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0:56:23
王关区
2010年11月19日11:14   来源:《内蒙古日报》
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大中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要求;并且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列为“十二五” 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为我区制定“十二五”规划、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刚刚结束的自治区党委八届十三次全委会议明确指出,制定自治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富民强区之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近年来,我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GDP的增长速度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但是,我区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与环境“瓶颈”的制约有所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特别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矿产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形态还在延续,以煤炭等资源性产业为主体的、相对单一的产业结构改变不多。因此,在达到节能减排目标的同时,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仍很艰巨。而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我区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要构建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推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千方百计地增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最大限度地减少贫困人口。同时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引导投资向农村牧区、生态环保、科技创新、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
二要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使经济发展逐步走上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轨道。特别要大幅度减少我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物质消耗以及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要制定和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有效推进我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科学确定优先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崭新格局。
三要下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及环保产业,拓展非矿产资源型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推进产业升级,实现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的集约化、生态化及信息化,由粗放型、掠夺式的生产方式向集约型、持续式的生产方式转变,从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具体地说,在第一产业方面,要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加快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过渡的步伐,推进农牧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特别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生态草业、生态林业、绿色食品产业以及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等,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进一步加强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积极推广良种培育、高效栽培等适用技术,推进农牧业机械化作业,促进土地草牧场的科学合理流转,提高农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等水平;有效实施种植业和畜牧业高产创建工程,建设粮油高产示范田,建设肉牛、肉羊、山羊、奶牛、生猪等的高产示范基地及其标准化养殖小区,在提高粮食单产和改良牲畜个体品质等方面下功夫,生产更多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特色产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农牧业;同时涵养草原及耕地、森林等资源,遏制沙漠化与水土流失,改良生态环境。在第二产业方面,在发展生态工业和环保产业的总体框架下,要着力提高煤炭工业、电力工业、冶金工业、化工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等的综合素质与竞争能力,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要努力开拓现代能源产业,引导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甲醇、煤基油等工程项目的建设,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并在非矿产资源型工业的培育上要有较大的突破,增加优质高效、符合环境标准产品、绿色加工食品等的有效供给量,逐步推进低碳经济、绿色消费。在第三产业方面,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全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要在科技、教育、文化、流通、信息等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拓展现代科技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服务业、生态旅游业、草原文化产业等优势产业,同时开拓服务业的新领域和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其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从而有效提高服务业即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
四要着力推进科学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有效促进城乡发展的一体化。首先,要彻底摈弃西方发达国家已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再恢复的传统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老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大力发展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循环经济,实现生态与经济、生产与环保协调持续发展,建设洁净、舒适、便捷的绿色化、生态化的城市家园,走协调、高效、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及工业化拓展道路,大大提高城市化、工业化的生态经济效益水平。其次,要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的比较优势,既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注重效率,也要讲求公平,高度重视劳动力的普遍就业问题。特别是要有效提高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和二、三产业对农牧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要加速实现进入城市的农牧民与城市居民各种待遇的平等化、一致化,从而大幅度提高城市化、工业化的社会经济效益水平。第三,要实现城市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既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要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既要拓展核心城区,也要建设周边城镇,尤其要使小城镇的发展与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提高城市化及工业化的技术经济效益水平。第四,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提高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努力在提高城镇化水平上下功夫,在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上下功夫,在提高农村牧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上下功夫,逐步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争取到2015年,我区呼包鄂等地区建立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显著的进展,基本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作者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牧区经济研究所所长)