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技术与职业教育资讯第65期q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45:12
技术与职业教育资讯
Information of Techn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职教所 编
总第65期                            2006年12月
目     录
深职院信息
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公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年度立项建设院校名单 全国28所院校入选 我校以高分名列其中
我校5门课程正式入选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
全国国际商务英语培训认证考试中心在我校正式揭牌   深职院为国内唯一考试中心将主持组织全国培训认证考试工作
深圳职院帮扶西部职教 高职动态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全面启动“半工半读”制度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运行监控信息分析项目启动
工学结合
致俞校长——关于内涵建设的一点设想
“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制度的宏观探究
职业学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工学结合的案例、分析和若干思考
半工半读:推进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
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及其有效实施
美国高级技术教育革新计划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全国28所院校入选 我校以高分名列其中
12月8日,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在相关网站公开公示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年度立项建设院校名单。我校名列其中(见教育部门户网站www.moe.edu.cn中“高校教学”栏目内或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www.tech.net.cn)。
公示说,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及《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6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06]44号)要求,经各地推荐,教育部、财政部联合组织专家评审,确定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28所院校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年度立项建设院校,名单公示如下。
而从前天开始,首批通过资格审查入围参加评审的45所高等职业院校的申报材料也开始向全国公开,在相关网络公示(同见教育部门户网站)。从申报材料看,我校无疑是最规范、详实的。
据悉,入选名单公示时间约为一周左右。12月12日前后,首批入选院校或所在地方负责人将前往北京正式签署国家示范校建设协议,并参加相关培训。示范校建设的中央财政支持资金将于20日左右下达。
院校名称
所在地区
天津职业大学
天  津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河  北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山  西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辽  宁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吉  林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上  海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  苏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浙  江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安  徽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福  建
院校名称
所在地区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山  东
威海职业学院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河  南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  南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广  东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广  西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  庆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四  川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  西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甘  肃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新  疆
(深职院快讯)
近日,经过公示后,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教高函[2006]26号”文)。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共374门,其中普通高等学校358门,高职高专院校106门。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入选10门,我校占据其中5门。我校新的5门国家精品课程是:《楼宇自动化技术》(课程负责人:机电学院姚卫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课程负责人:电信学院聂哲),《网络互联技术》(课程负责人:电信学院梁广民),《商务现场口译》(课程负责人:外语学院赵继政),《分析化学》(课程负责人:化生学院张英)。
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有效期5年。期间,有关高等学校的课程内容要按照规定上网,并取消所有登录用户名和密码,保证“国家精品课程”向全国免费开放。有关高校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教高厅〔2004〕13号)要求,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改善网络条件,更新和完善课程网上教学资源;统计课程网站的点击率,及时了解掌握课程教学内容的辐射效果,收集分析用户的反馈意见;在有效期内,接受教育部组织的年度检查。
教育部还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切实落实质量工程,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并给予政策支持,推进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和建设经验,推进本校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用户可通过登录“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页(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点击“高校教学”栏“工作链接”中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进入,或从http://www.jpkcnet.com进入)浏览国家精品课程内容和了解全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相关信息。
另外,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示2006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的通知》(粤教高[2006]202号),共有85门课程入选2006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其中高职高专院校33门,我校入选8门。这8门课程除了上述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外,另外3门分别是:《进出口业务》(课程负责人:经管学院刘红燕),《金属工艺综合技能实训》(课程负责人:工业中心王红英),《机械设计与应用》(课程负责人:机电学院童玉清)。至此,我校2006年度课程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教务处 陈宝华)
深职院为国内唯一考试中心将主持组织全国培训认证考试工作
12月8日至10日, 全国国际商务英语培训认证考试中心揭牌仪式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我校举行,这是我校作为全国唯一的考试中心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正式工作会议。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施用海先生、商务部台港澳司副司长陈星女士、深圳贸工局副局长王晓春、我国著名商务英语专家黄震华教授、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乃彦教授、深圳企业协会会长吴井田先生和中国商务出版社总编辑钱建初、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俞仲文等多位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全国105所高校和培训机构的考点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施用海先生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俞仲文共同为考试中心揭牌。中国国际贸易学会黄震华副会长介绍了考试中心的具体工作程序,对考试培训工作作了动员。来自企业界的代表,深圳企业家协会会长吴井田先生畅谈了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状况和质量要求,并对培训内容提出了一些建议。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开展国际商务业务的企业对各类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各工作岗位对国际商务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亦随之提高。目前,我国现有本科院校、高职高专、中职中专大都开设了如商务英语、应用英语、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等与国际商务相关的专业,每年有几十万毕业生进入国际商务领域工作。推行一个面向社会、针对一线工作且符合我国国际商务业务实际情况的职业英语水平测试,并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已成为迫切的需要。为实施、规范相关培训和考试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及国家商务部人事司的指示精神,国家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全国国际商务英语培训认证考试”工作。该工作填补了我国国际商务领域商务英语认证考试的空白。
该考试由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组织。其下设的“全国国际商务英语培训认证考试中心”负责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的培训、考试和认证工作。
经过积极的努力,通过与众多院校的竞争,今年9月19日,国家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全国国际商务英语培训认证考试决定正式发文([2006]贸学会秘字第67号),将全国国际商务英语培训认证考试中心设在我校外语学院,并聘徐小贞为中心主任。
学校对该培训认证考试中心的设立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在示范校建设方案中,也把中心的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近几月来,外语学院与中心做了大量工作,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开设了专门的网站,对认证工作的展开开展了前期准备工作。该考试将于2007年4月正式向全国推出。从2006年起每年12月初至第二年2月底,实行网上报名,详情可登录全国国际商务英语培训认证考试中心网站(www.cnbect.cn)。
据悉,该考试是职业英语水平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在国际商务环境下的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根据国际商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查。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对成绩合格者颁发标准统一的证书。
该考试采用统一测试标准和操作规范,为用人单位提供一个选用人才的客观参考标准和考量从业人员商务英语水平的依据。为学习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学习参照目标和更加具体的学习平台。本培训和认证考试帮助商务从业人员取得上岗资格证书,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持证上岗制度,促进我国国际商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8日上午的大会还举行了对全国各考点的授牌仪式,下午学者专家和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代表就我国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和发展展开研讨。
《中国教育报》、《深圳特区报》、《Shenzhen Daily》、深圳卫视等多家媒体对考试中心的成立都作了详尽报道。
(外语学院 袁凌燕)
《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18日第2版刊文称,近年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逐年加大对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帮扶力度,免费接收新疆、贵州、西藏等地一些职业院校的部分学生和教师来学院学习、进修,并选派骨干教师到这些地区学校进行短期授课,使这些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为支持西部高职院校建设,深职院利用自身优势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开展教育援助。深职院党委书记、院长俞仲文主动到拉萨,与刚刚成立的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在3年时间里,为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无偿提供人力、智力、物力等方面的援助。从1998年起,深职院每年免费为贵州贫困地区举办一期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班,已为9个地、市、自治州59个县132所职业学校的259名骨干教师提供了为期半年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累计投入资金90余万元。为使贵州教师加深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教学教改方法等,深职院还组织培训班学员到深圳市电子技术学校、华强职校等国家级、省级重点职校现场实习。帮助贵州脱贫,深职院在捐物捐款扶贫的基础上迈上了一个台阶,使贵州的职业教育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几年,新疆乌鲁木齐职业大学、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和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也都派教师和学生到深职院学习和进修。
2004年,深职院在贵州黔南惠水县支教的教师向学院领导汇报了山区的学生每天用开水泡干饭、因营养不良导致身体瘦弱的情况。院领导提出,“要让山里的孩子们每天吃上有肉有菜的午饭”。深职院首先在惠水县毛家苑中学开展了“午餐工程”,学院正式在编教职工每人每月捐出50元钱,给山区孩子作午餐费。2005年,毛家苑中学的200名贫困生开始吃上热乎乎、有肉有菜的午饭。9月初,随着毛家苑中学新饭堂的竣工,受益学生达到350多人。深职院还与惠水县教育局达成协议,“午餐工程”将连续实施3年,深职院教职工为此将捐助120万元。
在实施“午餐工程”的同时,深职院还通过其他方式帮扶惠水县发展教育,为当地职教培训基地建设、开发区建设、项目融资等献计献策。深职院选派教师利用暑假对惠水县小学教师进行新课改培训,参加培训的校长和教师达200多人。此外,为改进当地学校落后的教学设施,深职院还为惠水县中小学捐建了计算机房、舞蹈音乐室,购买了钢琴、音响等设备。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不仅是深圳的、不仅是广东的,也是全国人民的。”俞仲文这样说。
(《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18日)
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倡导选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共同努力,形成国家、地方(省级)、学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 的人数达到80%以上。
