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谁是“毛体书法”的真正传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01:03
解密:谁是“毛体书法”的真正传人?
她是位烈士女儿,自幼在军营里长大,经历颇富传奇色彩;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女文化部长,曾开创总参文化工作史上“十三个首创”。同时,她又是一位艺术家,一生致力于“毛体书法”的研习,并得到过毛泽东的亲传......她,就是“毛体书法”的真正传人李静。
被毛泽东认作女儿
李静并非毛泽东的亲生女儿,她是位烈士的女儿,后来毛泽东主动把她认作了女儿。
1937年,李静出生于江苏邳州,是随着卢沟桥的炮声降临到这个世界的。父母均是富有正义感的医生,在当地颇有名气。因为李静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诞生的,父母为她取名“胜利”。
台儿庄战役后,李静的父母被张爱萍将军接到新四军中。1943年,新四军四师领导邓子恢、彭雪枫派李静的母亲王荫桐打入敌占区做伪顽策反工作。当时李静只有五六岁,她和最小的哥哥跟随母亲一起到了敌占区。一天清晨,因为叛徒的出卖,年幼的李静在睡梦中被惊醒,亲眼目睹了母亲被反动派杀害的情景。后来李静被部队接回,成为当时新四军中年龄最小的文艺女战士。朝鲜战争爆发后,15岁的李静随志愿军赴朝作战,活跃在志愿军前沿阵地上。
从朝鲜回国后,作为有功之臣,李静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毛泽东握着李静的手,关切地询问她的名字和身世。李静告诉毛泽东:“我叫李胜利,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被敌人杀害了。”毛泽东半晌未作声,蓦地挥舞着巨手,高声对李静说:“你的妈妈是革命烈士,我的妻子也是革命烈士,她们都是有功之臣,我们不能忘记她们。你姓李,叫李胜利,我也姓李,叫李德胜(毛泽东撤离延安时使用的化名)。我的孩子们都姓李,你也是我的女儿。”毛泽东的一番话,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使李静泪流满面。
从此,毛泽东就像一个慈父,走进了李静的生活。在毛泽东身边,李静得到了父亲般的关怀。毛泽东指定李静读一些书,检查她的文化课作业,教她写日记和家信,给她讲解做人和处事的道理。
有一次,李静要给远在江苏老家的父亲寄20元钱,刚填好的汇款单被毛泽东看见,他半开玩笑地说:“李静呀,每个月就给父亲寄20元钱,未免太小气了吧?”李静认真地说:“主席,我每个月工资60元,要吃饭,要买书,每月寄20元不算少了,应该算是孝顺的了!”毛泽东听了李静的辩解后,仍坚持说女儿寄少了,说话间,拿起毛笔在汇款单上添了个“0”。李静至今清楚地记得,那次汇款短缺的180元,是毛泽东从自己的稿费中支出的。
耳濡目染学“毛体”
经常在毛泽东身边,李静耳濡目染了他那遒劲潇洒的毛体书法。起初,李静只是在毛泽东兴致所至,挥毫泼墨时才在一旁观看品赏,久而久之,就似乎有了些悟性。后来,毛泽东得知她在研习自己的书法风格,很高兴,便经常亲自指点。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之后,有一次,李静拿着自己模仿的作品向毛泽东请教,毛泽东连声称赞:“像,像,这简直就像是我自己写的嘛......”
还有一次,李静把毛泽东一幅手书照葫芦画瓢临摹下来,请毛泽东赐教。这时候,李静的书法水准已初见功力,毛泽东看后大喜。见李静对书法的感悟力这样好,他就耐心地向她传授了毛体书法的艺术。后来,毛泽东在指点她的同时,还多次亲书《蝶恋花》、《咏梅》等诗词作品相赠,供其研磨、赏读。
李静说:“学习主席的书法风格,开始也不是刻意的。那时,主席写东西几乎都是用毛笔,我在主席身边久看久学,慢慢地就领悟出了主席用笔的习惯和书法的风骨。”
通过一番悉心研磨,她不但深深领会毛体书法的精髓,而且能注入新意,其书法豪迈处奔腾驰骋,荡气回肠,柔婉处清新俊秀,笔意轻灵。
李静说,主席的书法从形成书风到深化升华,后到步入巅峰,不论是题字、题词和写书信,哪怕只是写上两个字,或一个短句,或几句短文,都“雄浑豪放,字字精神”。这是他老人家书法整体气氛的主线。这条主线,尤其是进入上个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就更加突出了。比如主席为她抄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这几个字,第一二两个字连用行书,其余几个字都用草书,且字字牵丝连属。整幅题词“雷锋”两个字大些,其余字稍小,行笔流畅,参差错落,布局美观。这就使我们不由得想到主席在题词时,感情激荡,一气呵成,更显得有力!这幅作品每个字的右半部都高于左半部,造成一种磅礴气势,布局巧妙、饶有韵致和富有感染力。
在书法界有一种说法:“毛体”在中国只有两个人得其真传,且都是女性,一个是江青,一个是李静。很显然,这与毛泽东的亲传是分不开的。
用书法作品纪念一代伟人
“文革”期间,李静任北京市委文化组长。江青早就对这个“从天而降”、“来路不明”而又被毛泽东关爱有加的女儿怀恨在心。于是她污蔑说李静的母亲是个“假烈士”,接着又找了一个借口,把李静投进了部队一所监狱,残酷迫害,险致其死,幸亏后来毛泽东得知此事,派人解救,她才幸免于难。
在以后的几十年,无论工作怎样繁忙,李静在书法道路上始终勤练不辍。她的毛体书法,逐渐完成了从“形似”到“神似”质的跨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数十年提笔挥毫的起起落落间,李静赢得了“军中女杰一支笔”和“当代毛体书法传人”等美誉。书法作品也相继在北京、山东、江苏等地展出,还被人竞相收藏。
退休后,李静担任了中华民族团结友好协会毛泽东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并在社会上兼任一些其他社团协会的领导。对于众多的头衔,李静显得很谦逊,但对于“毛体书法传人”一说,她则认为受之无愧。
200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的那一天,为弘扬“父亲”的书法艺术,李静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主题为“毛泽东思想光照千秋”的个人“毛体书法艺术展”。此次展览共展出了她多年来创作的书法精品200多幅。展品的内容,大部分是主席的诗词、题词等。
一幅幅作品,行文流畅,气势磅礴,变化多端,不仅满足了参观者的审美需求,更引起了人们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据新华社 

