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文化战略态势浅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23:08
当今世界文化战略态势浅谈         作者:浦启华 

        一个国家在判断自身文化安全状态,制订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时,不能不对当今世界的文化战略态势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所谓文化战略态势, 就是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强弱对比、战略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那么,当前世界文化战略态势是怎样的呢?

  一、当今世界文化的战略格局

  所谓世界文化战略格局,就是世界各个文化体之间的实力对比状况。人有强弱之分,国家的文化也有强弱之分,有强势文化,也有弱势文化。各国文化实力对比的结果就形成了世界文化战略格局。

  那么,当今世界文化是一个怎样的战略格局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说明白什么是强势文化,什么是弱势文化。

  所谓强势文化就是一种以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处于世界文化发展前列的文化。其特征是,这种文化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产生了大量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文化成果,科学技术水平处于世界中心地位,其所信奉的价值观念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先进地位,并因此受到人们的推崇,其大众文化受到世界范围的追捧, 文化产品广泛畅销, 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处于积极进取态势,对其他文化形成一种强大的竞争压力。反之,则是弱势文化。从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其中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会有一至两个文化个体作为强势文化而处于世界文化战略格局的中心地位。有人据此推算出一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波周期,也叫基督周期,即每1000 年为一个周期,每一周期内都有一两个强势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中心。

  当今世界文化已经进入了几大强势文化折冲樽俎的时代,这几大强势文化间力量对比的消长兴衰决定了整个世界文化战略格局的起伏跌宕。这几大强势文化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以伊斯兰教为其特征的伊斯兰文化,当然还有印度文化、俄罗斯文化等。每一个文化内部又会有实力不等的次文化。比如西方文化内部就有美国文化、欧洲文化等的区别;东方文化内部则有中国文化、日本文化等不同。客观地说,当今世界几大强势文化并立以及其内部次文化交错的战略态势决定了当今世界文化战略格局的多元化。而在此多元文化格局中,就其人口规模、经济实力、文   化历史等种种综合因素考虑,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挺立在世界文化格局的核心位置,未来世界文化格局的性质变化将取决于这两大文化的发展结果。

  目前, 世界各文化体力量对比的结果是,西方文化也即资本主义文化占据了世界文化格局最核心的位置,它是当今世界最强势的文化,是当今世界文化战略格局的最强大的力量中心,具有左右世界文化战略格局基本结构的实力。西方文化的强势最关键地表现在它的一些价值观念在世界文化中的先进地位,这些价值观念其本源的意义的确是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是可以肯定的价值观念。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还表现在它丰富的文化成果上。

  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直接引出的一个问题是西方文化的既有地位会不会无限期地维持下去,或者像西方某些学者欢呼的那样西方文化已经终结了历史,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顶峰了呢? 恐怕也不尽然。从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看,人类文明中心是不断变化的,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西方文化的领先地位不过四五百年的时间,而美国文化的强势地位充其量也只有数十年的时间。谁也不敢保证美国和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能够永远保持不变, 或者更加确切地说,其他民族文化会永远不能崛起。实际上,与美国和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超强地位相比,随着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这些国家的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地复兴和壮大之中,它们已经处于世界文化格局中的第二阶梯。如果西方文化是超强文化的话,那么,这些国家的文化可被视为一种次强文化,它们取得与美国文化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平起平坐的地位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当然,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成为强势文化的历程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从目前的实力对比和发展势头看,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和西方文化仍会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强势文化,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因此,未来的若干年内,世界文化的战略态势将表现为西方文化和其他即将崛起的文化之间为争夺文化的强势地位而激烈较量的格局。作为这种较量的表征,西方文化将继续力保目前世界文化战略态势中文化传播和影响扩散的单向势头,即西方文化单向流入非西方世界,以稳定美国和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战略格局中的霸权地位。而其他崛起中的文化则将极力加快自身文化的崛起进程,从而使自己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在此同时,积聚足以与西方文化相抗衡的实力,成为新的强势文化。