四、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地方和学校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教材建设,重点建设好3000种左右国家规划教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六、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在重点专业领域选择市场需求大、机制灵活、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进行支持与建设,形成一批教育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七、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强骨干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建设一批优秀教学团队、表彰一批在高职教育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八、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5年一轮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体系,在评估过程中要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职业素质养成、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落实情况以及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九、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将实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支持建设100所示范性院校,引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各地要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加大经费投入,制定政策措施,引导高等职业院校主动服务社会,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院校办学,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宣传,增强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了解,提高社会认可度。要高度重视高等职业院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建立轮训制度,引导学校领导更新理念,拓宽视野,增强战略思维和科学决策能力,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高等职业院校党政领导班子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特别是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招生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维护稳定,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半工半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黑龙江省部分职业院校日前与企业“牵手”,标志着这个省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制度的全面启动。
据记者了解,这些职业院校与企业制定了共同培养人才方案,将采取“2+1”的培养方式,即学生可以利用两年时间在学校进行基础理论课、专业课的学习,另一年时间可以有针对性地到企业实践学习;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企业支付给学生合理的报酬;在教学模式上,学校可以把课堂搬进工厂,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用性。
“半工半读”制度的全面启动有利于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人才,还能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社会需求的“零距离”。
(新华网)
2006年12月14日,上海市教科院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召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运行监控信息分析项目启动会。项目主持人马树超根据教育部与财政部有关领导的要求,初步明确和落实了相关的项目任务,并部署了近期的工作要点。
为了保证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利实施并取得实效,必须建立一个高水平的监控信息系统,本项目因此而成为该建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主要针对列入建设计划的各高职院校运行过程中涉及的数据、资料、活动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为国家对建设院校实行运行监控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项目将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并将得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的协助与支持。本项目将对建设计划的运行实施全过程的信息跟踪,对各建设院校的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的采集、统计及分析,并及时反馈给建设计划实施工作办公室。根据建设计划的实施进程,本项目的持续时间约为5年,将于2011年基本完成。
(深职院快讯)
俞校长:
您好!你们辛苦了!关于示范校建设的方案修订事,我们与几位专家又进行了仔细研究,有点想法,还非常不成熟,也很想听听您的意见,但更期望能渗透入您们的建设方案中。
我们认为高职专业建设的特色,一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打破传统模式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改革。这两点是本次示范中最关键的内容,可能也是今后高职教育的主要特色。我们在前一段时间与大家的交流中发现,目前学校在实际操作中还没有把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与“真实的工作”和“顶岗实习”真正全方位地联系起来,更没有把它与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建设等结合起来。我们认为“真实的工作”和“顶岗实习”实质上就是意味着学生是“雇员”,要拿报酬并负一定的责任。实际上,如果说专业建设是本次建设的龙头的话,那么工学结合就是平台或龙身。龙身没有龙头便没有方向、无从着手;而龙头没有龙身便没有意义,两者应该紧密结合。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点
1.3年中有半年在校外顶岗工作,时间可以在最后一学期(最后一学期由于忙于找工作,因此容易打折扣,但弄得好却是一举两得的成功,即既是工学结合,又能解决最后一学期放羊的局面,但难度很大);也可以两个暑假加上某一个学期(这也许也是一个可考虑的方法)。合作的企业越多越好,学生的工作安排越分散越可能顶岗(传统实习基地一群学生去不可能顶岗,没有实际价值)。不过这样一来学校的管理难度会加大,但这正好是对学校管理改革,尤其是对“全员管理”的促进,也是“以他方为中心”办学理念的真实体现。学生出去工作,教师应该参与管理,理论上说,教师的课时没有减少,只是上课方式不同而已,因此不能在家休息。而学校更可顺势制定新的制度规定,改革学校管理。
2.要有严格的质量管理,否则是放羊,与目前大多数学校最后一学期的情况没什么两样,会受质疑。工学结合的管理应该是产学双方共同参与的、有制度文件又有规范设计的作业文件的、有不及格不给学分需重修的、极其严格的,要拿得出响当当的新型管理办法。
3.合格的学生能得到一本由学校和企业联合签发的“工作经历证书”(也可以由教育与劳动或行业部门统一制作),就业市场上这本证书可以大派用场,毕业生就业率应该明显高于非工学结合毕业生。
4.合作单位空出岗位专为学生准备,学校打破传统教学规律,安排学生轮流到岗,保证该岗位一年12个月始终有学生。产学双方就学生的安全和企业技术保密等方面形成制度约束。这是工学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的高级模式,也是学分制、弹性学制、轮换下厂等教学制度改革的契机。
5.拉动地方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
二、专业建设应该注意与工学结合相结合
1.双师队伍建设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将工学结合中发现的理想的企业人员聘做兼职专业教师或引进学校;要求教师下企业与企业人员合作指导学生,同时提高双师素质。
2.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工学结合中企业人才规格需求的信息反馈,以及学生通过真实工作体验后对课程教学新要求的信息反馈。
3.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工学结合的合作单位。没有学生参加工作的、以科技开发为目的的是“产学研基地”或“科技开发基地”,不是实训基地;又有学生工作又有科技开发项目的是最理想的基地;只接受一个学生顶岗工作其他什么也没有,但每年都能接受一个学生顶岗工作的合作单位也是实训基地,它比每年接受一群学生但只能是走马观花不能顶岗工作的合作单位更有实际价值。后者只能是“实看基地”非“实训基地”。
4.要使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生产性实训,其实质是要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得到锻炼,提高非专业的人格特质水平。生产性的本质是市场性,因此也就是使学生在市场的环境中得到锻炼。所以这一项工作的实质就是使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市场化,也是工学结合校内化。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树立校内实训基地经营主体多元化的观念,筑巢引凤,引进社会资源,校企共建。非出售同规格产品的生产仍然属于模拟,因为生产废品得不到追究,学生没有压力,因此实际意义不大,充其量也只能作为低标准要求,估计形不成突破性成果。
以上意见烦请您认真斟酌。我们期待着您及您带领的团队、您苦心耕耘并经营的学院将成为示范中的示范,中国高等教育的示范!
对您勇于承担起这份历史重任表示由衷的敬意!感谢您付出的超常的辛勤努力和滔滔汗水(尽管有点夸张,但是事实)!并道一声珍重!
祝您
一切安好!
小范(范唯,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处长)  敬上
2006年12月19日
摘  要:产学研结合是科教兴国的战略举措,主要目的是通过科学研究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而言,每一所高等院校都应遵循产学研结合的战略思想,加强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努力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工学结合是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实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市场化运作是当前学校成功实施工学结合的关键。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战略举措;教育模式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非重点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我们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将“工学结合”与“产学研结合”加以区分,使我们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中能取其真谛、掌握要领、获得实效。笔者试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对两者做一解读。
一、“产学研结合”的解读
1.产学研结合的由来。国外虽然没有产学研结合这一提法,但产学研结合的活动则早就有之,其源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主要动力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和战争的需要所形成的巨大刺激。在这方面首先取得成功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主要原因:一是政府对科学研究的支持;二是制造业与科学研究的紧密联系;三是大学对科学研究的高度重视。三方面的有利条件构成了产学研结合的态势,推进了德国国力的提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协约国通过与德国的比较,强烈地感觉到改变原来科学研究管理的松散模式、在战时临时拼凑科研和工业机构应付战争的状况的必要性,决心像德国那样建立同工业紧密联系的科学研究组织管理模式,以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本国武器的破坏力和防护技术。英国于是在1917年成立科学和工业研究部,协约国其他成员也接连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工业与科学研究更紧密的联系。
科学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迫使大学科研活动纳入社会建制化的发展轨道。战争的危险为和平时期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很多战争期间的应急措施和改革办法在和平时期被保留下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逐步演变成以科技和人才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产学研结合因此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不断得到重视与发展。
2.我国产学研结合历史的简单回顾。在我国,产学研结合又称产学研合作,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被写进党的“十五大”工作报告。它是现代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生产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重大国家举措。
从高等院校的角度看,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高等学校要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就一定要开展科学研究,把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教学与科研结合得越好,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就越高,这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又一基本职能,除了为社会输送人才以外,科技服务是重要内容。学校科研水平越高,对社会的服务就越好,学校的声誉也越高。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研究是“源”,社会服务是“流”。
从产业的角度看,产业部门,尤其是工业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和支柱,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靠产品、质量、规模,而这一切都必须依赖科学技术。高新技术的兴起,使得产品的价值、市场的开拓、更新换代的速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今天,产业部门依靠科技进行自我发展的迫切性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从科研机构的角度看,我国目前的科技体制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路大军:一是大型企业的科研院所;二是行业所属独立设置的科研院所;三是高等院校的科研院所;四是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前两者由于归口的原因,理所当然地与企业存在紧密的联系。而后两者由于独立于行业和企业之外,加上体制方面的束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基于以上诸多原因,我国政府在建国初期就提出“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指引下,我国重点高校的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功能得到加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积极进行横向合作,开展了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掀起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产学研结合的高潮。
