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评析--纵观国内外宏观热点 -sebiao-120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10:55
今日上证指数收阴,幅度0.04%,成交1059亿元,量能较前日萎缩。板块方面,地产、采掘涨幅居前,医药生物、电子跌幅居前。

注:医药生物连续多日出现在板块跌幅榜上。

政策取向方面:偏空

1、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

新华网快讯: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点评:短短两句话,透露出N多信息。

第一:这是政治局定调直接公布的,胡总主持会议,换句话说这是中国当前最高领导层拍的板。

第二:没有等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而是直接提前经由政治局会议的途径公布。这么几天时间都等不及了么?

怎么看,都透着蹊跷。为啥不慢悠悠经正常途径来走?俺能想到的原因:

第一:通胀和热钱压力不等人,俺说下半年通胀的主要推手是国际大宗价格操纵,很多人不以为然。这种事情,空对空是讲不清楚的,还是数据最实在。6月份之前国际大宗价格整体休整,6月后开始持续上涨,国内通胀压力越来越大,看CPI环比最清楚:6月之前主要是跌的,7月正0.4%,8月和9月0.6%,10月0.7%。跟国际CRB现货指数的月度涨幅高度正相关。11月美元指数反弹,大宗商品集体调整,11月底我们看到各地传出新闻:蔬菜价格大幅回落,各类初级产品价格跟着下跌。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巧合?俺不否认去年广义货币增量超速,国内存在流动性的问题。但是俺始终认为,在全球生产能力供过于求的格局下,中国自身政策不可能大幅推高通胀(狂印基础货币例外,中国政府没发烧,没有也不可能这么干。去年M2增量超速是银行拼命放贷款造成的,不是央行印票子自造成的,所以魏玛共和国式的通胀不可能出现在中国)。如果给今年下半年的通胀定个性的话,那就是典型的输入型通胀。回到这个立论基点上,我们再来看未来两个月的通胀的压力。欧债危机告一段落,美元重回下跌通道,大宗商品生龙活虎又开始向上疯涨。大宗商品上涨引发新一轮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已经清晰可见,美元指数重回下跌通道引发新一轮热钱流入的压力也已经清晰可见。货币政策必须回归稳健么,不回归稳健怎么去实现“总量对冲”?不回归稳健怎么向国内外展现中国政府对抗国际流动性对抗输入型通胀的决心?

第二:显示对经济增长的底气,中央政府对于经济增长是有底线的。经过二季度异常严厉的主动性调控,我们心里有了谱。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我们经得起折腾。不需要宽松货币政策,仅靠积极的财政政策我们就能实现最低增长目标。

总结一句话:异乎寻常的货币政策转向背后,透露出多重含义。既是对热钱流入和输入通胀亮肌肉,也是就未来经济增长向全世界表决心。

2、   【财政部:“十二五”个人房产将纳入征税范畴】

财政部税政司综合处处长周传华12月2日表示,“十二五”期间,将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个人房产将逐步纳入到征税范畴。
  周传华表示,房产税可以成为地方政府重要且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在“十二五”期间房产税改革将得到稳步推进。他还称,“十二五”期间增值税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将征收营业税的行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解决重复征税问题。。
点评:忽然想起广为流传的一个提法:物业税倒霉的都是租房一族,房东们可以转嫁成本。

其实这是一个价格转嫁和供给增加之间的博弈。看到价格转嫁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看到物业税出台后捂房一族会把房子出售出租,从而市场供给增加带动价格向下走,这才是全面看问题的思路。

所以呢,物业税税率很关键。收的低了,很可能捂盘的人继续捂,我不卖也不出租,这样成本就会全部转嫁到租房一族身上。收的足够有力,捂盘的人扛不住,那就会大量增加供给。房租刚开始上涨一点,很快发现海量供给入市,最后不涨反跌。这就是看问题的辩证法,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人估计是听不进去的。

3、   【专家称CPI五年被低估7%缺依据】

国家统计局网站12月2日转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徐其渊发表在中国统计信息网的文章《对CPI指数讨论的回顾与评述》。文章对其11月9日《统计数据和主观感受:CPI是风动还是幡动?》文章引发的讨论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此前《幡动》文中称,根据对2006年1月份至2010年5月份的53个月度价格数据的研究,这5年的CPI存在人为调整的痕迹,约被系统低估7%。此推断提出后,立刻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
  徐其渊在文章中指出,此前《幡动》一文所用的估计方法方面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在样本期较长的情况下,权重的年度微调对截距项估计产生重要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同比或环比指数,只精确到小数点第1位,数据的微缺性对估计结果有很大影响。他表示,以上原因均对截距项的估计结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基于此做出的推断则缺乏依据的。
  徐其渊同时指出,采用按照“城市和农村消费支出金额”加权计算的方法,对全国CPI、城市CPI和农村CPI进行回归估计,“结果验证了全国CPI数据确系基于城市和农村CPI的准确计算得到。”
  徐其渊在文后表示,在此过程中还同国家统计局总局、基层调查队等相关人士进行了交流,称交流受益匪浅,并向他们致谢。
点评:俺在这里想给大家讲个故事:

