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学生的“奶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30:36
 

谁动了学生的“奶酪”?

――关于语文教学中“文本失落”的思考

 

     绍兴市越城区塔山中心小学 金彩娣

 

几年了,我们踏着新课程的足迹,热热闹闹,摸爬滚打,接触了许多新理念,进行了许多新探索,也确实出现了许多新景象。然而,课程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在转了一大圈之后,在某些问题上却发现需要来一次反思和回归。其中,我觉得主要问题之一在阅读文本上。《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我们一些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自己不认真阅读文本,凭着对文本浮浅的解读,对作者的一知半解,甚至仅仅信奉一本“教参”的“二手资料”就去照本宣科,只在技巧、方法、形式上花样翻新,追求时尚,或抛开文本“拓展”,或让多媒体充当主角,将语文课变成了展示花拳绣腿的表演,因此失去了语文的本色本真。课本应该是让学生充分享用的“奶酪”,现在从语文教学中“文本失落”现象的反思,我们不禁要扣问:到底是谁动了学生的“奶酪”?(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文本?文本应当成为学生可以自由享用的“奶酪”

什么是文本?对于这个问题,我曾听到《小学语文教师》主编李振村老师有一段风趣的解说:“老师们,新的课程理念要学习,但千万不要被课程改革专家提出的一些名词术语所迷惑。比如说,好长时间我就搞不清一些概念,比如‘文本’,我请教华师大的一位课改专家,他说没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我说,没有人问是因为大家都在装糊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搞了一期‘新课程理念解读’,大家都不写‘文本’,都说这个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怎么说容易呢?问了很多都说不清楚。后来我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告诉自己:文本大概就是教材。但为什么不叫‘教材’、‘读物’,而叫文本呢?大概这些词汇太土,不能体现新课程。”

文本即教材(通俗地说),再扩大一点看就是教学内容。我们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学校课程的设计来实现的,而课程目标的实现又必须凭借教学内容(教材)的落实。所以,教材对于教育教学,可谓举足轻重。另一方面,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选文,大都是古今中外经典之作,我们所用的课本,不管是什么版本,都有一个共同的选文标准,那就是“文质兼美”。这些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文字是规范的,思想内容是健康的,人文内涵是丰厚的,情感色彩是浓郁的,给学生读这些文章,就是给了一个学习语言的范本,同时又是心灵世界的润泽,精神生命的营养。将文本比作学生的奶酪,我觉得是一个非常生动、贴切的比喻。文本是属于学生的,是学生的精神“奶酪”,文本应当成为学生可以自由享用的“奶酪”可在我们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享用“奶酪”的机会太少了,这又是为什么?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我想到了王荣生教授的一个观点。我刚刚看过他的一本书《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他在谈到“观课评教”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表演课被同行批评为中看不中用,主要原因就在于过分刻意地去追求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设计,也诱导了教师朝着教学的方式方法方面发展,而严重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建构文本与学生学习需要之间的学习联系。试问在“教什么”方面还拿捏不定的情况下,一心想着去“设计”有新意的“怎么教”,其结果只能是学生无法享用“文本”的营养,而课堂则陷入在形式主义的热闹之中,徒有表面的“精彩”。这样,一个劲地在形式上花样翻新,“文本失落”自然无法避免,学生不能享用“奶酪”,语文的“有效教学”也就落不到实处。(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第二个问题――)

 

二、谁动了学生的“奶酪”?

1、是过分“热心”的教师?(首先提出我的第一个思考)

传统教学观念由教师“主宰课堂”的遗风,和当下追寻课堂“精彩”的迫切心态,都会让教师变得过分“热心”,常常考虑自己如何教得出彩,方法时尚。我曾听一位教师上《葡萄沟》一文,课始,教师从“葡萄”两字的学习引入,比较两个字的异同;接着让学生说说“葡萄”和“葡萄沟”有何不同;然后问“葡萄沟在哪里?”让学生找出文中三个地名――葡萄沟、新疆、吐鲁番,并让学生把这三个地名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其实这些环节的教学,只要让学生读读课文开头一句话“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便什么都明白了。我想,这位热心的教师不会是怕学生读不懂这个句子吧,也许总想在方法出新,吸人眼球上下点功夫,否则干嘛化那么多时间在这既非课文重点,也非难点之处呢?