1991年底,由国务院生产办提议,经国家经委、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批准,开始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宗旨是构建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密切而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平台,逐步形成产学研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道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增强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振兴我国经济。工程的实施是通过企业、高校和研究所三方联合申报项目的办法进行。仅1年时间,即1992年,各地推荐的项目超过500个,经国家产学研协调办公室调整和遴选,最后列入计划的有123个,其中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有86个,占69%。人选项目大多是高新技术成果在企业中的转化,或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国家安排的合作项目的带领下,各地也相继安排了一批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合作项目,形成了全国范围内产学研结合的又一次高潮。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此,提出“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解决科技和教育体制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问题”。至此,产学研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以及产学研结合是产学研三大系统之间逻辑关系的必然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等观念进一步树立,产学研结合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牢固确立,出现了产学研结合的第三次高潮。
3.基本结论。通过对我国产学研结合历史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提高学校科研水平是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因此,仅仅从自身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一所高等院校都必须重视产学研结合,它是高等院校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国家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高度看,开展产学研结合是高等院校为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的重要途径。
从运作层面看,产学研结合的主体是科研人员和教师,通常有研究生和高年级大学生作为助手;合作的主要目的既是为了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生产,也是为了提高科研与教学水平;合作通常以某一科研项目作为载体,学生参与面不大,在学校方面收益最大的是科研人员、教师,其次才是学生。
二、“工学结合”的解读
1.工学结合的由来。工学结合与产学研结合相比较为微观,它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式多种多样,有一年分为三学期,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的;也有一个星期几天学习几天工作的;也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等等。无论是什么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也就是半工半读。这里的工作不是模拟的工作,而是与普通职业人一样的有报酬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人到社会中得到锻炼。学生的工作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除了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外,学校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并给予相应学分。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Sundert and Technical College)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Sandwich Education)。英国出现三明治教育模式以后的第3年,也就是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开始实施与英国基本相同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并称之为“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在美国成立,总部设在美国麻萨诸塞州波土顿的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协会成员来自40多个国家,每年召开一次国际性会议,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发达国家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重点是跨国安排学生的工作实践,以达到教育国际化的目的。2000年协会理事会经讨论决定,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 (Work—integrated Learning),以进一步从名称上凸显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便于理解。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持续100年经久不衰,主要归功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美国曾于1961年在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进行了一次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调查。调查形成了“威尔逊—莱昂斯报告”,后又编撰成《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大学计划》一书,于1961年出版。该项调查认为,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利益:
(1)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2)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4)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
(5)为许多由于经济原因不能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贫穷学生提供了经济来源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6)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
(7)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2.我国高等院校在实施工学结合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我国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很早就有,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也许是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半工半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习国外合作教育的经验,于“八五”和“九五”期间在全国进行了试点,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仍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认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中等教育应该实施的教育模式,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主要是学习高深学问,半工半读有损高深的形象。其次是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学校为学生安排工作有一定困难;要安排专业对口的工作更难;学生工作要取得报酬更是难上加难。第三是学生外出工作减少了理论学习的课时,影响了书本知识的学习。
关于半工半读主要应在中等教育中实施的认识问题,国外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历史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清楚的回答。无论是1903年在英国还是1906年在美国,工学结合首先都是在高等学校中诞生。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仍然主要在高等教育。高等学校为学生的职业和就业所进行的各项活动丝毫不会降低自己的身价,相反是顺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实际需求。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之一、被称为当代美国高等教育变革的设计师和世界大学理念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1911—)认为,大学从中世纪起就是为某种专业或职业培养人才的,在当代,就业能力仍然是大学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应通过专业甚至职业训练使学生掌握就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是一个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所谓不高是相对学校而言,因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主业而非企业的主业,因此企业的积极性没有学校高理所当然。换句话说,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施中学校是“主办方”,企业是“协办方”。协办方的积极性除了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如加拿大的免税减税政策,予以鼓励外,主办方有责任设法予以调动。这方面已有的经验很多,主要是从减轻企业的负担这一角度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这是美国上世纪提出的“以他方为中心”办学理念的产物。具体做法是学生的工作分散安排,即每个企业安排1—2人。这一做法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又使学生得到实惠,但却大大提高了学校工作的难度。然而学校的一切工作为了学生,只要学生受益,再难也要克服。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样做确实使学校增加了不少工作和麻烦,但却推动了学校内部体制的改革,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提高了学校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社会知名度。我国目前很多学校仍然习惯于教学实习的传统办法,将学生成群结队地安排在某一个企业。这样做虽然省力,但效果很不理想。企业不堪重负,仅碍于情面而勉强接受,并无真实的岗位提供给学生实践,最终只能是走过场,学生学不到真本领。因此,提高学校知难而进、敢于啃硬骨头的敬业精神,也许是开展工学结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学生工作的专业对口以及获取报酬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对目的的认识和甘于苦心运作的问题。关于工学结合的目的前面已经说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因此只要求与所学专业有联系,不求完全对口。国外的经验显示,学生经常在用人单位从事以计算机操作为主的工作,因为计算机操作是每个大学生与所学专业有联系的基本功,也是他们在用人单位可以体现的优势与强项。至于报酬,要求所有学生均取得报酬目前在我国尚有困难,但分散安排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现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将就业市场引入校内,每年为工学结合的学生提供劳务供需见面机会,以市场化的手段进行操作,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工作的学生逐步增加,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获取报酬的问题。
学生理论学习课时减少影响书本知识学习的问题,国外同样存在,他们的一种解决方法是延长学制;另一种方法是将学生的工作安排在暑假。前者由于国外多为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因此实施起来较为方便。我国目前这方面的条件尚不成熟,应尽快进行相应的改革。后者在我国一些高校试点后得到较好的效果,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不影响教学课时的前提下将暑期适当延长,学生通过4个暑期可以有半年多的真实工作经历,毕业时学校给合格的学生颁发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签发的“实践证书”,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取得了优势。
3.基本结论。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对于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各国都有一些自己习惯的称呼,如: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或“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英国称之为“三明治教育”,我国则称之为“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
(陈解放 《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12月)
教育是适应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为传递生产知识和生活规范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从出现之日起就与生产劳动结下了不解之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提出劳教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的方法”。列宁也说:“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者没有及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这些科学论断充分说明教育与社会生产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职业教育与产业有着天然的渊源,工学结合既有历史性也有现实性,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从职业教育最初的产生来看,职业教育是在企业(手工作坊)内部进行,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职业教育才逐渐从企业中分离出来,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并因专业化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的效率,较好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但由于分工与协作  是相辅相成的,有分工必然有协作,职业学校虽从企业中独立出来,但与企业的协作却并没有因此而减弱,相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却日趋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这种关联性要求学校与企业加强联系,实行产教结合。
一、深刻认识工学结合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1.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和态度的形成
职业教育传授的知识,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技术知识和制度知识,技术知识是与生产的社会属性无关的生产技术知识,制度知识是关于协调分工的知识,要求参与分工的全体人员都掌握的知识,属公共知识。按传播方式可分为可交流的知识和感悟的知识,后者主要通过实践获得。从上面知识的内涵来看,职业教育的有些知识、技能必须在具体的职业活动中获取。学校职业教育虽能在操作素质、操作技能等方面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人才,但在操作经验、工作态度、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方面不能进行有效培训,难以适应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所以世界各国兴办职业教育遵循的一个普遍规律是通过教育与产业的结合使教育世界与职业世界实现有效地沟通。
可见,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训对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和态度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企业工作场所实训,能够感受到企业工作的职业氛围,有利于培养受训者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而这些非物化的制度知识在现代企业和人力资本开发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有利于降低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