1999年12月26日
李静毛体书法艺术展在京举行
京讯
本报北京12月25日电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6周年,李静毛体
书法艺术展今天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行。杨汝岱等出席展览开幕式。
李静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文化部长,一直在部队
从事宣传文化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酷爱书法艺术,潜心研究、
临习毛泽东书法艺术,深得神韵,独有所长。
李静书法展在京举行
新千年来临之际,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零六周年,
李静先生书法艺术展日前在首都中国历史博物馆隆重举行,同
时展出的有毛泽东同志赠送李静先生的没有发表过的《蝶恋花》
等诗词书法珍品。
李静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苏,她在军队马背上长大,一
直在部队从事宣传文化工作。她酷爱书法艺术,曾有幸得到毛
泽东同志的亲自指点,在一代伟人的影响下,她潜心研究、临
习毛泽东书法艺术,继承发扬了毛泽东气势磅礴的运笔风格和
潇洒遒劲的艺术功力。
(王 华)
《人民日报》 (2000年01月01日第12版)
《天津日报》新闻-文娱新闻-第7版-2000.12.27
毛体传人战士情怀———访著名书法艺术家李静(附图)
见习记者白俊峰

她的书法曾得到过毛主席的亲传;作为我军第一位女文化部长,她曾开创过总参文化工作史上“十三个首创”。
她就是著名的毛体书法家李静。昨天,在国展中心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7周年李静毛体书法艺术大展”上,记者见到了这位文化战士。
李静的经历颇富传奇色彩。她是随着芦沟桥的炮声降临到这个世界的。6岁那年,母亲为国捐躯,从此,她便成为新四军里最小的战士。军队的“熔炉”把她熔炼成共和国军内外第一位女文化部长,为人所瞩目。李静又是艺术家,她一生最为自豪的莫过于对“毛体书法”的研习和取得的成就。她从抗美援朝战场回国后,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从这一时期开始,她正式接触“毛体书法”。她告诉记者:“学习主席的书法风格,开始也不是刻意的。那时,主席写东西几乎都是用毛笔,我在主席身边久看久学,慢慢地领悟出主席用笔的习惯和书法的风骨。”李静对毛体书法的领悟相当精到,她用“雄浑豪放、字字精神”来概括主席的书风。通过悉心研磨,她不但深领“毛体书法”的精髓,而且能注入新意,其书法豪迈处奔腾驰骋,荡气回肠;柔婉处清新俊秀,笔意轻灵。
在主席身边,李静得到了父亲般的关怀,毛主席对这位烈士的女儿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多次亲书《蝶恋花》、《咏梅》等诗词赠之。谈起这些往事,李静的话中充满对主席的思念。这也正是她举办书法展的初衷,她告诉记者:“主席是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伟大的书法家和诗人。今年是他诞辰107周年,我想用这种方式来纪念以他老人家为代表的老一代革命家。”在这次展出的200多幅书法作品中,李静用娴熟的毛体书写了主席的诗词作品。在她看来,这不仅寄托着对主席的怀念,也饱含着她对事业的追求。她告诉记者:“我的信念就是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以毕生的精力奉献社会和人民,把和平与美好带给祖国和世界。”最后,李静表达了对天津的祝福,她说:“这次书法展是我在新千年到来之即向天津父老送上的一份厚礼。”
昨天,李静毛体书法展在国展中心开幕。
上图:李静同志为本报读者题词
下图:李静与其作品
本报记者祁小龙摄

文章提交者:海龙wang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李静的毛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