甲乙丙三个人和一个向导在沙漠里迷路了,只有向导知道,三个游客都不清楚。麻烦的是,存水只能支撑三天,向导决定欺骗大家:绿洲很快就到。第一天晚上,甲发现了真相。他义愤填膺:“我们有了解真相的权利!”于是,他当众指责向导,向导羞愧的低下头。第二天,大家继续上路,队伍里弥漫着烦躁和失落。走一段路,大家就要为行进方向吵一架。第二天晚上,大家在绝望中入睡。半夜,乙偷偷爬起来,带着剩下全部的水一个人跑路。结果:甲丙和向导渴死在沙漠里,乙赶夜路被蛇咬毙。

十一月上旬是什么时候?国内通胀呼声最高的时候,经过四个月的持续通胀,几乎所有东西都在暴涨!无数社会资金开始蠢蠢欲动,意图进入上游领域囤货。这时候发布一个指责CPI统计失真的文章,还是社科院这么官方的来源,客观上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老百姓第一反应:政府公布的数字靠不住,都是骗人的。出门买东西一看:什么油啊、米啊、菜啊都在涨。大家会怎么做?当然是逢人就说:什么东西都在疯涨,政府跟你说的都是假话,我们还得靠自己,老老实实屯点大米在家里吧。作为老百姓,他们的反应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个社会,十几亿人口的一个集合体。在对抗通胀的关口,引发恐慌情绪的后果大家应该可以想象。

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如果上半年发布这篇文章,我会钦佩作者的勇气和学术精神;在11月上旬这么敏感的关口发布这篇文章,我想送作者一句话:学者的肩上也是有社会责任的。

基本面数据方面:中性偏弱

1、   【发改委:物价调控措施初显成效】

国家发改委2日介绍,随着部分地区稳定物价措施的相继出台,调控蔬菜价格的措施初见成效,36个大中城市上周18种主要蔬菜批发价格比11月初回落9.1%。
  据发展改革委介绍,为发展蔬菜生产,石家庄市投入1000万元加大蔬菜基地建设,支持速生蔬菜生产。郑州市追加2000万元资金扶持农业设施建设,用于提高蔬菜自给率。成都市每年拿出26亿元作为耕地保有费,保证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40万亩左右。
  部分地区近日相继建立并完善蔬菜储备制度。北京市从今年10月份开始到明年3月份,对大白菜、冬瓜、土豆、洋葱等8种耐储蔬菜,建立了1万吨的蔬菜储备。辽宁省大连市确定储备数量4900吨,营口市确定储备数量1800吨。
  为促进蔬菜产销衔接,北京市加强与河北、山东、内蒙古和海南等地蔬菜主产地的合作,形成稳定可靠的生产货源。上海市积极探索“产销直供”模式,加强与专业蔬菜生产合作社的对接合作。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广西、陕西等西南8省(区、市)签订了保供应急框架协议。陕西省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在全省支持60个标准化菜市场的建设和改造。云南省增加蔬菜直销网点,其中昆明市增加300多个。。
点评:中场休息就要结束,真正的攻坚阶段,还在后面。

俺现在最但担心的不是别的,而是国内信心失控。农产品供需本身不具备价格失控的条件,但是在汹涌的输入压力下,后果难料。举例而言,国内期货市场那么多品种,几乎所有品种的价格都跟国际价格走,国际大宗商品上涨,国内期货棉花、小麦、铜、钢铁、橡胶哪一样不涨?国内期货价格上涨,现货价格涨幅落后的时候,就会有社会资金流入现货市场囤货投机,最终在期货价格的带动下大幅上涨。上涨的过程中,市场预期会自我加强,流入的投机资金会越来越多,于是价格越涨越凶。一旦各路资金全面介入,出现全社会恐慌性抢购,你就是有再多储备都没用。俺前段时间去研究东南亚经济危机,赫然发现击败泰铢的不是索罗斯投入的那点钱,真正令泰铢价格失控的是泰国国内的老百姓。全民性拼命卖出泰铢买入美元的结果直接导致了泰铢崩盘。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作为一个中国人,俺衷心希望政府能在稳定价格攻坚战中胜出。

资金及流向方面 :中性

1、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连续第三周净投放资金】

央行于12月2日(周四)发行今年第一百零六期央票,票据期限3个月,发行量为10亿元,以价格招标方式发行,价格99.55元,参考收益率1.8131%,已连续第四次操作持平于该水平。央行当日未进行正回购操作。
  Wind资讯统计,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将有350亿元央票和50亿元正回购到期,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将净投放380亿元资金,为连续第三周净投放资金。
点评:难怪,今天票据贴现利率微跌。

不过呢,现在显然还没到可以放心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