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是耗资比较大的一种教育,集中表现在实习实训基地的投资比较大,单纯依靠政府或职业学校是难以满足其发展需要的,必须依靠企业等社会资源。依靠企业开展实训实习还具有两方面的优越性:一是降低了全社会的办学成本。由于学校兴办的实训基地具有非  生产性,不像企业在严格的财务制度的要求下,生产设备能不断地更新,所以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巨大的投资在几年后就可能成为落后的设备,不利于学生掌握先进的技术。而利用企业设备开展实训,由于企业设备的不断更新,既能充分保障设备的先进性,又由于企业设备的成本已由所生产的产品分担,开展职业培训就无需承担多少成本,从而也能从整体上降低社会办学成本。二是与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相比,在企业工作场所实训,学生能够感受到企业工作氛围,同时,学生可以了解和接触到在各职业院校难以了解的,被各企业和公司视为内部机密的各种设备、技术、程序等,既使他们开阔了眼界,又使他们了解到本行业的基本情况,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和态度的养成。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许多国家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包括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  校内基地主要满足基本的或单项的实验实习需要;校外基地主要完成一些综合性的实训实习训  练。这两种基地各有其自身的优势,相互补充、有机结合,不仅促进了学生全面职业能力的形成,而且极大地较低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
同时降低办学成本还表现在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实践,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减轻了学业上的经济负担。
3.有利于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 教师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特征。过去我们对国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只看到了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而没有看到其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可以缓解职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与专业建设结构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我国许多职业学校,针对市场需求变化,积极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许多学校都进行过多次的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而专业教师的结构却没有多大变化,最明显的是农科专业,个别学校的专业教师数甚至超过了在校生数,在学校人员编制既定的条件下,占用了大量的编制,致使学校新上的专业因缺乏编制而难以引进急需的人才,制约了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降低了学校的办学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职业学校专业更新速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快,这也是许多国家职业教育兼职教师比例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加大工学结合的力度,聘用大量的兼职教师,以缓解或避免专业教师结构性矛盾的出现。为此,我们应拓宽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外延,把从企事业单位聘用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
另一方面,职业学校的教师和企业实训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有利于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形成。职业学校的教师与实践接触机会相对较少,对最新技术的掌握相对滞后,聘用在各个行  业第一线工作的工程师、技师,可弥补这一缺陷,有利于将最新发展技术传授给学生。校本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长期合作,他们之间还可以产生非正式交流,这种非正式交流往往不是通过契约的形式来实现,而是通过它们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工作之余的聊天等形式,使不同的思想在交流中相互碰撞而产生新的火花。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校本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企业的创新。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企业经济效率时指出,工厂工人的集中本身提供了一种相互的激励和动力的条件,由此产生出一种新的生产力。
同时,由于学校一般按照授课时间发放兼职教师的报酬,大量聘用兼职教师也可以节约办学成本等。
4.有利于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的有机结合
职业教育与培训可分为一般性的和特殊性的两种。一般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是针对某类职业共同性的要求开展的培训,教育与培训的内容具有较广的职业应用范围,也就是近年来我们所倡导的核心能力。由于一般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具广泛的应用性.因此一般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存在较大的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是指当某些经济单位(个人)的行为对其他经济单位产生了或好或坏的影响,而前者却不能因此得到收益或不必为此付出成本时,经济中就存在外部性。外部性意味着经济单位的行为预期收益或成本之间发生脱节,也就是市场机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这将导致有利于社会的行为减少,或不利于社会的行为过多。因此 需要政府讲行干预。企业开展通用的或一般的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后的员工流入其他企业,培训企业的投资就产生了外部性,其他企业就可以不用支付任何培训费用而获得培训的好处,必然产生“搭便车”行为,因而任何企业都不愿意开展一般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而特殊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是针对具体企业的特殊需要开展的,存在着比较小的外部性,企业培训投资能够有效地回收,因此,企业愿意开展这方面的培训。然而后一种教育与培训是前一种的延伸,离开了前一种,后一种的效果就会极大地降低。实行工学结合,学生在职业学校接受基本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在企业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熟悉企业的生产环节,接受企业的文化价值,完成了这些特殊的教育或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工作。因此,许多参与工学结合的培训企业均愿意留用在自己企业实习的学生,学生也愿意留在实习企业工作,这样企业就可以节约招聘新员工所需的上岗培训费用,还可以节约招聘、试用、不合格解聘等方面的费用。因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是对劳动者的长期投资,是企业人力资源形成与管理的重要内容。
可见,工学结合把职业学校的一般教育与培训与企业的特殊教育与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职业学校教育与企业的用人有效地结合起来,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和培训风险,因而成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效形式。
二、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因素分析
1.实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杜会经济条件较差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社会分工协作程度高、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力短缺、工资高、政府投入大的条件下实现的,而我国不具备这些条件。许多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完成了工业化,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企业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不论是在成熟的传统产业内还是在一些新兴产业如信息产业内,都形成了一种开放性、大规模的经济联合,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这些大企业集团实际上已成为现实经济系统中的中观组织正发挥着独特的经济管理职能。由于发达国家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企业之间与企业内部分工协作明确,分工细化,产业结构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就业预期比较稳定,给职业教育提供了较稳定的发展与就业环境。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力短缺的特点,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创造了条件,可以有效地开展工学交替等;高工资的特点,说明劳动生产率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报酬率高。20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调查统计分析,对职工培训每投入1美元则能收到50美元的经济效益;摩托罗拉公司在8年时间内实现提高生产效率15%或更多,对雇员培训的投资收益是30:1。据挪威从1990年到1995年统计,固定资金每增加1%,生产增长0.2%,劳动力每增加1%,生产增长0.76%,通过职工教育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每增加1%,生产则增长1.8%,分别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9倍和2.5倍。
我国的现实条件是企业规模偏小,许多还处于资本积累时期,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市场严重供过于求,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较低,国家财政的投资能力还十分有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盈余更多地用于规模的扩张、技术设备的改进;较低程度的机械化,对人力资本质量的要求也相对较低,需要的大多数是简单的劳动力;过剩的劳动力,使得企业不培训也可以获得优秀的人才;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率,企业的盈利空间有限,有限的资金用于生产方面获得的报酬往往大于对员工的培训,甚至许多技术含量较低的企业,存在着只用人不养人的现象雇用工人两三年后,一旦工人技术水平提高要求增加工资时,就重新雇用新的员工。因此,企业自主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
2.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
由于教育世界和职业世界具有不同的产业属性和运行机制,在产业特性上分别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属性,在运行机制上分别遵循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二者有机的沟通和结合还需一定的桥梁和纽带,加之,职业教育与培训存在着外部性,许多国家通过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促使二者的有机结合。当前我国的有关法律和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不具体,可操作性差,缺乏有效的硬约束。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企业职工的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企业必须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人员有计划实施职业教育,并承担教育经费”。第二十九条规定:“企业未按本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等。可见,这些法律法规只是从宏观上进行了劝告性的规定,难以进行具体操作。
3.职业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较差
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职业高中多是从普通中学改制而来的,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产物,从其产生起就带有明显的普通教育的烙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在地方政府财力有限,职业教育的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示的情况下,许多地方政府把职业教育与普通  教育纳入同一轨道进行管理,过多地强调了管理的统一性,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特殊性考虑不足,  尤其是在日常经费投入方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没有多大区别。据统计资料,2002年我国职业中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3280.11元、1730.14元,普通高级中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2861.7元、1699.51元,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之比是1.15:1,生均预算内经费支出之比是1.02:1。生均教育经费包括预算内经费和预算外经费。预算内经费就是政府财政投资,可见,政府对职业中学投资与普通中学投资没有多大差异;预算外经费主要是学校的学费收入等,生均教育经费的差距主要是因为职业学校的收费高于普通中学所致。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费大约是普通教育的2-3倍的投入相比相差很远。
政府对职业学校长期的经费投入不足,致使许多职业院校缺乏开展职业教育所需的基本的设备设施,不仅不利于人才的培养,而且很难有效地开展科技服务和技术推广,服务社会的能力非常有限,难以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功能。
三、加快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几点建议
1.大力开展“2+1”形式的工学结合
多年来,我国大中专学生生产实习均采用在最后一年的某一段时间集中进行,目的是加快毕业生由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换,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职业角色。而许多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多采用类似“三明治”的形式,即企业实习和职业学校学习在时间上交替或并行进行。如前所述,发达国家工学结合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社会分工协作程度高、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力短缺、工资高、政府投入大的条件下形成的。从我国现实来看,一方面,受我国现有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尤其是劳动力普遍过剩的条件下,广泛开展半工半读的工学结合的条件还不具备;另一方面,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现状也难以适应,尤其是普遍还没有建立起弹性学制,难以适应半工半读的教学要求。因此,从现实来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要发扬传统,在三年制的教学中,把最后一年作为在企业实习实训的时间,这样,一方面可满足当前许多企业用工量大的需求,促进学生有效就业;另一方面,也符合当前我国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仍采用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制度。当然,有条件的地区和职业学校也应积极探索半工半读等多样化的工学结合形式。
2.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职责具体化