  二、当今世界文化的战略现实

  当今世界仍然面临着一个既有文化间合作互补又有文明间冲突的战略现实,而且无论是合作还是冲突,都在以更大的规模、在更大的范围内展开。

  就合作而言,人类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可谓规模空前。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达,使得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达到了空前快速和紧密的程度,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不同文化体间的交流得以在瞬间完成。在今天,世界各国的任何文化上的新成就可以立即为全世界不同文化体间的人们所共享;在今天,法国巴黎的大街上可以有中国的花车表演,埃菲尔铁塔甚至可以为庆祝中国的春节而全身挂红,在中国古老的皇家宫殿———故宫,人们可以欣赏到由中国导演执导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当中国的各大电影院里高大强悍的美国荧屏超人端着超级武器疯狂扫射展现西方精神的绝杀意念时,美国电影院里精悍矫捷的中国侠客正手持宝剑优雅地演绎着东方侠义道的超凡境界;在今天,人类可以共享现代科技的一切发明创造和由此带来的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互联网虽是美国人的创造, 但也在东亚的韩国、中国等国家得到广泛的普及;如此等等。人类不同文化体间的交流正以空前的规模、速度和深度促进着人类不同文化体的丰富和发展,改变着人类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向。人类各文化体间的交流如此之深,以至于人们已经开始争论人类文化的未来发展结局是否会是由一种超强的强势文化替代其他所有文明,或者各文化交互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一种新的全球文化。

  当然,世界文化的战略现实决不仅仅是上述那种各文化体之间田园牧歌式的合作和相互促进,它也有其非常残酷的一面,那就是不同文化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1993 年夏, 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美国《外交》杂志发表了题为《文明的冲突? 》的文章。随后,他又发表了《后冷战世界的各种范式—————假若不是文明冲突还会是什么》等文。1996 年,他根据那些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写成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在那些文章和书中,亨廷顿对文明冲突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的核心论点是:21 世纪引起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再是意识形态因素或经济因素,人类在宗教、文化方面的差异,也就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将成为全球未来战争的导火索。亨氏预言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是下一个热点问题,而下一场世界大战如果发生的话,将是一场不同文明之间的战争。而在这样的一场世界大战中,与基督教文明对抗的很可能将是伊斯兰文明与儒教文明的联盟。作为一种隐喻,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的封面就印着三张颇具象征性的照片:两侧是基督教教堂和伊斯兰教清真寺的立柱,中间是中国的长城。亨氏的宏论又一次将“文明冲突”带入了人们的视线,使之成为冷战后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亨廷顿的观点揭示了当今世界文化战略现实的另一面。客观地说,文明的冲突,或说文化间的冲突是当今世界一个无需争论的现实。

  可以说,文化间的冲突是人类的劣根性,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未来的世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恐怕也无法消除这一点。但我们现在需要关注的是,隐藏在“文明的冲突”背后的政治陷阱。

  陷阱之一是,以文明冲突来掩盖冲突背后的国家利益争夺。在历史上,人类之间的冲突从来就是原因复杂的多种矛盾的产物,而不仅仅是文化本身的差异所造成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类冲突的背后往往有生死攸关的利益因素。

  陷阱之二是,以文化划线,将文化演化成为战争中的敌我识别器和制动器。一些西方人天真地或者别有用心地宣称,民主国家之间是不可能进行战争的,战争往往是非民主国家对民主国家的侵略行为,企图以此进一步美化西方文化。事实上,人类冲突的历史一再表明,战争不是仅仅发生在不同文化之间,而且还会发生在同一文明之内。因此,绝不能断言,只有文化不同的国家间才会发生战争,而文化相同的国家间就不会有战争了,更不能荒谬地说什么民主国家不再战。可以说,在利益驱使下发生的人类冲突和战争是不分什么文明背景的。为了利益,同一文明背景的国家和民族之间也会兵戎相见。在历史上,为了争夺殖民地,同属基督教文明的西欧国家曾经打得不可开交,人类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就是首先在他们之间打起来的。不要说战争了,就是那些经济竞争,也是不分什么文明背景的。

