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16:56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坚持自主创新 实现产业集聚 本报记者 白海星 通讯员 张和允

近日,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等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经济园区”排名公布,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列第二名。多年来,该区多项重要发展指标一直排名中西部经济开发区前列,今年该区全年工业总产值将突破千亿元大关。

该区致力于推进承接产业的创新提升,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探索出一条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统筹发展的新路。该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已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0%以上,合肥市近一半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该区创造。

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基地

今年1月12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合肥经开区作为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其集聚产业要素的能级得到全面提升,而这正是外来大企业布局合肥经开区的根本动力所在。

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姚卫东说,重大项目是产业集聚与规模壮大的“生命线”,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集聚、引领产业升级,才能打造出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基地,凸显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和带动效应。

截至目前,已有18家世界500强企业和700多家知名企业落户合肥经开区。

今年前三季度,该区共引进项目1012个,其中外资项目280个,实际利用外资25.7亿美元;内资项目732个,累计投资总额702.3亿元。

通过引进重大项目,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合肥经开区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目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170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72家,已经打造的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家电电子产业、日用化工产业、食品加工产业等五大产业基地,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竞争能力均已居全国前列。

在国内家电业最强的18家企业中,落户合肥经开区的就有5家,该区已经成为全国家电产品种类和品牌集中度最高的开发区和全国三大家电制造基地之一,被工信部批准为全国惟一的“国家新型工业化家电产业示范基地”。

打造新兴产业的新高地

近期,中国侨联在京颁发“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155名侨界创新人才获此殊荣,其中包括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龙迅半导体总裁陈峰。他还与落户该区的芯硕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钧,共同成为合肥市仅有的进入中组部“千人计划”的2个人。

陈峰曾就读于安徽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后留学美国,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陈峰回国在合肥经开区创办了合肥龙迅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速接口和混合电路芯片的设计和技术服务,目前公司培养了一个极有实力的团队,多项技术走在同行业前列。

同样从美国回国创业的刘钧于2006年底在合肥经开区创办芯硕半导体公司,主攻由国外企业垄断的半导体光刻机,2008年就制造出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刻机,目前已经可以生产9个型号的产品,大大提升了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水平。

引进创业团队,瞄准能够重新定义国内行业发展水准的先进技术,培育创新型企业,是合肥经开区谋求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突破的重要路径。合肥经开区将这些极具成长前景的创新型企业称为“种子企业”。

“‘种子企业’是合肥经开区二次创业的重要起跑线,我们不能输在这个起跑线上。”姚卫东表示,该区通过引进一批“种子企业”,正在着力培育以捷敏电子、芯硕半导体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赛真拜通、国药集团等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以杰事杰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罗宝、仁创、西伟德等为代表的住宅产业等四大新兴产业建设,争取培育一批顶尖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千亿元级产业和五百亿元级产业,力争成为安徽省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的“主引擎”、全国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合肥经开区积极培育“种子企业”的实践,正是促进创新资源整合、打造以创新型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推动转型发展的全新探索。

高效服务激活潜在投资价值

今年1月5日,台资企业峻凌电子与合肥经开区签约,决定在该区建设生产基地。在合肥经开区管委会提供厂房、帮助招工、帮办手续等全力支持和全方位服务下,该企业从签约到投产只用了20天,峻凌电子合肥工厂厂长王士宏说,与该企业在其他地方的投资项目相比,合肥项目进展最快。

“承接产业转移,绝不只是在产业项目上与先发区域的单项对接,更是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软硬环境营造的全面对接。”姚卫东告诉记者,产业发展不是孤立的经济现象,与一个地方的体制机制活力、行政服务效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紧密相关。

合肥经开区立足先行先试,致力创新体制机制,成为全国首批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目前,该区已经确立了“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的管理体制,该区职能机构仅设立“两办六局”,并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打造出精简、统一、效能的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

在优化政务环境上,该区明确提出,要坚持行政效能最高、行政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费最少的“两高一少”,打造合法高效的“服务导向型”政府。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2006年,该公司落户合肥经开区时,正是由于该区为其量身定做的融资模式,该公司才得以在合肥建设亚洲最大的工程塑料及热塑性复合材料生产基地。

当时,这一基地需要总投资4.3亿元,企业一时只拿得出占投资总额三分之一的资金。合肥经开区在充分评估杰事杰新材料前期巨大的技术研发投入以及落户所必需的设备投入,决定创新融资机制,由该区下属的国资公司海恒集团直接出资入股合肥杰事杰,占8%的股份,待项目正式投产后择机退出,条件是上海杰事杰把11项专利的知识产权质押给海恒集团,由海恒集团向银行担保贷款,并由海恒集团为其代建厂房。这种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在合肥经开区变成了现实。

营造高效的政务环境,为投资商提供更多创新性便捷服务,才能真正激活潜在投资价值,打造出让各路资本纷纷“抢滩”的发展热土。合肥经开区正是借此走出了统筹产业承接与坚持自主创新的科学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