许多国家为了促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从法律法规上作了明确的规定。如前西德1969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对培训企业的物质条件、人员资格、资格的认定、培训企业的任务、招收学徒、学徒的义务、培训合同内容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劳动法中规定企业至少应有5名工人  代表参与职业教育的实施。按照此规定企业委员会共同商定企业职业教育的实施、设备、所采取的有关措施以及参加跨企业培训中心的时间安排。《青年劳动保护法》规定:企业有责任保证青年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法定职业学校教育义务,也不允许企业在这段时间内不支付学徒报酬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处于一种“点上形势喜人,面上依旧落后”的一种状态。这与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还缺乏具体的规定有关,既不利于接受实习生的企业开展有效培训,也不利于保护学生在企业应有的权利义务,甚至有的企业要求学生从事简单的顶岗劳动,劳动项目单一,根本没有详细的受训计划,学生仅仅是一个廉价的劳动力,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全面职业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应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不仅要明确企业接受学生实习是企业应尽的义务,更应在人员配备、设备条件、操作步骤和内容,企业、学生、学校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并对违反规定的作出具体的处罚措施。当前,在全国不具备普遍实施的条件下,可以在发达地区先行试行,待试验成功后在全国实行。
3.提高职业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是一种诱致性的制度变迁,而非强制性制度变迁,完全取决于企业和学校(学生)的双方需求和意向,尤其是企业的需求和意向。因此,以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是否愿意参与工学结合,在很大程度上考虑是否能给企业带来好处,至少是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当前,一些企业之所以接收毕业生实习,一是能够满足企业用工的需要,二是出于政治压力、社会关系、社会舆论的原因,而非自愿。究其原因、除了在宏观上缺乏法律法规等制度规定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职业学校缺乏必要的实验实训条件,难以开展科学试验、技术引进和推广;与企业接触的少,不了解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不能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企业的认可度也较低。可见,如果职业学校自身能力不能有效增强,就难以有效地实现工学结合。因此,客观上要加强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建设,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拓展职业学校的社会经济功能,只有职业学校能为社会认可,就必然得到社会的支持。为此,各级政府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力度,把职业学校的实验实习基地和设备的建设看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来建设,满足职业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基本需要。
半工半读制度是一种学习与劳动紧密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它有助于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短缺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最佳选择。
(曹晔,邵建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制度的宏观探究,《职教论坛》2006年9月)
如何提高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行业、企业的需要,创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已成为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我市部分职业学校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实施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开展这项工作,使学校增强了办学活力,招生数量不断增加,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但是,从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需要看,我市职业学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还需要认真研究,大胆探索,建立起相应的运行和保障机制。
现就如何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工作的实践,谈如下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进一步深化对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
(一)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的含义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方案,并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时间安排,让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和进行技能的训练,另一部分时间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实习,形成了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将共同承担起对学生的培养任务。
这种模式,对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于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对于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对于推进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转变有着重要的作用。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要求做到四方面的结合:职业学校与企业结合岸生在校学习与参加企业工作结合,专业知识学习、技能操作训练与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岸校对学生的培养与企业用人结合。
(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的依据
1.政策的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教育部也制定出台了《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这些政策和文件,将有力地推动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实验开展,并给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导与保障。
2.实践的依据:职业学校培养的人将直接参加企业的生产,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将直接接受社会企业的检验,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实践证明,职业教育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必须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校学习与企业实习结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培养的人才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并能达到企业岗位对人才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这就需要职业学校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3.国外的经验:国外的职业教育都比较重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德国“双元制”的成功经验表明,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合,企业参与职业学校办学,采用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学生一方面在学校接受理论教育;另一方面在企业实习接受技能培训,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共同承担起对人才培养的任务,形成了新的培训机制,学生有两个身份——学生与学徒;教学有两个老师——教师与师傅;培训有两个场地——学校与企业;教育有两个机构——企业与学校。这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效果很好,能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实用性和针对性。这给我们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三)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的特点
1.促进了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结合,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的利用
传统的办学模式,学校与企业职业岗位的人才培养严重脱节,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与企业的要求不一,所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需要有差距,不利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培养。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种模式,学校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学生需要接受什么专业技术的训练,企业就提供什么技术人员给予帮助,学校和企业根据人才培养和生产的需要共同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学校与企业共同承担起对人才培养任务。实施这种模式,企业成为了“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学校又能充分利用企业的专业设备资源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既解决了学校专业设备条件不足的矛盾,又解决了学生的专业实习问题.还使学生能掌握过硬的专业岗位技能。这种模式有利于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提高了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2.增强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实效性,减轻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
这种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非常有帮助。学生入学经过一段时间知识学习后,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岗位实习,通过参加企业的实习,学生了解和熟悉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特别是对生产的过程及技术有了亲身的体验和明确的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加强有关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能提高学生专业实践的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奠定起基础;有利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要的“零距离”对接。采用这种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模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又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了学生适应企业生产岗位的能力,为日后学生的就业发展和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加企业实习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能够解决学生的部分学费问题,也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可以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有更多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这对扩大职业学校招生和办学规模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使企业有了人才培养的基地,解决了企业对人才的后顾之忧
现在企业发展很快,技能型人才缺乏,人手紧张,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通过这种模式,企业与学校加强了联系,既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的可靠保  证。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将有利于推进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学校运用企业资源、按照企业的用人要求扩大了技能型劳动者的培养规模,企业利用学校也建立起了技能型人才的储备基地。所以,这种模式深受企业的欢迎,可以使企业拥有更多优秀的员工,是企业、学生和学校“三赢”的好事。
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大力椎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对于职业学校的发展非常重要,但这项工作的实施所涉及的政策性较强,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为使这项工作能得以正常开展,我们必须注意处理解决好有关的问题。
(一)要选择好合作的企业
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模式,必须选择好有关的合作企业,得到一个需求稳定、实力雄厚的企业支持,才能确保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从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中表明,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应该考虑:一是与学校专业设置有关的企业;二是科技含量较高、安全度高、劳动强度不大的企业;三是效益较好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大的企业。
除寻求相关企业的支持外,我们还可利用国家对职业教育支持的政策,开展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起学生进行专业实习的基地,如果学校能结合专业与企业联合,在校内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或生产的实体,更有利于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会更好。
(二)要认真研究制定并落实好工学结合的教学计划
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职业学校应该按照教育部和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好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使人才培养的任务有标准和要求,以确保必需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学校要和企业共同讨论,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按照有关的要求设置好德育课程、基础文化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岗位课程,要保证学生接受理论与实践学习的总课时得到保证与落实。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按照“文化知识够用。强化专业能力培养”的原则分配好有关课程的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时间。并且要认真处理好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习与企业岗位课程学习的关系;学生基础能力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的关系;专业技能训练与行业岗位技能培养的关系。在制定工学结合的教学计划时,还要考虑与学分管理制度相结合,明确各类课程的管理目标,确保课程教学质量。
在实施教学计划的时,要根据企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弹性学习制度,在国家规定的学习时间范围内,采取灵活分段的方法安排好教学和实习的时间,完成好教学的任务,使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有机结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总之,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要有利于建立起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转变;要有利于开设适合半工半读的课程模式,为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提供便利;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以及综合职业素质;要有利于把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学习的有机联系;要有利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与企业需求结合,使职业学校实施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得以进一步创新和落实。