  由于教师的过分“热心”,也往往导致“教师抢了戏,学生不入戏”的现象。如有一位青年教师执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浙教第九册)一课,这位教师素质挺不错,普通话字正腔圆,极富感染力。一上课,他便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董存瑞这一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接着分析讲解课文,提了这么一连串的问题:①董存瑞请求什么任务?②董存瑞为什么要请求这个任务?③董存瑞是怎么请求任务的?④董存瑞是怎样完成任务的?……暂且不说他这种问答式的故事情节分析不免有些机械,更不能忍受的是:每当问题提出,学生只是象征性地回答一下,教师便忙不迭地作精确、完美的讲解和补充。结果是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分析,占用了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的时间。教师讲得最好也无法代替学生自己去领悟课文典范语言的情感魅力。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教师千万不要自己先吃了“奶酪”,然后再吐出来喂给学生,那是学生会深感泛味的,而应当让学生自己去品尝“奶酪”才对。

2、是繁多而花哨的课件?(我的第二个思考)

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如学习《海底世界》,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供海底的真实资料,确实是学生平时很难看到的,既能帮助学生深切理解课文描述的内容,又能丰富小学生对海洋知识的了解。

但是,现在我们不少教师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只要一到上公开课,先不去钻研文本,而首先想到的便是如何动脑筋制作一个精致花哨的课件,甚至不管它是否实用。曾听一位教师上《黄山奇石》,教师以饱满的热情,介绍了黄山绮丽的风光,然后点击鼠标,敲击键盘,屏幕上展示了多媒体课件。我们被带到了黄山胜境,先看了不少著名的黄山景点,当然也看到了“仙桃石”、“仙人指路”等。接着虚拟导游神气活现地问:“这是什么?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问完一处,大家兴高采烈地讨论一番。然后虚拟导游再问,学生再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颇高。虚拟导游的欢送辞话音刚落,下课铃骤然响起。这一课,教师娴熟的电脑操作技术令人敬佩,课件的精美设计令人叹服,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气息芬芳浓郁。遗憾的是,整堂课学生竟然没时间拿起书本,尽情地诵读,自己去拥抱文本语言,在文字符号中去感受、体验那绝妙的黄山风光,同时也体悟用词造句的确切生动,美美地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奶酪”。

对于多媒体,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有他自己的看法。我们大都听过孙老师的课,他不但课上得一流,而且制作课件、建网站、开论坛……技术水平是很高的。一次他在“特级教师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苏教版五年级),却只用一支粉笔一本书。听课老师很奇怪,在课后互动时提出了这个问题。孙老师说:“我对媒体的看法是这样: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像今天这篇课文,怎么用多媒体呢?是不是要把《水浒传》中的片断放一段给孩子们看看呢?阅读阅读,是要阅读文本,我们要跟文本对话,不是跟课件对话。通过文本,通过语言文字,展现当时的情景,再现人物的形象。我读了《林冲棒打洪教头》,林冲的那种英武高大的形象,就会印在我的脑子里,而电影中的林冲只是那个演员的形象。”

确实,比如我们在看小说《红楼梦》时,林黛玉在我们心中是那么的柔美,但一看电视剧,和我们原来心目中的林黛玉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拿媒体中的形象去定格学生心中的形象,学生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我们无需用媒体替代学生的思维,替代学生的想象。

当然,在确实需要的时候,老师可以借助媒体或提供实物,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总之,该出手时就出手,该用媒体时我们就用,不该用时我们就不用。

3、是繁杂、机械和被动的训练?(我的第三个思考)

前些年,在语文教学中曾盛行变多余的分析为扎实的训练的实践,这本来没有错,但训练一旦受到应试教育的牵制,就变了味,向大运动量发展。结果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可能会扎实一些,但失去了语文课的美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却并不见长。过去我曾听过一位教师上《不合群的小蝌蚪》,一上课,他便出示两道题:看拼音写词多音字组词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接着学习第一自然段,进行句子训练:我发现有只小蝌蚪孤零零地在游。发现孤零零换另外的词;学习第二自然段,问:这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生回答:事情发展顺序)便出示练习题:给下面句子排列顺序,连成一段话;学习第三段,填表:不合群的小蝌蚪和其他小蝌蚪的不同特点……待到课文分析完毕,又布置作业:形近字组词、每个生字新词抄写十遍……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要完成这么多的训练,学生还有多少时间能享用文本,能去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去体验作者的情感?

