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周颂·思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5:38:05

 

《诗·周颂·思文》

 

思文后稷1,克2配彼天。立我烝3民,莫4匪尔极5。贻6我来牟7,帝命率8育。无此疆尔界,陈910于时夏。

【译文】思念文明圣后稷,功绩能够配上天。树立我邦众多民,没有谁能遵此则。留给我们大小麦,上帝命令遵循育。不分彼此疆与域,呈现规则遍华夏。

【说明】这亦是一首在祭祀仪式现场所诵唱的歌,歌的中心内容即是祭祀怀念周人的祖先后稷。殷商时期,周国是一个小邦国,地处偏僻西方,山高坡大,远远不如富庶的中原地区。正因为有了后稷对农业的推广,周人才能不断壮大繁荣。后稷使当时很多游牧民族转变为农业定居民族。我们知道,同样面积的土地上,放牧牲畜远远比不上栽种农作物能养活更多的人口,人们由于定居,由于农作物的大量供应而逐渐增加人口,人群的增加则使势力扩大。人们由于农业的种植逐渐了解大自然,从此也就开始了对“人”的崇拜。关于后稷的事迹,可参看《诗·大雅·生民》。《生民》是一首在大型宴会上唱的雅歌,是向人们叙说后稷的各种功绩,而本歌则是在祭祀仪式上所唱,是对神明的恭敬的歌颂。这其中可关注的是,西周时期甚至尧舜时期的人们也知道知识产权,知道要分疆界传授农业种植知识,而后稷却不分地区族群,广泛传授农业种植知识,使整个华夏大地的人民得以繁荣富强,这也值得我们今天的人怀念后稷。

——————————————————

【注释】1.后稷:名弃,为姜姓有邰氏女姜嫄所生,在尧、舜时任农师之职,受封于邰(今陕西武功西),号后稷。弃死后,子孙世代为夏朝农官。《诗·大雅·生民》:“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荀子·解蔽》:“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壹也。”

2.克:《易·益·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书·洪范》:“二曰刚克,三曰柔克。”《诗·小雅·正月》:“既克有定,靡人弗胜。”《诗·大雅·文王》:“王国克生,维周之桢。”《诗·周颂·雍》:“燕及皇天,克昌厥后。”《尔雅》:“克,能也。”《荀子·君道》:“赏克罚偷,则民不怠。”这里用为“能”之意。

3.烝:(zheng真)《书·益稷》:“烝民乃粒,万邦作。”《诗·豳风·东山》:“蜎蜎者蠋,烝在桑野。”《诗·小雅·常棣》:“每有良朋,蒸也无戎。”《诗·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诗·鲁颂·泮水》:“烝烝皇皇,不吴不扬。”《尔雅·释诂下》:“烝,众也。”这里用为众多之意。

4.莫:《易·夬·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老子·五十一章》:“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论语·里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月战》:“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这里用指为“没有什么”之意。

5.极:(jí吉)《书·洪范》:“建用皇极。”《诗·小雅·菀柳》:“俾予靖之,后予极焉。”《诗·商颂·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极。”《管子·问》:“以顺完德,后乡四极。”《老子·六十八章》:“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管子·枢言》:“诸侯假之威久而不知极已者殆。”《荀子·解蔽》:“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司马迁《报任安书》:“立名者,行之极也。”这里用为最高准则之意。

6.贻:(yí仪)《书·五子之歌》:“有典有则,贻厥子孙。”《书·召诰》:“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诗·小雅·斯干》:“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贻罹。”这里用为遗留之意。

7.牟:(móu暮)通“麰”。《诗·周颂·臣工》:“於皇来牟,将受厥明。”这里用为大麦之意。

8.率:《书·伊训》:“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诗·小雅·何草不黄》:“匪兕匪虎,率彼旷野。”《诗·大雅·緜》:“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诗·周颂·访落》:“率时昭考。”《左传·哀公十六年》:“周仁之谓信,率义之谓勇。”《礼记·中庸》:“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荀子·哀公》:“虽不能尽道术,必有率也。”这里用为遵循之意。

9.陈:(Chén尘)《书·君奭》:“率惟兹有陈,保乂有殷。”《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诗·大雅·文王》:“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管子·小匡》:“陈力尚贤,以劝民智。”《国语·齐语》:“相示以巧,相陈以功。”《荀子·王霸》:“君者,论一相,陈一法,明一指,以兼复之,兼昭之,以观其盛者也。”这里用为显示、呈现之意。

10.常:(cháng肠)《书·皋陶谟》:“彰厥有常,吉哉!”《诗·商颂·殷武》:“曰商是常。”《管子·君臣上》:“而相为常具以给之。”《老子·五十五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易·坤·彖》:“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荀子·君道》:“至道大形,隆礼至法,则国有常。”《韩非子·扬榷》:“其事不当,下考其常。”这里用为规则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