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灾难新闻图片拍摄与报道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33:59
中西方灾难新闻图片拍摄与报道特点分析(转载)
灾难新闻历来受到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报道灾难的新闻图片则因其所具有的显著特点给人以更加直观的感受。不过在灾难新闻图片的拍摄与报道方面,中西方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西方灾难新闻图片拍摄与报道的特点
1.注重在第一时间拍摄到灾难
灾难因其本身所具备的突发性特征,要求灾难新闻摄影图片的拍摄必须及时。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谁在第一时间抢拍到了灾难发生的图片,谁的新闻价值就越大,随之产生的社会作用也就越强。例如“9.11事件”的发生,这是恐怖分子对美国发动的突然袭击,之前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一悲剧的上演,但是在飞机撞楼几分钟后,美联社就发出了飞机撞向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的快讯与图片。可见,在西方,记者和媒体对于灾难的报道,首先考虑的是及时性,力求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播给受众。
2.注重纯客观的拍摄
灾难新闻一直是西方媒体报道的重点,在西方,记者注重仔细地描摹客观的事实,表现灾难对人类的摧残。几个典型的并且遭到质疑和批评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一个例子是“墨菲事件”,即摄影记者端着照相机,站在一位准备跳桥的自杀者的附近,等待自杀者跳桥的一瞬间,以抢到头条新闻,获得轰动效应;还有一个是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饥饿的小女孩》,照片拍摄的是一只秃鹫正盯着一个奄奄一息的小女孩。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救助,小女孩最后离开了人世,而照片的作者凯文.卡特在颁奖仪式结束3个月后也自杀了,他留下一张字条:“……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通过这些,我们很容易发现,在西方灾难新闻图片的报道与传播中,西方摄影记者有时为了寻求照片拍摄内容的全面与客观,而不顾人性的关怀,作品透露的往往是人与自然的强烈冲突。
3.注重对具体的受害者的拍摄
西方记者在拍摄灾难图片时,往往注重对具体的受害者的拍摄,而不顾受害者及其家人的感受。例如表现印度洋海啸带来的灾难的照片,大多数照片都选择了具体的受害人为拍摄对象,通过对受害人痛苦表情与动作的展现,来反映灾难的严重程度。再如对“9.11事件”的拍摄,也是通过直接拍摄飞机撞毁世界贸易大楼以及灾难受害者死亡的场景和亲人们的痛苦表情,来表现灾难的严重和损失的巨大。
4.过分注重对受众感官的强烈刺激
由于西方媒体追求趣味性与刺激性,所以为了扩大影响,吸引受众,提高发行量,常常以恐怖、血腥的灾难图片刺激受众的感官,有时甚至会给受众带来不适的感觉。如伦敦地铁爆炸的图片中有残缺的尸块,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灾难的照片中有漂浮的死尸等等。类似的情况很多,关于这一点很值得在伦理道德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5.注重对人物局部的特写和细节的拍摄
西方摄影记者在表现灾难时,非常擅于捕捉画面的细节,有时是一个表情,有时是一个动作,有时画面拍摄的只是一个局部,但画面所表现的意义却非常深远。如表现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带来严重灾情的照片,其中有一张只拍摄了一具漂浮在水中的男性尸体,背景则是模糊的新奥尔良城,但透过这个悲惨的画面,读者可以想象出飓风带来的损失有多么巨大和严重。还有一幅更经典更有代表性的照片──《乌干达旱灾的恶果》,画面拍摄的内容只有一只丰润的白人大手与一只枯瘦的黑人小手,但强烈的反差与对比,给受众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刺激,使画面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历史意义与政治意义。
我国灾难新闻图片的拍摄与报道
我国由于政治体制、媒体环境、传播理念与西方存在着差异,因此我国的灾难新闻摄影图片的拍摄与报道也有着自己的一些特点。
1.逐渐追求在第一时间拍摄与报道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媒体的报道环境进一步宽松,记者的新闻思想不断进步,灾难新闻的报道也不再受“抹黑论”思想的影响,使得我国的灾难新闻摄影报道逐步符合了新闻报道时效性的要求,从近几年的报道情况看,几乎所有的灾难都能在第一时间传达给受众,并尽可能地配以表现灾难情况的照片。笔者用一年的时间观察了所在城市的几份都市报,发现所刊登的灾难图片基本都是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刊发出来的。
2.注重对抗灾救灾场景的拍摄
这一点与西方的拍摄理念有所不同。由于我国长期存在“报喜不报忧”的思想,因而导致了灾难新闻在很长时间里无法报道,更不用说反映灾难真实情况的图片了。随着政治环境的不断宽松,灾难新闻图片才得以见报,但大多数灾难新闻图片所拍摄的内容都是灾难发生后人们抗灾救灾的英雄壮举,有些则是政府领导指挥救援的光辉形象,灾害的严重程度以及受害者的痛苦遭遇则很难看到。如在我国发生的历次洪涝灾害,如果现在翻看那时报纸上的图片报道,看到的多是解放军官兵英勇抗灾的形象。当然不是说这样的摄影图片不好,这样的图片有利于鼓舞群众战胜灾难的士气;但另一方面,新闻追求的是真实性,因此,新闻图片首先应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把灾难的真实情况告诉人们,这样能更好地起到告诫人们,减小损失,防止小道消息蔓延的作用。从近几年的灾难图片看,我国的灾难摄影报道已经有所改变。
3.注重对灾难大场景的拍摄
这一点与西方的摄影报道理念正好相反。西方记者拍摄的大多是细节,而我国对很多灾难的拍摄都是通过比较大的场景来表现的。如2006年发生在湖南的沱江大桥坍塌事故,其实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至少有几十人,灾难的严重程度可想而知,但通过图片我们所能看出的只是一个大桥的倒塌,似乎没有人员伤亡。
由此可见,我国的灾难新闻摄影报道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没有真正放开,通过这些大场景的拍摄也许的确可以淡化一些灾难的负面影响,但不利于人们了解灾难的真相。要想全面报道灾难的情况,加入一些表现灾难细节的照片是非常必要的,但在表现细节的同时也应该把握一个度。
4.报道国外灾难与国内灾难、外地灾难与本地灾难的图片存在差别
笔者观察了所在城市的几份都市报发现,在报道国外的重大灾难时,所刊登的图片常常都带有血腥的成分;而报道国内发生的重大灾难时,所刊发的图片往往视觉感觉比较平和。同样对于一些城市的都市报而言,在报道外地发生的灾难与本地发生的灾难时所使用的图片也存在类似的差异和问题,这其中有图片来源不同,拍摄风格不同的原因,也与灾难背后的利益关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