4、是灌输了太多的语文知识倒了学生享用奶酪的胃口?(我的第四个思考)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可有些教师往往把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的教学放在举足轻重之位。听一位老师上《花潮》,在分析理解课文时,这位教师紧紧抓住单元训练重点――联想,以课文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的联想?为主线来研读全文,这本无可非议,可在具体教学中却不尽人意。如教学第4自然段(花如潮),教师让学生围绕上述主线自读课文。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对于作者的见闻,学生轻而易举地找出来了,而在交流作者的联想时,意见不能统一,一个学生说是这句,一个学生说那句也是,另一个学生说……结果还是老师站出来给了大家一个标准答案,告诉学生“……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这一切交织在一起,犹如海上午夜的潮声。这两句是作者的联想。教学到这儿便戛然而止,把原本那么美、那么富有韵味的一篇课文变得枯燥乏味。殊不知作者的联想只要让学生去美美地读读课文,引导他们去感悟、去体味那些语言文字,联想便会在学生脑海中油然而生。

 

  究竟是谁动了学生的奶酪,或许还有更多的,在此,我只想说:让我们摒弃那些繁琐的讲解,机械被动的训练,摒弃那些花哨不实用的课件,让我们不再做那过分热心的老师,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让学生去美美地享用本该属于他们的奶酪。(说到这儿,老师们可能会说,那么我们又该怎样让学生享用奶酪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第三个大问题――

 

三、如何让学生美美地享受“奶酪”?

读通范文,读好范文,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通过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作品的深层内涵,体会作者写作的意图和作品的思想感情,这是学习文本,解读文本,品味文本的最基本的途径,也是学习语文的最重要的途径。为实现这个目标,新“课标”已教给我们老师许多的招数。在此,我觉得要让学生美美地享受“奶酪”,实现这些目标,还需要弄明白以下几对关系。

1、学科特点与文本特点的关系

    语文教材的课文系统,比之其他学科,有明显的不同之处。这就是它由编者选的现成的文学作品或文章。这些作品大多由名家高手写成,而且经过了一定的社会检验,是文质兼美之作。这种选编特色,不仅与其他学科多由编辑按知识体系拟就不一样,而且已穿越了漫长时空而基本不变。语文教材的这种编选特色,决定了它的文化特质:即过去是现在仍然主要是由文质俱佳的书面语言构筑而成,成为传递文化、熏陶情怀、学习语言、享受美感的有力媒体。《语文课程标准》亦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语文教学要以课文为本,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和品赏经典美文中学语习文,同时接受人文熏陶和情感升华。(这里不作具体展开)

2、走进教材与走出教材的关系

    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曾说过:“我们上好语文课,最重要的应该是钻研文本、把握文本,始终要把这个放在第一位。”特级教师张化万老师也曾提出过“文本细读”的观点。他说:我们在上课之前,应该认认真真地读文本,首先要当一回普通的读者,用放松的心态阅读文本,作非功利的阅读,以感性为主的阅读。先把自己感动了,才能摸到训练的点,才能感动学生。其次才是担一次教师的责任,体会作者编者的意图。而在实际教学中,在钻研教材上很多老师总是把教材放到一边,先去查阅教学期刊中的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拿来就用。教材实际上是具体化了的课标,要深入把握教材意图,我们必须要先“走进教材”,读懂教材,然后才能“走出教材”。“走进教材”是 “走出教材”的基础。我们只有走进教材,钻研、掌握了教材实质,才能出神入化地用好教材。

我曾听几位教师上《挑山工》一课,听之,思之,感触颇多。

《挑山工》是小学高年级的一篇老课文,作者冯骥才以清新、朴实的笔触,勾画了一个目标专一,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挑山工”形象,意在告诉读者“做事只有认准目标,脚踏实地,才能把事情做好”这样一个深刻哲理。

一位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了挑山工对“我”的一席话后,展示了一段多媒体课件。随着动人的音乐,课件依次出现春、夏、秋、冬四季里挑山工负重登山的画面。在课件的演播中,教师深情地引发学生想象:

师:挑山工就是这样,挑了一年又一年,他们会挑哪些东西呢?

生:他们可能会挑吃的东西吧。

生:也会挑一些日用品。

生:还有建筑用的材料。

师:是啊,泰山的哪一级石阶,哪一道山岭,哪一样吃的、喝的、用的……离开过挑山工的肩膀呢?是他们挑出了泰山山民的坚韧顽强,是他们挑出了泰山的文明和历史,面对他们的背影,你想说什么?