(三)要探索建立起适应新模式的运行机制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校企双方的共同参与,为使该项工作能正常地进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建立起有效的运行机制。首先要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在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应该签订相应的合同,根据职责要求完成好有关的教育教学任务。一般来说,学校主要承  担招生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及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教学管理在学生择业创  业、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提供指导和帮助等方面的任务。企业则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可能提供相应的生产实践培训(或工作)场所和条件,承担起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的教育和岗位专业技能培养的教学和训练的任务。其次是校企双方的管理任务要落实,在学校和企业都要建立起有关的管理制度。除此以外,企业还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有关专业知识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为毕业生到企业后成为技术骨干奠定起基础。通过这种模式,校企共同承担完成对学生的培养任务,促进了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四)要重视对学生的保护
由于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学生年龄尚小,他们参加生产劳动属《中华人民  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未成年工”,其劳动环境和劳动强度受法律的特定保护。因此,我们必须依法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半工半读”、“以工助学”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规定,各中等职业学校组织开展“半工半读”、“以工助学”活动的对象,必须是已满十六周岁并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的学生。学生在企业“以工助学”期间,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四条“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的规定。职业学校要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考察和选择学生将要进入的企业的劳动场所和生活环境,要与企业签订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和办理劳动保险,确保学生工作时间休息时间,保障学生的权益。
(五)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加强管理工作
职业学校实施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生产安全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有利于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管理制度和具体办法,确保工作有章可循,顺利进行。
一是申请制度。申请参加“工学结合”模式学习的学生应由个人提出申请,必须取得家长或监护人同意,并与学校签定协议书,要明确学生、家长、学校和企业的权利、义务及企业补助学生经费的使用办法及管理。
二是安全教育制度。在学生未进入企业工作岗位前,学校和企业要安排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帮助学生熟悉工作防护设施,对学生进行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学生在生产过程中受到身心伤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是带队教师管理制度。职业学校组织开展“工学结合”活动,必须要安排专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全程管理和服务,一方面是沟通、协调学生在实习中与企业的联系;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解决好在实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再就是配合企业开展对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工作与学习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同步。
四是学习成绩考核和学籍管理制度。结合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学分管理要求,根据学生参加企业实习的具体项目,建立起相应的考核方案,把学生的实习工作和参加的学习折算成学分,有利  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管理。同时,还要积极研究学生在学校和企业学习时间和学习课程的不同,按照学校和企业所承担教学培训的实际,逐步建立实行学校学籍和企业学籍的双学籍管理制度。
五是登记备案制度。职业学校在组织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施时,应将学生名单、企业、学生工作时间、管理办法等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登记备案,有利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这项工作的监督和检查,保证其工作的正常进行。
(六)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
开展这项工作,涉及到学校、企业、教育和劳动等部门配合,我们要积极争取政府对该项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在实践的基础上,要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出建设性意见。尤其是对《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20条关于鼓励企业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并对接受学生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的要求,提出符合实际的具体办法,以吸引企业积极支持职业学校进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遵循职业学校办学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需要,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方法,使职业学校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得以进一步落实和创新。
工学结合里的“学”是目的,“工”是手段。工学结合里存在着五种关系,认识和处理好这五种关系,是搞好工学结合的前提。
(向才毅,职业学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职教论坛》2006年9月)
随着社会对中等职业人才要求的变化,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中职毕业生,成为各职业学校近年来研究和探索的热门课题。对于如何形成学生的职业操守和职业能力,人们在认识上是比较统一的,那就是推进教学改革,更多地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把学生在适当的时候放到生产现场中去,在工厂企业里实习。关于这方面,理论与政策都给出了依据。特别是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国务院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文件中,提出中职学生要有一年的时间进行顶岗工作,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宏观方向。但是,工学结合应该怎样开展,才能真正体现培养中职人才的根本目的?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事情。
一、广东省惠州工业科技学校04电子专业180人在惠州诚信电子厂“工学结合”案例
惠州市诚信电子厂是深圳市宏伍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大型加工企业,生产传真机、电视机、DVD、MP3等电子产品,产品全部出口中欧、西欧市场。
2005年下半年,04电子专业学生在校内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后,进入惠州诚信电子厂“工学结合”,为期半年。我们把课室搬到企业,在工厂实施专业课程的教学,并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实现“工”与“学”交替,将学生分为二个大组,当一个组在课室学习专业课程时,另一个组进工厂车间生产线顶岗实习,实行“三天轮换制”。
针对惠州市诚信电子厂的产品类型,我们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和整合。在“工学结合”学期,开设了与工厂产品对应的专业课程,如电视机、DVD,使“工”与“学”的内容紧密结合。“学”由学校与工厂共同实施:学校派出专业教师,工厂抽调工程师,穿插授课,晚修辅导则由学校派驻长期住厂的老师承担;“工”由工厂实施,按照企业的模式管理学生,学生在生产线上顶岗生产。
企业工程师的授课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他们主讲了一系列关于工厂生产设备与工艺、专业新技术(如:MP4原理)以及产品营销分析的讲座。通过这些专题讲座,学生感受了专业的发展方向,认识了自己所操作的设备和生产线上的产品,在顶岗实习时不再是机械地完成作业,而能用心体验,用脑思考。
为了让学生尽快地融入企业、了解企业,适应企业的管理、企业文化和生产工作环境,我们在“工学结合”的前期,组织了《企业文化》专题讲座,由工厂高层管理人员主讲,内容包括企业价值取向、管理模式、规章制度、工作程序、职业道德与岗位要求。
学生在顶岗期间,企业提供与员工同等的福利。学生为企业创造了财富,工厂以实习津贴回报。
二、案例分析
1.工学结合里的“工”与“学”,是不可偏废的两个要素,缺一不可
当前一些学校开展工学结合,只有“工”没有“学”,完全偏离了工学结合的宗旨。
我校在前几年走过同样一段弯路,但在去年的实践中重新意识到了两个要素的体现,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只“工”不“学”无法达到培养合格职业人才的目的,我们通过“工”与“学”的轮换交替,内容的紧密结合,使“工”的体验在“学”时升华,“学”的认知在“工”时实践,学生学习主动了、认真了,他们体味到学习的兴趣和实用。
另一方面,一些贫困生,因为获得了实习津贴,也安心学习了,所以学生因经济紧张失学的问题其实可以“工”、“学”不偏废的条件下得到科学的解决。
2.工学结合里的“学”是目的,“ 工”是手段
“工”是为了更好地“学”。职业操守和职业技能的形成,课堂教育是一个基础。但是企业里有企业文化氛围,企业里有生产现场的环境,企业里有劳动纪律的约束,因而可以让学生职业操守的形成在职业岗位的“形腔”里更快地塑造成形,很重要的还有一点,通过职业岗位上的磨练,可使理论知识深化并转而形成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是最终的目的,因而作为手段的“工”,就要体现出针对性。正象你不能拿铁锤当挑东西的扁担用一样,工学结合里的“工”必须有针对“学”的内容,让顶岗实习的工作范畴尽可能地符合学生所学的专业领域。否则,工学结合就要偏离培育合格职业人才的正确方向。
三、工学结合里存在着五种关系,认识和处理好这五种关系,是搞好工学结合的重要前提
1.工厂企业与学校的关系——这是一种合作的关系
校企双方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原则,去开展工学结合,才能共创双赢。事实上,通过学生的“工”可使企业获得较高素质的操作工人完成的工时和经济效益。在惠州市诚信电子厂,我校“工学班”学生生产的产品质量有口皆碑,与那些从社会招收的工人相比,素质明显较高,接受能力较强,管理难度小,缩减了培训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学生则从“工”里,  熟悉了生产设备,体验了现实生产,感受了企业文化,明确了学习目的,提高了实践能力,树立了较好的就业心态,养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为继续接受技能教育和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工作岗位与学习内容的关系——这是一种锻炼手段和目标的关系
学习内容如能与工作岗位紧密结合,通过岗位技能操作,学生的技能就能较快得以提升。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工学结合是造就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基本培养模式;打造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队伍,离不开校企合作。只有输出端的职业学校与输入端的企业紧密衔接,达成学习内容与工作岗位技术要求的一致,使顶岗劳动实实在在地体现技能的熟习和操练,培养出来的劳动者,才能取得高职业素质的涵养,受到企业欢迎;同时,只有企业的积极参与,学校才能了解企业的岗位的技能要素构成,了解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而达到按照企业生产的客观规律科学组织技能教学活动的目的。
3.工厂与学生的关系——这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学生下厂,通过感受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形成理性服从的职业品质,这是我们的教学期望。一个高素质技能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熟练的专业技能、服务他人的社会本领,而且更应当具有优良的职业品质。“工学班”学生在“工”的过程中,必须在企业的管理氛围中,认识和遵守本职工作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自觉地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规范个体的活动,严格服从管理,才能形成相应的职业道德习惯。
4.工厂与带队老师的关系——这是一种刚性约束与思想工作相配合的关系
工厂的制度,在生产现场里是至高无上、强制执行的条规,没有情面可讲,对于学生而言,一开始往往难于适应甚至不愿适应,个别学生还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因此,为了让学生尽快地适应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和生产工作环境,使工学结合顺利推进,带队老师就要加强思想工作,做好职业指导、心理辅导和行为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艰苦劳动的意识和正确的就业观。这样,刚性约束与思想工作相得益彰,从而事半功倍。
5.工作劳动与实习津贴的关系——这是一种劳动与报酬的关系
对于学生,尤其是家庭困难的学生而言,工学结合最大利好之一是可以以工助学。参与工学班的学生,在顶岗期间每人月均工资为450元(吃住已包),不但解决了学生生活费,还能支付学费。对于学校而言,拉动了学校的办学效益。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劳动为企业创造财富,获得报酬享受劳动的快乐,培育了学生对职业的向往。
工学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是三年专业学习历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具体技能培养过程中由学校课堂到工厂车间的延伸部分,还是校内外职教资源整合运用的一个社会活动部分。只有校企共建关系协凋,工学目标一致,学生老师努力,家长社会认同,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丘 文,李贵胜,工学结合的案例、分析和若干思考,《职教论坛》2006年9月)
开展半工半读,不仅是帮助家庭贫困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需要,更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但是,有些学校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走样的现象,这提醒我们: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半工半读多种实现形式的同时,更要探索建立适应半工半读需要的教学与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特别关注】半工半读:推进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
偏离了目标的实践
对合作数量和形式的过分追求,使得不少学校在推进半工半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目标的偏离,学生的收获打上了折扣。
【案例】
近来,上海一媒体以《沪上职校首现“半工半读”》为题报道了上海一所中职学校今年推出的半工半读教学新模式。该校将招收的物流专业一年级新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生到某大型超市进行工作岗位实践,另一部分则在校上课,半年之后进行交换。
