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5] 【南都】日本阪神大地震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40:27
日本阪神大地震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
2008年5月25日 南方都市报
◎刘柠
1995年1月17日清晨5时46分,日本兵库县南部淡路岛一带发生里氏7.2级地震。由于是震中临近都市的直下型强震,位于淡路岛及阪神间的兵库县周边地区遭严重破坏,尤其是港口城市神户,几乎被摧毁。
除当地媒体外,日本各大全国性媒体也在震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并立即投入旷日持久的赈灾报道活动。作为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媒体社会,日本固然不存在封锁消息、新闻检查等公开性方面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收视率、发行量等传媒量化指标上的过度竞争及媒体工作者自我约束的懈怠不会带来其他方面的问题,而其中一个显著的问题,即新闻伦理问题。
在灾难降临的初期,一方面慑于大自然神秘的威力,另一方面对受灾情况几乎一无所知,不仅灾民惊魂未定,媒体人内心也受到震慑,是很自然的事。这种情况下,发自现场的灾情“第一报”往往带有极强的“狼来了”的色彩,这本无可厚非。但随着报道活动的深入,有效信息越来越多,一个建立在事实基础上、最大程度接近真实的对受灾状况的分析判断理应凸显;接下来,报道活动的重点理应侧重置身于这种状况之中的人本身的处境,所有的镜头、麦克风都应当尽量去表现灾民的危险、疾苦、感受和需求;同时,还应当为他们打气、加油,让他们在余震不断,次生灾害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中,在未来漫长的救灾和复兴建设过程中,看到希望并保持信心。这种深层的、富于建设性的报道,就远远不是初期“狼来了”式的报道所能涵盖的了。
但是,在阪神震灾报道过程中,自始至终,人们看的最多的,就是直升机航拍的阪神高速公路扭曲、倒塌,楼宇火灾火光冲天的刺激性场面。这种酷似灾难片的长镜头不仅在第一时间传遍全国,而且长久占据视听者的脑海,成为挥之不去的灾难记忆,相当程度上成了灾难的象征和替代物。然而,在倒塌的建筑残骸中,在火灾现场中,还有多少不幸的生命在挣扎;在瓦砾堆中,还有多少幸存者和志愿者埋头救人的身影……而这些,则往往成为报道的镜头难以曝光的“景深”。对充满惊险刺激的戏剧性场景的过度扫描和对普通抗震救灾场景的过度忽视,凸显了大众传媒视野中的“盲点”。而恰恰是后者,那种看上去平淡无奇的日常性赈灾场景,才最有可能是持续性的,需付出长期韧性的努力。
大众传媒“媚俗”的一面,还表现在对人与报道关系的模糊认识上:是为人的报道,还是相反?巨震后,各大媒体纷纷动用直升机拍摄、报道,这虽然对国内观众迅速了解受灾情况、满足国民知情权有莫大贡献,但低空飞行的直升机的噪音,往往遮蔽了瓦砾下的呻吟和呼救的声音,对初期救助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其他诸如为拍摄黎明前避难场所内的情形,无视灾民的疲惫,刺眼的摄影灯无所顾忌地打在正熟睡的人们的脸上等问题,也遭到了国民的质疑。
日本媒体有极强的精英意识和高度的同质性,在某些问题上的应对也惊人地一致。初期,因组织、动员不力,政府救援姗姗来迟,在现场展开救援活动的多为民间NGO、志愿者,甚至有总部设在神户,在阪神地区根深叶茂的著名黑社会组织“山口组”。对浑身上下满是闪亮的金属链扣、平时不可一世的“老大”们为灾民施粥、发放毛毯的情景,媒体出于决不为反社会性特定组织做软性宣传的媒体人自觉,做了低调得不能再低调的报道,灾民接受救助的行为被说成是无奈的“苦涩的选择”。其实,绝望的灾民接受救助更接近一种求生本能,在“合法”的救援到达之前,任何形式的救施都是现实的、宝贵的,也是高尚的,同样充满人性的光辉。因为在人道面临危机的关头,任何重建人道的努力都是值得评价的善举,这种普遍性的价值,无疑高于并优先于大众传媒的精英意识。
引文来源http://epaper.nddaily.com/F/html/2008-05/25/content_4758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