在教师的感染下,学生纷纷对“挑山工”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崇敬之意。

但听课之后,我总感到教师并不真正走进教材,这一环节的处理有些偏离主题。《挑山工》这篇散文不同于一般的写人文章,相对“歌颂人物品质”而言,我想,作者之意更在“揭示人生哲理”。作者写的是挑山工,论的却是人生哲理。

去看看一些名师成长的文章,如王松舟老师的磨课经历会给我们很多启示。相信不少老师都听过王松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一课,他将康熙的贴身侍卫纳兰容若的词筑建了一座精神的花园,让我们师生唏嘘不已又回味无穷,即使此刻想起,仍恍如昨日。上网查阅他的教案,却无意中发现了他题为《<长相思>的精神三变――我的备课叙事 一文,我的震撼之情直达心灵深处。为上这一课,王老师阅读了纳兰容若的词集,上网查询了这首词的多种解读,了解了纳兰容若短暂而丰富的一生,阅读了朱光潜和朱自清两位泰斗的学说,然后在酷暑中反复诵读《长相思》,又写下了1493字的《文本解读》,从字数、字音、词牌、词意、背景、拓展等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备案,最后才给我们献上了这样的一顿精神大餐。

所以说,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解读文本的精神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课堂上,对一个词语的理解,对一个句子的体会,或对一段话的品味,都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潜心解读。为了孩子,让我们多花些精力在阅读教材上吧。

3、 “教教材”与“用教材”的关系

新课改的教材观,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教材观。“教教材”是把教材当圣经、当标本,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它的最高境界只能是“走进教材”。“用教材教”是以教材为依托,把教材当作指导教学的蓝本,创造性地使用、改造教材,最终突破教材,它的最高境界是在“走进教材”的前提下再“走出教材”。

还记得(大概是05年),在嵊州举行的“国际华语小学语文优秀课展示交流会”,我有幸聆听了中国台北苏兰老师的一节国文课《俯拾――郑愁予诗作》。在那节课里,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意,苏兰老师调用了音像、电脑、图片、照片、地图、明信片、参观券……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和感受,从视觉上、听觉上建立了对台北的直观认识,将课堂变成了一个开放的课堂,为理解、感悟郑愁予的诗做了丰厚的铺垫。

《俯拾》一诗中把台北比喻成“置于匣内的大提琴”,在讲练比喻句之后,苏兰配上巴哈的大提琴曲朗诵这首诗,并与小提琴的乐声作比较。在欣赏中,教师引领学生走进了诗的意境,理解了诗的内涵,同时也感受了音乐的魅力。在课堂中,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没有一门学科比得上语文,拥有那么多的色彩和美感;也没有一门学科比得上语文,承载着那么多的诗意和感动。

课后,苏兰老师谈起我们大陆的新《课标》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在她看来,不太在意哪个版本的教材怎么样,她会从教材中撷取其中一部分,结合当下发生的时事、正在举行的展览、或刚刚上映的电影,结合生发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往往一堂40分钟的课,她要准备4个小时或更多。

这样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分享。她能不断地把从生活中汲取的东西,输入课堂,作为教学资源与教材交融在一起,和学生一起分享,因此,她的教材源源不绝。课堂上,她努力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入诗境,学生浸润其中,收获幸福,也收获着感动。

4、 立足文本与拓展文本的关系

文本解读与课文教学过程中,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作适当的延伸,将思维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无疑会对当下文本的解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已经是语文界的共识。问题在于这种拓展应当是立足文本的必需延伸,应当有助于学生享用文本的这块奶酪。

我在《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2006年7月3日语文版)上看到彭海鹰老师记下的一堂语文公开课中这样的一组镜头:

《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断――

 ……(蜻蜓点水式的朗读感悟过后)

师:母亲去世后,作者写下许多感人肺腑的文章,他不知一次地提到了自己的母亲,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爱。文章比较长,老师节选了其中的几个片段,想看看吗?

课件出示几段史铁生怀念母亲的文章片段,教师配乐深情朗诵: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木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唤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地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唤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木里穿过。

(接着,学习了史铁生三篇作品中的三个片段

――《合欢树》片段

――《有关庙的回忆》片段

――《我与地坛》片段)

……

师:同学们,当你读到了这些苍凉文字,你能够理解作者内心的痛楚吗?能够体会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吗?你能够感受到在那苍凉的夜色中汩汩滚落的热泪吗?再来深情地读读这一段文字吧,我相信一定也会有一股热流从你的心头滚落……

生:(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

如果单独地看,这样的拓展与课文有着一定的联系,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又扩大了阅读量,可谓一举数得,何乐不为!但听完教学全程,实际上并不如此见效。因为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带读的任务太多,教师不再有充裕的时间去让学生品读感悟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语段。学生根本没有走进课文的意境,迈入作者的精神世界,当然也就不可能去真正领会这些为研读课文服务的扩展阅读材料,只能是徒有形式而已,这样的拓展不要也罢!

总之,课堂需要拓展,拓展要依据文本。我们决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不能让拓展成为形式。拓展的时机、拓展的程度、拓展的内容都要围绕文本来展开,要超越文本,又要反哺文本。离开文本的拓展那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立足文本,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拓展才会更见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