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宜从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起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17:23
作者:王顺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496    更新时间:2006-11-16    
中小企业宜从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起步
王顺义
技术经济学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自主创新是有风险的,并非任一技术创新总会成功。企业自主创新成功的相关因素是很多的,其中重要的一条是,企业应合理地选择自主创新的策略。自主创新可分三类,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对中小企业来说,国际上普遍的做法是,一般上是先从集成创新或二次创新起步,以创造经济绩效来夯实企业经济实力,并在此过程中锻炼和积累自已的创新能力,最后才进入从事原始创新的境界。
“集成创新”是指整合、集成各种已存的技术,综合开发出更高水平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实现创新。“二次创新”是指在原始创新之后,人们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进—步改进其产品或工艺,实现创新。
首先,中小企业从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起步,有其必要性。因为原始创新对人才的要求高,创新难度大,周期长,风险大,成功率低。据著名创新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对美国三家大公司样本分析统计,原始创新的成功率只有18%。而中小企业科技人才的数量和水平与大型企业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一流的科技人才严重匮乏;企业技术平台不高;财力资源不雄厚,资金短缺,抗风险的能力差。这种情况下,在技术特别是高技术领域搞原始创新,—般来说是不具备这种能力和条件的。而搞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据创新经济学家的研究结果,人力资源要求不太高;创新成本也相对较低,是原创的65%;周期较短,只及原创的70%;难度和风险性也较低,创新成功率可达50%以上,这对中小企业倒是比较适合的。
其次,中小企业进行二次创新或集成创新,有其现实性。我国现在还处在工业化的中早期阶段,为了发展经济,必然要走先“进口替代”,然后再向“出口扩张”方向发展的道路。进口替代就得进行“技术引进”。这当中有两个问题,一是要避免进入“引进-使用-再引进-再使用…”的怪圈,就得从事二次创新。二是要真正要搞好进口替代,也必须对引进技术进行二次创新或集成创新。因为任何引进的新技术不按照本国的情况进行适当地改造,是不能真正地本土化的和有效推广。历史上日本企业在19世纪末引进德国的冶金技术和法国的纺织技术时,均由日本技术人员对其改良之后,才适合于日本的国情,才在日本被有效地推广。
同时,搞好出口扩张(即“中国制造现象”)也是以二次创新或集成创新为前提条件的。世界贸易经过近300年的培育,已形成了特有的格局,我国中小企业的产品如果没有相当的技术含量以及在质量和价格上的优势,如果不能冲破国外技术标准壁垒,就很难打入这个市场;如果不能冲破国外的专利壁垒,就很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进行二次创新或集成创新,以此提高自己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其成本和价格,绕过国外的专利与技术标准壁垒,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历史上日本和韩国的一些中小企业就是这样干而取得成功的。
再次,中小企业进行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也有其可能性。一般来说,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占整个创新分布的80%左右,这给中小企业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当一个新的技术被发明出来以后,其产品和工艺的技术成熟度较低,都有一个进步完善的过程,这就为后人对其进行二次创新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如集成电路从中小规模先后发展到大规模、超大规模、超巨规模,就属这种情况。
同样,一种技术复合体内的共性技术或基础技术通过融合即整合其它技术而导致集成创新,如电子计算机从真空管计算机发展为晶体管计算机,进而发展为集成电路计算机就是如此。技术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会导致集成创新,如计算机技术、光纤技术、激光技术与电信技术集成、融合产生了互联网技术就是一例。今天各种技术之间以及子技术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的速度不断加快,并已经成为技术发展的主导趋势。这都为广大中小企业集成创新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作者为上海市自然辩证法学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2006.3.1 上海科技报B1发表)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中小企业宜从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起步(王顺义)
下一篇文章:自主创新应与支柱产业紧密结合(王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