看到这则报道,让人不免产生这样的疑问:在新生中开展半工半读是否合适?带着这个疑问,笔者走访了几所职业院校,得到的回答基本一致:这样的半工半读走了样。首先,新生在尚未掌握一定专业基础的情况下就到企业,这样的岗位实践至多也就是增加一点对工作的感性认识;其次,这样的岗位实践长达半年之久,学到的东西与所花的时间不成正比;第三,从企业角度讲,也不可能给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的学生安排太多实质性的工作。
半工半读,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学习制度。正是看到了半工半读的功效,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2006年3月,教育部又专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
随着对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重视,职业院校推行半工半读的积极性颇高。但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走样现象。上述报道中的学校过早开展半工半读就不一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也有的学校简单地认为只要把学生送到企业、工厂就是半工半读,更有企业把学校送来的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合理报酬及其他合法权益。
合作不能停留在表面
推进半工半读,为职业院校的办学明确了改革方向。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不走样,还得看学校能否正确理解半工半读的要义,真正从提高学生技能和实践经验出发,寻求与企业的主动合作、有效合作,而不是只做“表面文章”。
【案例】
为了让化学工艺专业学生能更直观接触大规模的化工生产设备,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与上海吴泾化工有限公司的合作采用了校企交替模式,除了双方联合制定教学计划外,学校还为学生争取到了每学期10周的企业学习机会,让学生亲身感受企业文化、熟悉生产设备和流程、接受企业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并确定了107所试点学校。一份涉及上海7所中职学校开展半工半读情况的抽样调查报告显示,上海中职学校开展半工半读的情况在质和量两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7所学校开展半工半读所依托的企业共227家,涉及近40个专业,基本覆盖了各校所设专业;7所学校实行半工半读的学生为9000多人,约占在校生总数的38%,其中三、四年级学生占85%;学生在企业工作时间最长的学校平均为12个月,最短的是5个月,并以“就业型顶岗实习”居多;学生在半工半读期间从企业获得的补贴平均每月为561元,最多的达到了1500元。
“半工半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从制度层面对校企合作的探索予以保障和推广,同时也意味着校企之间的合作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而要利用双方各自的优势,深入开展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副校长徐寅伟告诉笔者,学校的优势在于为学生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企业则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实际生产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企业对合作缺乏积极性,校企合作更多的还只是因就业实习而产生的合作。一部分学校的努力使校企合作有了更多实质性内容,企业提供设备和资金、参与制订教学计划、派出员工担任兼职教师等。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的主动出击显得尤为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学校能够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需求,主动选择企业进行不同模式的合作。作为半工半读的试点学校,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已经探索出了奖学金模式、双元制模式、校企交替模式、校内企业模式、弹性学制模式等多种合作模式。如针对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学校成立了由师生组成的谊鹏计算机有限公司,并做成了普陀区交警支队委托开发道路安全教育三维交互式软件的第一单生意。这一模式已在制造、信息技术和商务类专业中推广。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承接了企业的来料加工业务,软件专业承接了企业电子地图的制作业务。此外,完全学分制的实行使真正意义上的半工半读成为可能,目前平均每学期都有20多人提出休学打工的申请。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一部分具有行业、技术主导性的企业开始重视与职业院校的合作,但他们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更青睐专业特色和优势明显的学校。这也给职业院校敲响了警钟:如果学校不在专业建设上下功夫,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形成专业优势和品牌效应,就很难走出只做“表面文章”的怪圈。
企业参与还需制度保障
学校和企业的地位、责权不对称,是目前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合作难以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案例】
一份产学合作教育协议能让一个专业起死回生。这事就发生在上海商学院的饭店管理专业。2000年,该专业开设时招生70人左右,3年后的毕业生就业率只有75%,专业发展前景黯淡。2004年,缺少中低层次管理人才的香格里拉和喜来登豪达太平洋两家五星级酒店主动找上门来,希望饭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去毕业实习。学院抓住机会,与两家酒店洽谈进一步合作的意向。几个来回之后,双方签署了产学合作教育协议,达成了“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定向就业”的一揽子合作培养方案。方案覆盖了从招生到教学再到就业的全过程,深入到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师资配置、实践教学等实施教学的各个方面。
此举可谓共赢,酒店有了稳定的人力储备资源,降低了总体人力资源成本,学生则增加了就业机会,并提高了就业质量,而获益最大的就是学校。2005年,该专业扩招两个班,增幅达120%,成为学校最热门的专业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利用企业提供的设备扩建和改造了专业实训室;从企业引进了一批紧密结合酒店管理岗位实际的实践性课程,企业承担的课时占专业必修总课时的39%,形成了一支来自企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每个学生在实习单位都可以得到有计划的轮岗培训。
“通过这种模式的合作,对于全面落实高等院校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加快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的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上海商学院副院长冯伟国在肯定这种校企合作模式的同时,也提出了三个目前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时普遍面临的难题:一是难以找到合作伙伴,企业很少有主动与学校合作搞教育的意愿;二是合作难以深入,即使找到了合作企业,其合作领域往往是单项的、不广泛的;三是合作难以持久,与企业的合作往往是一次性的、短期的。
“这个专业能够成功找到企业合作伙伴,并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有其深刻的产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方面的背景。学校要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必须到市场去寻找和发现自愿的合作者。”冯伟国告诉笔者,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必须共同努力,构建积极的氛围和制度环境。学校需强化市场意识,主动到市场寻找合作者;企业必须了解教育,成为与学校的自觉合作者;政府则要加大参与和协调的力度,着力优化校企合作的制度环境。
推进校企合作,关键在于出台、建立鼓励和规范企业参与的措施和制度。对此,冯伟国提出,应加快立法进程,把对企业加强与学校合作的要求写进法律文件,利用法律约束力提高企业、学校开展合作的自觉性;建立行业与学校合作办教育的协调统筹机构,组织行业和企业的专家共同设计专业、确定培养目标的技术能力标准,设计课程、建立评价体系等;制定和实施相关奖励政策,对符合我国产业政策的校企合作项目给予适当的经费资助,鼓励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士相互兼职,并对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在专业职称评定、职务升迁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14日第3版)
摘 要:“工学结合”是由传统封闭的学校教育迈向现代开放的校企合作办学的坚实一步。传统的学校教育强调的是课堂与课程,而工学结合则强调岗位与行动。“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教学实施的需要、就业导向的需要、学费补充的需要,也是资源扩充的需要。前两个需要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需要,后两者为派生性需要,这四个需要形成了推动“工学结合”的四股驱动力。实施“工学结合”必须有正确的出发点、制定工学一体化方案、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动因分析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领域的不断扩展、领域内改革深度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正由传统封闭的学校教育转向现代开放的校企合作办学。教育部已明确要求,要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这一培养模式的实施,是职业教育教学实施的需要、是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的需要,同时也是现阶段学生学费补充的需要和职业教育资源扩充的需要。
一、工学结合——来自四个方面的驱动
职业教育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动因在哪里?动因来自于需要。职业教育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动因可归类为四个方面的驱动,四股力量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着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深入实施。
1.教学需求驱动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它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掌握未来所从事职业(工种)应具备的岗位能力,包括专业技能、方法能力和工作态度(职业道德)等。知识可以传授,而技能必须通过实践来掌握。从理论上讲,职业院校只要有数量充足、质量保证的设施和师资,学生的专业技能就可以在学校内培养,但是,方法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工作态度的养成都离不开实际的职业环境(工作环境)。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就是从职业教育教学的本质内涵出发,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地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在工作中掌握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本质内涵的需要;教学需求驱动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施。通过“工学结合”,可以更好地解决职业教育的教学问题。
2.就业导向驱动
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工学结合”一方面使学生与企业“面对面”,在毕业后相对比较容易地得到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可以直接检验职业院校面向就业市场办学的水平,为职业院校的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提供直接依据。实施“工学结合”的专业,一般都有比较旺盛的市场需求上之,该专业市场需求不旺。围绕学生就业去办学,这是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要求,学生就业通畅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才会不断地增强。就业导向驱动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施,通过“工学结合”,能更好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3.学费补充驱动
“工学结合”,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直接为企业生产产品、创造经济效益,企业为学生支付人力资源成本,学生从中获得相应的报酬作为实习补贴,并以这些补贴支付或抵顶相应的生活与学习费用,这就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学费补充驱动。这股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学生,许多学生甚至实现了“免费”接受职业教育,意义尤其突出。这对贫困家庭子女来说,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学生报读职业院校的愿望也会因此而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的生源空间也因此而迅速扩大。学费补充驱动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施,通过“工学结合”能更好地解决职业院校的生源问题。
4.资源扩张驱动
近几年,随着职业教育规模扩张,职业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凸现,校园面积不足、校舍不足、师资不足、设施不足,成为当前制约职业教育继续扩大办学规模的瓶颈。在传统的教育机构外寻找职业教育办学资源,成为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普遍认同和采取的措施之一。有人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通过实施“工学结合”,中等职业教育三年学制期间安排一年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等于为中等职业教育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三分之一的学习位置,此为资源扩张之一;职业教育的专业实训设备价格高、更新快,许多学校不堪重负,通过“工学结合”,这一问题可得到有效解决,此为二。资源扩张驱动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施,通过“工学结合”可部分地解决职业院校的投入问题。
二、工学结合——三种方式的结合
在职业院校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出发点的不同,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种结合方式:紧密结合型、部分结合型和结而不合型。
1.紧密结合型——工学结合的理想态
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关联紧密,工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例如,学文秘专业的学生在企业的文员岗位上顶岗实习,学烹任专业的学生在宾馆饭店从事厨师工作,学汽车检修专业的学生在汽车修理厂从事汽车维修工作等。其工作过程就是实训过程,工作内容就是学习内容。这是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理想状态。
2.部分结合型——工学结合的现实态
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关联度不是很高,顶岗实习所从事的工作是所学专业的扩展职业,或者是所学专业中某一项简单技能的重复,工学结合松散,工学相长不明显。比如,学汽车检修专业的学生在4S店从事汽车销售,学文秘专业的学生在企业从事各种管理  岗位的助理工作,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在电子厂长期从事某一固定元器件的组装工作,学服装制作工艺专业的学生在服装厂长期从事某一简单的缝纫工作等。这是目前多数职业院校、多数专业实行“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的现实状态。
3.结而不合型——工学结合的异化态
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没有任何关联,有的工作岗位甚至是纯体力性劳动或者是岗位技能要求很低的工种,工学之间无直接关系,只为学生提供了挣学费的机会。比如,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在企业从事保安工作,学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到服装厂从事原料仓库看管工作,等等,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无关。这种结合方式是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异化态。
三、工学结合——两种异化的防范
