统计数据。编制一个图表,把这些数据与自己家乡的天气统计数字作比较。创立一个数字化的天气预报,进行报道,并比较这些数据。
(4)写一份一个月的南极旅行计划,并对所需经费进行预算。
(5)利用因特网研究南极的动物。利用文字处理软件描述一种非常适应南极环境的遗传变异动物;利用多媒体软件画一幅动物的解剖组织结构图;用交互式的手段来阐明环境适应问题。
(6)利用因特网研究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绘制一个比较本地与南极臭氧层数值的图表或用软件建立一个三维模型;为全球臭氧层的发展做一个预测。利用视频、演示或多媒体创作软件设计一个关于臭氧层的公益广告。
(7)创建一个有关南极动物指南的网页,包括企鹅、海豹、鲸、海豚、磷虾群、鱼和鸟类等。
(8)研究埃里伯斯火山,制作这个火山的多媒体演示作品,内容可包括:火山的类型、结构,火山在极地板块构造学中的重要性,火山给生态系统带来的威胁……
(9)创建一个板块构造学的动画演示作品,说明南极洲是怎样与大陆分开而漂移到现在的位置的。
(10)研究以下问题:天气是怎样随着纬度的不同而变化的?天气的哪些方面(温度、降雨等)能通过纬度来预测?利用南极的数据、自己所在城市的数据、南极和自己所在城市之间地区的数据来支持这些发现,并选择一种适当且引人注目的方法来展示这些发现。
(11)研究教室里的计算机是以何种方式通过因特网与正在南极的科学家实现联系的。调查初露锋芒的新技术,并就今后十年可能出现的技术联结方式提出建议。
(12)研究因特网上几个讨论臭氧层的站点,为每个网站准备一份分析报告,内容包括网站的准确性、相关性、恰当性、综合性及可能出现的偏见。
参考网站:
(1)世界地理网:http://www.earth-world.com/dh/dlyj/njz.htm
(2)南极洲旅行:http://www.slb.com/seed/zh/watch/antarctica/
(3)中国科普博览—冰雪馆:http://www.kepu.com.cn/gb/earth/icesnow/antarctica/
(4)地球村:http://world99.myetang.com/antorctica.htm
(5)北极在召唤:http://www.gmdaily.com.cn/2_zhuanti/keji/bj/default.htm
信息技术教程案例分析:
1.教学特色:此案例以“南极洲探险”为主题,整合了信息技术、天文、地理、生物等各学科的知识,为同学们呈现的知识面较大,无疑对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会很高. "主题选择建议”中提供的主题都来源于实际生活.使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领悟了学习天文、地理、生物等各学科知识的意义—应用于实际.
2.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作用:首先信息技术为一部分课程进行最优化教学提供了一种快捷有效的手段。通过信息技术组织的教学所展示的课程内容形式多样且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接受,且资源易于共享.
3.教学设计评价:我认为此案例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任务驱动法, 在”涉及标准”中提出了信息技术应用的范畴.案例从不同学科角度提出多个子课题,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子课题。每组学生都可以进行一次完整的实践活动.小组间可根据需要进行资源共享, 协作不仅发生在小组内,还发生在小组之外.案例中运用了较多的表格,使学习者易于了解实践任务,且设计简单明了.此案例还涉及了评价参考表,包括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方面. 在评价中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完善.但此案例缺少”把握教学对象”这个环节,因为此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要求会很高,所以我认为对学生已有知识技能水平的分析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