  陷阱之三是战略陷阱,这是一种政治需要。

  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指出, 冷战后文明冲突的始作俑者———亨廷顿提出此论是具有强烈的政治动机的。亨氏很想以他的论点作为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指针,成为又一篇“X”电报①,以此来统一美国和西方民众的思想。因为,亨廷顿很清楚,美国的当政者当然也很清楚,如果在冷战之后,美国不能为美国和西方找出一个敌人来,那么,他们的内部就可能出问题。西方联盟将可能由此失去存在的理由,“自由”而又“民主”的社会可能在失去了外部敌人之后而无法有一个统一的对外目标,并因此处于无休止的内斗之中。因此只有找出了一个外在敌人,美国和西方内部才能依然高度一致地团结起来,美国这辆战车才会有一个前进的方向。“文明冲突论”就是一个标明朋友与敌人位置的坐标系。但是,亨廷顿这个坐标系上的敌人太多了,而所谓的朋友现在看来似乎又不太可靠,这个坐标系的危险就连掌握它的人也不免心虚胆寒。所以,“9·11”事件后,美国在向激进恐怖分子大打出手的同时,还是一再声明这不是文明的冲突,小布什总统还是不得不向穆斯林作出一些友好的姿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当今世界文化的战略现实是不同文化体之间合作与冲突并存,有合作,也有冲突。但这种合作和冲突并不一定完全是以文化本身的异同而分野。这种现象在可① 二战后,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给美国国务院发了一份署名“X”的电报,全面论述了战后美苏两国以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必然对立的国际政治格局,奠定了冷战的理论基础。

  预见的未来也不会有很大的改变, 我们必须面对现实。而面对现实,我们要警惕的不仅仅是文明冲突的本身, 更重要的是要警惕“文明冲突论”所潜藏的陷阱,防止它变成一种文明的阴谋,也防止它成为一种人为的现实。

  三、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

  当我们放眼当今世界的文化现实时,我们发现人类文化的现实仍是文化的多样性发展,而且这种文化多样性发展势头仍很强劲。这意味着当今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世界文化仍是由许多不同的文化体构成的多元文化的组合,世界文化的第一个本质特点仍将是它的多样性。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由人类本身的多样性所决定的。我们知道,人类是由多个民族、多种种族组成的。而且,在人类文明史上,绝大部分时间内, 人类是被分隔在不同的地域内,独立地生存和发展着的,人类大规模的、广泛而又紧密的联系是近代以来三四百年的事。人类多民族、多地域分割的历史造成了不同的民族、种族拥有了不同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不同的语言、文字、宗教、生活习惯等等,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文化。

  曾经有不少专家学者企图描画出人类的文化光谱图,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则从文明的角度将人类文明分为21 种文明。如果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去考虑,就应该以国家为单位,以价值观、意识形态和宗教等标准去划分。

  当我们以国家为单位去划分世界文化的话,则有多少国家就会有多少文化,而每一个国家内部又可以按照民族划分为数目不等的亚文化。

  当今世界以国家为单元的文化主要有中国文化、美国文化、法国文化、俄罗斯文化、日本文化、印度文化等等。如果按意识形态标准去划分的话,那么主要有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欧盟,亚洲的日本,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这些国家以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为凝结剂而凝结在一起,组成一个文化集团。社会主义文化主要成员是中国和世界上仍然以社会主义为基本价值观念的国家。当然,社会主义文化也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信仰社会主义的人群之中。

  除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文化以外,还有极权主义文化、部落主义文化等等。如果透过宗教多棱镜看当今世界文化,则世界文化主要可以划分为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佛教文化和其他宗教文化。

  如果说文化多样性描述的是世界文化的历史和现状的话,那么对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未来是否仍能以多样性加以描述就存在着极大的争议了。这方面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强势文化会越来越强,它左右世界文化交流方向的能力会越来越大;强势文化被世界承认和接受的可能性越来越高,其结果必然是世界文化最终统一在这种强势文化之下,从而实现世界文化的同一性,或者更确切地说世界文化最终融于一种文化之中, 出现一个全球统一的文化。有关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们写道:“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物质的生产是如此, 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p.276)这里马恩虽然只是预见了出现一种世界文学的可能性,但会不会由此出现一种世界文化呢? 如果真的如此的话,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种最终统一了世界文化的文化会是哪一种文化呢?