在促进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四个驱动力中,教学实施驱动和就业导向驱动为职业教育本质需要的原动力,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使然浮费补充驱动和资源扩张驱动为职业教育的派生性驱动力,是由于经济水平不高的因素造成的。如果仅仅为追求后者而不顾前者,那是本末倒置,是对驱动力的异化,即动因异化。
从“工学结合”三种结合方式看,紧密结合型使职业教育的教学实施需要、就业导向需要、学费补充需要。资源扩充需要都得到了理想性的满足;部分结合型虽然未能完全满足“四个需要”,但随着外部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这一结合型将会逐步趋于完善,并向紧密结合型过渡;结而不合型是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歪曲,是工学结合表现方式上的异化,即方式异化。
动因异化和方式异化不仅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还将淡化职业教育的本质功能,引导职业教育走入误区。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既要防范动因异化,又要防范方式异化。
1.动困异化的防范
首先,要防范学费补充驱动为主导。学费补充驱动为主导就是将满足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挣取劳动报酬来补充学习费用放在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首要位置,或以学生挣取劳动报酬来补充学习费为唯一目的。学生通过在企业里顶岗实习取得相应的报酬,不仅是合情合理的,更是国家所鼓励和倡导的,但其前提应是“顶岗实习”。防范学费补充驱动为主导就是要防止学校假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之名,实行“打工挣学费”之实。如将学生争取劳动报酬作为唯一目的,职业院校就不可能根据专业教学需要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顶岗实习计划,一些学校甚至“只工不学”,使“职业院校”变成“职业介绍所”。其次,要防范资源扩张驱动为主导。资源扩张驱动为主导就是将腾出学习位置和减少投入作为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首要目标。基于“腾出学习位置,多招生扩规模”的目的,职业院校在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过程中,往往会将名义上的“顶岗实习”变成实际上的“放羊”;在投入上,也会因这一主导思想的驱动,使必要的用于改善职业院校办学基本条件,如校舍扩建、专业设备购置等的投入因此被删减甚至取消。
2.方式异化的防范
首先,方式异化是由于动因异化而产生的,主观意识决定行为方式,因此防范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方式异化根本在于防范动因异化。其次,在客观上,由于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认识不足,将“工学结合”简单地等同于“半工半读”或“勤工俭学”,从而导致在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过程中出现“结而不合”的现象。“工学结合”与“半工半读”以及“勤工俭学” 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工学结合”的“工”和“学”是必须关联的,而“半工半读”和“勤工俭学”的“工”和“学(读)”可关联也可不关联。
四、工学结合——工作.学习的有机融合
工学结合的本质就是要将“工作”和“学习”这两个不同事物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一定要坚持“方式”为“本质”服务的原则,树立正确的出发点,使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全面满足职业教育的教学实施、就业导向、学费补充和资源扩充四个需要。
1.树立正确的出发点,将满足教学实施需要和就业导向需要放在首位
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特别强调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职业学校的学生只有到岗位上去真正地工作和实践,才能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岗位职业技能;只有通过工作环境的熏陶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这就是职业教育对工学结合的教学实施需要,是满足职业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需要。就业导向需要就是要使职业院校毕业生更好地就业,通过顶岗实习,除了更好地掌握技能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就业打下必要基础外,还应该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掌握就业消息,更好地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也就是说,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就必须坚持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这是职业教育内在的必然要求。而学费补充需要和资源扩张需要则为职业教育的外延性需求。学生通过岗位实习,从事实际的生产,为企业付出了辛勤劳动,创造了经济效益,因此得到必要的报酬作为实习补贴,这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学生通过劳动获得实习补贴,用于贴补学习期间的生活和学习费用,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确实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意义尤其突出。
2.制定一体化实施方案,将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融合成有机的统一体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关系,要求其教育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过程两者间的有效结合,而这个有效结合的“纲领”就是工学结合一体化实施方案。职业院校应通过与实习单位建立相应的协作机构,安排相对稳定的人员,共同研究分析岗位职业能力,然后根据岗位职业能力需要安排学校课堂教学计划和企业顶岗实习计划,将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融合成有机的统一体。在组织制订方案过程中,要求参与人员在教育教学观念上要有一个重大的转变,也就是要由课堂导向转变为行动导向。
3.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工学结合涉及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学校与企业是两个具有不同第一追求目标的机构,学校以育人为第一目标,追求社会效益,而企业则以赢利为第一目标,追求经济效益。因此,除了运用市场行为让学生参与企业生产为企业创造价值外,国家还需要制定更为具体的操作性更强的政策、法规或制度,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办学、工学结合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此外,还有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时的身份、学校和企业的职责、学生的劳动保护和劳动报酬等,这些问题都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遵循职业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科学地组织实施教学,有利干毕业生更好地就业、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有利于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报酬补助学习费用、更好地解决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费用问题,有利于将职业教育由学校向企业延伸、间接地解决当地职业教育发展与资源不足的矛盾,这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四个主要有利因素,也就是四个驱动力。驱动力不同,出发点就不同,实施方式和效果也就各异。在“工学结合”中,同时满足四个“需要”,实现“四赢”,是为工学结合追求之理想。
(李栋学,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及其有效实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29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成倍上升,高技能人才在全球人才市场上走俏,美国也是如此。为了缓解这一问题,美国国家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于1993年发起了一项旨在满足技师人才需求、有效整合产业与教育、改变社区学院角色的计划——高级技术教育革新计划(the Advanced Technological Education,简称ATE)。这一计划投入38,000,000美元,到目前为止,这一计划已经经历了10余年,发展日趋成熟。其实施确实对逾越产业和教育之间的鸿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培养了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且建立了长期的以企业为本位的整合教育。
一、ATE实施的情况
ATE实施至今,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社区学院与各机构整合方面。
首先,就专业涉及的范围来看,社区学院不仅能够根据学院已有的专业进行培训,同时也能很好地适应新的专业,如IT、制造技术、海洋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环境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此外,还有一些课程是根据企业需要跨专业设置,是独立构成单元的。
其次,ATE计划提高了社区学院和产业界的整合程度。虽然社区学院和产业界之间一直就有着某种程度的整合,但从形成伙伴关系而言,ATE计划则是其中整合程度最高的项目,其整合是全程性的,从需求评估开始一直到最终的就业。例如,产业团体代表会检查并帮助修改技师课程,参与试行该项目,最后确认合格技师培养的结果。这样做的好处是:产业界更愿意雇佣这些毕业生,受此项目培训的学生也更相信课程与就业的相关性。这样一来,促进了机构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课程教材的更新。美国评价中心(Evaluation Center)2003年的报告显示:该计划的87%都得到了实质性的整合;其中,81%是学院与工商业的整合,68%是学院和公共机构的整合,84%是学院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整合,47%是学院和其他组织的整合。
再次,就课程方面而言,上述报告还指出在教学材料方面已经有77%的更新,采取产业标准本位的开发理念,设计并实施了266项教育产品,新开发的教材经过预测之后推广,而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时就采用产业标准。另外,课程形式有多种选择,可以是企业中的体验式就业,可以是在岗培训,或者是网络课程、函授、课堂教学、个别交流等形式。
最后,就ATE计划的结果来看,2003年的调查数据表明,ATE有81%的产品提供了就业机会,这些就业机会的种类达到1104种,受益人群为14709人。一年中参与过该计划的人数为68450人,其中88%的课程在社区学院开设,6%在中等教育机构开设,6%在其他机构开设。该调查还分析总结了ATE计划对原有教育改进的若干方面和程度,见下表。
ATE计划改进的指标
改进的指标
具体的措施
数量或程度
课程
提供的课程
4381种
参与的学生数
68450人
课堂改革
工作技能的授予
46%
兴趣的提升
44%
就业相关性增加
55%
讲座减少
49%
清晰度
中等教育和副学士学位教育之间的差别增加
34%
副学士学位教育和学士学位教育之间的差别增加
41%
在ATE计划实施了十年后,美国总结出了成功开发教育产品的七大必不可少的要素,它们是:
●正在进行的学习和培训
●机构的支持
●在教室里就能容易获得的经历
●个别化的培训
●后续培训
●必须有监督
●用对培训者进行培训的方法以便学员未来的继续学习
除此之外,ATE计划成功的重要因素还有:
●有效的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
●课堂教学、实验和实习三者的有序组合
●强调STEM标准(包括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人际交往的技能、批判性思维、高级技术课程和胜任岗位的能力
●导向合适的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
●为企业提供大量的高级技师人才贮备
●使得教育经历透明度提高,便于企业选聘人才
对于社区学院而言,ATE计划使得学院有了全新的改变,除关注受教育的学生外,也关注市场和当地社区的需要,成为积极同州和地方经济机构、州司法机构、行业协会和大学合作的重要教育机构,与此同时,也成为培养技师等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之一。
综上所述,ATE计划是教育和产业界联合的典范,它不仅强调形式上的合作,更注重实质上的全面对接,包括教学材料、专业设置、项目改进、结果评估等。这是一种基于双赢格局的改革计划,它既不是学院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推出的计划,因为这样企业就没有很大的参与积极性,它又不同于企业的“定单式”培训,因为“定单式”培训只是学院中极小部分的课程,无法影响到学院整体的改革方向。正是这种格局保证了计划在双方的积极努力下顺利实施。
二、对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
第一,ATE计划之所以能够成功全仰仗于教育和产业界双方克服重重障碍建立伙伴关系。这一关系的建立并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两方面都作出较大的转变。就产业界而言,企业领导往往更相信迅速、快捷的处理问题,而不是从劳动力来源方面就着手遏制许多问题的爆发,并且获得一批完全有能力应付各种问题的人力资源。这种转变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接受的,它需要一定的过程。就高职学院而言,其转变力度就更大了,需要完成办学取向的改变,从满足教育内部的需求转向满足市场的需求,这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在我国,目前产业界和教育双方都没有完全转变,高职学院虽然迫于就业压力已经积极主动与产业界取得联系,有较强烈的合作欲望,但其合作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问题,还没有真正深入到从产业界的需求出发来改革学院的教育和教学;就产业界而言,当前还没有要与高职合作的真实动机,因为它们还没有意识到合作的必要性和对企业发展的真正意义。
第二,全面整合是ATE计划超越其他产学合作计划得以成功的关键。在我国,产学合作从职业教育办学开始就已经提出了,但到目前为止,合作的程度各院校不一,总体上离ATE所提出的全面整合还有较大的距离。ATE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把教育和产业部分联合成为一个部门,共同策划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共同评估,共同改进,整个过程中基本不分彼此,不考虑自身运作的便捷,而是完全从目标本身的需要出发。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在我国,目前的合作往往考虑教育部门和产业部门的方便,考虑双方自身的利益,然后安排课程,安排实践和理论的顺序,如所有的实习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把学院教师开设和课程和企业专家开设的课程完全分开等,而这些安排有时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并不是最优的,也就难以完全顺利地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的了。
(匡瑛,美国高级技术教育革新计划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职教论坛》2006年12月)
工学结合—技术与职业教育资讯第65期q 工学结合与高职院校教师成长 资讯城周刊第3期 浙江省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朱正平:高职“工学结合”的德育优势与体现策略--浙江在线-浙江文明... 结合与抽离的技术 《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2009年第8期 [PDF] 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及我校的做法 试析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全文)_资讯 3Q之争 中国网络“一战”—《南都周刊》—2010年第44期 我对校企、工学结合、产教结合教学模式的认识 论Java加密技术与Windows的结合 迪拜建筑:想象力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手机二维码 技术与服务的完美结合 注重现代技术与传统理论的结合 【分享】就足球风格浅析足球与音乐的结合 5Q地带 【分享】就足球风格浅析足球与音乐的结合 5Q地带 - powered by phpwind... 第4章 彩色电视机故障分析与检修q 优势互补 云计算与虚拟化结合技术分析 - 产品和技术 - 赛迪网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教法初探 课程建设 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 中国职成教育研究第... 树木栽植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15期—龙源期刊网 关于解决我区中等职业学校工学结合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移动通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