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知青的幸福生活(二):吾非知青 - D4012工作室 - rhzds - 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01:23

    看罢这题目,也许有人不解了,心急的“砖家”可能都忍不住要动手了:你不是知青,写什么知青的自述故事,这不是瞎掰吗?还真不是,且听我说明缘由。

    1975年我高中毕业了,与现在的毕业生一样,只有一个选择,不一样的是可供选择的动向有所不同。现在的毕业生无论成绩好坏,家庭状况如何,个人志趣怎样,大家都奔高考这独木桥;我们那时候,也是不分高矮胖瘦、家庭背景、个人才能,都被打扮成“知识青年”,到农村,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而实际上,要去的地方并不一定需要知识青年去,知识青年也不一定需要去那个地方,而是祖国需要你去那个地方。当然,以祖国的名义是不容置疑的。于是,我与几千万毕业生一样成为了那个特定的年代的特定的群体中的一员。而下放那会儿,既没知识,也非青年,用现在的语言方式来形容,是被“知青”。

    我是1965年上小学,正经的上了一年的课,第二学年就是“文化大革命”了。刚刚发到手的课本便成了“封资修”的毒草了,被扔到了一边,师生们都开始造反了。先是高年级学生斗老师,后来是老师斗老师,再是师生出去串连,回来后便争权夺利,瓜分革命胜利果实,酝酿成立革命委员会,反正我们低年级学生就放了鸭子,自由放养。记得从二年级到四年级,上课的时间十分有限,语文课是学习毛主席语录,把老三篇背了个滚瓜烂熟;算术课是算地主的剥削帐,苏修的西红柿、土豆多少钱一斤,比我们要贵多少倍;美术课是画梅花;音乐课是学唱“忠字歌”……。五年级开始挖地道。没经过考试便上了初中,因无法择校,便在一所小学戴帽的中学上学,一些老师的水平让我不屑,不是没好老师,真正的好老师大都被打倒了。留在讲台上的个个根正苗红,但水平欠差。记得一位英语老师方言重不说了,26个字母的正确读音,还是我私下给校正的。那时候,没有历史、地理课,而取物理、化学、生物而代之的是“工业基础知识”和“农业基础知识”,简称为“工基”、“农基”。上了高中便是开门办学、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而教学计划是有一搭没一搭的混着,有时候闹腾了一阵子后回到课堂,主讲老师都不知前节课讲那儿了,就这样,我结束了十年的学校教育,成为了一位高中毕业生。更不幸的是,我随父母颠沛流离,在这期间竟然7 次转学,就读过6所学校,初中2年就读了3所学校。课堂教学如此,而课余也没什么读物,家里被抄了以后,父亲的书架上只剩下了马列著作、毛泽东选集和《红旗》杂志。有幸的是父亲的学校还有图书馆,在里面我们借读了《沸腾的群山》、《征途》、《艳阳天》、《牛田洋》、《金光大道》,以及鲁迅的作品,就凭这点积累,在我的同学中,还勉强算得上“有学问”的人。就这点文化水,被冠之以“知识”,着实有点差强人意。

    同时,那会儿我还不是青年,因为我是利用父母的特权提前上学的,待到高中毕业要下放农村时,我还不到下放年龄,还是货真价实的青葱少年。按当时政策,我可以在家待一年后再下放,但早下晚下都得下,再说我们那会儿下放已不像我们的前辈们那般艰苦,已经不让人感到那么畏惧了,早下早起来嘛。当然,这话在那里不能明说,而是递上一份决心书《我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有关领导也就顺水推舟,于是,我就成从少年一跃成为了青年。

   就这样,一个懵懂少年摇身一变便成为了真正的“知识青年”,准备奔赴广阔的天地去大有作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