  另一种观点与文化趋同论不同,认为未来世界的文化不可能是同一的,而仍然会是多样的。因为,目前的非强势文化如果不是全部但至少是有一部分会随着其所在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 随着它们通过世界文化交流,向其他先进文化学习并对学习的内容消化吸收而会变得越来越强,并最终取得强势文化的地位,因此,世界文化的未来仍然是不同文化并存的多样性的世界。

  客观地讲,上述两种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真实。就第一种观点而言,从世界文化的发展史来看,人们不难发现随着人类文化之间交流的不断加深,人类文化相互间的影响越来越大,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各种同化手段也随之加强,从而使得非强势文化的生存状况越来越糟糕,以致有的文化的生存的确因此产生了极大的危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文化间的兴亡存废是很正常的。数千年的人类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人类文化的兴衰史,有的文化兴起了,强大了,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文化又衰落了,有的甚至灭亡了或被别的文化体同化了。就发展的趋势而言,人类文化体的数量一直处于不断地减少之中。到目前为止,人类文明历经数千年而不灭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华文明。世界四大文明中的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印度文明基本上都不复存在了,煊赫一时的古玛雅文化、古印加文化也不存在了。目前,这种文化湮灭的趋势并未停止, 据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学者艾布拉姆斯(Daniel Abrams) 和斯特罗加茨(Steven Strogatz)的研究,目前,超过300 种语言已成为绝响, 另有数以千计的语言也将面临相同的命运。他们警告说:“90%的语言将在本世纪消失。”[2]联合国的一份报告也曾预测,在未来的100 年中,今天世界上尚存的语种中的90%将会灭绝。[3](p.254)当然,更为严重的是西方文化正在以自己的强势地位全力压制其他文化的发展。

  第二种观点也有强有力的现实依据。就目前的形势看,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逐渐加强的趋势。这种趋势始自20 世纪60 年代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当时一大批民族国家挣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这些前殖民主义国家在获得了政治独立之后,立即采取行动恢复传统的民族文化,包括民族语言、文字和生活习惯等等。诚然,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文化独立运动并非一帆风顺,但随着许多前殖民地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政治、军事实力不断增强,这种民族传统文化的恢复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些国家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民族文化得到了越来越有力的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也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它们成为世界强势文化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甚至是很大。再说,让世界文化统一于一种文化之下,这太不可思议了。即便某些非西方文化由于人口规模、文明程度等局限性对于西方文化的强力入侵无法抗拒,但对于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俄罗斯文化、阿拉伯文化等这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且历史悠久的文化来说,它们岂会任由美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来统一自己? 恰恰相反,如果时机成熟的话,它们还会与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再比高下。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来看,世界社会主义文化在经过低潮后再度崛起,将会与资本主义文化产生博弈,并有可能与资本主义文化并肩而立,成为文化意识形态的双峰之一,甚至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文化。

  因此,未来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会存在着两种并行的情势。一方面,随着人类不同文化体之间联系的加强,各文化体之间在文化的各个方面将会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在此过程中,一些源于某种文化的先进的文化因子会被所有文化体接受, 成为一种全球公认的文化因子。而且,由于人类交流越来越便捷,人类之间的文化互通、共享越来越会成为一种自然的事。任何拒绝文化交流、拒绝向其他文化学习、拒绝人类共同的文化成果的文化体都很可能会因自外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趋势而被时代所抛弃,从而走向灭亡。

  总之,世界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仍然是多样性和同一性持续斗争的态势,同一性和多样性都将得到加强,并主导着世界文化的未来发展。应该清楚的是,无论人类文化交流的速度有多快,程度有多大,只要这个世界上国家还存在,民族还存在,各种不同的宗教还存在,人类就不可能统一于一种文化之下。今后各文化体之间的交流和交融会进一步发展,各文化体之间的共同性会大大加强。但是各文化体的一些最本质的特色不会因此而消失,各民族文化的民族性仍将存在,从而使世界文化继续保持多样性的存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禹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濒危语言问题专家会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4).

  [3] 花建等著.软权利之争: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潮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